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万古》免费试读_Tan伏九
第一章 浮生
东玄州黄花郡无佛山,大雨在黑夜中洗刷着山上破旧不堪的寺庙。
寺庙百年前曾香火鼎盛,山下慕名而来的人不知几多。而今确是破败不堪,别说是香火,连佛像都不有。
据说是百年前天灾,山下的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最后一群人冲上山,毁了寺庙,砸了鎏金的佛像拿去换取果腹的食物。下山时有人曾说“烧香拜你敬你,为的是家人平安,不愁吃穿。如今连饭都吃不上,也就委屈佛主了,待得我不愁吃穿,我们大家伙一定为您建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塑一尊更大的金身”
不知多少年后,那群人倒是躲过了天灾,有些还发了小财,但是奇怪的是他们一个个的无子孙延续,弄的他们焦虑不已。要知道,传宗接代那可是头等大事,比天都大。寻许多门路,不得其因。也不知是谁提起当年砸佛换物果腹之事,一个个恍然大悟。
当他们凑足钱粮,来到山上。一个个面红耳赤,羞愧难当,当年那不要脸的行为历历在目。只见一二十出头小僧,身穿一件补的不能在补的僧衣,手拿抹布在擦拭着门前不远处一块石碑,石碑上书有“无佛山无佛寺无佛可拜”。早年的大华山,现已改为无佛山,金光寺也变为了无佛寺。
“小师傅,主持可在,我们是来修寺塑佛的,可否进去告知一声”人群中一长者走到小和尚身旁,双手合十弯腰问到。
小和尚抬头,看了看来的那群人,目光不悦。显然已是认出了这些人。那时他才八九岁,亲眼看着那群人像魔鬼一样打砸寺庙佛像。他一直都不理解“那可是他们的心中的佛主啊”对于他这个从小在寺庙中长大的人来说,佛主就是天,就是大于一切的存在,哪怕是跟吃饭相比。
“各位施主,寺中除小僧外,别无他人”寺中僧人那次之后早就走完了,剩下老的这几年也相继功德圆满。最后只剩下他了。
“这。。。那小师傅”老者和那群人相继无言。不知如何是好。
“各位施主,如今小僧已把寺庙改名为无佛寺,所以各位施主的这份善果,小寺无已承受”小和尚不可能在让他们修寺塑佛,砸的也是你们,修的也是你们。哼,这份因果看你们咋办。
“小师傅,当年是我们做错了事,可当时那种情况我们又能怎么办呢?我们得活下来啊,活下来才有明天”老者年纪有些大了,体力跟不上,被人扶着慢慢的坐到了地上,重重的叹了口气。
“难道你们山下的人就是这样,为了一己私利,为了那一口饭,就可以亵渎佛主,那可是你们日夜念叨保佑你们平安的佛主,以前你们不总是说这是你们的信仰吗?”小和尚觉得山下的人,真的是不可理喻。
老者起身,刚准备说话,一旁的中年人站了出来“我们每逢初一十五都来庙里烧香,从不多的银钱中都会挤出部分香油钱,那佛主有保佑我们平安吗?而你们这群和尚只管诵经礼佛,倒是有吃有穿”中年人这几句话是大吼出来的,他经历过那场天灾,在生死之间徘徊,最后为了能活下去,确实正如小和尚说的那般,他们放弃了信仰。
许久无言,“我不知晓你们为何要这般执着,但无佛寺正如其名,不会再改,但这座山你们看着办吧”小和尚蒙了,他也不知道怎么的,好像气球泄气般那样无力颓废。拿起抹布进门而去。
那群人也走了,几日后,小和尚看到他们举家迁徙到了山下,依山建房,开荒种地。又不知多少月过后,他们每天在山下敲敲打打,一直这样几十年过去,传宗接代这事他们早已忘记,但是他们中倒是有人舔过子嗣。
大雨越下越大,寺庙中一老和尚已百余岁了,他敲打着木鱼,回忆着当年的过往。几十年了,每天都苦思不得其果,他知道或许想明白了,自己也就功德圆满。
瞥了眼正趴在窗台发呆的浮生,起身拿起一件衣服步履蹒跚的走了过去,双手颤颤巍巍的把衣服给浮生披上。而后轻轻抚摸着浮生那油光铮亮的小光头。浑浊的双眼看着窗外,“浮生,早些休息”,挑了挑快要塌下去的油灯灯芯,而后进房休息。老和尚知道浮生从两岁时就有个习惯就是每个晴朗的晚上都会对着这个面向东方的窗户打坐,而雨天浮生则是静静地趴在窗户上发呆,老和尚每次问起,浮生都会说东方的天空上有一道很长很亮很亮的光。可每次一眼看去,除了星星和黑暗,哪有什么很亮很亮的光。老和尚觉着是自己老眼昏花了,也就没有去在意。
浮生今年五岁,五年前也不只是哪个狠心的父母将其放在木盆中,放入河流,然后顺着河流而下,也不知飘了多久,被山下的一对从地理回来的夫妻发现,那对夫妻正好不能生养,当场开心的不得了。觉得是老天可怜他们,可刚丢下锄头,一只不知从哪来的猴子抱起,不一会就不见猴影。那对夫妻赶忙追了上去,等他们跑上山,只见猴子把孩子放在了坐在寺庙门口老和尚的怀里。后来不管那对夫妇如何恳求,九十多岁的老和尚说这是缘分,硬是留在了寺庙。,那对夫妇气的差点说出,你老不死的有一天每一天的,说不定哪天一命呜呼了,这不是在害这个孩子吗。最后没招只好失落而归,但心里还是想着,这么大年纪自己生活都难,小孩应该带不了几天,过几天上山来,说不定老和尚就把孩子给了自己。抱着这种心里隔三差五的上山来看,孩子一天天长大,也没见老和尚归西,最后夫妇也就死了这条心。
