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与呐喊》:起语

时间:2019-02-20 15:09:36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古城小生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起语

人总是自责的,然后自信,自信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成长为强者,等待是漫长的,也是痛苦的,因为谁都没办法确定,未来是好是坏,这是只有心态极为成熟的人,才能不失理智的坦然面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成功或者失败都要平常心面对,这才是大智慧。故事发生在1900年的河北与内蒙交界处,这里生活着两种人,蒙古人与汉人,因为是入汉的链接点,所以贸易非常的繁荣,蒙汉较为融洽,所以很少发生种族冲突,当然也不例外有蒙汉通婚,当时的蒙古人要是娶一名汉人媳妇,汉人娶蒙古女人为妻,那都是有一定的财富和地位的人才可以办到的,经济越繁荣的地方,就会有势力在里面吸取养份,在这里当过县长的人,来的时候都是骨瘦如柴的新年进士,没人举荐,没有门道的人,走的时候都是一身横肉的“达官显贵”,可见这油水有多丰厚了。如果你认为县长在这里权利和势力是最大,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里真正的土皇帝有两位,县长来了如果不懂的巴结他们,那离那一身横肉就远的去了,说不定还得白白搭上条性命。先说说第一位,那就是当地的师爷:罗延,人送外号“活阎罗”,此人黑白通吃,为人阴险狡诈,得罪过他的人,恐怕很难见到第二天的太阳了,听说在京城里都很有势力,每年从他这里送出去的银子,那都是用牛车拉的,所以没人敢惹他,告他的状,就是告诉他你说他坏话了,自讨苦吃。第二位就得说道说道了,蒙古人阿古拉,与第一位不同的是他宅心仁厚,为人处世做的相当周全,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那必定会成为朋友,甚至是拜把子兄弟,如果看面相,你或许真的猜不出来,他是这里的规矩制定者,从35岁被当地的蒙古人推为首领,他已经统治这里26年了,但凡是集市商铺,那都得给他上供,保你买卖不会有人祸害,政府也有收税,所以当时在这里做生意的人是要交两份钱的,当时的生意红火,人们也就忍了,其实当地的人还是很敬重阿古拉的,毕竟只要是给了他供钱,都没有被人嚯嚯过,后来就成了行规,每个月会有人定时的来收钱,当然也有不开窍的外地人拒缴的,基本上不到两个月就关门了,怎么回事不说你也明白。阿元是阿古拉的第四个孩子,也是阿古拉唯一一个汉人老婆李四奶奶的独子,从小就被宠的不行,比起自己的大哥朝鲁、二哥塔拉,阿元还是喜欢姐姐娜布其,毕竟哥哥们总是揍他,姐姐每次都会偷偷的去告诉李四奶奶,当时李四非常得宠,站在院子中间朝着二奶奶和三奶奶门口骂个不停,对方更没听到似的,房门紧闭,理都不理,阿元三岁那年,朝鲁偷解开狗绳子,凶残的狼狗上去扑倒阿元就是咬,后来家奴把狗打死才救出他,虽然只是受了些皮外伤,但是阿元吓的不轻,从此就不愿意说话了,那次阿古拉真的发火了,只有12岁的朝鲁,被父亲绑在在树上用鞭子抽了一下午,二奶奶也被骂的狗血喷头,五年过去了,二奶奶和三奶奶都不愿意惹李四生气,毕竟老爷是睡在她那里的多,说不准哪天老爷一生气把自己给休了也有可能,但是这两个哥哥可是恨透了阿元,一找到机会就教训他一顿,所以阿元看到他们就躲得远远的,可能在他心里,这两个哥哥比当时的狼狗还可怕。夏天的时候阿元总喜欢站在阁楼上看外面的集市,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时不时有驼队穿过,他每天都会数有多少只骆驼。有一次李四带着他去集市转悠,卖糖人的吸引了他,走了很远了,就拽着李四衣角往回走,等到那个地方,卖糖人的人走远了,李四也不知道他想卖什么,阿古拉给他找来了教书的邢先生,教他识字,阿元虽然不是很聪明,但他刻苦些,所以也识了不少字,别人问他话呢,他就写在纸上给人家看,时间长了,他就去哪儿都拿着个小兜子,里面放着纸和笔。

