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目——第九洞天四明修道》免费试读_红溪石桥
第一章 少年遭遇蛇阵,小命危在旦夕
宁波城西南百里有四明山,千峰竞翠,万壑争秀,枫红茶绿,泉水叮咚。溪水经樟溪、鄞江,过南塘河,注入城内日月二湖。明州因此得名,为避大明王朝国号,到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因就改为宁波府,取“海定则波宁”之意。
今天是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中秋节,宁波城内热闹非凡。与别处不同,宁波人八月十六过中秋。城西护城河上,画舫来往不绝,烟火空中绚烂。万斯同看后写下《鄞西竹枝词》:“鄞俗繁华异昔年,田家何事尚依然;西郊九日迎灯社,南郭中秋斗画船。”鄞即是宁波也。
相对宁波城的喧哗,四明山赤堇峰却冷清异常,景色如同世外桃源。漫山遍野的赤堇花开得正艳,花呈紫色,叶如细柳,可以采摘蒸食,回味甘甜。
咻——一块小石子破风而来,正中一只前来偷食赤堇草灰兔。兔子蹦跳了几下,就不动了。一个十四五岁的邋遢少年,走上前去,提起兔子,发现兔子嘴上还叼着一朵花,花香袭人,一嗅之下,一天的疲倦完全消散,浑身充满了力量。他仔细一看,红橙黄绿青蓝紫,竟然是七色的,心中一阵激动。少年扔下兔子,俯身下来搜索,再没发现七色堇。
嘶嘶嘶——声音漫天卷地而来,数不清的五步蛇,有人在指挥一般,列阵而来,转眼就到眼前。少年暗叫不好,向山顶跑去,手脚并用,如梅花鹿般轻盈敏捷,并不时双手向后挥舞,游在前面的手臂大小的蛇,被击中蛇头,开出一朵朵红花。
突然,他一跃而起,竟然钻入山,不见了。原来少年已经进入山洞,却不觉黑暗,因为这山洞四周有四个洞口,犹如四扇窗户,让星光月光畅通无阻。四明山就是因为这个得名。
蛇已经逼近洞口,洞口很大,又有四个,堵是来不及了。
第二章 日月交辉奇观,引出李白诗句
五步蛇,不断吐出信子。少年飞快地掏出打火石,点燃几把干艾草,马上在胸前一挥,火熄灭了,冒出几股青烟。蛇见烟就躲避,来不及的竟然把头埋进土里,远处的蛇不敢向前,在洞口却没有进洞,好像在等谁在指挥一样。
少年松了一口气,从包里拿出几头番薯啃了起来。嘶嘶嘶——蛇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响,少年皱了一下眉头,加了几把干艾草,烟雾再次浓烈,蛇声弱下来了。然后,少年解下腰带,爬上洞壁,把自己挂在洞顶,竟然呼呼大睡。
嗷呜——少年被老虎叫声惊醒,睁眼一看,一只吊睛白额老虎钻进了东边的山洞,向少年走来。哎呀!少年大叫一声,这个高度,老虎应该扑得到。
老虎慢悠悠地走过来,看他的眼神就像看一只兔子。突然,老虎一跃而起,爪子前伸快要抓到他屁股。他屁股一抬,嘶——后背衣服被抓破了,留下三条深深的血印。包裹掉在地上,番薯撒了一地,刚才放进衣兜的七色堇,也飘落下来。
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老虎见了七色堇,变得像一只温柔的小猫,两眼的精光消失了,变得迷离。这时洞口的烟雾开始小了,数不清的五步蛇涌进了山洞,却在离七色堇十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少年胆子大了起来,他跳下来,拿起七色堇,走到东,蛇虎退让,眼神变得温柔。太阳从东海升起,照进东边的洞口,阳光落在西边的墙壁。月亮西垂,月光透过西边的洞口,洒在东边的墙上。
咯咯咯——山洞哪里好像裂开了,一股香气弥漫开来。老虎开始贪婪地吮吸,少年也尝试深呼吸,感觉有一股热流在胸中乱窜,很舒服。这时,头顶慢慢亮了,一条通体雪白的蚕宝宝,吐出银色丝线,把自己包裹起来,作茧自缚,这是蚕神。他身后隐隐约约可见一只葫芦。
不知过了多久,这一切都消失了,连老虎和蛇也无影无踪。
少年拾起七色堇,向东南方向跑去!少年不知,他看到的奇异的景观,就是李白在《早望海霞边》写的: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
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
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
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李白说,他看到了日月同辉照进四眼窗,吃了蚕神,就会打通任督二脉,乘上青龙白虎车,去做神仙。
少年失去了一次得道成仙的机会!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