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显圣》免费试读_虾仁九块五

时间:2019-03-05 01:56:27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虾仁九块五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桃源逃缘

万千世界,从古至今,数不尽王朝更替,胜败兴衰。

这一处大陆版图之中,烽火硝烟几十年后,如今天下稍安,但有一处地方,好似从不曾惹过战乱。

桃源村,算是个好名字,在齐国,大凤,武国交界之处,不属于某一国,所以也不受任何管辖,倒是逍遥自在。

但就是地图中不起眼的一个小点,几十年的烽烟战火,都绕着它烧。如今三国鼎立,却依旧没有哪一国先来开刀,所以这桃源村,也就真的成了个三不管的世外桃源。

久而久之,这桃源村的百姓,就在此定居下来。

“长生,你怎么又没来听课?张先生今天还问起你了。”

稚嫩童语从一名七八岁孩子的嘴中传出,这名桃源村土生土长的娃娃,长着一个浑圆的脑袋,脸大,脖子小,总是乐呵呵的。

只是桃源村不是什么富庶之乡,孩子身上的衣服简陋的紧,补丁总是不够用的,尤其是这么大的孩子,往往出去一天,回家时的衣服就变了个样。

这圆脸孩子名叫刘志浩,是这村里的孩子,而他口中说的长生,则是他的朋友,楚长生。

楚长生不同于刘志浩,他不是在村里出生,是被他的父母带到这里的。

当时村里突然闯进一男一女两人,而且那妇人怀中还抱着一名孩子,那孩子便是楚长生了,那时的楚长生还不满周岁。

那一双男女身受重伤,浑身是血,村里的人都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有人听到妇人怀中的婴儿啼哭,就跑去找村里学问最大的张先生。

等到张先生到场,那孩子的父亲已经不行了,那妇人的鲜血也沾满婴儿的襁褓。张先生见到此景叹了口气,让村民帮忙把那妇人送到了村里唯一的药铺。

只是妇人因为伤势太重,所有人都无能为力,最后还是张先生和奄奄一息的妇人说道:“你到此,应该也是为了你那孩子,不知你可愿意让他留在这里?”

妇人看了眼婴孩,点了点头。

张先生又言:“不过有一点,孩子可以活命,但是将来你是希望他为你们报仇,还是平平安安在这世外桃源过好一辈子呢?”

那妇人看着已经熟睡的孩子,嘴角有了笑容,断断续续道:“只求他,长命百岁,无需报仇。”

“可怜天下父母心,既然如此,这孩子就留下吧。”

张先生伸手抱过孩子,妇人依依不舍,眼中满是眷恋。

张先生问道:“可有名字?”

妇人摇头,然后说道:“他爹,姓楚。”

“那……取名长生如何?”

“好!好!”

妇人似乎对长生非常满意,谁家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儿长命百岁。

不求荣华富贵;不求功名权势,就算那天上仙人,也一样会有烦恼。娘亲只希望孩子安稳过一辈子,只是不能亲眼所见了。

妇人眼光慢慢涣散,只是依旧不肯闭眼,已经无神的眼珠还是看向自己的孩子。

从此,村子里就多出一个叫长生的男孩。

转眼之间,长生已经六岁,这几年来长生可以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村子里百来户人家,基本上他都住了个遍。

而如今长生六岁,已经到了读书的年纪,张先生办了一家私塾,免费为孩子们教书,只是今天却不见楚长生的身影。

回家路上,刘志浩看到在河边抓鱼的楚长生,才开口问道。

楚长生不像刘志浩那般生的壮硕,他体型略显瘦小,不过长了一张细皮嫩肉的脸蛋,小时候还经常被误认为是女孩,经常让刘志浩羡慕不已。

楚长生此时脱了上衣,露着没什么肉的肩膀前胸,河边有一只竹篓,里面装着几只鱼,个头还不小。

听到刘志浩叫自己,长生说道:“今天是陈爷爷寿辰,他平时最爱吃鱼,可总是不舍的自己买,我来给他捉几条。”

