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烟先生》——锐子良
燃起的青春
我燃起的第一根香烟的具体日期已经记不清了,些许是自己少年十几岁时在老家参加的乡亲们喜宴中燃起的。但是我清晰的记得自己有烟瘾的时候是从自己二十岁时开始的,那时是2000年的五月份,当时家庭突遭变故(亲人离世),自己年轻的心灵上遭受了不小的打击。但是这仍然不是我抽烟的根本诱因。
当时,大学里宿舍里有抽烟的室友,2000年有烟瘾时我二十岁,记得次年2001年的那个七月,中国足球队第一次打入了世界杯32强,一股青春的激情催化这宿舍里的我们这群年轻的心,大家尽情的狂欢,抽烟+啤酒替代了扑克牌与方便面。那时,我又刚在外部接了一个网站建设项目,小赚了一笔外快,伴随着那份有些虚荣和假装成熟形象的心态,身上的烟就这样燃起来了。但那时没有太多的烟瘾,通常一盒烟一个星期左右,直到后来毕业了我一直是这个数据等级。毕业后,我先是和同学合租在一起,遇事儿有的聊、吃喝在一起,室友不抽烟,我也就跟着减到了几乎不抽烟的境地。甚至中间有三四个月没有抽烟。再后来我和同学室友阿良分开,我独自租房了,独处时又重新燃起了香烟,所以单身的朋友,独处时居然是你容易引发和染上烟瘾的时刻。尤其现在视频剧发达,宅在住处看片、打游戏时很容易嘴里无聊,不是乱吃就是吸烟。所以单身独处无论如何都是很容易被染上烟瘾的。
后来,我就恋爱了,在恋爱的那两年里,竟然也一度又将烟瘾降低到最低。毕竟满嘴烟气,绝大多数女孩子是很反感的,再加上当时边工作,边在考研,心中有所追求+有所甜蜜兴趣所系,2002年直到2005年末一直是我抽烟频度极低的状态。但是诚然的说,其实并没有戒烟,错失了戒烟的一个绝佳时期;当时其实面对各项软件项目工作,压力并不小,但是对于青春20岁出头的自己来说,挑战意味着学习和能力的增长,所以说吸烟决不能当做是工作有压力的接口。更多是需要我们心态调整好。
再者,需要补充的一点,那就是我的父亲年轻时是抽烟的,我的童年其实眼里就是父亲面对家庭和工作的压力时的抽烟形象。家里我的兄弟都没有吸烟的习惯,唯独我,像“遗传“一样继承了抽烟的习惯。所以当下的你,如果和我一样,已经为人父母,更应该戒烟当立决,因为我们都习惯和形象是会“遗传“的…,况且一个不珍惜健康,反复吸烟的形象其实也是我们内心不想就给孩子们的。
周边环境影响你
环境对于吸烟的习惯影响可谓影响至深,在我在加入华为之前的两家公司里,周边抽烟的小部门同事一直很少,还有很多女性同事,所以自己的抽烟的频度似乎一直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有时候一天两到三根,有时候加班熬夜会有半包的样子;但是其实那是已经处在难以摆脱的有瘾境况了。
30岁时,我做了爸爸,在家庭打算要小孩的前一年时间里,自己大约戒烟了十个多月,为了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这一点自己做到了。孩子出生后,骤然之间,第一次自己不得不面对工作、家庭和对孩子的照顾,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加上孩子黄疸、体弱多病,还有家庭在照看孩子方面的琐事,让自己焦躁了起来。在这个时候渐渐地抽烟就逐渐增多了起来,但是其本质上还是心里觉得孩子出生了,自己可以抽烟了的心理问题。所以对于烟民朋友,当你新作父亲后,千万不要心理作崇和重拾烟头,否则你将重新陷入尼古丁的深渊,些许是几年,也可能是一辈子。
