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海战》:钓鱼台传奇 一一四 曹操取汉中(三)

时间:2019-01-15 17:03:04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虹桥之梦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钓鱼台传奇 一一四 曹操取汉中(三)

钓鱼台传奇一一四曹操取汉中(三)

夏侯渊匆匆带快马来到曹操面前,禀报道:“丞相大王,合肥战况快报!”

曹操頗为惊异,因为前番报告合肥张辽率领八百壮士冲击东吴大军,使战局稳定下来。没想到才过十多天,又有新的战报。

曹操问道:“合肥什么情况?快报上来。”

快马禀报道:“恭喜丞相!贺喜大王!合肥城下东吴十万大军已经被张辽将军一战全部歼灭,斩获不计其数。”

曹操大吃一惊,问道:“什么?东吴十万大军被张辽军一战全部歼灭?细细报来。”

司马懿听了也一楞,难以置信地摇头,小声说道:“是十万大军呀,被一战全部歼灭。张辽真是天神吗?”

快马禀报道:“东吴孙权围困我合肥城十数日,在我合肥城军民努力防守之下,东吴攻城毫无进展。东吴大军开始佯装撤退,意图引诱我合肥城骑兵出击,然后在城外包围歼灭我军。”

曹操点头说道:“东吴这碧眼儿诡计倒不少!”

司马懿睁大眼睛,注意地听快马禀报。

快马继续禀报道:“张辽将军立即率领合肥城全部人马……”

曹操睁大眼睛问道:“张辽率领合肥全部人马?”

快马继续禀报道:“张辽将军率领合肥城全部人马,令李典为左翼,乐进为右翼,令护军薛悌守城,张辽将军率领中军,径直向东吴孙权大营冲去。”

朋友们应该想到,曹操原本安排张辽,李典,乐进三将各领一军,又安排薛悌为护军,统领三军,目的就是要防止一将独大的局面出现。

司马懿赞道:“喔一一,擒贼先擒王,好谋略!好战法!张辽将军可谓智勇双全也。”

曹操脸上似乎露出笑意,认真地听快马禀报。

快马继续禀报道:“张辽将军率军直取孙权大营,东吴军无法阻挡。张辽将军所向披靡,孙权只能向逍遥津桥狂奔,此时逍遥津桥已是断桥。眼看张辽将军就要追上孙权,不料孙权那乌骓马竟然跳过了逍遥津断桥。”

司马懿听得精彩,抚掌说道:“可惜了!可惜了!如能擒住孙权,这可是天大功劳。”

曹操点头笑问道:“后来呢?”

快马继续禀报道:“张辽将军见不能擒住孙权,立即回马杀回合肥城外,横扫那东吴十万大军,杀得血流成河。”

曹操哈哈大笑,点头说道:“哈哈,雁无头不飞,蛇无头不行。东吴这十万大军见走了孙权,尚能战否?!”

司马懿笑着对曹操建言说道:“张辽如此帅才,当可委以重任。”

从此,司马懿对张辽印象深刻。

曹操亦对司马懿点头笑道:“张辽如此人才,是当认真考虑使用。”

张辽在合肥打了大胜仗,曹操远在汉中,当然心中十分宽慰。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张辽这一重大的胜利,实在是出乎曹操意料之外,可以说,已经实实在在达到功高震主的程度。

在曹操原先的计划中,合肥城七千守军能防守坚持到曹军汉中远征军凯旋归来,就是最大的成绩了。

然而张辽率领合肥城七千人马,不仅守住了合肥城,而且还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横扫了东吴的十万大军,这样强大的武功,是使任何君主都会不寒而栗的。

这一战的胜利,说明张辽不仅是能够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骁将,而且是能够在十万大军中生擒君主的天神。

生擒君主,甚至可以直接导致一个国家的灭亡!

更重要的是,张辽采取的军事行动是直接违反曹操的密书教旨的。

曹操生怕合肥军中一将独大,故令张辽,李典,乐进各领二千人马。张辽在这三位将军其中,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位。

曹操又安排薛悌为护军,统管合肥城全部驻军。

张辽率领八百壮士,出城挫折东吴十万大军的锐气,这让曹操很是高兴的。因为这样的突击,完全达到曹操计划的以合肥城七千人马,长期拖住东吴十万大军的目的。

但是张辽统帅合肥城全部人马,横扫东吴十万大军,则是完全违反曹操的人事安排,完全在曹操意料之外。

此时在合肥城中,可以有人不知道曹操,但是却无人不知道张辽!

此时张辽在合肥城军民心中拥有绝对的拥护值!

如果此时在合肥城票选市长,即使曹操也参选,张辽也一定会以绝对优势当选。

张辽没有遵照曹操自己的旨意,却建立了旷世奇功,曹操是怎样奖励张辽的呢?

