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之光》——乞颜如玉
序章 德雷福斯事件的尾声
1898年
法兰西
巴黎火车北站
北站的站台站着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他手中的火车票通往英国伦敦。
逃往,不!其实应该说是前往。
前往正义的道路。
他脸上的表情很平静,也许此次出逃只是被他当作一场暂时的旅行。
他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的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
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这道目光的主人,他叫爱弥尔·左拉。
“我的朋友,一路平安!”
说话的男人左手不停的抽搐,尽管他的抽搐的动作并不是很明显。
“泰纳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你不应该来的?”
爱弥尔·左拉一副着急的神色,他着实为这位好友担心,癫痫可不是牙疼这种看起来要命的小毛病。
“没事!老毛病了。”
做出一个安心的手势,然后从燕尾服上衣左手边的口袋上取出一粒黑色的药丸,扔进了咽喉。
闭上眼缓了一小会儿,他的嘴唇微微一动。用一种极为悲伤的语气说道:“左拉,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聚。”
“泰纳,我并没有后悔,我热爱这个国家就如热爱我的生命,维护法兰西精神而反对法兰西,这是不同寻常的,但这也是我必须要做的。”
“母亲有时为她所分娩的亲爱生物而牺牲一样,我们就不应该爱惜自己,就应该准备为它的成功而捐弃我们的生命。”
左拉笑道
泰纳可笑不出来,但是他了解左拉,左拉的创作和世界观一样,都充满矛盾:一方面对现存的制度进行毁灭性的批判,一方面又对资本主义社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小伙子们让我带他们向你问好!”
“那些个家伙啊!”左拉不禁会心一笑。
“不过也没关系,我迟早会回来的,不是吗?”左拉相信正义只是被暂时的掩盖,毕竟相信正义并为之行动的人还是很多的。
左拉的流亡事件【插】
巴黎的僻静街区,有一幢简陋的房屋,顶楼里住着作家左拉和印象派画家赛尚。
两人生活清贫,但志同道合,奋发创作。左拉的一本描写妓女悲惨命运的小说《娜娜》问世后大获成功,为自己呕心沥血的巨著《卢贡.马加尔家族》增添新的篇章。
这时在法国发生了轰动的德雷弗案件。德雷弗是犹太裔炮兵大尉,因涉嫌间谍罪,被捕入狱。
1894年法国陆军上尉,犹太人德雷福斯被法国军事法庭以泄密罪判处终身流放。
1896年,有关情报机关查出一名德国间谍与此案有涉,得出德雷福斯无罪的结论。
他自己叫冤上诉,他的老婆慕名来向左拉求援。
左拉了解案情后,深为德雷弗感到不平,于是呼吁舆论,发起了广泛的声援行动。
接连发表《告青年书》、《告法国书》直至在
《震旦报》发表致总统的公开信,即有名的《我控诉》,由此引发整个法国争取社会公正的运动。
在这之后左拉本人则遭到军方右翼势力的非难。
军方以“诬陷罪”起诉左拉,接着判一年徒刑和3000法郎的罚金。
左拉即将被迫流亡英国。
…………
“泰纳,我有件事情需要你帮忙!”
“《震旦报》有一名叫做陆圣泉的华人记者,他是我的朋友,帮了我很多,你知道的!现在的我做不了任何事情,甚至不能见他一面,我在他需要的时候却要离开,这让我感到羞愧!”
“我告诉了他,如果你有需要可以找你,泰纳他是我的朋友。”
“放心,左拉!你的朋友自然是我们大家的朋友。”
在轰鸣的绿皮火车声中,两人拥抱相别。
…………
那时福楼拜住在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里,屋子很简陋,墙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他很讨厌用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古董来装饰屋子。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散乱地铺着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稿纸。
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门铃一响,他就立刻把一块很薄的红纱毯盖到办公桌上,把桌上的稿纸、书、笔、字典所有工作用的东西都遮了起来。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因为佣人几乎每个星期日都要回家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福楼拜曾住过的小楼
叮铃当啷
“是谁呢?”
