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士不好惹》免费试读_恨爷
第一章:通天观
长满青苔的石阶,一直通往山顶。
在这深山之中,有一座道观,名为通天观。
道观的名字很响亮,其实并不大,只有三间瓦房,和一间囤放干柴的茅草屋。
而在昨天傍晚,老道士张德林死了。
老道士平日里,给山下的人免费看病。
山下的村民得知老道死了,便在道观外,哭了一整晚,最后,村里凑钱给老道士买了一副好的棺材。
老道士无儿无女,只有一个捡来的徒弟。
因此,老道士的后事,就由小道士张青山主持。
最后,将老道士埋在了后山。
“青山,这次你读大学的钱,村里帮你凑了一些,你先拿着,如果还不够的话,村里会继续替你想办法。”
村长李解放将一袋由红布包好的钱,交给了张青山。
钱是散的。
一百的只有三张,就连五十的也不多见。
多是二十,十块,五块凑的。
虽然是厚厚的一叠,但是只有两千左右。
PY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而李家村是PY县出了名的贫困村。
张青山摇着头说道:“村长,这些钱您留着给村里买种子吧,上大学的钱,我会自己想办法。”
这时,村委会妇女主任刘娟,用她粗糙的大手,直接将钱塞进了张青山的道袍里,然后说道:“毛都没长齐的娃娃,能想出什么办法?总不能下山去讨饭吧。”
虽然说话的嗓门大,声音也糙,但是张青山听得出刘娟对他的关心。
“是啊,青山,拿着吧。”
“好好学习,为我们村争光。”
“张道长过去给我们看病,都没收我们的钱,现在这些钱,是我们的心意,你就收下吧。”
村民们纷纷开口。
民风淳朴,说的大概便是这些村民吧。
张青山本想将道袍里的红布包取出来,然而刘娟死死的按住他的手。
这下,他拗不过她,只能无奈的说:“好吧,那我就先收下了。”
村民在村长的带领下,陆续下了山。
只留下张青山一人坐在张德林的坟前。
“师父,我真的舍不得离开这里。”
“这里山清水秀,人心善良。”
“不过,既然您说要顺天而为,那我听您的。”
张青山对着墓碑,喃喃自语着,随后从道袍内,掏出了三枚古铜钱。
这古铜钱是张德林留给张青山的,说是秦朝时的铜钱。
随后,张青山心中默念,便将三枚铜钱丢在地上,然后捡起来,连续六次。
这是最方便的筮法——掷钱法。
通俗一点,便是卜卦。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天地万物,冥冥之中,注定了发展的轨迹。
古代的人,通过卜卦,能够趋吉避凶。
“下坤上离,火地晋,明出地上,君子以自昭明德。”
“嗯,倒是不错,能进能退。”
张青山为自己下山后的前途算了一卦。
目前以卦象判断,无论是前行还是后退,都能得到吉祥,不会招来灾祸。
这也符合了张青山的心性,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自幼就心存道心,对于世俗的一切,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如果不是张德林临终前,要他下山入世,那他绝对会选择留在通天观,每天砍柴种菜,诵念黄庭,不问世事,乐于逍遥。
夜幕降临。
一辆拖拉机开到村口。
奇怪的是,往常拉木头或者稻谷的拖拉机上,竟然坐着几位西装笔挺的‘大人物’。
李家村很穷,而且没有像样的路,进山需要过栈道。
栈道在悬崖上,拖拉机在栈道上行驶,反复随时都会掉下来。
因此,就连收山货的商人,都不太乐意来。
此时,拖拉机上的几位大人物纷纷下车。
李解放忙迎了上去,并给他们递烟。
烟自然是劣质烟,而且还皱巴巴的。
为首的中年男人,没有趣接李解放的烟,而是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询问道:“请问张神医住在哪?”
张神医?
看到李解放和村民茫然的眼神。
中年男人便解释道:“听说这里有一个老中医,现在应该有一百岁了。”
李解放先是愣了下,然后才明白过来,回答道:“你们是要找张道长吧。”
道长?
这次轮到中年男人发愣了。
老中医怎么变成道长了?
不过,中年男人反应倒是不慢,忙问道:“张道长会治病吗?”
