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卸甲》: 小娘子慢走

时间:2019-02-17 08:25:38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神路一二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小娘子慢走

天珠大将军王府坐落于同启王朝辽州锦川府内,王府辖同启王朝东九州八十一府,人口数千万户,大将军王唐成,同启王朝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作为当今女帝娥凰唯一有血脉关系的表弟,同启三十六州,一人独领九州的也只有这唯一一个。大将军王衔整个王朝也有十个八个,可是在前面加上“天珠”二字,就是绝无仅有的了。

况且这位王爷还手持上柱国铁卷,领雄兵百万,威震四海。

能有这样的威势和地位,自然不单单是靠着皇族血脉,要知道当初同启王朝开国皇帝离世的时候,整个皇族被叛党几乎诛杀殆尽,留下的是支离破碎的国家,四处叛乱不断,周围豺狼环视。

皇帝的血脉就留下了皇长女娥凰,其他直系皇族中只留下了一名皇帝的外甥,娥凰的表弟唐成。

这姐弟二人中,姐姐刚刚成人,弟弟还是懵懂少年,完全是靠着两人相依为命,占着先祖留下的一点死忠熬到了苦尽甘来。

在十年磨砺中,姐姐成长迅速,弟弟更是出类拔萃。终于是靠着多年积蓄起来的实力,横扫八荒,一统中原九州,然后姐姐称帝,坐镇中枢,弟弟率军扫荡四方,生生将同启九州变成了现如今的三十六州。

如今国号为茂元,是女帝娥凰为了纪念亡夫而定。女帝三十岁守寡,只育有独女,是为长公主小雅。

。。。

“母亲,舅舅将表弟赶出去,您怎么也不拦着点?”一名年轻女子,声音如灵鹊,长相高贵甜美,不过此时的语气却似乎有些焦急和埋怨。

在年轻女子身前,一名身穿凤袍华服,气势无两的华贵妇人端坐龙榻之上,身前桌案的左右两端摆放着即将批阅和已经批阅的奏章。

此时听见女儿所说,她抬起了头微微一笑,声音同样是好听,只是多了一丝的威严。

“你那表弟既然已经成年,也是该给他个地界儿操练操练了,不然总是那么一直长不大哪成?”

“可是他去的那个地方,据说可是乱的很,根本就是一个江湖草莽横行的地方啊。”年轻女子正是同启王朝长公主小雅,茂元十年春,公主年芳二十,未曾婚嫁。

华贵妇人乃是千年来中原大地第二位女帝,同启女帝娥凰。她对于女儿的担忧不为所动,只是似乎想到了什么一样,忍不住轻轻笑出声来。

“呵呵,想想看,玉儿这孩子一走,最高兴的估计要属你舅舅了。”

小雅公主一愣,随即也是笑出声来,举袖微微遮挡一下嘴角,眼神中的笑意却是无法掩饰。

同启王朝帝都,天歌城,雄踞天下中枢之地,占地百里见方,墙高数十丈,人口千万,是当世真正的第一城。

皇城位于天歌城的正中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八条十丈宽官道将皇城与天歌城城门连接,这八条官道连通八座巨大城门,每座城门都有重兵把守,却也掩盖不住一派繁华。

正北面的皇城官道之上,居住的都是真正的王朝贵胄,尤其是靠近皇城一侧的内城官道两旁,几乎都被一座座高门大院占据,真正是高门豪阀聚居之地。

官道为玄武街,城门为玄武门。

在几乎是紧贴皇城的一座巨大院落内,此刻正是一派欢天喜地之相,吹拉弹唱响彻整个大宅,佣人和主人无不是面露喜色,有那更甚者,竟然是仰天大笑。

此人正是同启王朝独一无二的天珠王爷,上柱国大将军,东九州之主,唐成,娥凰女帝陛下的那位嫡亲表弟。

这座宅院,也是唐家在帝都的府邸,天珠唐府,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哈哈哈哈哈,臭小子终于是走了,老子的好日子可算是来了。”唐成今年已经四十六岁,健壮的身体彰显着不俗的出身,混迹军武,纵横天下。

而他脸上那道几乎是将他面容一分为二的刀疤,更是凸显出他是如何的骁勇。

此时在他周围,环绕着四名美妇人,要说这个大宅内还有几个主人没有太过高兴的话,就要算这几位了。

“王爷,您把玉儿弄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怎么一点都不心疼啊?”

