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魂笔记1》——樊家老幺

时间:2019-01-23 10:48:15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樊家老幺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轮回

不要问我是谁,也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对于你们人类来说,我就是不幸的存在,你们不想听到我的名字,更不想我到你的身边去。

我不知道生于何年何月,死于何年何月,怎么来到这个让人类敬畏的地方,当了一个鬼差。

正常死亡没有冤屈的亡魂是用不到我们这些拘魂者的,只有那些徘徊在阳间不肯去阴间的亡魂才需要我们去拘魂,她们大多是枉死的冤魂,因为心存怨念,所以才会逗留阳间,而我的主要职责是让他们回到阴间,对于那些怨念深重危害人间的会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或者是灰飞烟灭。不要说我们拘魂者无情无义,我们就是地狱的使者,自冥界之初,我们就游离于阴阳两界之间。

我也不愿游离于这种无边无际的生活,对于残缺不全的亡魂来说,她们只能等待,而我们鬼差如果想得轮回,也必须需要完整的灵魂,而我残缺的是我的心脏,在所有的拘魂者中,我是唯一一个没有心脏的鬼差,我也曾经问过冥王,只是说让我等待,时机还未成熟,时机一到,她会给我一个完整的灵魂。

冥王是冥界最高的统治者,她主宰者人死后的世界以及冥界的鬼差,就是高高在上的九天神仙也无权干涉冥界的任何事情,在这里,死后的人在生前得不到的公正,在冥界,会得到最公平的对待。

心乃人体之根本,万物之灵苗,四象变化之根本,对于无心的我来说,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值得我留恋与同情的,我们不死不灭,不能轮回成人,如行尸走肉一般。

凡事都有例外,没想到这种事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那是中元节的一个夜晚,我照例游巡于人间,为的是防止阳间的孤魂野鬼扰乱这最后的晚餐,

中元节又被叫做鬼节,俗称七月半,自古以来,民间都认为这一天是祭祀已故亲人、悼念祖先的日子。中元节的起源,与佛教的“孟兰盆会”也有很大的关系。“孟兰”是梵语,倒悬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他们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佛典《孟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孟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服)时,佛喜欢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中元节在阳间被称为鬼节,鬼节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七月十四,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百鬼从奈何桥上过来,冥司点起大红灯笼引领他们,朝着阔别已久的阳界浩浩荡荡而来。所以这一夜,不宜外出。农历七月俗称「鬼月」。

这种祭祀活动只不过是阳间的人对已故亲人的一种慰藉,对于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来说死后无论阳间的亲人怎样为他赎罪,他都会在地狱受尽苦难与煎熬才能轮回,甚至永不超生。

我慢慢享受着人间的祭品,百鬼看到我在享受,都对我避而远之,今天是属于她们的,对于我来说这跟平常没什么区别。

她们大多都有亲人拜祭,而我孤身一人,唯一的慰际是我无牵无挂,对于前生的记忆我一片空白,只记得冥王对我说过,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会让我轮世为人,对于残缺不全的我来说,轮回只是南柯一梦,可望不可及,

河流的两岸挤满了前来放亡魂灯的凡人,亡魂灯是指引亡魂回家的引路灯,以便前来与家人团聚,对于那些即将轮回的亡魂来说,能见上阳间亲人最后一面也算是一种慰藉,因为喝了孟婆汤之后,前生不记,往生净土,而可悲的是阳间的人却无法知道它们的到来。

这时,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朝我走来,她是那么可爱,大约七岁左右,没想到小小年纪就命丧黄泉,成了孤魂野鬼,对于这种情况,我已经习惯了,从人类最初开始到现在,死去的小孩何止成千上万,对于他们的来生,根据冥界的规定,来生可以不再受此生的痛苦。因为她们来世不久,灵魂还没有受到凡间的污染,她们是凡人最后的一方净土。

“叔叔,你能送我回家么,我要去找妈妈,我找不到家了,”小女孩走到我面前突然说道。

我弯下身子说到:“你已经死了,你跟我去地府吧,你不能留在这里。”

