《崛起于2009》免费试读_平底锅煎蛋
第一章 爱尔兰的留学生
叶晓奇重生了。
2018年的叶晓奇,原本是一家IT巨头公司的“码农”,这年趁着十一长假办了签证,独自来英国自由行。结果这天在哈利波特魔法学院参观的时候,在类似一个教堂一样的房子前面碰到一个穿着公主裙的拥有者波浪卷发的萌萌的小萝莉。
“小哥哥,你也是来参加聚会的吗?”
“不是,我是来旅游的。”叶晓奇用蹩脚的嘤语回答到。
“旅游?我知道了。你好小哥哥,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安娜。你现在有时间吗,我邀请你陪去参加聚会,能有这么帅的小哥哥和我一起,小伙伴们肯定会羡慕我的。”小姑娘瓷娃娃一样的小脸,此刻看起来水汪汪的,要多无辜有多无辜。
“slowly?”
“???”小姑娘愣了一会,只是这次又重新耐心的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慢慢的说完。“你好,我,是,安娜,我,想,你,参加,聚会,和我。”一字一顿的萌娃,杀伤力简直堪比茶叶蛋。
“好吧。”叶晓奇犹豫了一下,本来按照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原本是应该果断拒绝的,但是这么一个小萝莉,能忍心么?能么?不能么?“想必类似意呆利街头舞蹈一样为游客举办的活动,好像有这样的经历也不错?我嘤语也不是很好,想问详细点也说不出口。”
聚会就在这个“教堂”里,小姑娘推开门,就开始热情的打招呼。
“嗨,露丝,看这里,看这里,我这次不是一个人哟。”
“莉莉,快来跟我一起玩,我带了一个帅帅的小哥哥。”
“比利,比利,别在那跟人吹水了,快把我藏在神龛后面的糖果拿过来。”
……
此时教堂里仿佛很热闹,听安娜打招呼来看,这个聚会还不小,一群不大的孩子自带点心糕点聚在一起聊天,虽然大部分叶晓奇听不懂,但是部分人名还是能音译出来,只是……
叶晓奇死死的盯着安娜那婴儿肥的萌脸,直接开口就是一连串中文,“你特么不是在逗我?我c,哪特么有人,糖果呢?露丝呢?莉莉呢?英国现在流行这么招呼游客了吗?”
然后叶晓奇就两眼一黑,瘫软在“教堂”门口,哈利波特魔法学院里三三两两的游人仿佛没有看到他们,而那个叫安娜的萌娃也仿佛根本没出现过一样!
……
“嗨,嗨,醒醒”,烈日下隐隐约约的呼声中,一大桶凉水当头淋下,叶晓奇悠悠的醒了过来。
“我是谁?我在哪?头好痛……我这是,遇到人贩子了?我”,昏昏沉沉的叶晓奇,摸了摸自己,“肾还在,肚子也没伤口,还好还好,不是遇到卖器官的……”想了想,又把手,伸进了裤裆,“小兄弟也还在,呼~”
旁边还拎着水桶的白人小妞,看见叶晓奇的操作,飙出了一串海豚音,“ah~~~~~!”