李解放回答道:“张道长医术高明,我们这十里八村的,只要有病,都是来找他治,怎么,你们家有病人吗?不过可惜了,你们来晚了,张道长昨天已经仙逝了。”
“你说什么!他死了!”中年男人梗着脖子,变得有些激动。
李解放肯定的回答道:“是啊,昨晚走的。”
“怎么会这样……”
中年男人慌了,从他流露出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对他很重要的人,急需医治。
中年男人身后,他随行的青年说道:“刘总,我们在去别的地方,找找别的神医吧。”
李解放算是听出来。
这些人家里,一定有人得了大医院无法治疗的病症,因此到处寻医。
听说哪里有会治疑难杂症的神医,便去碰运气。
李解放说:“虽然张道长死了,不过,青山还在山上,你们可以去找他试试。”
刚要转身上拖拉机的刘总,立即转身询问道:“青山?是张神医,不,是张道长的徒弟吗?”
如同绝望的人,突然来了希望。
李解放回答道:“是张道长的徒弟,才几个月大,就被丢在我们李家村的牛棚里,后来被张道长收养……”
“快带我去。”
刘总激动地抓住了李解放的手。
好大的力气。
从刘总手上传来的力气,让李解放觉得自己的手臂,像是被老虎钳钳住一般。
刘总立即松开手,向李解放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太激动了。”
李解放揉了揉胳膊,然后说:“我能理解,跟我来吧。”
在李解放的带领下,刘总等人打着手电筒,上了山。
此时的道观内,张青山正盘腿打坐。
他的呼吸很细。
虽然没睁开眼,但是他察觉到有外人到了道观外。
一共有六个人。
一个是李解放,另外五个是外乡人。
在李解放的带领下,刘总等人打着手电筒,上了山。
此时的道观内,李青山正盘腿打坐。
他的呼吸很细。
虽然没睁开眼,但是他察觉到有外人上山了。
而且,这五个人上山后,说话的气息都没怎么变,应该都是练家子。
第二章:猩鼻有义
“青山,青山。”
李解放的嗓门很大,他刚上山,顾不得缓口气,便在道观外就喊张青山的名字。
张青山睁开眼,缓缓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便推开了房门。
门打开后。
张青山和刘总等人对视了一眼。
刘总看着张青山说道:“你就是张青山?”
从刘总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失望。
太年轻了。
“嗯。”张青山平静的回答道,他并不在意刘总的反应。
不仅没有因为被轻视而不爽,而且张青山的对外人的态度,也过于淡漠。
刘总虽然不抱多少希望,但还试着问:“小兄弟,请问你会看病吗?”
“会一点。”张青山回答道。
只是会一点嘛?
“那打扰了。”刘总转身离开,他在见到张青山第一眼时,就没对年轻人抱多大的希望。
李解放都懵了:“青山你……刘总,喂……”
虽然张青山没给村里的人看过病,但是张道长就张青山一个徒弟,应该教了他不少东西才对。
此时,刘总等人已经离开走远。
张青山对李解放说道:“李叔,刚刚那男人不是普通人,不要和他们有太多的交集,会招来麻烦的。”
从山下急匆匆的上山,刘总一行人并没有气喘的表现。
而且看他们的身形,显然是练过硬功的。
刘总这人鼻梁高耸,是典型的猩鼻。
眉毛眼睛挨得很近,毛发也浓重,脸宽阔,嘴唇向外翻,身体宽阔结实。
举止投足,明显带着江湖人的豪爽性情。
在这个年代,江湖人可不是正经词,和江湖人沾上边,意味着麻烦。
“好吧。”李解放知道张青山从张德林身上,学到了不少的本事。
因此,他也不再多说什么。
看着李解放下山,张青山便回屋继续打坐。
第二天中午。
张青山收拾好东西,便下了山。
李解放的家,就在村口。
张青山直接进了院子。
他是道别的。
没想到刚进院,便听到一个女人的呼喊声。
“解放叔,解放叔。”
李解放这时也从屋里出来,他顾不上招呼张青山,便直接问冲进院的女人。
女人是典型的农家妇女,平日里操持家务,皮肤显得粗糙。
这个女人是河下村的,距离李家村有十多里地。
李解放急忙问:“郭梅,出什么事了?”
