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数易》——西邪黄药锋
第一回 天地成型二仙历 只为善缘 三清昆仑谈人间 老君下凡
话说自盘古氏开劈天地之后,自成人间、天地、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诸物承蒙生于天地之间,吸食天地灵气,为精灵鬼怪妖魔,然此辈不知修行不易,道高残忍者往往恃道横行,杀戮无辜,以至生灵有涂炭之危,至于濒临无后之地。
上界自开辟之前孕育仙人鸿蒙,鸿蒙老祖又以其无上法力,以混沌之间,又造盘古、伏羲、女娲三仙,盘古为其师广发善缘,愿舍身开辟天地,伏、女二人继续修为直至天地成型之时,放才修的半仙之体。
鸿蒙老祖见开辟之后下界生灵一直灭绝之地,方令二仙下凡修炼,降妖除魔,又令女娲氏造人积善。
凡间自此终究迎来生机,然而下界生灵不知自爱,自甘堕落成魔,以致于二仙下凡千年,终未回天。直至女娲氏造人之后,择三根骨较厚之人,收其为徒,取道号为道德、原始和灵宝。
此三人在伏羲氏教导之下二百余年,方有小成,这时鸿蒙老祖下降凡间,授三人道术法宝,携伏羲,女娲二人重回天界。并令三人在凡间降魔卫道,广守门人弟子,至轩辕黄帝与炎帝在逐鹿同战蚩尤之时,辅佐炎黄二帝,同败蚩尤,方能功德圆满,脱劫飞升。将天界之位传于轩辕氏,自去历劫。
乃是天下依旧太平无事,五帝三皇,夏禹商汤,直至商末帝辛不知敬天地,触怒玉帝,黄帝下召灭商汤八百岁天下,易天下天子之位。
于是原始天尊,命姜子牙下昆仑山,网罗天下人才,共助姬氏成就霸业。事成之后封天下三百六十五人位列仙班。
此时轩辕帝将天上玉帝之位传于东皇太一,自去凡间历劫一千五百余载,最后才重归帝位,这是后话不提。
且说姬氏成就霸业,裂土分疆与诸侯,二百余年间国泰民安,谁知厉王昏庸无能,多行不义自毙,厉王三十年,任用荣夷公,行专利,为天下百姓不齿。又任用卫巫,厉王三十四之后,无人敢议论其过错,甚至走在大街上,见着熟人,也只能传递眼色了。又过了三载,百姓周民共反执政,厉王逃到了彘,召、周二公辅政号为共和,十四载二公后还政于宣王,宣王之即位,中兴大周,怎奈晚年昏庸,屠戮臣子,北征戎狄,中兴之德荡然无存。四十六崩,其子幽王即位,但幽王之政贪婪腐败,任用虢石父为政为天下人皆唾弃二人。幽王竟为得褒姒之后,褒姒不曾假于辞色过,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失信于四方诸侯,埋下祸根,那大好江山竟断送于一个昏君与一个祸水手中。不久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幽王又烧狼烟,诸侯因幽王多有此举不信,无人出兵护王,可怜幽王葬身于胡人刀下,褒姒被俘,西周亡。
西周亡后,幽王之子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自此王室衰微,诸侯难禁,竞相争霸,互相吞并,问鼎天子时有,行六侑者却行八,悬三面者却悬四,礼崩乐坏。社稷有累卵之危,人民饱受苦难,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纷争四起,大小兼并,全然不知唇亡齿寒之理。僭越王权,不朝天子之事数不胜举。
天上三清见此景象,自聚于昆仑山原始天尊洞府,商议大事,共推善举,愿教化苍生。
灵宝天尊:“师兄,天下如此混乱,是不亚于当初二师下凡之境地,人间现时竟成这般模样,不知师祖追不追悔当初命师叔造人之令否?”
原始天尊:“师弟不可如此说话,当初如非师祖命师叔造人,我三人不知现时在何处呢!我三人幸蒙师父、师叔二人垂青,修炼成三教祖师,活至今日,见得下界凡人竟成这般,应当教其知礼明理,与人为善,如若当初师叔不曾选中我三人,我三人现时只能在阴间唾骂这些不肖子孙了,那还能见着现时这般呢?”