“别吵,头好痛,我是叶晓奇,我,我,我来英国玩,不对,我在爱尔兰上学,和同学一起出来玩,我,我是叶晓奇?”头痛剧烈的叶晓奇又晕过去了。
再次醒来已经是晚上了,头痛已经好多了的叶晓奇,已经融合了原主人残留的记忆,渐渐的明白了自己的处境。眼下的这个身体,也叫叶晓奇。只是和上一辈子不同的是,这辈子高考并没有考上211走向“人生巅峰”。高考失利的叶晓奇失魂落魄,家里人心忧不已就狠狠心咬咬牙给孩子报了一个雅思班,然后送到了爱尔兰都柏林一个不知名大学来留学,第一年是预科,之后又四年。
明年就要毕业的叶晓奇,跟同学一起出去玩,结果在哈利波特魔法学院,中暑了。等叶晓奇醒来,2018年已经31岁的叶晓奇,变成了2009年22岁在爱尔兰留学的叶晓奇,同行的小伙伴们打车把再次昏倒的叶晓奇给送回了旅馆。
“医生刚刚说你只是脱水了,你在这里好好休息,我们先走了。”看到叶晓奇醒来,先前的白人小妞杰西卡跟叶晓奇招呼了一下,众人就离开了房间,临走还带上了门。
脑子里还在天人交战的叶晓奇,在床上瘫着想自己的事情,“我已经不是原来的叶晓奇了,想想上辈子虽然看起来也算是高收入群体,但是连帝都的一个厕所也买不起。真是应了那句话,你把青春奉献给了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却在撵你快点滚蛋。唉,倒退十年重新活过,不说大富大贵,起码不能像上辈子那样像只丧家之犬。只是我现在该怎么演好我现在的身份呢,原来的叶晓奇留学几年,英语应该很好才对,我这‘hello world’级别的选手,会不会明天被军情七处的人捉去切片了……”
纠结的叶晓奇,渐渐的沉入梦乡。
一觉醒来,“嘿,雅各博,我们该回学校去了,我们在这里玩的太久了,后天就该上课了,不想被教授骂,我们就快点走”,住在旅馆隔壁房间的,同时也是和叶晓奇同宿舍的詹姆斯,大清早就来招呼叶晓奇。雅各博是叶晓奇的英文名字,雅和叶谐音,因为歪果仁喊中文名是在拗口,没有一个英文名在这异国他乡就真是连朋友都没有了。
“okey~稍微等我几秒。”(几秒就是一种英语的关于片刻的表达方式,和汉语的马上立刻差不多)
叶晓奇麻溜的起床洗漱,虽然脑子还是浑浑噩噩的,也是能条件反射的跟着队伍走了,当天下午就回到了学校。学校的宿舍类似家庭旅馆一样,叶晓奇收拾收拾就去休息了,一夜无话。
回到都柏林的第二天没课,叶晓奇和詹姆斯打完招呼,叶晓奇就出门漫无目的的逛起来。
爱尔兰只是一个岛国,事实上爱尔兰和英国不是一码事,只不过爱尔兰的语言也是英语,爱尔兰人讲嘤语就像胡建人讲普通话一样,有些词“歪果仁”听了都会比较懵。
都柏林的街道还是很干净的,也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看起来跟老家的县城差不多。行人也显得比较悠闲,上班的要么步行,要么开车,自行车和摩托车这种特色基本见不到。开车的也比较守规矩,很少有赶着投胎的司机压斑马线抢道之类的现象。走在都柏林的马路上,会感觉时间都为爱尔兰调慢了。当暴雨倾盆来临的时候,爱尔兰人还能悠闲地的不紧不慢的打开随身携带的小伞,继续慢悠悠的沿着原来的轨迹行走。
“卧槽,我特么忘了带伞!”
……
当叶晓奇已经躲在一个咖啡店前的遮阳伞下面的时候,雨幕已经把天空都遮蔽了,站在咖啡店门口甚至已经看不清路对面的招牌。
“忘了这茬了,随身带伞,唉,只能等雨停了。”被困在咖啡店门口的叶晓奇回忆了一下爱尔兰特色,悔的直跺脚。
爱尔兰具有一部分的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受大西洋暖流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同纬度的西伯利亚甚至大东北都已经冰天雪地的时候,这里还能看到绿草如茵。爱尔兰冬无至寒,夏无酷暑。但是同样也是这个原因,处于大西洋暖流前锋的爱尔兰,天气又是多变的,出门带伞几乎已经成为常备技能。
爱尔兰的天气是真正的一天四季,早上可能还阳光明媚,上午就可能暴雨倾盆,中午的时候又会阴云密布,到下午没准雨雪交加,傍晚说不定又彩霞满天。所以在爱尔兰看到穿短袖的和穿棉袄的一起走在大街上,是很有可能的。爱尔兰人民表示,“天气预报是什么东西,我们布吉岛!”
假如天气预报是百分之百精准的话,画风可能是这样的,“今天可能会有雨,也可能会没雨。今天适合沙滩游泳,也适合晨练堆雪人,总之穿短袖的请准备好雨伞和外套。在办公室上班的有事没事别出来瞎跑,出来瞎跑的万一没带伞,请再用力往前跑2公里,2公里后十字路口左转300米就是大晴天!还有,门外闹事的酒鬼们快点滚,你们还没有喝好!”
第二章 我要给你生猴子!