记得当时有个叫阿东(化名)的同事,用现在的话说,也算是我的“闺蜜“的了,平时里只要遇到点工作中的困难和事情时,就主动和抽烟的同事一起去抽烟;抽烟者的心理总是会为自己找千万个理由和接口,我们工作上相互配合,每天早上10点、下午15点左右去楼道里抽烟。加上当时的部门领导也抽烟,当时北京市还没有在公共场合严格的禁烟规定,所以部门同事聚会时男同事们经常抽烟。可以说这个阶段是我抽烟的数量升级到第二个台阶的时候。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自己的内心仍然没有把烟当成自己的好朋友,很多时候在由于瞌睡、写材料没灵感或者和同事聊天时的一种介质而已。只不过说明,周边的同事、工作的氛围却绝对是我们抽烟习惯的催化剂,当你处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的话,想戒烟几乎是很难的事了。
后来我在2011年加入了华为,初到华为,感受到的是清新的环境,周边同事大多数不抽烟的一个氛围。但是后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忙碌的工作和不分黑白昼夜的任务,这时候身体里的戒断效应开始不断的发作,竟然在楼层里和楼下找到了抽烟处,对烟的数量和需求一下子就上去了。现在的华为的办公楼宇中已经很干净,没有了抽烟室一说,当时的深圳总部楼层里每楼都有一个狭小的抽烟室,室内都被熏的黄黄的,八九个人进去放开了抽烟,与此同时,每个人都还吸着别人的二手烟。回想起来还是有些不敢想想的,毕竟当时的抽烟室不同于现在某些城市的机场內的抽烟室(有很好的排风设备和宽敞的空间),当时我们的抽烟室排风设备对于那么多抽烟的同事来说几乎起不到多大作用了。
也不知什么时候,公司和外部的客户一样,都统一将抽烟处改为楼下某角落了。这个举措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抽烟的困难性。因为抽烟需下楼,通常里,由于工作紧张和忙碌,有时候一上午都忘记喝口水和去趟厕所,更难顾及抽烟了。通常也就一天下去两三趟,这样我的抽烟数量又再次小幅回落。因为楼下抽烟处的人相对未必比得上之前同楼层的人熟悉,所以说,和熟悉的人一起抽烟是自己最难戒烟的时候,因为除了抽烟,通常大家相互聊谈成了助力抽烟习惯的催化剂。有时候自己的心理,看到座位上的同事烟友下楼了,自己的心情就有些痒痒了,也想下楼抽,殊不知这个时刻,尼古丁其实已经如同毒品一样对我们控制了。
在那一两年的抽烟中,由于在深圳,滨海的城市,空气湿润,抽烟带给自己咽喉和鼻腔的损害并没有像在北京影响那么大,2011年前也在北京,首都雾霾严重,加上北方干燥,所以在来华为的深圳上班之前自己时常扁桃体发炎和生小病。但是后来工作生活在深圳,空气湿润,抽烟后病症并不是很明显,但一定程度上放任了自己的抽烟习惯。所以,即便到现在,各位去南粤(广、深等城市)一带坐出租或很多场合,仍然看到很多南方的男性抽烟甚多。这个比例相比北京、上海,抽烟比例高的很多。但是抽烟终究不仅对心肺有伤害,而且对鼻腔和喉咙也是伤害很大。很多老烟民,到了晚年即便没有得肺癌,都得了喉癌或鼻腔癌,这一点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
尤其是声音沙哑、经常扁桃体出问题的朋友,请尽快把烟戒掉,为了自己的长远健康,该是要下定决心了。环境对抽烟者的影响总是很深刻,假设把一个人放置在一个没有烟民的环境,相信对于他的戒烟绝然是很有效的;当下想戒烟的朋友,如果你割舍不掉一起抽烟的烟友环境,那就绝然走不出戒烟的泥淖。
长期吸烟的人,突然戒烟容易出现戒断综合征,大部分人会误以为“容易生病”,实际是尼古丁突然撤断后出现反应。每次我们戒烟后,科学上讲,是我们血液中尼古丁浓度降低,加上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原因,尝试戒烟者可能会诉说由于停止吸烟,他们出现的种种不适,如渴望吸烟、烦躁不安、抑郁、紧张、易怒、萎靡不振、注意力不能集中、睡眠障碍等症状,但这些都是自己在自找理由,当看到环境烟友们的“畅快“时,很容易一次次复吸和难以戒断。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