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元仙侠录》免费试读_一条古道
序章
玄黄大陆,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大陆,在这片大陆上生活着数不清的生灵,高山、峡谷、河流、森林覆盖其上,幽深的古洞、苍凉的荒原、布满瘴气的沼泽、无边的沙漠遍布大陆四方,太阳东升西落,万物在这里生长。
大陆名称的由来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它无比广袤,似乎无边无际,即便是大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高人也从未能探索到尽头,生活在大陆上的生灵为了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不断发生着争斗甚至战争,久而久之便有生灵从大陆上崛起,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人类。
人类的身体相对弱小,往往会成为一些强大生灵的猎物,为了活下来,人类与自然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斗争,在斗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衣物、工具、武器,结成了聚落、联盟,进而发展成为城镇、国家,甚至有大能开创了远古巫术,这一切不无使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并最终在大陆站稳了脚跟。
当人类站稳脚跟之后便试图进一步征服自然,但这个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强劲的对手,如妖族、妖兽、鬼、精怪、魔,还有散落在天地之间的洪荒遗种。
妖族:妖是一个统称,是自然界中的生灵通过各种奇遇或自身的努力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并灵智大开,它们往往拥有媲美人类的智慧而且善于变化,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力量十分强大。
妖兽:妖兽是妖的前身,是介于妖和野兽之间的一个群体,妖在灵智大开前都是妖兽,和妖不同的是妖兽的数量极其庞大,几乎遍布大陆的每一个角落。而且由于玄黄大陆灵气浓郁,使得普通野兽的数量反而不多。
妖兽不仅基数大,而且繁衍迅速,杀之不绝,可以说是人类在自然界的首要敌人了。它们在修行过程中灵智会逐渐提高,并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化形成妖,藉此实力大增,可以说妖和妖兽本是一家,只是处于两个阶段而已。
鬼:鬼是指生灵肉体消亡之后灵魂不入轮回而长留世间的一种特殊状态,一般都是生前有着巨大的执念或怨恨才会出现,也有一些人为的或者特殊的方法造成此种状态,比如拘禁!
普通的鬼魂看不见摸不着,也不能发出声音,因其所含能量低微,所以也无法对人类造成伤害。但是也有一些鬼魂或因自身怨念极大,或因其他原因聚集了庞大的能量,可以显形,可以发声,甚至可以修行变得更强。它们踪迹难寻,戾气缠身,往往会对人类造成伤害,因而成为人类的一种重要威胁。
魔:魔的种类很多,而且是一种统称,它可以是一些修炼了邪恶功法的人族修士如魔道中人,也可以是人内心之中邪恶的一面如心魔,有时也指一些邪恶的生物如妖魔、鬼魔。
在道家出现之后人类世界开启了修真时代,如何提升境界、如何获取力量便成为众多修士共同的目标,大多修士会遵循前人所遗留的功法道统循序渐进,以求成仙了道,但也有人另辟蹊径,用一些有伤天和的修炼快速地获取力量。
这些修炼方式往往伴随着血腥、杀戮,一直遭到天下人的不耻,且修炼此类功法会使得修炼之人面目全非、心里扭曲,故而世人皆称此种迥异于仙道的修炼途径为魔道。
魔道虽为正道所不耻,但又因其法门往往易于修行且能够获取巨大的力量,已经问世便大行其道。
自魔道诞生以来,正魔之间便开启了持续数千年的对立争斗,双方互有胜负,但都无法彻底消灭对方,但总体来说正道还是处于优势地位的。
精怪:精怪是自然界中存在着的一种十分特殊的种族。万物有灵,即便是那些我们感觉没有生命的东西在天地滋养之下也能开启灵智产生生命,这便是精怪,如火灵、石怪等都是精怪。
精怪往往没有类似人、妖、魔的情感,不喜争斗,游荡在天地之间,但仍然是人类在自然界中行走的一大威胁。
洪荒遗种:除了这四大类主要的威胁外,玄黄大陆上还散落着一些传承自上古天地初生时的生灵,统称为洪荒遗种。
洪荒遗种传承上古血脉,数量极为稀少,且都具有毁天灭地的巨大能量,其生活之地往往成为万灵的禁区。
道的提出和修真世界的产生:
早在人类灵智初开之时,对世间阴晴风雨、生老病死等现象大感迷惑,以为在万千生灵之外还存在这一种凌驾于万物之上的意志,主宰着世间的一切,这种意志被称为神灵。
神灵是先于生灵而存在的,可以操控风雨,掌控世间万物,于是人类纷纷伏地膜拜,期望获得神灵保佑。
但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渐渐发现神灵并不能保佑自身,想要生存还是要靠人类本身,而一些人类首领往往能够带领族人赢得战争,获得生存空间,于是有一些人相信神灵存在于人类之中,后世便有了三皇、五帝等等的传说。
既然有人可以生而神灵,那么是否有人可以靠后天的修行脱离凡胎,化身神灵呢?这个问题伴随着人类千千万万年,终于有一天一名老者参悟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道!