“对啊,王爷。那里可是草莽之州啊,这么乱的地方,您也舍得?”

“哎,可怜玉儿还未及冠,就被发配到那种地方,也不知道他能不能适应得了。”

几名美妇都是唐成的妾室,貌美不说,个个也都出身不凡。有武道世家的传人,有书香世家的千金,甚至还有一位是佛宗拟定的衣钵传人之一,最后还是被他拐回来还俗为妾。

令人奇怪的是,这些身份地位不凡的美妇丝毫不在意自己妾室的身份,相处的其乐融融不说,平日宠溺唯一的儿子唐玉楼更是他们的乐趣之一。

谁叫她们一个个要么就只有一个女儿,要么就是干脆不愿意生孩子,美其名曰保持身材呢。

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我们的天珠王爷,一把年纪只有一个儿子,没办法,只好收了三五个义子来玩儿。

其实知情人知道,当然,这知情人也只有女帝娥凰和长公主小雅二人了,只有她们才知道,这样一个家庭能够其乐融融的主要原因,完全是因为唐成的正妻,那位天珠王妃,据说当年最有希望跻身武道神仙境的最年轻大青衣宗师,雪依霜!

倾城之貌,二八佳人,没有丝毫小觑几乎是孤家寡人的唐成,二人平淡相逢,却在战火中生情,天之骄女就在整个武道江湖的哗然下,与一介武夫订了终身。

雪依霜的强大和善解人意,算是唐成走了八辈子的运,无数次的仇杀和两军对垒中,如果不是这位强悍的女子出手,恐怕他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用唐成的话说,咱就是命好,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咋地?不服气的你也修八辈子再来比比。

至于他的四个妾室,有的是他马踏江湖后,偶然邂逅然后被王妃帮着拐回来的。有的则干脆是崇拜正统王妃,宁愿嫁给大老粗,也要找个机会跟王妃成为姐妹的。

总之,这几位侧妃包括正统王妃在内,就没有一个等闲之人。

不过她们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特别宠溺小王爷唐玉楼,似乎这成为了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今天小王爷刚刚被咱们天珠王爷发配出去,这几位侧妃就有点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意思了。

王府最深处一座两进的院子,前院内几株桃花妖艳绽放,一棵已经看不出到底活了多少年的老槐树几乎使得整个前院处于树荫下。而在后院内,则是几乎看不见一棵花草,有的只是一张石桌,十数张石凳。

这个院子叫作小王府,只不过此时除了十数位身材婀娜的大小丫头,再没有其他人。

“冬琉姐姐,您说小主子就这么去草莽之州,会不会遇见危险啊?”

“冬琉姐姐,王爷就派了一个九指爷爷给小主子赶车,也太狠心了吧?”

“冬琉姐姐,要不我们姐妹出两个人,悄悄的跟上去,一面保护小主子的安全,一面也好暗地里照顾一下?”

一群丫头围着中间一个全身碧蓝彩裳的美丽丫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而中间这个美丽丫头就一直笑呵呵的听着,直到几乎每个人都说了一遍,才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你们这些狐媚子,小主子在的时候就整天逗弄他,还不让他近身,现在他人刚刚离开没多远,就一个个舍不得了?”

“还不知道你们那点心思?无非就是想找个由头跟着出去外面疯一趟呗?想的美。都老老实实的呆着,这个小王府的规矩可是小主子定下的,好多交代下来的事情正是开始办的时候,可不敢让小主子失望。”

听完叫作冬琉的丫头这么说,周围这些丫头们很快就收敛了嬉笑,脸上的表情也逐渐肃穆起来,有的人眼神中甚至露出了精光。

看着众人的变化,冬琉微微一笑,心头除了暗自为小主子祈福之外,就是想着在将来能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了。

。。。

天歌城东门,一架普通的马车从内城缓缓的驶来,当它靠近城门即将要穿过的时候,巡城武侯将其拦了下来想要盘问,只不过还不待他们开口,马车上赶车的老头就从衣袖里颤悠悠地提溜出一块令牌。