楚长生口中的陈爷爷,是个无儿无女的老头,长生曾跟着陈老头住过一段时间,所以打算给他祝寿。

听到是给陈老头抓鱼,刘志浩说道:“长生,你咋想起给他祝寿来了?你忘了去年咱们不过是吃了他几个西瓜,那老头就用烟袋追着咱们打。”

提起陈老头,刘志浩不陌生,他没有亲人,年纪大了只有自己种一些农物才有口饭吃。小孩子总是顽皮捣蛋,有一次刘志浩就伙同楚长生,偷摘了陈老头的几只西瓜,可这西瓜是陈老头留下的种子,这才把老人家气坏了,追着两人满村子跑。

楚长生笑了笑说道:“事情是咱们不对,天不早了,你也和我一起去吧,鱼汤可是不常有的。”

刘志浩舔了舔嘴唇,马上把旧账翻过去,和长生一起给陈老头送鱼去了。

晚上,一老两小坐在炕头,这鱼是楚长生炖的,肉质鲜嫩,鱼汤更美。

刘志浩最爱鱼汤,自己就喝了两大碗,陈老头把那盘鱼推到楚长生跟前,自己拿起那根老烟袋,边抽边说道:“人老了,饭量也不行了。”

此时门外却意外的传来敲门声,长生问了句:“谁啊?”

却是张先生的声音:“是我。”

长生赶紧跑去开门,只见张先生站在门外,手里还拎着两壶酒,看到楚长生开门,对着少年笑了笑,一副就知道你在这里的表情。

“陈老哥,我是来祝寿的。”

张先生把酒放在桌上:“知道你很长时间没酒,所以我就把当初珍藏的两壶拿来了,尝尝?”

陈老头看到张先生,也没有站起来,自顾自的抽起烟袋。

“你们这些穷酸文人,喝酒就喝酒,非要找个好听的理由,非说是什么师出有名,不痛快,不痛快。”

张先生也不生气,笑呵呵的把其中一壶酒打开,顿时浓郁的酒香充满了整个茅草屋,终究老酒鬼不能闻到酒味,烟袋最终还是变成了酒碗。

两个大人喝的尽兴,两个小孩就吃起鱼来,等到两个大人都喝的醉醺醺,刘志浩照顾陈老头休息,长生则扶着张先生回小院。

途中,长生问道:“先生平时不是不喝酒的吗?上次客栈老板娘送来两坛酒,先生都没有收下。”

张先生确实不胜酒力,走路左摇右晃,看似要倒但好在偏偏不倒,他开口道:“圣人说,无功不受禄,就像是做生意,搞不好是个赔本买卖,我是读书人不是生意人,做不好也不会做。这往外散财,手中虽然空了,但是这心里也舒坦了。”

楚长生听了个大概,他不太明白张先生送东西还这么开心,在少年眼里,钱财是好东西,有了它,王大哥不必在大风天还上山砍柴,李奶奶也能买药来治几十年的咳嗽,钱财是很好的啊。

到了张先生的小院,长生把张先生扶到床上,夜里有风,怕张先生着凉,长生再帮着盖好被子。

之后少年在厨房干草堆上,躺了个舒服的姿势,睡了过去。

日升鸡鸣飞鸟惊,一缕晨曦照长生。

长生起来一看,张先生已经在院外,楚长生不好意思道:“张先生,您起的真早。”

张先生伸了个懒腰:“外面马蹄阵阵,好像是有客人。”

此时在桃源村村口,说是村口,实际上也没个明显的标识,只是在距离河边百米处,有一块半米高的石头,上面歪歪扭扭刻着四个字:世外桃源。

这四个字,不同于任何一种字体,也不够工整,倒像是刚刚练习写字的幼童所写。

两辆马车就停在这块不起眼的石头旁,第一辆马车的车夫是个神采奕奕中年汉子,此刻他恭敬说道:“桃源村已到。”

