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娶个媳妇》——邓无痕
第一章:穷山沟
时间是二零一八年,名字:小李,一个差不多四十岁的男人,相貌一般,身体健康,没有不良嗜好,在珠三角的工厂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至今还单身,他跟别人聊天,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娶个媳妇那么难?然后就是滔滔不绝地说起他找媳妇的往事。
小李出生在一个大山里,从小他就在山里上的小学,从来都没有走出过大山。在他小小的脑海里只有无尽的大山,他觉得外面的世界也跟他们那里一样,全是山。
小李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在他前面有四位姐姐。在他五岁的时候,爸妈在外面捡了一名女婴回来养,说是养大了给李伟当媳妇。
当时小小年纪的小李当然不明白父母的苦心,只有父母才明白,在那个穷山沟要娶个媳妇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小李父母那一代,改革还没有开放,婚嫁还是局限在周边村镇,要娶个媳妇还是有的。
改革开放的号角一吹响,年轻人都一锅蜂涌去了广东珠三角打工。既然是去打工,家还在,肯定是要回来的。可是山里的人们渐渐发现回家的只是男人,女人都选择在外面找对像成家,决没有再回穷山沟找对像的。
山沟里的女人都外嫁了,山外的女人更加没有傻到要嫁到穷山沟的道理,于是山沟里的男人娶老婆就成了一大难事了。
小李读初中了,他终于第一次走出了那个被大山围绕的小山村。
在镇上读初中的他,给他最深的印像是镇上没有那么多的山,还有一条两旁建了高楼的商业街,每逢集市都很热闹。
小李读初中的时候就发觉很多男女同学偷偷传递纸条,写情书什么的。但是长相普通,来自穷山沟的李就从来都没有收到过女生的情书和纸条。他也曾因为好奇而写了封情书给心仪的女生,那女生看都不看就丢了。后来有人告诉小李,那女生说:“来自那个穷山沟也敢追我,真是敕蛤蟆想吃天鹅肉。”
对于当时的小李来说,女生的那句话并没有影响到他,在他有限的见识里并不觉得他家那个山沟有多穷,他以为别的地方也跟他们那里一样。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在他走出他那个城市,奔向珠三角打工后,那女生的那句话深深地影响了他,他都不愿向别人说起他那个村的名字。他觉得那个村名就是穷乡僻壤的代名词。
小李后来去了市里读高中,市里的繁华不是镇上可以比的。他也真正的理解了那女生的那句“赖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话。他觉得女生没有选择他是正确的,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选择去那个穷山沟呢?
小李读高中的时候家里出了件大事,不过在小李的眼里也不算什么大事。
小李的四个姐姐都去了深圳打工,她们都在外面找了对象成家了,在她的思想里,在外面随便找一个男人嫁了,也不想再嫁回自己那个穷小镇。
四个姐姐嫁到外地也就算了,最要命的是那个初中没有读完就去深圳打工的养女小丽也在外面找了个对象。
这还了得,小李父母本来是把小丽养大后给小李当媳妇的。
在那个年代电话还没有普及,小丽是写信寄回来给小李父母告知她已在外面找对像的事情的。
小李父母拿着信就要去深圳找小丽,小李把父母拦着不让去。小李说:“小丽出去打工几年了,从小丽写信到你们收到信,都要一个月的时间了,你现在才找过去,我看她孩子都要生了。你们去吵也不能把人吵不回来了,就算你们吵回来,我也不要了。你们成全他们,你们还多一个女儿。如果你们去吵,人吵不回来,从此这个儿媳妇没有,女儿也没有了。”
那时候的小李毕竟多读了几年书,他还是讲道理和看得开的,他并不觉得要娶一个媳妇是件有多难的事情。何况他也一直把小丽当作妹妹看待,他更怕让他的同学知道,他家里给他养了个童养媳妇,如果让他的同学知道了,他会被笑死的。小丽现在嫁了,正合小李的心意。
后来小李一直都没能娶上媳妇,他父母就常拿这件事来骂小李是败家仔,放着现成的媳妇不要。更骂小丽不知感恩,害得小李娶不到媳妇。后来小李和小丽都被父母骂烦了,小丽干脆不回娘家了,小李在外面打工,也很少回家。
小李读高中的时候,村里也发生了几件大事让他很有点惶恐的,这点惶恐后来在他的人生中一直困扰着他。
村里那几个一直找不到老婆的大齡男轻年一夜之间都找到媳妇了。
小李知道那几个男轻年能娶上媳妇,都是花了大价钱的。
听说那几个女人的家里比小李这个穷山村更加贫穷,她们的家都是建在半山上。没有水稻田,平时吃的大多都是些杂粮,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白米饭。
所以那些女人看到小李这个村子的家都是建在山脚下,也有一条可以开着拖拉机行走的大路通往镇上(在当时的年代,在那个小镇最牛逼的交通工具就是拖拉机了),虽然只是条泥路,一到大雨天就会烂泥堆积,无法行走。但是相对于她们的故乡泥路都没有,要去镇上完全是靠两脚走一条半米宽的小山路,小李村那条路还是让她们比较满意的。让她们更满意的是那条村竟然有水稻田,虽然不多,但是总比她们在家天天吃杂粮要强。那时水稻正是成熟的季节,她们正好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那些女人虽然都是花了大价钱娶回来的,但是她们都自愿留下来。后来她们都在那个小村庄勤劳耕种,生儿育女,没有一个人要逃跑的。