浮生谐音佛生而来,虽然无佛寺没佛,但老天送了一个孩子过来,这不就是佛的孩子?老和尚脑子里晃过这一生,觉着无佛寺应该有佛,可现在明白过来又太晚,自己已经没几年可活了,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就欲取名佛生,可一想不能因此毁了这孩子啊,得寻求孩子的意见,所以留了余地,佛生谐音浮生。。
第二章 初心
翌日,清晨,浮生早早起来,去寺庙后院摘菜做了早饭。去年老和尚雨天摘菜不小心摔倒,躺了足足三月有余,小浮生倒也早慧,担起了照顾老和尚的重担。三个月,早已把地里所有的菜系都炒过一遍。说起来也是一个小厨神。
和老和尚做完早课,两人便吃起早饭。
“等下收拾好衣服和我一起下山”老和尚看着浮生,满脸褶子眼神空洞,根本没有表情可言。要是有一只蚊子飞在脸上,动下眉头,都能把它夹死。“该带的都带上,要出去不少时间”想了想接着说到。
“下山?真的么?山下有和我一样大的孩童吗?”浮生一脸兴奋,满是期待。在山上每天就是诵经念佛,在这屁大点的地方来来回回。对于一个五岁的孩童来说,确实有些过于清苦。
不一会,浮生背起一小书箱出来,书箱真的很小,只能装几件衣服,放几本经书。但背在浮生身上倒是量身定制一般,异常好看舒服。
老和尚一反常态的身披一件袈裟,一辈子没穿过,倒是有些拘束。小时候,看主持他们穿着袈裟,手拿锡杖,很是羡慕,每天缠着主持他们讨要都不曾有果,说小沙弥就有个小沙弥的样子,穿不得。
昨儿,山下有人来说,无佛山不在无佛,让老和尚下山诵经。老和尚以为是他们塑了一尊佛像,倒是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过去的事,早已过去,过去的人也早就魂归阴曹,自己也没多少时日,在临了能有这事,倒是算的上是功德圆满。至于浮生,老和尚也打算这次下山交给那对夫妇抚养,不能让这孩子走自己走过路,这条路太孤独。百余年,每天都做着同一件事,走同样的路。
回身看了眼这经历过风吹雨打不知几多岁月的寺庙,双手合十,弓身念了句阿弥陀佛。
山在黄花郡不算太高的山,但两人足足走了几个时辰,是浮生扶着一步一步走下去的,中途也不知休息了多少次,到山下已近黄昏。
夕阳着了半边天,姹紫嫣红。田边,老牛吃着青草,尾巴不停地驱赶身上那些蚊虫苍蝇。戴着草帽,肩背锄头的人儿,牵起老牛哼着歌谣往家赶,那里有人做好了饭等他归家。
轰隆隆。。。。
只见那刀削般的山面,滚下一捧捧稻草,然后老和尚便看见一座高十几丈的佛像出现在眼前,夕阳映照下,好似佛光普照。这是他们这几代人八十来年一点点在山面雕刻出来的。怪不得说无佛山不在无佛,而不是说无佛寺不在无佛,原来是这样。老和尚明白了,自己说过无佛寺不会改名,但无佛山你们看着办,然后他们真的去做了,而且瞒了几十年,不对是自己根本没有去注意过山下的人,心一直活在无佛寺。
老和尚平静了一会,走到人群中,而后席地而坐,开始诵经,村民也一个个席地而坐,双手合十,嘴里念叨着阿弥陀佛。浮生倒是直直的站在大佛下面,铮铮地看着大佛。
夜渐渐地爬了过来,渗进这片天地。
“浮生,过来”老和尚也不知什么时候睁开了眼睛,浮生小跑到身边,坐了下来。“为师很久很久以前丢了一件东西,现在才发现,所以为师打算去找回,以后你就在村子里,有空就上山打扫打扫寺庙”
“师傅去哪里?找什么?不带我一起吗?我可以帮你一起找,您眼睛不好,我眼睛可好了”浮生生怕老和尚丢下他。
老和尚摸了摸浮生的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老和尚好似没听到浮生的话,自言自语道。而后看向那人群,道了句阿弥陀佛,那双空洞的双眼慢慢的闭上。
老和尚这一辈子挺长,百载岁月,在漫长的岁月只做一件事诵经念佛,只走一条路,山上的路。没做过多大的错事,也没犯过多大的错误,没有高深的佛法,简简单单,但把简单做一辈子,那真的是不简单。
而后的一段时间里,村民们把老和尚塑了金身,就供在大佛的身旁。至于浮生,这一段时间里每天除了流泪,就是发呆。他很想他,他知道师傅去了西方一个叫极乐世界的地方,因为老和尚以前总会说起,他很向往那里。这么小的孩子一下就知道了孤单这个词。
夜深,有风。
他没有住在山下那对夫妇那里,因为他打算去找师傅丢了一辈子的东西,然后再去西方的那个世界,把它交给他。
浮生坐在窗户那里,还是那面朝东的窗户,今夜无雨,所以依旧是盘坐在窗前,看向东方的那片天空,那里有一道很长很长很亮很亮的光,他每天都看,不下雨就打坐看,下雨,就趴在那看,“你是初心吗?”浮生嘀咕了一句。那道光突然已眨眼般的速度闪了下,像是在回应。“那好我去找你”
而不知在哪片空间,那里有一片很黑很黑的光,之所以说是光,因为它黑的发亮,它也已眨眼般的速度,闪了一下。惊的那片空间的一群“人”冷汗直流,匍匐在地。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