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轶录》: 学校生活(1)
第一章 学校生活(1)
一九八四年八月末,紫塞府第二中学操场上。二百余名学生聚在操场,听着主席台上的校领导讲话。有些是聚精会神的,他们都是会考成绩达到五百多分的;有些心不在焉的,这些都是心思活络的,成绩不错但并不很用功的。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同学们,都在苦苦忍受着头顶太阳的威力,汗流浃背、心浮气躁。
王儒,十六岁,身高不足一米五,体重八十多斤,矮小瘦弱,面貌文秀。他会考仅仅四百三十分,惊险压住二中内部分数线;这是学校对初中就在二中就读的学生照顾,对外分数线是四百五十分。他的分数即使不是第末,也应该属于并列倒数榜尾的。我怎么会才考这么一点分?王儒迷迷糊糊地想,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实际上就是那个水平。
紫塞,是位于殷省冀郡的一个北方小山城。所谓山城,实际上差不多都是目测不足二百米高的“丘陵”。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群山环抱,水秀山清。全省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俗称离宫,坐落于府中心,周边有十四座寺庙;由于位于省府京都之外,又称外八庙。奇山异峰遍布,棒槌山、蛤蟆石、天桥山、元宝山、罗汉山、双塔山、僧官帽、馒头山等,处处都有不同来历故事。府内三区,辖下八县;相比于其他郡府,属于地广人稀;面积近四万平方千米,人口三百六十四万。外八庙自西而东依次是:罗汉堂、广安寺、殊象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武烈河东岸有四座,自北而南是:安远庙、普乐寺、溥仁寺、溥善寺(后面二者现已不存)。SL区还有两座,名为穹览寺和琳霄观。
避暑山庄与“外八庙”从外形上看,避暑山庄内建筑无论是庄严肃穆皇家宫殿,还是游玩欣赏的亭和轩、榭、阁,全部采用青砖灰瓦,显示出一种古朴自然风格;而在其周围建造“外八庙”,则采用彩色琉璃瓦,有一些甚至用镏金鱼鳞瓦覆顶,远远望去巍峨壮观、金碧辉煌,一派富丽堂皇景象,这与古朴典雅避暑山庄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不难看出,殷省清代康乾俩帝良苦用心。
从康熙五十年(1711)开始到道光八年(1828),清廷在今CD市区及滦河镇一带敕建寺庙43座。其中由朝廷直接管理的有30座,避暑山庄内有16座:珠源寺、梅檀林、汇万总春之庙、水月奄、碧峰寺、鹫云寺、斗姥阁、广元宫、永佑寺、同福寺、仙苑昭灵(山神庙)、法林寺、灵泽龙王法、西峪龙王庙、涌翠岩、上帝阁。
皇帝敕建的寺庙,避暑山庄外部东、南有8座,从东而西依次是社稷坛、先农坛、开仁寺、关岳庙(武庙)、火神庙、尊经阁、文庙、城隍庙;狮子园两座:山神庙、法林寺;狮子沟、上二道河子、河东各一座关帝庙,此13座庙系经奏请皇帝批准,地方政权建设管理。文物古建专家一般将避暑山庄内外由皇帝敕建的这43座寺庙(外八庙12座,山庄内16座,狮子园2座,滦河镇2座,山庄外东、南8座,狮子沟、上二道河子、河东各l座)称之为外八庙。
紫塞第二中学是府重点中学,而第一中学是郡重点中学;此时懵懂的王儒,还不了解这些差异,不明白自己在所有应届的四五百学生中,方方面面大多属于末流。学习成绩、个人外表、家庭条件,这些明显外在,完全都不值一提。
王儒被分在四班,他不清楚是不是按照成绩分的;只记得小学是的仨同班同学,那时候学习不及他,现在有一个在一班,;不同班一个和同班的俩,现在在二班。四班没有几个认识人,只有几个初中时三班、四班的同学面熟。生性保守的他,却绝不会主动去接近任何人。如果记住了别人的名字,绝大多数都是“旁听”到他人的称呼。
那时候,上学的学费是每学期二元钱;却有好多人家,都得为了这二元钱发愁。王儒父亲是距离二中不远的,位置就在学校北边一点,万树园那里的汽修厂工人,八级工,月工资一百零几元。母亲是被服二厂工人,月工资二十多元。家里仨男孩子上学,哥哥高三即将毕业考大学,弟弟上初二。哥哥学习不错,弟弟身体很棒,父母都不担心他们;唯独王儒,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足可以算手无缚鸡之力,偏偏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样,父母真担心他能不能养活自己。
王儒本来就沉默寡言,明知如此就更加自闭。父母没什么文化,基本对此毫不讳言,兄弟对他也没什么好看法;孤独的男孩,不知道什么是温暖。而且,这炎热夏天,令他虚弱的身体越发无力,他宁愿喜欢肃杀冰冷的寒冬。
紫塞本来是个非常好玩的地方,可是体弱多病的王儒,几乎极少体验到这些。从小玩伴就极少,初中三年,常常逃学到对面武烈河大坝下面河套去玩;那时候,还总是最受欺负那个。不知道是不是因此,所有同伴都学会了一点游泳,唯独他一人不会,最终还是一枚下水即沉底的旱鸭子。
他唯一的乐趣,就是偷偷读哥哥的数不清的杂书。大哥不知道从哪里淘来很多书籍,上到上下五千年、殷省神话传说、封神演义,中到四大名著、七侠五义、岳飞传、杨家将,下到镜花缘、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等等。可谓有些包罗万象了,王儒根本都得趁哥哥弟弟出去肆意玩耍,急急忙忙囫囵吞枣,不然哥哥回来,可就没得过瘾了。