车帘被一只纤细的手掀开,从里面出来一位美妇人,和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娃。

美妇虽已是有了年纪,但所谓徐娘半老风韵犹在,眼前这妇人皮肤细腻,脸蛋红润,平时定是保养的极好。

而妇人身边的小女娃,才这般年纪,就有了倾国倾城美貌的资质,粉雕玉琢,煞是可爱,尤其是那灵动的眼睛,除了女人天生的妩媚,竟少有的多了一丝英气。

她见娘亲看着这块石头出神,小姑娘拉了拉美妇的手:“娘亲你在看什么?这几个字写的好难看,还没有霜儿写的好。”

妇人宠爱的摸了摸闺女梳起的两根马尾辫,笑着道:“这字看似凌乱,但既然出自那人之手,必有不凡之处,娘亲虽然不懂得武学道法,也能猜个大概。”

小姑娘还是不以为然,突然她翘声声的问道:“秦叔叔,这字真有这么厉害吗?”

中年车夫闻言点点头,又摇摇头,把小姑娘急坏了。

“这摇头点头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好与不好?”

名叫霜儿的小姑娘,生起气来小手叉腰,嘟着嘴,没有丝毫的威慑力,却把人都逗笑了。

秦风说道:“这字初看时不觉有什么,但第二眼却好像隐隐透出了剑意,可又转眼之间化为乌有,等到再看这四字,就有了种模糊的感觉,只觉得简单四字,晦涩难懂,不认识了。”

秦风又看着小姑娘笑道:“叔叔只能看到这,要想明白这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妨去问问师傅,想必师傅他肯定明白。”

霜儿闻言,扭过小脑袋偷偷望了一眼后面的那辆马车,又马上把脑袋缩了回来,像是有些害怕。

妇人轻轻笑着,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公主,能让她害怕的人可不多。

此时后面的马车传来一声略有苍老的声音:“走吧。”

前面马车上的几人点点头,美妇和小姑娘重新坐回车里,秦风架着马车缓缓而行。

第二章 故人来又还

桃源村是不常有外来人的,即便偶尔会有往来的旅人暂住,也都不会长久。

此时这两辆气派不俗的马车,施施然行至桃源村里,引得不少人为之侧目。

可侧目归侧目,没有一个人会去上前询问,只因那驾车汉子无形之中有一番威势,只不过目视前方缓缓驾车,偶尔的眼神扫过,便足可让人惊惧。

刘志浩早早来到张先生家小院,正好与两辆马车迎面撞见,两方同时停下,刘志浩楞在当场。

少年最喜新奇,见到不曾见过的马车,刘志浩竟没挪动脚步。此时小院的门忽然打开,楚长生先是看了眼马车,见到刘志浩杵在门口,一把把他拽进院内。

秦风下了马车问道:“可是张先生的住处?”

门口探出楚长生的一颗脑袋:“张先生说了,贵客远来理当相迎,只是相见之后徒增惆怅,不如不见。”

楚长生说完这段话,秦风微微皱眉,在后面的马车车厢里,传来一声不轻不重的冷哼。

楚长生只觉得遍体生寒,在这炎炎夏日,此刻他却有如坠冰窖之感,不受控制的打了一个哆嗦。

前面马车的车帘又被掀开,中年美妇挽着小姑娘的手跳下马车,妇人先是向后方马车施了一礼,然后说道:“先生无需动怒,让妾身来问。”

美妇走到小院门前,微微弯腰,对着楚长生轻声问道:“张先生还说别的没有?”