“师兄说得固然有理,可是现时谁能教化这些凡人呢?我观九州中华,燕北多壮士,却少些目光远大之人,不堪行此任。宋楚多君子,却少血勇壮士者。北晋不久将会被瓜分,其民甚有些小聪明,可只能成商人。秦川自是帝王乡,日后一统天下者出于此,但此辈血勇急躁,却少耐心者。吴越此地,互为世仇,今又争霸,残杀百姓,不知怜悯,其堪担此任。那可教化天下民众者,自是在齐鲁之间了!”
太上老君:“师弟说得不错,可是这齐鲁之间的人,不是凡人是天上文曲星,非我三人弟子中人,下凡历劫方能成就圣贤之业,留芳于后世汗青之中。不久我也要下凡传道,教授子孙,为后代传修道成仙之术,此虽是善举,但此辈为恶太久,断难因此便能回头,需另外几人下凡教化。
今天上文曲星比干,知礼识理,有燕赵之气,秦川血勇,南楚君子气概,堪担此任,命里也有这下凡历劫之数。昨日我去见他,商议此事,他连允诺,我自留了一道符给比干,我下凡后二十年,比干自会下凡教化民众,广行善举。
现时我需二位师弟助我兵解下凡,去冥府投胎。二位师弟宜速动手,时不待人,他日我自会经过昆仑山,届时二位师弟再帮我脱胎换骨成道即可!”老君说完这一席话,闭目入定。
原始天尊与灵宝天尊商量道:“现在我将师兄的元神取出来,取完之后,你再动手,这副躯壳在也好毁了也罢,师兄九十年后自会经过此处,届时你我在此待他便是。”说罢元始天尊将老君的元神引出,引到了阎罗殿外,灵宝天尊取出诛仙剑,引动真火,将这躯壳烧的连灰都不曾留。以至于后来,老君与其不睦,这又是后话不提。
且说原始天尊将老君元神带至冥府,自去过关投胎去了。众位读者欲知后事如何,慢慢追吧!
第二回老君文曲返天庭二郎灵宝齐下凡
且说二人事毕之后,自在昆仑山对弈,对外事不闻不问只顾下棋。不知下了多久,原始天尊掐指一算,算出老君现至了昆仑山下,二人不急收拾残局,慌忙驾云赶至山下,只见得东面紫气直冲云霄,迎面有一老叟骑着青牛缓缓而来,牛尾之后跟着一个中年人。
二人见着此景,行礼而见,齐道:“恭迎师兄回天!”
“二位师弟免礼。”
“这是师兄的徒弟吗?”灵宝天尊问道。
“是了!尹喜,还不见过你二位师叔!
“是,师侄尹喜见过二位师叔!”
灵宝天尊问到:“师兄下凡都经历何事,又是为何收了此子为徒?”
“想不到人间今番成了这模样,我此次下凡,投于荆楚,生于一士子之家,我凡间父母家中,也有些藏书,那书上也有明理之学问,可为何他们就学不会呢?
至我少年之时,家中藏书我已通晓全章,每自去父母宗族家中假借藏书,浏览完后,自去还书从不失信于人。
二十岁时父母为我行加冠礼,便择佳女与我配偶,我那愿意这般,新婚之日我便逃了出来,再也不愿回家去见父母了,宁为不孝,也愿孑然。自此我行于陈蔡之间,三十岁时去了洛邑拜谒天子,途中见到的皆是战火硝烟,叹人心不古,那尧舜之时何曾有过这般景象,那时候人们都是互谦互让的,虽有天子驭民,但也心系百姓,而现在那些肉食者,惨暴苛刻,不知民生疾苦,枉居禄位,枉为诸侯,尽做些下贱之事,滥杀无辜大兴土木,一个个真似纣王转世,夏桀再生啊!
等我到了洛邑,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洛邑,还以为到了镐京,那洛邑尽是满目疮痍,荒草丛生,街上竞连人都无几个,好无甚生机,闻得远处几片鸦声竞在枝头看着树下熟睡之人,时不时地飞到那汉子身旁,以为人已死,意欲啄食,这扁毛畜生都欺人如此,何况是那人呢!
自在洛邑谋了一份差事,为姬氏掌书史官,观尽史书发现,姬氏到了如今这般地步,原始于厉、宣和幽三王,自此诸侯难驭,王室中落,以致于此。
权、权、权,为何你总是让人变成这般,哎!