“不,我要找妈妈,”小女孩很倔强。

“你妈妈还活着么”我问道,

小女孩摇了摇头,“我妈妈死了”。

你妈妈何时死的,我问道:

小女孩说道:“四年了,得病去世的”

去世四年的人,如果生前没有作恶多端,很快就会转世为人,小女孩等了四年没有轮回为人,也许是思念所致,对于这种情况,在以往送走的亡灵之中并不少见,自愿去冥界的小孩亡魂并不多,她们大多徘徊在人间不愿离去,对于转世为人不久的她们来说,父母的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不可逾越的羁绊。虽然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但对于父母的牵绊并不比成年人少,甚至要高于成年人,她们如果长期徘徊在人间,对于她们来说,并不是最好的结果,她们会被恶灵或者其他东西利用危害人间,在冥界,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前世的因,今生的果,来世的报,忘川河奈何桥边的三生石记录着一个人的前世,今生,来世。宿命轮回。人世间万物都逃脱不了的命运,不论你是王侯将相、布衣,一入地府,便无归路。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道,

小女孩说道:“赵可儿。”

“你先跟我走吧,你留在这里不安全”,我伸出右手拉住了小女孩,

小女孩小心翼翼地问我:“叔叔,我们要去哪里”

我苦笑了一下,说道:“你先跟着我,我去哪里你就去哪里,”

听我这么一说小女孩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夜晚的风吹在身上,我感觉不到它的温度,小女孩紧紧的拽紧我的手,就像离别很久的亲人重逢一般。不知道多少年了,我从来没有像今晚这般愉悦。这个小女孩就像春天的气息滋润着我的每一根神经。

我和赵可儿来到一家叫往生的客栈,这家客栈是供我们拘魂者休息的地方,这家客栈对于阳间的人来说是不存在的,他只接待过往的鬼差和阴魂,虽然我们是鬼差,但是,我们也是需要休息的。

因为是鬼节的缘故,店里没什么人,准确的来说是阴魂,我和赵可儿去了二层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外边很远的地方。

二楼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喜欢清净的地方,这个地方正和我意。

“来了,哥,”伙计笑呵呵的跟我打招呼,

我点了点头:“好久不见,”

“是啊,好久没见你了,哥”

跟我打招呼的伙计叫宋伯,我当鬼差之前他就在这里了,这家店只有他一个人,他和我一样,都不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

“这个小女孩不简单,你小心点,”宋伯很诡异的趴在我耳边提醒我。

“恩,”我点了点头,“老样子”

宋伯点了点头,便下楼了

待宋伯再上来时,可儿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我让宋伯在三楼找了个安静的位置,然后把可儿放在了床上,之后,我便下楼了,来到了我的座位前,

宋伯已经把我需要的东西端了上来,

一壶酒,一盘花生,一盘牛肉,我的标配,

“这么多年你一直没变,”宋伯坐了下来,说道

我苦笑了一下说道:“你也知道的,我穷光蛋一个,不像别人有那么多的肥差”。

“来,哥,走一个,”我端起酒杯说道,

宋伯举起杯说道:“来,干了”

说完我俩一饮而尽,

酒,是好东西,不论在阳间还是冥府,他都是解愁的最好良药,

“伯哥,有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地方,”我叹了一口气问道

“一入冥府,再无归路”说完,宋伯抓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一入冥府,再无归路”我反复重复着这句话,

“你知道这酒为什么叫三生酒么”

喝了这么多年的酒,我还不知道这酒的名字,

我摇了摇头,“不知道”

“他是用过往的人前世,今生,来世的泪酿成的”宋伯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

樊家老幺说

人生只有一次,宿命的轮回只不过是一个人美好的幻想,珍惜此生,再无来生,不要寄托于来生,一入冥府,再无归路。

第二章,宋伯

第二章简介:宋伯和孟婆原是一对夫妻,因为某种原因被冥王惩罚,一个在冥府奈何桥永世不得踏出黄泉一步,一个在阳间驿站不得踏出往生客栈一步,,永世不得相见,究竟为何,他们的前世今生该往何处,宋伯是否能在轮回中再见孟婆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