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六国风云录》免费试读_风之树fe
第一章 唐使使秦
在广袤的神州大陆上,方圆近万里,共分成了六个国家:分别是秦,汉,晋,唐,宋,明六个一统的大帝国。六国之中,秦帝国地处大陆西北,东与唐国、晋国相邻,南与汉国、宋国接壤。帝国西疆越过阿尔泰山就是茫茫的塞外大草原,北疆是蒙古高原。秦帝国有人口约六千万,现任国君秦始皇嬴政。纪元二十年,秦王嬴政统一西北诸国,第一个称皇帝,故史书称之为始皇帝,意喻皇帝自他而始。
纪元二十五年三月初五巳时,秦帝国首都长安城咸阳宫,朝会正在举行中,始皇帝嬴政刚与司农令西门豹商谈完春耕事宜,忽黄门侍郎嫪毐上禀:唐国特使张九龄在殿外求见。“唐使来的可真快啊,宣他入殿吧”,始皇帝与阶下群臣相视一笑,皆面露喜色。
“大唐帝国鸿胪寺少卿张九龄,叩见大秦皇帝陛下。”只见一风度翩翩之青年才俊立于阶下,四周虽皆秦国高官显贵,然此人全然不惧,言语间亦是不卑不亢,想来也是见惯大风浪之人。
“张卿,你这趟出使我大秦,可有何使命啊?”始皇帝不紧不慢的问道。
“秦皇陛下,我等此次前来,却是吾大唐皇帝有一桩极大的好处想要赠与秦国,只是不知秦皇敢接否?”
“大胆狂徒,何敢出此狂言,这天下岂有我大秦所不敢做之事?就是攻打你大秦,也只需吾皇一道旨意,我便能率军渡河,杀奔你晋阳而去!”只听得一阵如雷吼之声想起,说话之人必定极其雄壮。
“这位想必是大秦左将军项羽吧。不过,在大秦帝国军方,若论统帅千军万马,恐怕项羽将军还当不起这第一人吧。万一秦唐真要开战,项将军想做主帅,只怕是要排到第三甚至第四去了吧.”
“汝这竖子,安敢如此辱我,看我不取你项上人头!”说话间,项羽伸手往腰间拔剑,却忘了这是在金銮殿上,群臣都不得带兵器入内,这腰间哪里有剑呢。
“项将军不可,张先生乃大唐特使,此番前来必有要事相商,怎可在张先生前言攻唐之事,岂不是胡闹。还请张先生不要放在心上,项将军是一个直爽之人,他的话只是一番戏言,还请先生不要记在心上!”却是左丞相李斯出来圆场。
“张卿,有话直说便是,若唐皇真有好处与我大秦,他日我大秦必有回报。”秦皇一面发话,犀利的目光却落在了项羽身上,这才打消了正摩拳擦掌还想出手的项羽。
“秦皇陛下,现今神州六国并立,而又以我大唐跟大秦实力最为雄厚。今东方晋国皇帝昏庸,朝政混乱已久。如此时我们两国同时发兵,两面夹击,这晋国岂不是可以一鼓而下,为我两国囊中之物耳。”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当即哗然一片,群臣纷纷议论起来。
“张先生,唐皇此计当然甚妙,晋国就是在强盛之时,亦不是秦唐两国联手之敌,更无论现如今已病入膏肓。只是我有一问题想要请教:这晋国大部分国土都与你唐国相邻,然晋军主力却大多分布在西境靠近我大秦,而靠在你唐国之侧却都是战力地下的地方州郡部队。如果我秦国贸然出兵,只怕到时候好处是全给你唐国拿去,而我秦国却崩掉一口牙不说,还会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吧!”只见一坐于轮车之上的瘦削中年儒士言道,其人虽然看似弱不禁风,却气质不凡,乃秦国军师孙膑,素有西北智囊之称。
“军师言之有理,这唐皇打的好一手如意算盘:肥肉他们自己去吃,骨头却留给我大秦来啃,说不得这骨头还不一定能到我们手里呢。”秦军方大佬、秦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前将军王翦抚须而谈。
“对对对,这大唐看似一片好意,实则不安好心啊,我们不能上当,不能出兵啊”,当即有不少朝臣附议。
闻得众人之言,张九龄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之色,瞬间又恢复了正常。“看来果然不出陛下跟军师所料”“咳咳,素才吾闻听诸君之言,莫非……你泱泱大秦,还担心打不过一个日落西山的晋国,更何况还是只有一半军力的晋国。这晋军北府军虽然强悍,其主帅谢玄亦非庸才,然我想还不是你大秦彪军的敌手吧。”随着两声轻咳,张九龄不紧不慢的对众人言道。“此外,吾皇修有国书一封与我,令我在秦皇疑虑之时献上,曰只要看了此国书,秦皇即可打消一切顾虑耳。”说话间,令从官奉上国书。
“喔,竟有此事?!”始皇帝接过小黄门递上的国书,仔细翻阅起来:“秦皇安好,今吾遣使前来,乃诚心诚意愿与秦国合作。今南方宋国富庶,汉明崛起,假以时日必成秦唐之大敌。而今东方晋国衰败,此乃天赐良机于秦唐也,如今若我等不取,宋明两国也必取之,届时吾等悔之则晚矣。为表大唐之诚意,在秦军进攻晋国河南尹时,大唐将派一大将引兵十万相助秦军共击北府军。击败晋国之后,晋国最为富庶之河南尹、颍川郡、南阳郡皆归秦国所有;同时为助秦军,大唐已在河东郡两国交界之风陵渡准备好二十万担粮草,只待伐晋伊始,秦皇即可派军取之。望秦皇早做决定,切莫错失良机!大唐帝国皇帝李世民”。“看来,这唐国到是真心实意的想跟我大秦合作共分晋国”,稍作沉吟,始皇帝乃对张九龄言道:“张卿远道而来,可在我大秦歇息几日,这两国合作伐晋乃军国大事,朕岂能妄下决议,且待我与众卿家商议商议,再回复唐皇。汝这几日可在我长安城中好生游玩,看看我这西北风情与大唐比之又如何!”