道是万物生长的本源,是万事存在的根基,他无行无相却又无处不在,它似乎人畜无害,却又主宰着万灵的命运,据说得道之人可以参透世间变化,掌握自然之力,超脱生死,跳出轮回,真正成为神灵般的人物,人们称之为仙。
那老者参透大道之后不久便消失不见了,有人说他隐于山林之中,也有人说其飞升仙界之上,至于其到底去向何处却是无人知晓,后世之人往往称之为道祖、太上玄元皇帝等。
道的提出是人类世界的一个分水岭,将人类历史一分为二,前段为原始时代,是人类探索世界探索生命的时代,后段为修真时代,是人类追求长生、征服世界的时代。
道祖消失之后道教大昌,各种宗门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在各路修真人士的探索之下,出现了千千万万种不同的修炼法门,配合着不同的兵刃竟有一种无比繁荣景象。但总其源流都是一个‘道’字。
大约与道家同时,大陆西域蛮荒之地出现了一种迥然不同的修行之法—佛。佛家修心,认为世间万灵皆可成佛,其法对于一切邪恶污秽有克制之效,自传入中原大陆便发展迅速,大有与道家双峰并立之势。
佛道之外还有儒家,儒家不重修行而重礼法,儒家的理念便是以纲常名教维护世间的尊卑秩序,历来被帝王所尊崇。
远古巫族和巫术在修真界的状态:
远古巫术是道家的前身,是道家出现之前大陆人族获得力量的主要途径,其特点是通过祭坛和祭祀获取神灵的庇佑,以至于获取神灵的力量。
远古的神灵虚无缥缈,只是巫族招揽信徒的幌子,他们真正获取的力量却是从大陆上其他强大生灵身上获得的。
远古时候人们对圣兽和图腾十分崇拜,认为图腾中的生灵或神物便是自己的祖先,而巫族成员在远古时候常常担任部落祭司之职,便利用这种崇拜取得了图腾中强大生灵或远古圣兽的认可,更是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并通过古巫术将这种力量发挥出来。
很长一段时间古巫族便是这片大陆上人类对抗自然界的主要力量。这种情况从道家出现之后开始改变。
道家脱胎于巫术,但是更加的简单,可以绕过圣兽等祭祀对象直接利用自然之力,这使得道家发展十分迅速,很快便超过甚至取代了巫术的地位。现在的中原大地上已经很难找到巫族和巫术的身影,只是相传在大陆之南的十万大山之中还零星存在着他们的后裔。
以上为玄黄大陆的背景交代,本人写作《玄元仙侠录》的目的是为自己也为读者朋友创造一个纷繁复杂的修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将跟随主角卓原探访静谧的丛林,幽深的洞穴,血腥的魔窟,山间的枯寺,布满毒障的峡谷等,也会跟随主角体验这个全新世界中的尔虞我诈,爱恨情仇,我希望通过此书将自己心中完美的仙侠世界展现出来,也希望带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幻想之旅,处女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一章 玄元宗
玄黄大陆广袤无边,而华夏龙兴之地河洛地处中原,是玄黄大陆上人类最早的聚落,这里大河纵横、钟灵琉秀,是个难得的福地,也是历代世俗王朝的建都之所,大梁国都洛城便坐落在此,而领袖天下正道的玄元宗也位于河洛西南的伏牛山上。
说起玄元宗便不得不提他的创建者玄元子李生和第二代掌门人千幻道人萧不凡了!
先说那李生,相传他本是河洛一士族子弟,自幼浸润于家传儒学之中,成年后更是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但是官场的尔虞我诈和士族的荒诞奢靡也让李生十分厌倦,于是便在二十五岁那年毅然决定辞去朝职,游历于名山大川之中,寻找清净长生之法,这一去便是三十年岁月。
三十年日晒雨淋、沧海桑田,李生已不再年轻,这三十年里他可谓是走过了万里路,读遍了长生经,期间也曾有过高人指点,也曾有过茅塞顿开,但不知为何,无论他如何博闻强识修行上却是难以入门,可谓是奇哉怪也。
就在李生心生退意时家中传来了老父病危的消息,于是他辞别山门,策马归家,就此结束了求仙之路。到家后的李生终日在父亲床边伺候,也许是上天眷顾,其父竟于三日后便康复如初了,这让他十分开心。
一日其父见李生在院中读书,便唤他到一凉亭中闲话。只听其父问他道:“你可知为父的病是怎么好的?”