那些武侯一愣,随即就要下跪,被马车内一个清朗的少年声音止住了。

“好了,不要大惊小怪,忙你们的去吧,也不要声张多事。”说完后,少年还故意从鼻腔中发出了一声冷哼。

武侯们很快散开,那枚令牌已经让他们直冒冷汗,在天歌城,甚至整个同启王朝,还没人敢假冒伪造这枚令牌,所以他们没人怀疑这令牌的真假。

而当他们听见马车内传出的声音,尤其是那声冷哼之后,已经是知道了眼前是哪位主了。

“天老子啊,这位小祖宗这回又是玩儿哪出啊?”武侯校尉心中七上八下,看着从眼前过去的马车,他一直在盘算着要不要禀告上官。

可是想到少年说的话以后,很快就打消了念头。把这位祖宗的话当耳旁风,那纯粹是自己犯贱找不自在啊。于是干脆心一横,来个装傻充愣,啥也不知道,继续巡城去。

马车出了城门,延着笔直的官道缓缓前行,身后的天歌城越来越远,官道上的人流却没有明显的减少。

约莫驶出去两三里远后,马车内的少年轻轻的叹息一声,然后就听他说:“老九,距离东江州最少有一两千里,我们最少得走个十天半个月的,这一路上是少不得要吃些苦头了。”

赶车老者眯缝着眼睛,几乎让人看不出他是醒着还是睡着了,对于少年的话,也没有任何的反应。

“哈哈哈,终于可以闯荡江湖了,唐成这老家伙到底还是上当了,哈哈哈。”豪放大笑,一张俊朗的让女人都会嫉妒的脸庞从马车内探了出来。

看着官道上的人流不息,少年不再呆在马车内,而是与叫作老九的老头一起驾着车,看到路边有美人经过的时候,还会放肆的大吼一声:“小娘子慢走!”

惹来阵阵谩骂。

就这样,一老一少,一辆马车,一匹老马,离开了天歌,开始踏入江湖。

神路一二说

恢复更新的同时,还对原有章节进行了校正修改,抱歉,谢谢!

第二章 东江有江湖

同启三十六州被一条大江南北二分,江为天沧江,南北为沧北和沧南,并不是如很多域外蛮族所称呼的江北江南。

大江东流,经东九州之一的姑苏州入海,入海之前的河床走势,其实已经快变成了南北向。所以这姑苏州,其实乃是东九州最南边一州。

而在姑苏北面,大江东面,有一靠海之州,占地极广,往北直接接壤东九州最北之辽州,是为东江州。

同启王朝东江州,几乎占据了整个王朝版图东部海岸线,海岸线之外,就是一望无际的东海,可见此州占地之广。

同时也可以看出,东九州只有东江和姑苏二州临海,其余七州都算是内陆之地。所以这两州自然就是往来海内外的要冲之地,尤其是以面积更大的东江州为甚。

有着这样的独特地理位置,自然是造就了整个东江的鱼龙混杂。

东江州首府,建康。

这是东江州最靠近内陆的一个府,全州十六府,这里是风土人情最与内地相仿的。

建康府,建康城。

此时在一座三层高酒楼的大厅内,一座算是大气的戏台面门设立。

戏台之上,没有什么戏子之流,只有一瞎眼老者端坐八仙桌旁,左手扶于桌面,右手虚按,配上一身青色儒衫,倒是有几分儒士之相。

只不过,当瞎眼老者左手颤悠悠摸到一把紫砂茶壶,并提起来往嘴巴里面塞去,吧唧吧唧吸了两口后,先前的那种儒士气度立刻是减弱不少。

而当他放下茶壶,开口说话以后,就彻底的没有一丝儒士之风了。

“上回说到咱们大将军王挥军西北,八万铁骑大破三十万西北四族联军,这回咱们接着说,收西北八州,王爷戴天珠。”

有些尖厉却又抑扬顿挫的声音刚一响起,整个酒楼从一楼到三楼立刻安静了下来。原来这老者,不是说书先生又能是何人。

“话说那一年咱们唐成王爷刚刚二十出头的年纪,却已经是咱们女帝陛下的第一大将,唐家军纵横中原九州之外,更是开疆扩土不断。而那西北八州,正是第一块征服之地。”