楚长生被这个雍容华贵的妇人一问,很是拘谨:“没,没了。”

转眼就看到一个俏丽的姑娘,在妇人身边瞪着自己,长生没有见过如此好看的人儿,不禁多看了几眼。

门后的刘志浩也悄悄张望,小村穷苦,哪里见得到所谓的大家闺秀,村里最好看的娘子,就是那客栈里的老板娘了。刘志浩和楚长生曾一同在客栈里做过帮工,时间长了,总能听到食客们夸夸其谈,说那老板娘的身段如何前凸后翘,腰肢如何细,胸脯如何大,所以两个小孩子也跟着没少看。

只是看归看,两个屁大的孩子能懂什么,但此时见到这美妇和这亭亭玉立的姑娘,才是真正觉得好看,比那老板娘好看的多。

霜儿察觉出两个小鬼一直盯着自己,少女样貌虽俏,可脾气实在不敢恭维,平日里有无数下人小心伺候,哪里有人胆敢盯着自己看,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小姑娘一跺脚:“看什么看!去把你们那什么张先生叫出来!”

楚长生和刘志浩都是同时被吓的一愣,乖乖,虽然比老板娘好看,可这火爆脾气都像如出一辙,怪不得张先生常说,女人是洪水猛兽,越好看越凶猛。

妇人拉住自家闺女的小手,歉意道:“麻烦两位弟弟转告张先生,就说大凤秦氏求见。”

刘志浩和楚长生对视一眼,忙跑去给张先生报信,院外几人安安静静等着,霜儿依旧不情愿。

“这么大的架子,还要我们等,要是在咱们大凤,一定让爹爹把他们都抓起来!”

妇人伸手在女儿额头轻轻一点:“你爹什么时候教过你仗势欺人了?不可胡作非为。”

秦风此时开口,颇有自嘲意味:“大凤的名头可以威慑天下百姓,在这里还真就是有些行不通。”

大凤秦氏,一般人听闻,肯定会想到是大凤王朝有名的上流家族,少有人能联想起,秦氏乃是大凤之国姓。

大凤立国两百余年,先后十几任皇帝,二十年前,大凤王朝一统北部中原,连灭大大小小称王者不计其数,最后三国各据中原版图,分庭抗礼,几十年战火,谁人不知大凤红甲骑兵。

张先生听到楚长生一五一十把事情说完,这个双鬓已经斑白的书生,稍稍叹息,既然是秦氏找上门来,见与不见也就由不得他了。

小院那破旧木门被打开,妇人领着小姑娘迈步而进,秦风紧随其后,可第二辆马车却丝毫没有动静,不见有人要出来。

妇人终于见到正主,对着张先生躬身一礼:“见过先生。”

此时壮汉秦风也是拱手道:“见过前辈。”

刚想说几句责怪之话的霜儿,看到母亲和秦叔叔都这么恭敬,张口欲出的话,反而到了嘴边却没了声音。

张先生束手而立,嘴中连忙说着不敢:“我只是一届书生,哪里敢让当今大凤太子妃为我行礼。”

被说穿身份的妇人一点也不惊讶,只是笑着说道:“此行来的实在冒昧,还请先生海涵。”

张先生摆了摆手,然后让在一旁已经看傻了的楚长生和刘志浩去给客人煮茶,自己领着一行人来到了屋内落座。

“桃源村只是一个百余户破败村落,既不是什么仙家洞府,又没有奇珍异宝,已经安安稳稳了许多年,大凤看的上这块瘦肉?”

张先生直言不讳,一开口就说到了重点,秦风当时神色一凌,屁股刚刚坐下就想要抬起来了。

妇人神色如常:“先生,你也明白,这桃源村从来都不是块肥肉,只是家中老爷近日身体有恙,平日里不起波澜,眼前哪怕是一根小刺也足可以要人性命。”

张先生恍然:“恭喜太子妃将要荣升皇后了。”

如此传出去将会惊世骇俗的一句话,从张先生嘴里说出,就像往日里在私塾读书一样随意。

妇人不悲不喜继续说道:“我既嫁入秦家,有些事情就是我的本分,先生是明事理的人,我秦家也佩服先生的仁义,可有些事情,先生拦不住,就算我大凤不做,另外两家也是要做的。”

张先生微微皱眉,一股无形气机似乎被牵引出来,整个小院都在微微晃动。秦风从椅子上弹射而起,把小姑娘,也就是大凤公主护到自己身后,紧张的看着眼前这位读书人。

“灭掉数国还不够,就一定要赶尽杀绝?”