第二年,(公元216年),曹操来到合肥,复征东吴。

曹操亲自仔细地视察了去年张辽与东吴十万大军激战的旧地。

曹操封张辽为征东将军,看起来似乎是与曹操的爱将征西将军夏侯渊同列。

曹操又增加了张辽所率领的军队,由二千人马,增加到三千人马。

但是,曹操却没有让张辽留在合肥,曹操派张辽屯兵居巢(调虎离山?)。一旦合肥城军情危机,张辽的居巢军就应该立即驰援,曹操充分利用了张辽逍遥津一战对东吴军的威慑力。

征东将军看起来似乎与征西将军同列,但是征西将军夏侯渊是曹军汉中军团的绝对统帅。

而张辽屯军的居巢,同时驻有征南将军曹仁与独眼龙夏侯惇。

这里特别介绍一下夏侯惇。夏侯惇是曹操集团中武将的最高级别者,夏侯惇在曹操集团中武将的地位,相当于关羽在蜀汉集团中武将的地位。

夏侯惇与关羽都被封为“前将军”。

这样,朋友们应该对曹操的权谋用心有所了解了吧。

主薄司马懿见此时合肥方向已无后顾之忧,而取得汉中之后,获得充沛的粮草与物质,军事形势大好,于是司马懿马上向曹操建言:“丞相大王,如今合肥方面已无后顾之忧,我军不战而取下南郑,士气正盛。而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克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圣人不可违时,亦不可失时也。”

曹操看着司马懿笑着说道:“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耶。”

刘晔也兴致勃勃地对曹操建言道:“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可也。若少缓之,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曹操笑着,缓缓地摇头,说道:“诸位爱卿,今天散了吧,孤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睡一觉了。今日听闻诸多佳音,孤王可以安然一睡。”

夏侯惇心领神会,立即上前扶着曹操向卧室走去。

钓鱼台传奇 一一五 曹操得三巴(一)

钓鱼台传奇一一五曹操得三巴(一)

公元215年,这一段时期,是三国争霸博弈最激烈的时期,许多事情都是相继或同时发生。我们有必要略加说明。

刘备取得CD之后,孙权立即派诸葛瑾西上CD找刘备要求讨还荆州(南郡),刘备则全盘推给诸葛亮应付。

诸葛亮则以待取下凉州再还荆州(南郡)推托。

孙权十分愤怒,立即出动大军,派吕蒙率军去与蜀汉争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刘备立即亲自率军五万来到公安,助关羽与孙权争夺长沙,桂阳,零陵三郡。

这个历史事实可以与关羽在襄樊大战时期,整整七个月,得不到蜀汉一兵一卒,一粮一草的援助的事实对照。那些臆测三国时期交通信息不便,所以蜀汉不能及时援助关羽的论调可以休矣!

此时(七月)曹操率军要夺取汉中,二十万大军到达阳平关。

刘备立即考虑到曹操一旦取下汉中(刘备知道,汉中张鲁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二十万大军取下汉中是没有悬念的),即时,益州(四川)的安危问题立即就会严峻起来。

刘备立即派关羽马上与鲁肃在临江亭会谈,达成以湘江为界,划分两国势力范围。双方维持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曹操集团。

八月,孙权利用曹操大军远在汉中,出动十万大军,攻打合肥。看准合肥城仅有七千人马的机会,孙权志在必得。

同时,刘备则匆匆赶回CD,巩固益州(四川)新领地,准备抵御曹操的进攻。此时刘备五万军队正在向四川撤退回防。

这么好的机会,曹操为什么会放弃?

我们知道,曹操一直有头风顽疾,疼起来是痛不欲生。而且是周期性发作。

从曹操欲征汉中到夺取了汉中,已经是很长时期了,现在曹操知道自己又到了头风发作期(在攻打阳平关时,曹操发现阳平关的汉中军持险而守,曹军损失很大,而且曹军二十万人马已经粮草不济,曹操当时就已经准备退兵了。万幸的是阳平关奇迹一般地被曹军顺利拿下,紧接着南郑又不战而下),所以曹操准备休兵,在汉中好好休养一下。

南郑宫中,曹操经过间歇性头痛之后,又神采奕奕地恢复办理各项军国大事。

司马懿对曹操建言:“丞相大王,臣见张鲁封宝货仓库,上交国家,其意頗善,似有归降之意。”

曹操笑道:“仲达此言,孤甚认同。张鲁这个米老头十分有意思。孤已经准备派特使去巴郡,与张鲁说说,告知孤王对张鲁的诚意十分赞赏,准备邀张鲁归顺国家,为国家效力。”

司马懿点头说道:“原来丞相大王已经早有安排。”

曹操对司马懿笑道:“司马仲达,汉中已经取下,合肥又无后顾之忧,孤王欲任命司马仲达为太子中庶子,这段时间,司马仲达可以多与子桓(曹丕)谈谈,指教点拨之。”