瞎子说书先生在台上口若悬河,说到精彩之处,整个酒楼都会爆发出叫好声,所有人注意力都放在了听书上面,自然是没有人在意此时从大门外走进来的一老一少。

老人有些佝偻着身子,一手拄拐,一手扶着肩膀上的包袱。包袱不大,不过看着却挺沉。如果有人能够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老人拄拐的那只右手上,只有四根手指,少了一根小手指。

少年十六七岁,一身衣物看不出丝毫的华贵,却是干净利落。右手上那把刚买来的折扇已经被他合起,并且随意的往颈后衣领一插,一副纨绔之相立刻显现。

少年抬眼扫了大厅一圈,好位置都被那些听书的人霸占,只有最角落的一张桌子还空着,于是两人径直走了过去坐下。

“少爷,这是在说咱们王爷呢。”老人开始不肯坐下,在少年的坚持下,还是有些听命般的坐在了少年的左手边。

“老九,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出门在外,以后就是咱俩相依为命,就不要讲那么多规矩了。”少年抢过白色瓷水壶,先给老者倒了一杯,然后自己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就是白水,锦衣玉食惯了的少年没有丝毫的不适应,从天歌城到建康府,一千多里路走过来,路上早就尝遍了酸甜苦辣。

虽然他们主仆二人身上不缺银子,可是却抱着走江湖的初心不变。一路行来,几乎跟普通人没有丝毫的区别,吃喝住行就是江湖人。

老九笑呵呵的点了点头,这一路上他算是对眼前这个小主子刮目相看了。不论是在天歌城,还是辽州锦川王府,这位少爷那可真的是如魔鬼一般。

要说是这同启王朝天字第一号纨绔,绝对没有第二个人敢与其争锋。当然,如果遇见那些个不开眼的二世祖,在吃亏之前还是有可能来摸一摸眼前这位的虎须的。

“唐成的事情有什么好说的,我在家都听他说了有八千遍了,尽是在我面前吹嘘他当年多威猛,多骁勇善战,多招女人喜欢。”少年又给自己倒了杯水喝掉后,继续说道:“要说打仗嘛,或许还凑活,可是要说招女人喜欢,哼哼,如果不是我娘亲被他下了药,那就一定是练功走火入魔,被他给乘虚而入了。”

想到这里,少年邪邪一笑道:“至于我那几位姨娘,早就听说是因为我娘的缘故才上了唐成的贼床,哪里是他招女人喜欢了。”

老九端水杯的手抖了抖,脸上的错愕表情一闪而逝,心中暗自赞叹一声:“普天之下,敢这么说那位王爷的主,恐怕除了眼前这位小霸王,也找不出几个来了吧。”

二人坐下后没多久,到底是让眼尖的店小二发现,耷拉着一条不算白净的抹布,小二低眉顺眼的往两人跟前一站,笑呵呵的说道:“您二位是要吃饭还是住店?”

“先填饱肚子再说,来壶好茶,这白水喝的快淡出鸟来了。”少年口吻匪气十足,可见这一千多里的路程走下来,他已经成为了“江湖人”。

小二自然是三教九流都有接触,说话也是八面玲珑,没有这点本事,如何能够把小二的差事做好。

“这位公子既然这么说,那我就推荐一下咱们‘又来居’的招牌之一,陈酿‘醉三天’,保管您喝了以后再也不想喝什么茶水了。”

“哦?醉三天?”少年自小就没少偷喝各种好酒,就是来自各地的贡酒也是喝过不少,只不过却是没有真正醉过。

一方面是他不贪杯,另外嘛,自然是有专人看着,一旦有醉酒的迹象,早早的就由护卫通过秘法或者运功将酒液逼出体外。

用少年家中几位姨娘的话说,咱家的独苗公子怎么能随便醉倒出洋相。

于是,只要少年一喝酒,在暗处负责护卫的那些个高手也好,低手也罢,总归会觉得有了用武之地。

只要能露一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值得自豪的。没办法啊,做护卫的做到几乎没机会表现一下身手,那得是多没有存在感啊。

