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呼噜噜》免费试读_景皓他爸

时间:2019-01-27 08:53:17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景皓他爸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前言

教育,一直是一个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尤其在咨询比较发达的网络时代,和教育相关的话题几乎无处不在。有从宏观层面分析的,有从微观层面解读的;有从正面例子总结陈述的,有从反面例子反思解析的;有推崇佛系放养的,有推崇虎妈豹爸的,有传播各类最新教育理念的,有弘扬传统国学经典的……

当多重教育理念袭来,只会让家长心生无限的感慨,当孩子的,身累;当家长的,身心皆累。

作为家长,虽然口口声称“只要孩子快乐就好”,但往往做出来的事却是让孩子不快乐,自己更不快乐。

说到底,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所谓的让“快乐成长”只不过是一块粉饰自己开明的遮羞布,骨子里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尽可能地超越自己。

只不过,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

提起孩子满脸都是泪,说起教育脑子里都是水。

贪玩,不爱学习只喜欢打游戏;拖拉,再少的作业完成也需要老半天;挑食,遇到喜欢的猛吃遇到不喜欢的不动筷子……

孩子的成长史,几乎等同于家长的血泪史。

脾气好点的,也许只是偷偷叹口气,纳闷怎么孩子优点没遗传自己缺点却一处不拉全继承;脾气差点的,也许一口血痰直涌喉头,有可能气都上不来。

为了孩子,家长磨破了嘴,累残了心。

然而,有的问题能逃,有的问题不能躲。

孩子培养,就是一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送命题。

作为家长,你就是死也得死在上虎山的路上。

为此,家长只能求助于专家,求助于书本,求助于一切可以求助的外力。

好学的,更是天天看书学秘籍,恨不得获得一本育儿版《向日葵宝典》,解决各类烦心事。然而,无论是听专家还是看书本,说起理论来一套又一套,回到现实几乎全失效。

毕竟,人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公式。孩子也不是模板,简单一套就能培养优秀了。

最终,还是回归到如何管教这个死循环命题上来。

只不过,管得松了,怕一味的纵容让他有了快乐的童年,将来却得面对苦逼的成年;管得严了,又怕一味的苛求让他丧失自信甚至把他压垮。至于管得恰到好处既不严又不松,似乎只是一个传说,听过没见过,想过没实现过。

说到底,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永远是一个贪心的人。

孩子有个病病灾灾时,觉得健康就好;孩子身体好了之后,又总想让他文化成绩也能提高;孩子总是倒数第一,觉得考个倒数第二就好;孩子考个第二,总想让他加把劲考个第一;孩子考了第一,还希望他能永远保持下去……

贪心,永无止境;初心,总是碰壁之后才会回想。

因为一个孩子一个样,一个家长一个样,因此教育由话题变成了难题。怎么教,似乎都对;怎么教,似乎都不对。摸摸索索行走半天,突然孩子已经长大了。孩子争气,欢欣鼓舞,恨不得出本书;孩子不争气,懊恼沮丧,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直后悔小时候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然而,不论好与坏,不论对与错,孩子的成长注定只能是条单行线,只能一路向前,无法回头修改。

因为这个特性,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放手,而是谨慎再谨慎,生怕孩子有一点闪失。

本来应该在大自然种聆听风雨,结果我们人为地罩了一个罩子。

当培养变成圈养,也只能收起孩子的天性,然后把一腔热血倾注在童话里,将自己的理想与希望借助在虚拟世界里的人物身上,让他们替我们飞翔。

第一章 (一)呼噜噜一家

呼噜噜,是头小猪。

之所以叫呼噜噜,是因为它吃食时总喜欢将鼻头伸入汤水下面吹泡泡。由于吹泡泡时,总是发出呼噜噜、呼噜噜的声音,于是猪妈妈干脆给它起名呼噜噜。

呼噜噜,圆滚滚、胖乎乎,五短身材却长了一个大脑袋,走路一摇一晃有点像钟摆。呼噜噜虽然脑袋比较大,但眼睛却比较小。脑袋大,眼睛小,看起来显得有点不太搭。好在呼噜噜还没意识到颜值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它的心思依然停留在吃喝玩乐上。

呼噜噜虽然是头猪,却过得无比幸福。或者说,正是因为是头猪,所以呼噜噜过得无比幸福。日上三竿,它还磨磨蹭蹭不起床;繁星满天,它还哼哼唧唧不睡觉。每天除了吃,就是玩,不是去河边看老猫钓鱼,就是在草丛里看蚂蚱跳高。

只不过,呼噜噜最喜欢玩的,却是在河边埋锅造饭。小河边,都是沙滩。呼噜噜在沙滩边,挖个坑当灶,拿个废旧饭盒当锅,折把小木棍当炒勺,采点野花摘点树叶往废旧饭盒里一扔,然后嘴里哼哼唧唧地念叨着“先放盐来后放酱,然后再用醋喷上……”,边念叨边拿小木棍不停地翻炒。有人路过,问:

“呼噜噜,在干吗呢?”