郭梅回答道:“我男人,我男人前天睡到现在,怎么叫都叫不醒。”
睡了两天,而且怎么叫都叫不醒。
真是有点古怪。
郭梅直说了来意:“我想来请老道长给看看。”
李解放摇了摇头,对郭梅说明老道长仙逝的事情,然后看向了张青山,说道:“青山,河下村和我们李家村的关系……”
李解放才刚张口,张青山便点点头:“我去看看。”
李家村过去收成不好的时候,常去河下村借粮。
而且,李家村的山货,也常常拜托河下村帮忙出售。
因此,两村之间的关系很紧密。
当然,这是人情世故。
张青山虽然不喜欢给自己添麻烦,但是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郭梅指着张青山,问李解放:“他去看?!”
这样的动作是很不礼貌的。
张青山微微一笑,说道:“师父教我的东西,我学了一点,如果您不放心,那我可以不去。”
这些年通天观的柴米油盐等生活品,多靠李家村接济。
甚至张青山包裹里的两千多元钱,也是李家村村委会,从买种子和买化肥的钱里省出来的。
因此,碍于这份情,张青山才答应。
不过,如果郭梅不相信他,那他没必要去自找麻烦。
正如昨晚对刘总的态度一样。
李解放昨天见识了解张青山的处世态度,忙对郭梅说道:“老道长的本事,全传给青山了。”
郭梅看着张青山,将信将疑的点点头。
拖拉机停在村口。
不是昨天载刘总一行人的那辆。
开拖拉机的老头,姓王,叫王建国,是郭梅的公公。
王建国见郭梅这么快出来,便有些生气的问:“小梅,老道长人呢。”
郭梅把张德林前天死了的消息,告诉了王建国,并指着张青山:“这是老道长的徒弟。”
王建国见过张青山,指着张青山说:“就他啊,他不是学生吗?”
整个李家村只有张青山考上高中,而且还考上大学。
王建国对张青山是有印象的,当初,还是他载着张青山去县城参加高考的。
张青山摇了摇头,心想: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李解放担心张青山撂挑子,急忙催促道:“老王,快点开车吧,别浪费时间了。”
王建国只能先发动拖拉机,载他们去河下村。
不同于在山里的李家村。
河下村就在河的下游,水源充沛,土地肥沃。
当拖拉机通过栈道,眼前的视野便一片开阔。
一亩亩肥沃的农田,绿油油的稻子,预示着今年的丰收。
当拖拉机开到村里时,王家院子,院里院外都挤满了人。
有人说王家老二王磊中了邪,昏睡了两天两夜,怎么叫都叫不醒。
有人说王家老二的魂被山里的山精鬼怪勾了去。
总之,越传越邪乎。
当拖拉机停在大院外时,村民自觉的让开。
村长蔡茂才见到李解放时,急忙过来打招呼,同时递了根烟过来。
是五块一包的红河。
在李家村绝对是高档烟。
蔡茂才小声的说:“我听说张道长死了。”
李解放点点头:“前天走的。”
蔡茂才一脸惋惜的说:“哎,要是张道长还活着,那该多好,你是不知道,昨天我儿子拉的那些人,有多气派,三辆大奔驰呢。”
昨天用拖拉机载刘总一行人去李家村的人,便是蔡茂才的儿子。
李解放一听,心里也觉得可惜。
虽然他们穷,但是每年卖山货的时候,也听蔡茂才提过‘大奔驰’。
那是真正的有钱人,才能开的起。
听说一辆都要百万以上呢!
而李家村人均你年收入不足1000。
在蔡茂才和李解放惋惜的时候,张青山已经跟着郭梅进了院子。
郭梅的儿子,王磊正在屋子里躺着。
张青山走到床边,伸出手,探了下他的鼻息。
呼吸正常。
接着,又替他把脉。
一旁的郭梅,看着张青山,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王建国忍不住问道:“小道长,我儿子怎么样了?”
屋外此时挤满了人,探头探脑的。
男女老少都有,都是来看热闹的。
老道长死了的消息,也在村民之间传开了。
现在给王磊看病的,是老道长的徒弟,小道士张青山。
忽然,院子外又传来了拖拉机的声音。
是王建国的大儿子王森。
此时,王森开着拖拉机,带着镇卫生院请来的周主任,大步进了院子。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