张九龄早已料到秦国不会轻易应允,自己又正好可以趁这几日打探一下秦都的情报,自是欣然答应下来,于是便告辞下朝而去。自有秦国典客属官带领唐使前往驿站。
视线回到秦国朝堂之中,始皇帝立即下令:速招上将军白起、卫将军吴起、后将军李牧等其他军中重将回京商议伐晋之事。
第二章 孙膑定计
三日之后,秦军方除卫将军吴起因路途遥远尚未赶回之外,其余主将皆已抵达长安。始皇帝与长安城章台宫盘龙殿(始皇帝书房,平日里批阅奏章、接见大臣之所)举行了关于伐晋议题之小朝会,与会者除军方诸将之外,尚有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商鞅、御使大夫韩非、郎中令甘茂、卫尉范睢、治粟内史申不害等。
“众卿家,此乃大唐皇帝于秦之国书,都阅过之后发表下各自的看法吧。”始皇帝坐于御台之后,目光一一扫过两侧大秦肱骨之臣们,眼中的激切之情不言而喻。
早有小黄门将唐国国书递给刚赶回京的将军们翻阅。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还未等待其他将军看完,上将军白起已经第一个发言到:“东征伐晋当然赞同,我虎贲军将士们早已准备好多时!听说那谢玄用兵颇有章法,想必这北府军战力也必不一般,且让我虎贲军去会他一会!”白起出身于大秦军人世家,然他却是靠着战功一步步做到了今天的大秦军方第一人的位置。白起一生以军人为职业,很少涉足政治,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自大秦一统后,已经久未征战,如今听到要东征,自然是满口赞同。
前将军王翦与白起乃世交,二人同为大秦军中翘楚,对于出兵的观点上自然是同心一致的。但是王翦还是展现出了他在政治上的敏感性:“此次伐晋时机上是成熟的,但是唐国如此热情的对我大秦,不但愿意出兵相助,还肯相赠粮草于我军,想来这其中应该不会如此简单,我们秦唐两国关系还没好到这程度吧?”
“王将军言之有理,我大秦与唐国一直以来在边境上都时有摩擦,两国边军一度弄得关系紧张!此番伐晋,唐国的这些举动,实在是耐人寻味啊!”说话的是大秦军方的最高统帅尉缭,“稳妥起见,我们在东征的同时,河西郡的军队一定不能减少。我们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个外松内紧的现象,看唐国会不会有所行动。”
“大唐虽强,但我想现在他们应该还不至于蠢到跟我大秦为敌吧?虽然从长远来说秦唐间早晚必会有一战!但现在的重点还是在如何分晋国这块肥肉上面。就如上次朝会上孙军师所言,现在的问题是晋国的硬骨头都留给了我大秦啊!”御使大夫韩非表达了自己心中的疑虑。
“怕他作甚,啃骨头就啃骨头,要我来说,这啃骨头啊比那吃肥肉要有味的多,我们虎骑军就喜欢啃骨头,哈哈”
“左将军此言差矣!虽说我大秦军力强盛,然晋国军队实力毕竟还在,我等想要拿下这河南尹,他们定会拼死抵抗,所以这大唐国书上所言之派军相助于我军实有必要啊!多一分助力总是好的”郎中令甘茂不紧不慢的回答项羽。
“诸位将军,我有一言,可能不大中听,但是我还是不吐不快,”左丞相李斯这时却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众所皆知我大秦刚一统才几年,国内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百姓刚从战乱中走出来,创伤还需时间来抚平。当然,东征还是必要的,只是能再给我们多点时间就好了。去年国内粮食歉收,一旦战事开启而战局又僵持不下的话,只怕我们的国力支撑不了太久啊!”