李生答道:“孩儿不知,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不成?”
其父喝了口香茶,悠然道:“我也不敢确定,想想前几日为父已经感觉要撑不下去了,只希望走之前能见你一面,可自从你回到家之后病情却突然好转,仅过了三日竟就痊愈了,这些天我也是心中疑惑,就在方才我午睡时做了一个奇异之梦,梦中便是与我的病情有关,而且跟你还有关系嘞!你可想知道?”
李生听着好奇,便回道:“哦,还有这等事,还请父亲示下!”
于是其父继续说道:“梦中的我依然卧病在床,忽然一骑牛老者行至我的床前对我说道,‘你儿李生半生修行,实是与我道门有缘,今医好你的病症,还要送其一场造化,若要得造化,便遣他去那八百里伏牛山处找寻’,我听到后立时便醒了,想着这是你的机缘,便来寻你了!”
李生大喜,连忙追问道:“父亲此言可当真!”
“自然当真,为父何曾欺骗过你!”其父答道。
“想我求道30余载还不曾入门,心中苦闷非常,若果真有这么一场造化,那说不得要走上一遭了!”
说罢李生便再次辞别老父,收拾行囊当天便赶往伏牛山去了。
那伏牛山坐落在洛城西南不远处,相传是道祖最终归隐之所,终日云气缭绕、雾海翻腾,李生早年间也曾前往寻道但却毫无所获,此番再次前往已是近30年后了。
只见李生星夜兼程,次日傍晚便已赶到山下,之后他与同行之人分别,独自一人徒步进了山,说来也是神奇,一路之上仙鹤引航,山猴指路,不日便到得一处山崖之下。
此崖名为青石崖,只见此崖高入云端,有银白飞瀑悬于其上,幽冷深潭置于其外,湍急的河水飞坠,径直落入深潭之中,溅起朵朵水花,声震如雷。
李生立于潭边巨石上,顿时有了出尘之意,正当其恍惚之间,一青色水牛踏雾而来,片刻便来到了他跟前。
李生知这水牛不凡,连忙作揖见礼,那水牛竟口吐人言向他回礼,那水牛在传授了他六卷《太上玄元经》后便踏云而去了,端的是神奇非常。
得了真经后李生便于青石崖前日夜参悟,这一坐竟是百年之久,待到他再次睁眼,已然是元婴大成的大修士了,他起身回到家中,发现双亲早已仙逝,自己已是孑然一身,于是他又折回伏牛山在那里开宗立派,广纳弟子,号为玄元宗,而他自己也脱去了俗名,自号玄元子,正式出家为道,这便是玄元宗的由来了!
创立玄元宗之后,玄元子便以道祖传人自居,执剑卫道,斩妖除魔,很快便赢得了巨大的声誉,玄元宗也因此而兴盛,此后两百年里隐隐有成为正道领袖的趋势。但是到了玄元子晚年,兴盛的势头却被打断,只因此时魔教出了一个旷古烁今的天才人物‘元魔老祖’。
那元魔老祖俗名、年龄均是不祥,也不知在何处得了造化练就了一身无敌的魔功,而他为人又极为霸道,行事肆无忌惮,成为正道诸门的心头大患。之后元魔老祖创立元魔教,座下聚集了十二位天尊护法,号称‘魔门十二天’,一时间声威大振,在十二天的辅佐下元魔老祖只用了三年时间便收服了魔门诸派,一统天下魔道,势力不可谓不强大,气焰不可谓不嚣张。
那元魔老祖的横空出世,使得正道诸派人人自危,于是玄元子联合正道诸多势力进攻元魔教老巢‘元魔殿’,想要一举将其剿灭,不料却中了元魔老祖和‘十二天’联手布下的埋伏险些全军覆没,玄元子虽侥幸逃脱但也是元气大伤,之后元魔老祖攻到了玄元宗山门,整个宗门也只能依靠护教大阵勉强支撑而已,可谓是危在旦夕。
那元魔老祖久攻不下很快便失去了耐心,他料想玄元子寿元不多不再能危及元魔教,便率领‘十二天’教众离开了伏牛山,他自己也自在逍遥去了。倒不是他自大,那玄元子本就是被他所伤,因而除了玄元子本人外,元魔老祖便是最清楚他伤势的人了。
那元魔老祖果然所料不错,玄元子在其离开之后便感到大限将至,为了存续香火,他不得不重新广纳弟子,十年之间便收徒二十余人,可谓空前,其中便有一个名为萧不凡的年轻人!而这萧不凡不是别人,正是日后玄元宗的第二任掌门千幻道人。
