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匣子的一生》——偷影子的人
序言
我是一名就读财经类学校的大二学生,学的都是一些需求理论曲线,边际成本,均衡价格等等。每天抱着经济学人报纸看的是头昏眼花,嘴里还时不时蹦出几句英文。直到有一天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了解到有中文起点网这样一个创作的平台,我开始重新审视多年前我自己给自己定下的一项任务--为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人写一篇转述,让文字永恒地留住他,,,,,,,,,,,
他是一个农民,一个有着闲情逸致的农民;他是一位文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他是古时封建家长制的巅峰,但却扮演着有悖于其身份的角色。我喜欢他,不仅仅因为他是我的爷爷,更是因为他那传奇的经历和近乎包含一切美好品质的人格。我一直都无法用几个毫无生气的冷冰冰的词语来形容我的爷爷,因为他是那样一个活灵活现的人,一个时时刻刻都迸发出生命激情的有生命的存在,,,,,,
我的爷爷1942年11月21日生,今年七十七岁了。他老人家毕竟是四十年代出生的人,说没有封建传统观念一定没有人相信的。但正是这极强的家族荣辱观一直支撑着我爷爷渡过大大小小的艰险和曲折。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叫做《台阶》。“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有人说家乡地势低,房屋基底做高点,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人说,台阶高,屋子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相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没有觉得他有地位。但他日日夜夜盼着,准备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房子。我在上那篇课文的时候我哭了,哭的静悄悄的,周围的同学,老师都没有发现,甚至是我的同桌也没有察觉到丝毫的与往日的不同。但是我明明白白的记着,那堂课上我哭的很伤心,泣不成声,,,,,,因为,因为我觉得课文中的那位朴实无华的农名父亲不正是我的爷爷吗?他们俩太像了!在他的心里,家里面人的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他把一切最好的都留给我们,但往往却忽略了自己。
虽然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这本书说每个人只会真实的对自己感兴趣,只有是关于自己的话题才是最值得聊的内容。但是这对于我好像并不大适用!因为每当和别人讨论起我的爷爷,我都会滔滔不绝,有一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感觉。我真诚的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可以了解一下我的爷爷,因为我觉得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偷影子的人记
二零一八年七月三日
第一章 放牛娃出生了
“ 1837年哪,鬼子就进了中原,先打开卢沟桥,后打开山海关,这火车道就通到了济南么,,,吆呼嘿,鬼子就放大炮,八路军就拉大栓,瞄了一个准,咦!打死个翻译官,他两腿一伸就见了西天么,,,吆呼嘿。”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哼唱的歌谣,在电视里,日本鬼子似乎是那么不堪一击。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抗日战争真的如那些抗日神剧一般轻松无压力的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真正的事实是抗日战争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一场极为深重的灾难。而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他出生了!
他生的真不是时候!
“姥娘,五十年前,大旱,饿死许多人”,“饿死人的年头多得很,到底指的是哪一年“。1942年,中国在那个时候是非常的落后贫穷,积贫积弱,而且正是抗日战争最严酷的一个阶段。这个小家伙也没瞅准好时机就急急忙忙的出来了,在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在那个年代,吃不吃得饱饭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多生一个孩子就多一张嘴,这给原本就不富裕的莞氏家族又增加了一个偌大的负担。虽说那时的人们生活很是清贫艰苦,但对于孩子取名字这件事可是毫不含糊的,因为在那个饥荒遍地,饿殍枕籍的混乱年代,孩子可能一不小心就没了,或许是饿死的,或许是太顽皮掉进河里淹死了,又或者是染了疟疾病死的。在那个年代,为了传宗接代,就算是吃不上饭,他们生孩子的愿望也不会有一丝丝削弱。因而,这个瘦弱的小家伙还比较幸运的拥有一个较为正式的名字,不像村里面其他叫什么狗蛋,铁蛋,这个妮那个娃的。他的爷爷是一个富农,因此家里面也还算过得去,对家族传承还是比较注重,他们专门给这个小家伙起了一个名叫莞厚,希望他以后做一个忠厚老实的人。
家里面人都喊他大厚儿,希望他能长的高高大大的,强强壮壮的。“真担心这个瘦弱的小家伙啊,刚生下来就三斤多一点,不知道能不能养得活哟!”。“我看着这孩子怪有福气的,眉宇间透着一丝丝文人的俊秀劲儿,长大很有可能是拿笔杆子的大人物呢!”说着,大厚儿的妈妈和舅姨大笑了起来。
果如她们所料,这个小家伙真的活下来了,长成了一个活蹦乱跳,一秒钟也闲不下来的,就连老鼠洞都想去掏一掏的小捣蛋鬼。因为大厚儿年纪还比较小,干不了重活,所以就把放牛的活儿交到他手里。每天天刚蒙蒙亮,大厚就早早的起了床,从后院的牛棚里拉出那头有着锋利的牛角,个头都有他十几个大的老黄牛。第一次的时候,那老黄牛还似乎有点儿不情愿,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不停地摇着它的牛角好像是要把大厚儿给顶起来。不过这小家伙可是一点儿也不怕它,把袖子一撸,眉毛一横就要和它对着干,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幸亏大厚儿的父亲及时赶到,狠狠的用尼龙鞭抽了老黄牛几下,这才使得那老黄牛乖乖的被大厚儿牵着鼻子走,要知道,大厚儿的手上可拿着一根手腕粗的竹竿呢!自那以后,老黄牛就成了大厚儿最亲密的伙伴,他们俩基本上天天黏在一起。大厚儿累了就爬到老黄牛的背上睡一觉,那老黄牛似乎好像是有点通人性的,看到自己的小主人趴在自己背上,也竟然就静静的摊在地上不动了。每天大厚儿起的比太阳还要早,拉着他的那头老黄牛就来到向阳的山坡上,老黄牛在一边安静的咀嚼着青草,大厚儿就在一旁儿捉蟋蟀,翻跟斗,,,,,,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