闻得左丞相此言,治粟内史申不害也赞同道:“现今国库存粮,如果是五十万大军出征的话,最多只能坚持三个月时间!再久的话我就不敢保证能供应了,毕竟秋粮要到十月才能收上来!如果唐国这二十万担粮草能拿到,可以多支持半个月左右!至于银钱,只能让皇帝陛下下旨节衣缩食,或者从皇室内库中先借调了。”
“李公、申公,你们说的情况我也大致了解,这些困难的确是存在的。但是东征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唐国明国对晋国早已是虎视眈眈,宋国虽说与之结盟,但在其落难时是否肯全力相助很难说,说不得还会借机分一杯羹!我们如果去晚了,别说啃骨头,就是渣都不剩了。”右丞相商鞅却表达了对军方的支持态度。“按常理来说在朝中,军方跟文臣一直都不会保持高度一致的,这会引来陛下的猜忌,但在这牵涉到国家大计之前,说不得也只能将这些暂时抛开一边了!”商鞅心想,眼角的余光偷瞟了一下台后的天子,却只见这大秦帝国的最高统帅只是脸色如常。
眼见得大家都踊跃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只有军师孙膑跟后将军李牧尚未表态。这李牧呢是素来谨慎,不会轻易发言;而军师想来深谋远虑,如今一副成竹在胸之势,想来已经心中有所定夺。
李牧乃降将,不想多其他人之锋芒,然看到皇帝陛下望向自己,遂起身言道:“吾军驻地之潼关,因与晋国相邻,与晋军有过几次小的交手。总体来说,晋军除精锐之北府军外,其余部队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只要能击败北府军,那么晋西就是我大秦的囊中之物!然而北府军战力不可小觑,其统帅谢玄又非泛泛之辈,且晋军一旦失败就是国破家亡的下场,所以其将士必定会拼死作战。所以,我军需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诸位爱卿都言之有理,把有可能遇到的情况跟问题都提出来了,但是有一点我想大家都需要清楚:这东征一事,已是势在必行!我大秦将士,是需要去血与火中磨炼的,不经过千锤百炼,哪来的百战百胜之师!将来还会有更强大的敌人等着我们去挑战!所以,有困难,我们就迎头而上、有问题,我们就一起解决!朕相信任何人也阻挡不了我大秦前进的脚步!”
听到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一番话,与会众人心中皆是折服不已:这就是我赳赳大秦的英雄天子,在他的领导下何愁不能建功立业啊!
“军师,说说你的看法吧!没有你这大秦智囊的表态,朕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啊!”
“就是就是,军师你赶紧说呀,别卖关子啦!”
却说这孙膑仍是不动声色,只是吩咐下官带进来一副大秦东部军事地图挂于墙上,然后才开始点兵:“目前,我大秦共有军队约一百五十万,这其中,赵奢将军的十万边军、吴起将军的二十万边军,是用来防御边关不受契丹蒙古侵扰的,这三十万不能调动;廉颇将军的十万边军要提防汉军的突袭,所以也不能动;潼关的李牧将军、武关的章邯将军、散关的蒙骜将军,稳妥起见,也最好不要动,但可以作为预备部队,在紧急情况下调动;白起将军的二十万精锐需要镇守河西以防唐军更是万不能调;田单将军的五万大都是新军,还不能重用;其他的就是京师卫戍军十万和地方军二十万。那么,我军所能集结用于东征的部队就只有项将军的十万虎骑军、王翦将军的十万虎车军、王龁将军的十万虎卫军、蒙武将军的十万虎翼军,合计才四十万。而我军面对的敌人晋军呢,据细作的回报:河南尹的晋军总数约四十万、颍川郡的晋军有十万、南阳郡的晋军有十五万,这其中光精锐的北府军就有三十万。仅从兵力对比来看我军甚至占劣势,这一仗我们并不好打啊!”
“所以,为了形成兵力上的优势,我已经跟陛下建议:调田单将军的三万新军加其他地方军七万合计十万由田单将军率领往蒙西郡,接替吴起将军的防务,统一由田将军统帅负责对蒙古的作战;而吴起将军将率十万精锐边军调往河西郡,接替白起将军对唐防御作战,有卫将军坐镇于此,我想就是唐国军神李靖亲自率军前来,也占不到丝毫便宜,除非他唐皇敢举全国之兵西侵;最后白起将军则率领十万虎贲军跟五万精锐边军南下,与京师的四十万中央军会合,作为东征军的主力,以白起将军为主帅,王翦、项羽两位将军为副帅、蒙武将军为先锋,克日开坛点将,兵发函谷关!”
“军师的建议我已经同意了,现在吴起将军的部队已经开拔数日,而白起将军的部队在副将王陵将军的率领下也已经开始南下,不日即到。各位将军,会后立即回驻地整顿军务,齐点军械;右丞相你负责随军总督粮草军械,內史大人负责抽调地方工匠打造攻城器械。左丞相你明日亲自去见唐国特使,我将修书一封交与他带回,既然它唐国有心相助,我岂能不笑纳。其余诸卿家各司其职!总之,一切事务要为东征让路,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众人齐齐起身,大声应允,各自领命而去!
随着始皇帝的一声令下,整个大秦帝国就如同一头下山的猛虎,即将露出它锋利的爪牙!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