堂堂同启王朝唯一一位天珠王府家的小王爷,谁活腻歪了才会去想要行刺啊,抢劫绑票啥的。

“你们这酒楼名字嘛想想也容易明白,无非就是吃过一次后,又来第二次第三次,可是什么酒这么厉害?能让人醉三天?”少年好奇问道。

“这位公子想必是刚刚来到东江州吧?”没有轮到小二说话,隔壁另外一桌三名男子当中的一位率先说话了。

男子四五十岁,一脸的大胡子,这五月天里,竟然披着皮裘。他身旁坐着的两位,形象与他差不多,而在他们坐着的长凳旁,都靠着一把单环大刀。

在一走进这座酒楼,少年几乎就将这里面的人观察了一遍,行头各异,不过大多数看上去都像是江湖人,那林囊满目的兵器少说也有百十种,要么横躺在桌上,要么靠在顺手的凳子上,当然也有一直背在后背上的。

少年看着大汉,笑着点了点头,在他一旁坐着的老九抬了一下头,然后就又眯着眼睛低下头去,只是没有人发觉他眼中的精光一闪而逝。

“说起这‘醉三天’,我们东江江湖没有人不知道的,这也是我们江湖人士的挚爱,只有真正的好汉才能扛得住它的那股烈性。”大汉说着话,就举起了手中的碗,因为太猛,有着些许的酒水撒了出来。

他仰头将碗中酒水喝干,随意摸了下胡须,脸色有些潮红的说道:“这一碗‘醉三天’下肚,大爷我就三天都不用喝酒了。”

少年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于是对大汉拱了拱手说道:“兄台好酒量。”

“哪里,哪里。”大汉倒也没有太过谦虚,毕竟这醉三天的威名不一般,如此豪饮的确是需要不俗的酒量的。

“兄台必然知晓这酒的来历,不知可否解说一二?”少年一时间倒是忽略了一旁站着的店小二,就连吃饭的事情也暂时给忘记了。

“我只知道它出自何处,至于更详细的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如果公子感兴趣,倒可以前往这酿酒之地一探究竟。”大汉说话的时候,眼睛不经意间扫了少年他们桌上的包袱一眼,然后继续说道:“我们兄弟三人马上就要出海,你们如果想去的话,正好可以随我们一起走。”

“出海?”少年面露诧异之色,这时候倒是一旁的小二答话了。

“公子有所不知,这‘醉三天’来自海外蓬莱岛,想要去那里倒是的确要出海才行。”

“老九,我们去看看如何?”少年眼珠转了转,然后转头问一旁的九指老者道。

“嗯,少爷想去,那去看看也无妨。”老九笑吟吟的说道,语气轻松至极。

“既然这样,那我们吃饱就动身,建康城到海边还要走上几天,就不要耽搁了。”大汉见一老一少愿意随他们走,心头一喜,说话间就让小二上了不少吃食。

少年早就饿了,于是等他点的饭菜上桌后,立刻是大吃起来,酒楼内说书和听书的事情完全忽略了。

“这位公子不知怎么称呼?”大汉吃的差不多后,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想起了问少年的名字。

“哦,在下姓唐,兄台叫我小唐就行。这是家中老管家,老九。”少年嘴里含着饭菜,呜呜答道。

“姓唐?”大汉初听这个姓氏的时候心中一紧,这东九州之主不就是唐王爷嘛,这小子姓唐?

不过很快他就笑了起来,因为在他看来,眼前这两个穿着普通,而且明显是第一次来到东江州的外人,是不可能与王府扯上关系的。

“原来是唐公子,我们兄弟已经吃饱喝足,就先出去等候二位了。”大汉起身拱了拱手,就同两个同伴一起出了酒楼。

少年端着饭碗点了点头,扒饭的手就没有停过,样子看上去是一点点风度都没有。

只有一旁细嚼慢咽的九指老者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一丝冷笑,笑容中更是充满了不屑。

三名大汉出了酒楼,看见空地上停了一辆稍显破旧的马车,拉车的马虽然高大,可是却稍显瘦弱。不用说,这就是酒楼内那一老一少二人的车架。

三人相互间使了眼色,然后就若无其事的来到马车旁,倒是真的耐心等待起来,只是没有人发现,在马车顶棚上有着一截铁梁露在外面。在铁梁上,无数个看似像被利器击打过的痕迹更是没有人能够发现。

而在这座‘又来居’楼顶上,一只十分罕见的大鸟正在低头啃食,它的爪下,一片血肉模糊,在它勾起的嘴角上,竟然是挂着一片生肉,肉上还有着皮毛。

这一老一少,正是自天歌皇城千里而来的车夫老九和天珠王府小王爷,唐玉楼。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