司马懿听到曹操的安排,心中十分高兴。曹丕可是曹操之后的未来君主呀!可是司马懿并不露声色,只是毕恭毕敬地回答道:“谨遵丞相大王懿旨。”

曹操既然把接班人曹丕交给司马懿,于是就更加注意从各方面观察司马懿。

司马懿拜访曹丕。

曹丕与司马懿谈得十分融洽。

曹操对曹丕得到了这样高智商的导师助力,欣慰地点头。

又七天过去了,夏侯渊带着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来见曹操。

夏侯渊对曹操禀报道:“丞相大王,此人由CD走奔汉中来降,对蜀中现况頗有见闻。”

曹操頗有兴趣地对来降者问道:“蜀中近日状况如何?”

来降者禀报道:“蜀中人众听闻丞相大王平定汉中,一日数惊,守将虽斩而不能安也。”

曹操听闻来降者所言,暗自点头。

曹操回头对七天前建言曹操应该立即出兵蜀中的刘晔问道:“蜀中今尚可击不?”

刘晔对曹操拱手答道:“丞相大王,如今蜀中已经小定,未可击也。”

曹操摇头,干笑两声喊道:“征西将军。”

夏侯渊拱手应道:“夏侯渊在。”

曹操命令道:“命你为都护将军,与督荡寇将军张郃,平寇将军徐晃守汉中,屯军阳平关。”

夏侯渊答道:“臣遵旨。”

曹操稍停,又喊道:“丞相长史。”

杜袭拱手应道:“杜袭在。”

曹操命令道:“任命杜袭为驸马都尉,留督汉中事。孤欲将汉中移民十万至三辅(邺城,长安,洛阳),强本弱末,这件大事,你现在就可以着手准备进行。”

杜袭答道:“臣遵旨。”

张鲁这时在巴郡召集三巴首领开会议事。

朴胡(巴东),杜濩(巴西),任约(巴郡)三首领都恭敬地听张鲁说话。

张鲁说道:“现在曹公已据有汉中,诸位首领,今后何去和从,可都有安排?”

朴胡,杜濩,任约三人互相看看,都没有说话。

张鲁笑道:“事情已经逼到了家门口,总不能不做打算吧?”

朴胡,杜濩,任约三人一起对张鲁拱手说道:“愿听从教主安排。”

张鲁看着阎圃问道:“功曹大人有何主张?”

阎圃沉思一会儿说道:“教主,曹公扶持天子圣上,令行天下,致权力国家。欲有大作为者,当投靠曹公。如不然,则应当投奔刘主刘皇叔。”

张鲁一听,勃然大怒,突然站起来,愤愤地大声说道:“宁为曹公奴,不为刘主座上宾!”

这里,我们对张鲁会大动肝火的愤愤之情略加解读。

张鲁的先祖是辅佐汉高祖刘邦成立帝王事业的大功臣留侯张良。

祖父是道教第一代天师张陵(张道陵)。

父亲是道教第二代天师张衡。五斗米教的创建人。

张鲁是道教第三代天师。五斗米教的教主。所以张鲁是以道教正宗正统的教主身份自居。

张鲁对刘备并非有什么积怨。张鲁的愤愤之情是针对诸葛亮的。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对道教頗有涉猎,经常以“山人”自称,以道家身份作法。

而张鲁却认为诸葛亮的道法,纯属旁门左道。

如果张鲁投靠刘备,那么就必定会屈居诸葛亮的手下,如此的不堪,是张鲁这位正宗正统的教主所不能也。

而且,以诸葛亮的仇能嫉贤的作法,(通观蜀汉的历史,蜀汉的顶级文臣武将,都是刘备招揽来的,而诸葛亮所招所用的人才,都只是中等人才而已。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蜀汉的顶级文臣武将,大多是凋零在诸葛亮的权谋之下。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必然的结果。在诸葛亮的长期执政下,蜀汉最终被灭亡,已经是没有任何悬念了。)

正宗正统的道教教主张鲁在旁门左道的诸葛亮手下,必然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

张鲁的态度已经清楚地表明,投靠刘备这条路是不行的!

那么只剩唯一的一条路一一投靠曹操。

阎圃对朴胡,杜濩,任约(袁约),三人正色说道:“教主已经说得很清楚,投靠曹公才是当前唯一正路。”

朴胡,杜濩,任约三位少数民族的首领心直口快,一起说道:“既然教主已经有决断,我们就应该立即向曹公投诚。”

张鲁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这样也好,你们三个可以立即向曹公投诚。你们一定要告知曹公,是张鲁建议你们这样作的,张鲁在巴郡等待曹公的旨意,随时待命赴南郑向曹公请罪。”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