成长

朝鲁已经成年了,17岁已经可以成家立业,为父亲分担事物了,阿古拉大太太不能生育,夫妻二人一直恩爱有加,阿古拉也一直没有娶二房的念头,随着年事已高,确无子翤,大太太心里也很难受,曾经多次劝阿古拉纳妾不成,大太太决定离开此地,去向谁也不得知,只听说是往南走了,阿古拉痛心了几个月,也知道夫人的良苦用心,三个月后娶了二太太,果然二太太不负所望,生下了朝鲁,阿古拉高兴的不得了,宠的上了天,朝鲁从小就胆子大,什么也不怕,对家奴不是打就是骂,性格古怪无常,绝对的混世魔王,对弟弟也不留情,阿元母亲是汉人,朝鲁打心眼瞧不起汉人,对阿元大打出手是常有的事。当然对自己小两岁的弟弟塔拉那就不一样了,塔拉和娜布其是三太太的孩子,塔拉非常的聪明,当然为了保全自己不被哥哥对自己动手,他也总是挑唆哥哥,说阿元的不是,也顺了朝鲁的心,所以朝鲁一直对自己的这个小跟班是从不提防,朝鲁放狗的事塔拉也在场,当时看到事情闹的越来越大,塔拉连忙去叫人,后来叙述的时候把自己撇的一干二净,倒是把自己怎么喊人说的淋漓精致,脸不红,气不短,那镇定的绝对没有做贼的样子,这件事情朝鲁一直没有想通,为什么只有自己被父亲责罚,想不通的事就不去想了,他从来不做废脑子的事情。父亲为朝鲁订了一门婚事,来年三月就要成婚,亲家是有名的皮革商人,小姐年芳15,本来对这皮革商人是一件好事,以为高攀上了阿古拉,结果是害了女儿,这都是多年以后的事了。阿元总是在想为什么哥哥会欺负自己,难道是自己太小了,为什么自己没有一个弟弟,如果有他们会不会放过自己,去欺负弟弟,如果自己有弟弟,自己会不会也欺负他呢,这个问题想了很久,阿元不会说话,所以想的多,想不明白了就不睡觉的想,白天睡觉晚上想事情也是常有的事,当然阿元的这个习惯,让他日后成为一个感性的人。“您家里有骆驼吗?”邢先生看了看阿元纸上写的字,板着脸说道:“我是教书的,养骆驼干什么!我倒是有只百灵儿,没趣时讨人喜欢。”阿元点了点头,白灵儿虽然自己没有见过,但是看先生说道百灵儿脸上的肉都挤到一起去了,先生那美滋滋的样子,一定是什么好东西了,本打算在问些什么的,可以先生瞪了他一眼,阿元再不敢抬头看先生了,继续看他的圣贤书了,但是这个“百灵儿”是个好东西,下次一定得找机会见见,阿元心里这么想着。“娘,百灵儿。”李四奶奶看了看阿元手里本子上的字,“百灵儿啊!你爹后院养活的那几个笼子,跟家雀儿差不多的那个就是了。”阿元听了头点了下头,转身往后院走去,在他心里既忐忑,又激动,没有想到,这么好的东西自己家里竟然也有,他也想像先生那样美滋滋的样子。后院是长工们住的地方,真不知道父亲为什么把这么好的东西放到这里,难道父亲也希望看到他们美滋滋的脸,来到后院,一进来就是一根晃绳,上面单着些衣服,左手边放着几口大缸,大缸旁边放着扁担和木桶,盆子斜靠着缸放着,里面还是湿哒哒的,地上也是湿的,应该是刚洗完衣服,往前走走就可以看到那几个笼子的,都挂在房檐底下阴凉儿,阿元走近些,找那种大些的“麻雀儿”,“阿元来看雀儿啦!喜欢哪只?”常老大笑眯眯的从屋里出来,看着阿元说道,阿元指了指那只百灵儿,常老大看了看,“哟!小哥儿眼光不错呀!这可是老爷最喜欢的。”阿元挠了挠头,又看了看那笼子里的鸟,常老大大概知道少爷想问什么了,就接着说道:“这百灵儿叫起来可好听啦!老爷时常过来看看,鸟儿不叫也端详个半天,鸟儿是老爷哥哥托人送过来的,可能是老爷思念故土了吧。”阿元心里明白,父亲平时是一个很严肃的人,很少和我们说话,但是他知道父亲其实是一个很感性的人,6岁那年,阿元为了躲开哥哥朝鲁,偷偷的藏到父亲的书房柜子里面,等了半天也不见哥哥进来,打算出来的时候,只听有人说话,“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能靠近书房,去门口守着去。”“是,老爷”,阿元一听是父亲,大气也不敢出,只听见关门声,和咿咿呀呀的哭声,声儿不大,但哭的好难听,不时的传出捣桌子的声音,半个时辰后有开门声,脚步声远了,后来才知道是在故乡的奶奶去世了,阿元从未见过奶奶,也不知道奶奶长什么样子,但是这是阿元见过父亲第一次哭,为什么偷偷的哭,阿元也一直没有想明白,从此再也没有见过父亲哭过。在别人眼里,父亲是一个固执老练的人,不送他心的人都被他教训过,可以是这样的人也会流眼泪,有一段时间,阿元天天偷偷跑进父亲书房,想听父亲还会不会哭,当然也听到不少的私话,有一次阿元听到脚步声,是两人人的,一个是父亲,还有一个是中年男子的声音,父亲说道“我送出去那么多钱,为什么现在一点动静也没有,会不会被你给私吞了,”“这话可不能乱说,什么叫我给私吞了,...别着急嘛!哪有那么容易的事,等这一批货下来,我立马找人给你送过来,这可是上等货,保你那烟馆人满满的。”“得抓紧呢!千万别出任何岔子,这可是要脑袋的事儿,”“放心吧!阿古拉,在咱这儿你怕什么,就那个县长,他敢折腾,我就把他...嘿嘿。”“好,那就不送了,走后门,别让人知道我和你有联系。”“哎!你这人真是太谨慎了。”“快走吧,走吧!”“等我消息,那再会啊!”“烟馆”是什么阿元一直想知道,而那个人的声音确不是很熟悉,但又好像在哪里听过,后来阿元写上“烟馆”两个字让李四看,李四看了吓了一跳,问阿元从哪里听到的,阿元纸上写了父亲两个字,李四又问“你爹告诉你的?”“偷听到的”阿元不紧不慢的写着,李四急忙走到门口,往外探了探,没看到什么人,赶紧把房门关上,小声的跟阿元说:“这件事以后不要和任何人提,听到没有!”阿元看着李四严肃的脸点了点头,李四看到阿元似乎明白了,才放心心来,接着说道:“以后呀不要偷听别人说话,你是个男孩子,一定要不能做那些偷偷摸摸的事,虽然你现在不能说话,胆子小,但是娘还是希望你以后做一个坦荡荡的男子汉,记住了嘛!”阿元点了点头,“好了,不早了,快去睡觉去吧!”李四看着阿元睡着,铁青着脸推门出去了。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