面对张先生的质问,将来的大凤皇后丝毫不怯懦:“不是我要赶尽杀绝,只是生在帝王之家,有些事情就由不得自己。如果张先生愿意,现在就可以取我性命,小女子愿意用性命来换先生一个义字。”

紧张万分之时,楚长生端着一托盘刚沏好的热茶走了进来,看到屋内的气氛不对,少年停下脚步,咽了口唾沫。

张先生缓缓吐气,重新坐回椅子,招呼楚长生把茶放在桌上,几人又重新做好,只是气氛更加诡异,一人一杯茶,只闻其香不见有人说话。

楚长生小心翼翼退了出去,妇人对着闺女说道:“霜儿,去外面玩吧。”

嚣张跋扈惯了的小公主,此时也是乖乖听话,一句话也没有多说,跟着楚长生就出了屋,然后就看到楚长生和刘志浩悄悄蹲在屋外墙角,显然是在偷听。

两人看到小姑娘也出来了,当时愣了一下,鬼使神差的,两个小屁孩同时伸出食指,在嘴上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小姑娘眨了眨她那双大眼睛,竟也跟着蹲在那了。

张先生端起茶杯又放下:“敢问皇后娘娘,准备何时动手?”

“此事,已经通知齐国武国。”

张先生似笑非笑:“老人都已经快死绝了,就不能多等等?”

“皇上已经等不起。”

“无辜之人又当如何?”

妇人郑重道:“我大凤可允许先生带走十人,这是底线。”

“承蒙皇帝厚爱,威名远播的大凤国君都要给我面子,真是荣幸之至啊。”

像是没有听出其中的讽刺意味,妇人说道:“桃源村有重宝的消息,马上就会传开,希望张先生早做准备。”

如今三个王朝已经不是刚刚问鼎中原,连年大战元气大伤,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就像猛虎养好了伤病,要开始吃人了。

只不过这次最先遭殃的是桃源村,而其次就是江湖中的各路门派,一旦江湖上各路人马前来寻宝,只怕都是有来无回了。江湖和庙堂,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错综复杂,自古以来的当权者,对于那些不安分的江湖势力,可从来没有什么好脸色。

张先生陷入沉思,然后他莫名问了一句:“他怎么不进来?”

又从头扫视了一眼秦风,悠悠说道:“虽然我们几个走的道路不同,可你连声师伯都不叫了吗?”

秦风的脸色顿时尴尬无比,只好恭敬的说了声:“拜见师伯。”

张先生佯怒道:“这么不情愿,是怕你师父吗?”

“不敢,不敢。”

此时院外马车又传来一声冷哼,听到这个声音,张先生呵呵一笑:“传说中的大凤国师,怎么到了我这里就成了缩头乌龟?你这把老骨头怎么到现在不敢见人了,你不是号称未上战场屠百万,手下亡魂无可数吗?”

“张春仁,且尊你一声师兄,顺应天时一呼百应,逆天而行尸骨无存。”

全名张春仁的小镇教书先生,闻言看了看一脸平静的将来的大凤皇后,低着头默不作声的秦风。

没有回应门外马车上的话,而是抬起头自顾说道:“这春仁二字是当年师傅赐下的,师傅说过天道难违,也说过修行之人要有仁义之心,如果可以少死一些人,也总算能对的起这个仁字。”

门外一辆马车调转车头,蓦然向回驶去,马车中独坐一位老人,倒退个二十年时光,报出老人的名号不知可让多少人闻风丧胆。

大凤国师陶秋水,也就是这人成为大凤国师之后,运筹帷幄,和大凤皇帝一起励精图治,十几年间连灭大大小小十余国,一统中原北部,一身功绩可以说是赏无可赏。在大凤国,国师说的话就如同皇帝的圣旨。

此时这位地位尊崇的老人正小声念叨:“师兄,道不同只好如此,只是世上又要少一位圣人了。”

一辆马车,悄然出了桃源村。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