等叶晓奇理清楚自己的身份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只是此刻的叶晓奇,浑身湿哒哒的,要多狼狈有多狼狈,“说好的一天四季,今天全是雨季。”
“嘿,雅各博,你回来了,菜我买回来了,就等你了。”同宿舍的詹姆斯早就见怪不怪了,一边招呼着叶晓奇,一边递过来一个干毛巾。家里沙发上还坐着露丝和卡西卡,俩人一边看电视,一边咬着耳朵窃窃私语的聊着天,看到叶晓奇进门,立刻对叶晓奇行注目礼,“dear 叶,异日补间,乳鸽三球,爱蜜思油”,半中不洋的声音要是被别人看见,简直雷死个人,杰西卡通常喜欢喊叶晓奇的中文姓。事实上,叶晓奇的人缘不差,应该算人缘很好才对。
原因也很简单,爱尔兰人民太苦逼了,至少在叶晓奇看来是这样的,叶晓奇在爱尔兰每天的食谱就那么几种:蒸土豆蛋,炸土豆蛋,煮土豆蛋,蒸土豆片,炸土豆片,煮……不是只有土豆的,还有萝卜,比如萝卜泥,萝卜馅,萝卜沙拉……叶晓奇能吃的起的就这么些,一年生活费就只有一万多欧元,在国内可能是天文数字,在爱尔兰,想吃个面条(意面)都要好好掂量掂量。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又拉不下那个脸,所以省钱才是第一要务,哪次不小心省出来一两千欧元,还能出省,不是,还能出国玩一玩,也不负跑这么远漂洋过海来上学。
国外的留学的孩子,这样子的才是常态,那些家中超级有钱随便花的,和不怕“丢脸”去餐馆打零工的,毕竟还是少数,跟电视和新闻里的根本不一样。在国内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孩子,刚出来的时候都是手足无措的。
叶晓奇的生活条件就是这样,其他上学的同学也没好到哪去,所以当叶晓奇偶然一次展露出做酸辣土豆丝和番茄鸡蛋的技能时,小伙伴们都惊为天人。虽然叶晓奇觉得自己做的并不算好吃,但是架不住这些土老帽没吃过啊。
从此,叶晓奇的“家”里,就成为这几个同学的固定“趴体”场所。几个人轮流负责买菜买厨房用品,叶晓奇付出劳动,分工明确,众人都觉得公平合理。叶晓奇本身也没有异议,“省一顿饭钱呢,做顿饭怎么了!”勤劳的国人的思维,基本都这样,付出劳动就能搞定的事,那都不是事。
所谓的“趴体”也不是电视演的那样,一帮人喝喝酒,喝嗨了就胡搞乱搞,其实就是一帮人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每周大约一两次这样。
至于语言问题,老叶这两天也算搞清楚了,蹩脚嘤语都不是个事,在别人眼里,对待“歪果仁”的语言是这样的态度:“不管你说的多好,都没我说的好。就算你说的比我好,但是你也架不住我的爱尔兰口音。”叶晓奇对此是无力吐槽,叶晓奇本来还想着为什么不是去伦敦留学,这样就能有机会说一口地道的伦敦腔,但是爱尔兰同学会告诉你,伦敦腔说的好的,都是异教徒!就算是伦敦人民,也不会为自己的伦敦腔自豪,很多伦敦人羡慕一口法国腔的蹩脚嘤语……这特么跟老师说的根本不一样好吧。就好像国人看歪果仁长得都差不多,歪果仁听国人说话基本也都差不多,根本没人注意叶晓奇变“结巴”了。
老叶去卧室脱了衣服擦干了头发和身上的雨水,重新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就去厨房劳动了。
面对厨房案板上几个已经洗干净的土豆和躺在一边的西瓜刀,已经重活一遍的叶晓奇很惆怅,这原主人咋这么“任劳任怨”呢。以前大家总是想进来帮点什么忙,顺便学几招“中华绝技”,叶晓奇不让,害羞,怕丢“面子”,又觉得人家都掏钱买菜买锅了还让干活,有损“国际形象”。
“杰西卡,进来切土豆!”相对于五大三粗的詹姆斯,和半脸雀点的露丝,叶晓奇更愿意和稍微清秀点的小美女杰西卡搭伴。正在看电视的杰西卡,屁颠屁颠的就进来了,“叶,我来啦!”杰西卡蹭蹭蹭的闯进厨房,麻利的拿起土豆,削皮,切片,还有闲心哼着苏格兰小调。不得不说,爱尔兰人民对土豆的加工熟练度简直一百分。