让小李觉得有点难过的是村里的一个同姓叔叔,因为拐了一只脚,一直都没有娶上媳妇。本来他年纪也大了,早就死了娶媳妇的心了,可是他看着几个年轻人都找了媳妇,他的心也动了。他拿出他所有的存款,也要高价娶一个媳妇。可是那些女人里没有一个愿意嫁给他的,这件事就一直成了村里人的笑话。
后来的小李觉得他一直找不到媳妇,是因为他的家在那个小山村的缘故。他咬咬牙拿出多年的积蓄,再加上父母的所有钱,几个姐妹再补贴一点,他在市里买了一套商品房。可是已是中年的他就算市里有房,仍然没有妹子愿意嫁给一个大叔的。
娶不到媳妇的小李觉得他也跟那个拐脚的叔叔一样,成了村里人的日常笑话。
第二章:付出真爱
一九九五年,小李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他刚毕业,他父母就到处托媒人帮他找媳妇了,可是年轻的女孩子都去了珠三角打工了,媳妇并不好找。
找不到媳妇正好合了小李的心意,他想着去深圳打工,那里的妹子多的是,他要自己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并不是随便拉一个,只要是女人,就行了的人结婚生子。
小李去深圳前,他父母千叮万嘱要他去到工厂,一定要抓紧时间找个媳妇带回家。
小李刚去打工的时候,那时改革刚开放不久,珠三角的工厂虽然多,但是也禁不住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一起涌进来。
小李记得当时他刚去打工时,那些工厂门前都会张贴一张红色的招工纸,要求十八至二十二周岁的女性。一般的工厂都不招男性的,幸运的是李伟是个高中毕业生,他的一纸高中毕业证帮了他的大忙,他不但顺利进了工厂,而且还进了个轻松的部门,做仓库管理员。那时候的人大多数只有小学毕业,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女孩子,很多只有小学毕业就出去工作了。
小李进了的是一家磁带厂(在那个年代不但还没有手机,连DV机也还没有普及,大众用的是录音机收音机),车间里放眼望去的全是女孩子。小李暗笑,这么多女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就挑什么样的,高矮肥瘦要什么就挑什么。
小李喜欢上那个皮肤又白身材又好的川妹子时,小李先是买零食饮料买早餐夜宵献殷勤,再后就是请吃饭,看电影。那时只拿四百块钱工资的小李,常常到月中就把工资花完了。下半月的开销都是靠几个姐妹资助了,小李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他为了抱得美人归,他觉得值了。
小李花了一年多时间,把所有金钱都花在那个川妹子身上,他觉得他俩是时候谈婚论嫁了。当小李在和川妹子的一次烛光晚餐中,当小李说要带那个川妹子回家乡结婚时,那川妹的表情,小李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当时那川妹子冷冷地说:“我们从来都不是什么男女朋友,结什么婚,更何况我是不可能嫁到外地去的,我要嫁也嫁回我们四川。”
小李当时就无言以对,本来他很想问问那个川妹子,既然不喜欢他,为什么又接受他的请客吃饭看电影。但是他怕听到更让他伤心绝情的话,所以小李什么都没有问。
小李对那个川妹子是真心的,他真的爱她,但是他没想到,他在那个川妹子眼里只是个傻瓜。
本来小李想再用他的行动去感动那川妹子的,但是那川妹子竟然不辞而别,回老家了。
小李第一次付出的真爱就这样无疾而终,那时正是冬天里最冷的那几天。本来身体一向很好的小李竟然大病了一场,躺在床上无力起来。
小李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是李家九代单传的香火继承人,他病倒可把他那几个姐妹吓坏了。
几个姐妹坐在一起商议着李伟的病该怎么办?几个姐妹当中还是小丽最了解小李,她一针见血地道出小李,是因为那个川妹子的离开才导致他一病不起的。
大姐心急道:“那该怎么办啊!别人不愿意嫁给那小子,我们总不能把别人绑过来去结婚吧!”
二姐说:“现在人都走了,我们想去绑人,也没有人绑了。”
三姐说:“我们找到四川去,一定去把人找回来。”
四姐说:“四川那么大,去哪里找人啊!我听说四川还有很多人是住在大山里的,山高密林,蛇虫鼠蚁都不是最可怕的。我听说,他们有些地方还像原始社会一样,跟本就不理会现在的法律法规,你敢闯进他们的部落,他们就敢把你留在那里长眠。”
小丽神秘一笑说:“我跟办公室里管人事的小黄早就混熟了,我从她那里拿到了那川妹子家的地址,我在地图上查过了,那个地方并不算太偏,离镇上只有一两百公理。现在就差车费了,出门在外没有钱是不行的。”
大姐说:“车费好办,我们几姐妹一人凑一点都够那小子去四川找半年了。”
大姐说着就把钱包里的钱全拿出来放在桌子上面,二姐三姐四姐小丽也把钱包里的钱全拿出来放在桌子上面。
大家看着桌子上的钱又犯愁了,小李病得起不了床,派谁去四川呢?