再说这千幻道人,他本是大梁国一宗室子弟,只因元魔教崛起,‘十二天’教众横行中原,河洛帝王乡一时间妖魔横行,恶鬼当道,大梁国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身为宗室子弟的萧不凡无比痛心,无时不想着荡除妖魔,恢复中原,正逢玄元子广纳弟子,他便前往拜师。
令人欣慰的是这萧不凡竟是个百年难遇的奇才,在玄元子的调教下竟只用了三年便筑基成功,十年后便得证金丹,玄元子在他身上看到了复兴玄元宗的希望,于是在临终之前传位于他,并将那六卷《太上玄元经》悉数交于他手。于是萧不凡取号千幻道人正式出家,自接任掌门到退位归隐前后达三百年之久,玄元宗也在他手中达到了鼎盛。
那千幻道人自得了真经之后便不分日夜参悟修习,修为日益精进,三十年后元婴大成,成为天下间首屈一指的高人。之后他又按周易八卦设置了玄元八门,其中掌门执掌乾门,其余七门各设护教长老一人为门首,玄元宗弟子分于八门,统于乾门。
为了更好的管理宗门,又设外事堂、藏经阁、戒律院、灵兽苑、灵药园、丹室、炼器堂等机构,分别由八门门首掌管。
此外他还特设除魔殿,由掌门亲自掌控,成员从各门中选择最优秀的弟子充任,规定每十年进行一次宗门试炼,成绩最好的36名弟子获得入殿资格。
除魔殿设大长老一人受掌门节制,长老若干亦听令于掌门,但若是掌门不在则由大长老代行掌门之职。
之后千幻道人规定,玄元宗各门门首俱由除魔殿长老中表现优异者选任,掌门传人也会在除魔殿长老中产生,从此之后由八门弟子进入除魔殿,再由除魔殿弟子晋升为除魔殿长老,以至于晋升各门门首或掌门传人成为玄元宗所有弟子终身的目标。
除魔殿长老和弟子平日里专事修炼,遇有妖魔危害人间便由长老带领十名弟子为一队前往扫除,有时也会数队同出,自此除魔殿成为历代掌门掌控宗门的有力武器,也成为宗内最强大的力量。
经过数十年积淀,玄元宗实力大增,千幻道人认为时机已到,便联合当时尚有实力的正道各派开启了第二次正魔大战,他们避实就虚,牵制住元魔老祖后将十二天尊渐次剪除,又先后灭掉圣灵门、寂灭宗等依附势力,使元魔老祖成为孤家寡人。
此时已是万事俱备,于是千幻道人与正一门大天师张玄岳、潮音寺住持心尘禅师、张鲁山庄时任庄主鲁兑和正魔大战新崛起的十灵道人一起合围元魔殿,在数日大战之后终于制服了那元魔老祖。
但此时那元魔老祖已练出魔灵,五人手段用尽也杀不死他,千幻道人只好在玄元宗内的青石崖下建造元魔井将他封禁,之后更是迁除魔殿于其上,由除魔殿长老轮流镇守,自此魔教在中原的势力被连根拔除,天下重归安宁。
以后千余年间那元魔井逐渐成为魔道中人谈之色变之所,无数大魔被灭后都逃不出被封入元魔井的下场,而元魔井中的九九八十一重大阵更是所有魔头的噩梦。
元魔教覆灭之后千幻道人积极扶持大梁王朝,助其击退外夷,并于每年立春开坛做法祈求国泰民安,终于稳定了朝局。
为感谢千幻道人的再造之恩,大梁皇帝萧立明亲上玄元宗叩拜三清,并宣布道教为大梁国教,千幻道人为大梁国师,为表诚心更是令太子萧睿拜入玄元宗,从此大梁太子拜入玄元宗成为定制,玄元宗名声大噪,成为正道诸派之首,至今已有一千两百余年。
天下安定后萧千幻便开始长期闭关修行,俗务交由徒弟无尘子及各门长老处置,两百年后便传了掌门之位云游四海去了,从此世间便再无其消息。
一千多年过去,玄元宗也已传到了第十一代掌门玄机道人手中,而关于这玄机道人的故事我们之后再叙。
玄机道人掌控玄元宗近两百年,他与潮音寺主持慧难法师、御灵门门主木灵真人、张鲁山庄庄主张羽珏一道被世人共尊为正道四大宗师,玄元宗在他的带领下又有了新的发展。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