这阵急促的的铃音,让泰纳有些好奇。
自从左拉和他共同的挚友,福楼拜、伊万·屠格涅夫、都德,莫泊桑相继离世后,这里的星期天再也没有了往日文豪云集的模样。
好奇心的驱驶下,他快速打开了门。
“您好,请问是泰纳先生吗?”
“是的,我是泰纳。请问你有什么事情?”泰纳弯着腰说道。
“我的父亲死了。”他是如此的平静。
…………
昏暗的小房间中,沙沙的声音的阵阵作响。
微光下,泰纳看见了那孩子的脸,小脸绷得紧紧的,看不出一丝悲伤的情绪。
“孩子,你放心,你父亲的葬礼我会帮你的!”
男孩摇了摇头,吃下最后一块饼干。“我把他埋葬在了拉雪兹神父公墓。”然后在泰纳惊讶的表情中,把最后一口饼干咽下肚子里。
拉雪兹神父公墓是巴黎市内最大的墓地,面积118英亩,只有巴黎郊区还有更大的墓地。
拉雪兹神父公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位于巴黎的第20区。在这里被葬的、在过去200年中为法国做出贡献的名人。
“我觉的他有资格葬在哪里。”一双乌黑的眼珠子的看的泰纳有些心慌。
“没有花钱。”
“没有任何人知道。”
“陆圣泉这个人彻底消失了。”
死亡对于泰纳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他听着男孩这么平淡的叙述父亲的死,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痛。
“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
“陆渊。”
一年后
左拉返回了法国。
继续与军方斗争
风云变幻的法兰西。
巴黎的上空
风云突起
大雨滂沱
一把黑色的大伞下一高一低两个身影。
帝都之中的风云人物左拉牵着一个大约14多岁的华裔男孩,站在拉雪兹神父公墓一片空旷的草地上默哀。
“陆渊,当着你父亲的面,告诉我,将来的你想干什么?”
“医生。”
“是吗?”
“先生你同意了。”
“当然!”
1903年,陆渊19岁了,他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勒内·笛卡尔大学学医,虽然只是旁听。
【故事要开始了,喜欢公路车的你们准备好了吗?】
第一章 第贰个我
勒内·笛卡尔大学
不,在很早以前他就叫巴黎大学了。
巴黎大学实际上是13所大学的统称。
1968年巴黎大学发生学潮,学生抗议课程落伍及填鸭式的教育,要求更多的学术自由和校园民主。
法兰西政府便对巴黎大学作一连串的改组和调整,组成13所独立大学,即巴黎第一至第十三大学。
以医学见长的勒内·笛卡尔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社会科学、心理学、教育科学、数学、形式逻辑及信息学、语言学、人类生物学及实验生物学、体育运动、法律。
这都是陆渊要学习的课程。
很显然,人有好恶之分,事也是一样的,现在的陆渊明显脱离了多年前在拉雪兹神父公墓前的初衷。
他喜欢语言学,体育运动学,营养学,可唯独对内外科没有兴趣,尤其是在面对被福尔马林浸泡过的大体老师面前,他的恐惧感与日俱增。
是的,尽管他不想承认,但是他还是对死亡产生了强烈的恐惧。
很多关于医学的课程他都不用去了。所以从此刻起,他拥有大量的时间和穷的叮当响的口袋。
左拉已逝去近大半年了。
他开始意识到左拉给他留下的钱快花完了。
他需要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和未来的自己。
看着自己纤细的胳膊和大腿,他在想他能干些什么。
就在此时,德雷福斯事件仍然没有结束。
在这场争论中,一些反犹的报人和广告商不满当时法国最大的体育报纸Le Vélo的立场,决定另办一家杂志拆台。
这一新杂志,L'Auto。
他觉的L'Auto的主编辑德格朗(Desgrange),可能会给他一份轻松的活儿。
要想获得这份轻松的活儿,首先他需要回到那间他很久都没有回去过的阁楼。
记忆中与福楼拜的那间小屋没什么不同,铜黄色的锁上全是灰尘,林圣泉逝去后,他把拖着一把铁锹把他葬了,然后再也没回来过。
因为一回到这个小屋,他就会想起那个通宵达旦在桌前赶稿的男人,白天离开,晚上回来,陆渊忽然发现,他们虽然天天见面,可是他好像没怎么看过他的脸,大多只是一个背影。
嗤的一声,门打开了。
灰尘扑面而来。