哥哥对他和弟弟,其实一直挺好的;只不过确实拿他当累赘。他虽然年少无知,却也知趣,略略长大后,等闲不敢惹哥哥生气。最主要就是担心,哥哥不再让他看那些好看的书。
第二章 学校生活(2)
王儒早早就有了“远大”理想,那就是,竭尽全力,努力不要成为父母所判定的“废物点心”。如果,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如同普通人一样生活,就极其知足了。他八一年小学晋级初中时,成绩是所在武烈路小学总分第一,因此对自己学习方面还是抱有一些信心的。不过,初中升高中这成绩,对他不能不说,是又一个重大打击。
这天上午第一节课课间,他照例出去,要到西侧上厕所。迎着朝阳,仿佛天地间忽然光亮起来。对面,并肩走来两位女生,他只知道其一是同班同学。对男女之间所有事情及知识都一无所知的王儒,猛然见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一幕,面红耳赤惊慌失措地,加速“逃走”。完全不知道,人家两人在注视着,这羞涩得令人意外的小男孩。
当时王儒不知道那是什么,甚至后来数十年后,才隐约有些明白。正如,他没办法知道,他未来也很正常很普通地、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平平淡淡地生活;没有他臆想中的那么艰难困苦,可是也绝不是如何轻松。而且,他更加不可能能够知道的,未来他也会那么胖,大多数人们还得煞费苦心节食减肥,各个省还需要节能减排。
不过,如今他经常要面临窘境。一则,家境贫寒,节衣缩食,只能穿些旧衣服;二则,身体孱弱,体育课成为畏途。体育课的张老师,是位精神矍铄的干瘦老头。满头花白头发根根竖立,就如同他本人一样挺拔。王儒都不敢把老师看成偶像,这个自知之明他有;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会成为人家那样刚硬男子汉。
当然,此时王儒更不可能提前知道,他的精神力还是很强大的。(与平常普通人相比)这个,确实难以量化,却并非很难推测。反之,如果精神力弱小,他就会很早自暴自弃,懦弱而厌世;然而,他只不过有些消极被动,倒还并没有被生活的重压打垮。到后来,他已经隐约猜测到这一点时,就已经完全不满足于那么平淡,而加倍渴望起力量来。
这正所谓得蜀而复望陇吧?就像后世绝大多数有钱人,都无不渴求更加无数金钱将他们淹没一样。其实,开学伊始,他就在校外街头看到过,那位美丽女同学。初中时,也是不在一个班的同学,王儒心里评分为八十。不要小看这分数,至少,首先现实里面王儒所见再没有比这分数更高的;其次,也没有几个人,他曾经为之评分。
即使所有男生都一致喜欢的丰满美女老师曹楠,也没有达到八十分。实际上,王儒自己也不明白,到底是怎样得出这分数的;只是,到九五年之后,这事情才被一个饶舌的同事刨根问底问出来。并且,大惊小怪地叫唤,那么你认为的九十分以上,必须得仙女了?你觉得自己有可能看得到吗?王儒不予理睬,废话,标准与衡量对象有什么直接关联吗?
而且,现在王儒没心思思考这评分系统,他正为不可测的未来焦虑;而同样,二百出头的同学们,都一样差不多的心思。当时,人们基本都不富裕,大家同样都是把高考看成登天之途。能不能考上大学及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是那时最热门的话题;无论家长们或是学生们,都被这个牵动心思。王儒呢,只能考虑能不能考得上,这个最现实。
所以说,王儒很正经,而且绝非假装。他唯一盼望,就是随便考上什么大学,最好离家远远地,最后不要回来就最理想了。他天真地以为,考出去留在外地,就没有人再那么令他烦恼了。大约十多年后,他才彻底明白,那纯粹是孩子想法而已。高一的数学老师、语文老师、物理老师、化学老师、政治老师、英语老师都应该是俩,生物老师是一个。
生物这门课是高考不考的,高考只考前面那六门功课。语文、数学都是满分一百二十分,物理、化学、政治、英语都是满分一百分,合计六百四十分。高一由于还没有分科,所以还有历史、地理两门课。所谓分科,就是到高二,大家都必须选择学文科还是理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是必选的四科,文科可选学历史和地理,不必再学物理和化学;理科当然就相反。而王儒非常纠结,原因在于,他根本没有明确的选项。学文的话,他语文确实不错,而历史、地理却偏偏不怎么样。学理呢?他数理化三科都并不擅长。
虽然,还要一年后,才会面对那痛苦的选择,然而王儒已经很是心神不宁。校会开完,开朗的同学们,大多数人都已经完全丢开了烦恼,互相闲聊起来。同班俩男生在议论身高:“你够一米七了吗?”高壮男孩回答:“一米七二。你到了吗?”那瘦削的对自己有些不满:“我刚一米六七。”王儒回头看他俩,他俩也笑看他。
王儒赶紧快步走过去。瘦削男孩若无其事地继续:“咱们最少也得一米七几,才勉强过得去。”高壮男孩接道:“听说一米七都是三等残废呢,我都不一定能到一米八,够得上二等残废的资格。”王儒听得真切,心里苦笑;没心思计较,自己算不算得上几等残废。
又听到有人议论,学校还特招了几个体育特长生;而且还是仨高个子的漂亮女生。恰好,那三位青春靓丽的女孩就在前面不远;同学们的轻声议论,她们听到了,完全没有在意;仿佛更加自信,更加光彩夺目。她们仨有明显的身高优势,目测都达到或超过了一米七,最高一个不知够不够一米八?
王儒没办法不沮丧,自己似乎只比班里面二三个女生个子高一点儿?十六周岁的,身高仅仅一米四八,体重只有八十来斤,学习成绩差强人意的王儒,感到前途很有些渺茫。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