“切丝,把片切丝,切细点”,对于使唤美女,老叶一点也没有负罪感。老叶一边指挥杰西卡干活,一边从冰箱里拿出鸡蛋和番茄,搅拌鸡蛋。这边杰西卡哆哆哆哆哆,三刀两刀的就把土豆切好了,然后就靠在厨房门口,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老叶熟练的同时架起两口锅,放橄榄油,一边炒着鸡蛋,一边炒着番茄放盐熬汁,然后把鸡蛋倒在番茄里,翻炒几下,出锅!“上帝啊,身边的米其林大厨……”杰西卡小妞下巴都合不上了,在这略显喧闹的厨房,俩人都没注意到小妞的口水滴滴答答……
等到老叶简单的涮了锅,开始炒土豆丝的时候,杰西卡小妞都觉得自己激动的快要原地爆炸了。土豆丝随着老叶有节奏的掂锅,上下翻飞,仿佛透漏着某种说不清的韵味。“贡斧!贡斧!”,小妞开始沉浸在电视剧情节了,“ah~~!着火了,土豆丝着火了!露丝~詹姆斯~快来救火!”等到詹姆斯和露丝听到声音,风风火火的赶到厨房的时候,就看到了下面这一幕:老叶的土豆丝颠的如同跳舞一般,火苗从土豆丝的缝隙里直冲而上,眼看着都要烧到油烟机了,老叶又麻利的一勺白醋倒进去搅拌两下,火灭,装盘,辣椒和醋混合的浓郁香味儿飘荡在厨房,刺激的人口舌生津。全程观看直播的杰西卡,说话都不怎么利索了,“阿妹嘤……酷……魔法……叶,我要给你生猴子!”
老叶端起土豆丝和番茄炒蛋,路过杰西卡的时候停了一下,用眼睛喵了喵小妞儿的对A,撇撇嘴就走了,厨房留给了哈哈大笑的詹姆斯露丝,和迷惑、委屈、受伤、悲痛的杰西卡……
……
实际上,掂锅和起火原主人是不会的,这是老叶上辈子在一家小公司任职的时候,跟公司里一个新东方毕业的编辑学的。掂锅还是很难的,是个力气活,多练才能掌握。起火就好说了,就是一层窗户纸,试几次就可以了。掂锅和起火,表演的性质更大一点,这也是老叶觉得有人围观,故意卖弄了一下,好让杰西卡以后做“苦力”的时候不至于厌烦和无聊。
老叶这几天又想了好几天,重活一辈子,总得干点什么吧,想想自己的老本行,国外这边很难混,文化不同语言也不顺溜,关键是不管做什么成本都高,有机会还是要回国内的。国内机会也不是很多,“BAT”三大巨头都已经成了气候,资讯门户走向没落,国内版脸书围脖倒是还没出,但是围脖是建立在博客的IP上的,这个老叶也抄不来。想来想去,先走着看看吧,首先得有一笔钱,没钱什么都干不了。所以趁着在学校不忙,老叶决定利用这点时间干点什么。
周四这天三点就下课了,周五没课,因为是冬令时的关系,天黑的比较早。老叶放了学就直接赶车去了英国,用攒的生活费批发了几捆毛纺布过来。
于是周末都柏林街头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叶晓奇熟练的叫卖着提前背好的嘤文版台词,“嘤国伦敦,嘤国伦敦,最大毛纺厂,泰晤士毛纺厂倒闭了!老板乔治吃喝嫖赌,欠下3.5个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路了。我们没有办法,拿着毛呢抵工资,原价100多的毛呢,现在只要60块!通通60块!乔治你不是人,我们辛辛苦苦给你干了大半年,你不发工资,还我血汗钱,还我血汗钱!”
老歪哪见过这些啊,别说这些歪果仁了,国内也没有呢,太超前了,一群吃瓜群众路过的时候,纷纷拍照录视频发脸书。旁边一个吹萨克斯的哥们都逗乐了,把自己打开的皮箱踢到老叶的毛纺布摊位前面。不一会的功夫,在老叶震惊的表情下,皮箱里就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钞票和硬币……
叶晓奇很忧桑……忧桑也要继续卖力喊……
这天,毛纺布一卷也没卖掉……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