没什么变化,偌大的房间里最多的就是书籍和报纸,报纸的分类里含有大量的体育报,各类的体育报都不同,唯一相同的是报纸上总会有一篇名为德格朗日的人报道的文字。
很多书籍都被老鼠掏空了,陆远似乎是在找些什么东西,将一本本书籍腾开。
那是一个磨的发亮,银白色的铁皮小箱子,上面挂着一把小巧玲珑的锁。通过暴力,他得到了数封干燥且保存完整的书信。
【法文】
给我的儿子陆渊
陆渊,请恕你愿谅我,我可能无法继续照顾你了,我猜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了,或许是今天,或许是明天。
你很聪明,这一点我很自豪,可能你已经猜到我干了什么,所以我并没有安排什么后事,找个地埋了就成。我能猜到你会为我伤心,所这封信肯定会是在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后被你发现。
那样自然是极好的。
因为那个时候你拥有了你自己,所以请求你,我的儿子,把我送回去吧!那是个位于法兰西的东北的国家,他应该是叫清。
你曾问过我们为什么和其他的人不一样,还记得,我当初告诉你说是上帝不小心给我们上错了色儿。
现在我正经的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另一封你看不懂的信里,那种语言叫汉语,你可以在巴黎大学里学到。
最后,我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向你道歉,我从来没有教过什么,虽然你从来没有叫我过一声父亲,可你依然是我的儿子。
陆圣泉遗笔【我们下封信再见。】
角落里散落着几封信,写信人的署名叫德格朗日。
很久都没有见过光的天窗被打开了,风再次光临,掀起了信封的背面。
【“抱歉儿子,信封上加了泥印后我才想起来,所以我把它写在这里了,记得去找德格朗日那个死高个儿,对,就是常来找我的那个,他欠我润笔费还没给,你替我要回来,多买点冥币,剩下的就当给你当跑腿费好了。”】
…………
【好了,现在有事要干了,你总不能找理由这么疲懒下去了吧。】
陆渊执笔,莫名其妙的写这么几句话。
【别装了,我知道你醒了】
【什么事】
【挣钱,回你的故乡,你父亲的故乡,一个叫清的国度。】
紧接着他又写道:【可以】
戴上笔帽,塞进左手边的口袋里,取出所有的信封,轻轻的关上门,假装它还是一把好锁。
…………
在无人的时候他总喜欢自言自语。
“我穿越了”
“我回到了18世纪的法兰西。”
“这具身体现在的名字叫陆渊”
“而且我还有病”
他说自己可能是得了一种叫分裂在学名上称为“解离症/间歇性人格分离,多重人格症。
对了穿越是什吗?多重人格症,这是我说的吗?
现在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
他的身体里有一个人,在他清醒的时候他说自己才是陆渊。但是他清醒的时间很短,上一次时在什么时候来着,好像是五年前,那个时候他强烈要求学习医术。
他答应了。
他们不可以完全共享记忆,可以共用身体,但时间向来很短,他们会用这短暂的时间进行最重要的信息交换。
至于交流方式的文字,是法语。
刚刚用这具身体苏醒的时候,长时间里,他听不懂一句话,说不了一句话。
只好装做大病一场的模样,他已经做好了长时间装聋作哑的准备。
但是
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惊讶,耳濡目染下,他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学会了法语和英语的交流,是肌肉记忆吗?也许是。
英语看起来更快一些,因为自己以前就应该就有很好的英语底子,加上这身体的记忆,简直就是开挂。
然而他现在却看不懂自己曾经的母语,也可以说是这具身体看不懂,他前世会的东西被大脑的意识层自动隔离,想要获取的唯一途径是大量的练习,他的预感告诉他,不会向学习法语和英语那么简单,因为这具身体没有任何中文的基础。
这样就可以理解了
肉体的肌肉记忆是主体,大脑中占居者的意识起辅助作用。
有时候他在想,自己是不是毁掉了一个历史中的文豪,可是18——19世纪的法兰西文豪中好像并没有华裔叫陆渊的这么一号人。
也罢,旧的历史什么的,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去见撒旦了,新的历史在自己的手中徐徐展开。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