呼噜噜头一扬,胸一挺,昂首答道:

“炒菜。”

当然,呼噜噜偶尔也会发呆。只不过,呼噜噜发呆通常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玩累了,要么是瞌睡了。发呆时,呼噜噜不是盘腿打坐就是靠着门口的那棵大柳树,微闭双眼、半张着嘴,嘴角吊着长长的口水。大白鹅是猪妈妈的好朋友,每次遇见呼噜噜发呆,总会偷偷拍两张照片。拍完还不算,往往还要发微信群里问大家:

“看我大侄子,可爱不可爱?”

大白鹅问完,同一个群里的牛啊马啊鸡啊鸭啊,都会冒出来附和两句:

“嗯,不错,看呼噜噜又困成啥了。”

“哈哈,小家伙,口水都成河了。”

“千万保存好,等呼噜噜长大结婚时,给回放一下小时候的窘态。”

……

大伙热火朝天地发表着感言,唯有猪妈妈发个羞愧的表情,然后说道:

“又不知在哪浪了一天,你看,刚给洗的衣服又蹭的满是泥点子。”

猪妈妈,是名家庭主妇。偶尔闲来无事,也会打打杂工,或者是去超市收个银,或者是去饭店端个盘。只不过,每份工作都干得不是很长久。至于原因,猪妈妈每次都能说出一大堆,不是老板给她甩脸色看,就是需要经常性地加班,不过说的最多的还是一句:

“不能因为工作,影响了照看孩子。如果孩子培养不好,即便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思?”

因为有照看呼噜噜这个放到哪都能说得过去的理由,所以每次遇到不如意时,猪妈妈都会忍不住唠叨一句:

“你看,为了这个家,把我毁成了啥?”

只不过,这只是猪妈妈的看法,同猪爸爸却并不认同。每次猪妈妈说完,猪爸爸都会忍不住鼻炎犯了似的鼻头轻轻一哼,然后再扭头嘀咕一句:“哼,丫鬟身子小姐心,既不肯受罪,又不想受气,哪又那好事?”只可惜,猪爸爸也只是私下里发一下牢骚,并不与猪妈妈正面冲突。因此尽管猪爸爸对猪妈妈的想法心里觉得不满,但两人却一直相安无事。

在猪爸爸看来,猪妈妈不过是跟自己一样,都是一头平庸的猪,不但身材平平、长相平平,甚至就连脑子也是平平。但是,猪妈妈显然并不这样认为自己。在猪妈妈心里,自己一直是头优雅、知性的母猪。在猪妈妈看来,日子不是简单的吃喝拉撒,而是柴米背后有风花,油盐背后有雪月。即便是熬个稀饭,猪妈妈也是水慢慢烧、米慢慢淘,力求将平凡的生活过出有腔有调的艺术感。

如果忙还好,如果闲下来猪妈妈不是挂着耳机听音乐,就是捧本书发呆。猪妈妈说,听音乐和读书是它的两大爱好。至于原因,猪妈妈不好意思和别人说,只好偷偷埋在心底。毕竟,“音乐开胃,读书助睡”,这个理由不太体面。

相较于听音乐,猪妈妈更偏爱读书多一点。之所以偏爱读书,是因为猪妈妈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用在猪身上也适用。因此,包里总是塞满了《怎样成为一只迷人的母猪》、《优雅母猪修炼手册》、《嗨,我亲爱的的母猪》等鸡汤读物。

猪妈妈虽然喜欢读书,可惜却很少读进去。到不是事情有多忙,而是猪妈妈有个不好说出口的习惯:一拿书本就瞌睡,一放书本就清醒。每次和同样喜欢读书的兔妈妈聊起这个毛病,猪妈妈总是满脸的不好意思:

“哎,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不过也好,一睡不着觉就拿本书……”

虽然读过的书并不多,但并不影响猪妈妈自认为自己是一只有文化的猪、有品位的猪。猪妈妈比较自豪的一件事,就是读书除了帮助自己有效睡眠,还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猪妈妈特别认同的一句话就是,“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因为猪妈妈善于发现美,因此内心也变得相对细腻而多情,风起时猪妈妈感慨,雨落时猪妈妈愁怀。一滴春雨,都能让猪妈妈开心不已;一片枯叶,都能让猪妈妈伤感不已。在猪妈妈眼里,袅袅炊烟、悠悠白云、潺潺小溪……生活无处不是一首诗,生活无处不是一副画,生活无处不是一首歌。

因为自认为对生活理解比较通透,所以平日里猪妈妈总是一副岁月静好、恬静淡然的样子。当然,独自呆坐时,猪妈妈心底也会时常泛起一股无言的落寞。

猪妈妈觉得今生最失败的事,就是嫁给了猪爸爸。

猪爸爸,是名护林防火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有近三百天的时间住在大山深处的哨所里。因为平时工作总是一个人,所以猪爸爸性格比较沉闷。最大的爱好,也就是看书解闷。而且,猪爸爸看书比较杂,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还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猪爸爸都喜欢翻一翻、看一看。因此猪爸爸虽然看起来闷,但思想其实却一直比较活跃。而且猪爸爸虽然在外不善言谈,但回到家却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跟呼噜噜有说有笑,父子俩关系特别融洽。每次看到父子俩打打闹闹、有说有笑,猪妈妈总会忍不住感慨:

“哎,看你父子俩的亲热劲,显得我反倒像个外人似的。”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