大姐看着二姐,二姐看着三姐,三姐又看着四姐,四姐看着小丽。最后大家都看着小丽,很明显是大家一致同意小丽去四川。
小丽慌了,她急道:“我不去四川的,我听说四川的人会下盅的,被下了盅的人就会听命于他们,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我去。”躺地病床上的小李忽然像被打了鸡血一样精神百倍地跳起来就抓桌子上的钱,他早就想去四川找他的心上人了,只是苦于没钱而没行动。
“闹了半天,你这小子是装病来骗我们钱的?”大姐揪着李伟耳朵说。
“放手,放手,痛啊!大姐,我是真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想到可以去四川找我爱的人我的病就好了。”小李一副痛苦表情,但是又快乐地说。
“你去四川也行,但是你在十天内不管有没有找到,找到的结果不管怎么样,你都必须回来,你知道你是我们李家的唯一的香火继承人,如果你不回来,爸妈会疯的。”大姐说着差点就流眼泪了。
“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在十天内赶回来的。”小李肯定地说。
“还有,你去找了之后,如果别人不肯跟你回来,你也不能勉强别,你自己快回来。”二姐补充道。
“不管结果如何,你回来后都要活得好好的,不能再病了。”三姐说。
“来,把钱放进这个包里,把包绑在腰上,钱财不可露眼啊!”四姐。
“来,我帮你把钱装好。”小丽接过钱包把钱一张张叠整齐放进包里。
“我发觉有姐姐妹妹真好,什么事你们都帮我想好了,我感觉我就算是个白痴也能活得好好的。”小李嘻笑着说。
“你还笑,这次去四川凶险无比,你还笑,一定要平安回来。”几个姐姐妹妹一人一巴掌拍在小李的肩膀上。
小李知道他在他们亲人中是多么的重要,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平安回来。
小李走后,几个姐妹有多担心自不必说。小李生病和去四川都是瞒着双亲的,如果小李真的在四川出了点什么事,她几个是没办法向父母交待的。
让几姐妹放心的是,小李在走后第十天如约回来了。不过他并没有带回什么川妹子,而是带回了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他回来后就像哑了一样,问他什么只会摇头,不肯说四川的事情。
几姐妹就问那个少年是怎么回事,那少年看起来还像个孩子,心也单纯得如不经世事的小孩子。几姐妹三两句就弄清楚了那少年的事情,不过那个少年也不了解小李在四川发生的事情。
原来小李千辛万苦找到了那个川妹子所在的那条村庄,那少年只知道小李和那个川妹子在房间里谈了很久,那个咱川妹子哭了,小李也哭了。
当时是一九九五年,广东已经改革开放很多年了,在全国都有一句流行话说:“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那少年打听到李伟是从广东来的,他偷了家里的钱瞒着家人偷偷跟着小李一路走出了四川,在上了去广东的火车,那少年才敢跟小李说明真相。那时火车已启动,小李想赶那少年下车都为时已晚。
其实小李一路高高兴兴去四川,他心中想着一定能用他的行动感动川妹子跟他回来的。但是现实就是他只身回来,那种失落的情绪让小李一路上都是像丢了魂一样。如果要说那少年是小李带回来的,其实要说得准确点,应该是那少年护送小李回来的。一路上小李买了车票,但是车站广播里明明叫上车了,小李仍然像个傻子一样呆坐着。每次都是那少年拖着小李上车的,小李上车下车也会忘记拿行李,如果不是那少年帮他拿行李,小李的行李早就不知道丢在四川那个山沟沟里了。
几姐妹都很感激那少年护送小李回来,大姐帮那少年在饭店里找了个学徒工,管吃住,工资是其他学徒的一半,只有一百块钱。但是那少年都已经非常满足,非常高兴了。
那时广东刚开放不久,工厂虽然多,但是中国的人口也多。有很多北方的人听说了那句:“东南西北中,发财在广东”的那句话,很多人盲目地跑来广东而没有找到工作,流落街头的大有人在。还有些人来广东找不到工作,只要求工厂只管包吃三餐住宿的,不要工钱的也大有人在。
让几姐妹没有想到的是,那少年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厨,还去考了几个厨艺方面的国家级的职业证书,还拿过厨艺比赛大奖。后来那少年还娶了饭店老板的千金,再后来就是开了一家连锁餐厅。
那少年的事情是后话,暂时讲到这里,以后还会说到他的故事,现在再回来说说小李和那川妹子都底是怎么回事?
几姐妹听那少年说小李和那川妹子在房间里谈了很久,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他们俩谈了什么。大家猜想可能是川妹子有不得已的苦衷不得不再次拒绝了小李,但是她们都无法猜到那川妹子是什么事情把小李伤得那么绝望的。
事情过了几年后,几姐妹才一点一点的探出了小李的四川之行。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