过了三十年,仲尼自曲阜来至洛邑,向我问何为道,我问他“子得道否”他回我说“求道二十有七载,不知其为何”,我便告诉他“若道有形,人们会将它送给天子,天子不至于到今天这地步。若道有形,人们会将它赠与亲友,来护佑身体健康。若道有形,人们会将其留给子孙后代。可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也同你这般,不知何为道,那又如何得道呢?”他似有所悟,又问我“我自负自知周召二公之学,起于鲁周游天下列国七十有余,皆好孙武兵家之道,谋兴国霸道,无一人采我主张”我说“兵者本是不详之术,今天下纷争此道大兴,盖因世风不过所知,你的主张,不过是在模仿前人形迹脚步罢了,既以过时,你倡导又有何用呢?”说完他似乎又懂了些什么,又好像没有懂,我又引他见了大夫苌弘,苌弘又教授了他一些乐律、乐理。
过了几天他便告辞了,他要走时我没什么可送,便赠了他几句“话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仲尼回我“谨记”不知他是不是真记住了!
自此之后我便辞官西游,不知过了多久到了终南山,这小子便找到我说求道心切,希望我教授,我便传了他一些道术。过了几年我便要西出函关,这小子又要我留言给子孙修道之术,我便给他留了一个五千字的只言片语,便骑着青牛西出函关,到这昆仑山,我看此子真想求道到了天山时用缩地之术将他带到了天山,设了三关,看他道心是否坚固,能过三关。果然不出所料此子过了三关,我便助他洗髓渡劫。在哪儿住了二十余年传了他一半道术,便望着昆仑山行来,谁知路遇一些胡人,想要杀我师徒二人,我先让他对付,取出金刚圈,让他们投胎去了!领着他继续西行,直到今日方到了昆仑山下,见到了二位师弟啊!”
“下凡经历这么多,好在功德圆满,今日回来了!”二人齐道。
“圆满个屁,这些人恶根已深,甚是难救,我在人间九十多年,这心是一日比一日冷,不给那些畜生厉害瞧瞧,他始终不会自爱!比干也到了,不信你可以问问他。”
只见的一缕红霞飞到,到了眼前,现出一个面如重枣,髯长二尺的一个白发老叟。五人互相稽首,比干说道:“人间确实如老君所说,难以救药,世风人心皆不如以前。我此次下凡,降于鲁都曲阜,生于叔梁孔氏之家,自学周礼,敬祖敬天。二十岁时昭公赏识,便走了仕途,二十有七开馆授徒,自信有教无类,可使人知礼明理。三十有五,鲁有内乱,我先去了齐,后去了卫,也被困于陈蔡之间无食七日,在陈地与众弟子失散,被陈人嘲讽为一丧家之犬还是楚人宽厚,施手救援,后来又去了卫国,我弟子冉求因为齐师伐鲁,回鲁为帅,大败齐师,因弟子冉求助我,方回到鲁地曲阜。
周游列国十四余载,收门人子弟三千余人,贤者七十有二,平生历经沧桑,扔对凡间存有希冀,回鲁之后编纂《春秋》,历经七十三春秋,方悟人间春秋,不过弹指一挥间罢了!自此仙去,留了一些糟粕给后人,只此而已。不知道他们能不能从这些糟粕之中,见微知著,修身齐家,让天下重归上古太平呢?”
老君道:“难、难、难,除非……”
“除非什么?”原始天尊问到。
“除非将天法传到人间!”老君答。
“那人间不是有法吗?”灵宝天尊道。
“人间之法,邢不上大夫,士子大夫犯了弥天大罪,也不过是让其自缢罢了!那些人投胎之后,仍是士子大夫之类,不曾伤过其发肤!”比干道。
“如此看来只能让杨二郎去走一遭了!”元始天尊道。
“还有一人,也需下凡!”老君说。
“何人?”灵宝天尊问。
老君看着他,问到:“师弟,我的肉身今在何处啊?”
“我毁掉了,那用你的来换可好?”老君问
“好?不好!”谁知话毕,灵宝天尊已经被老君用金刚圈所化,老君看着灵宝天尊元神,对他说:“师弟莫要怪我心狠,你本有此劫,只是我助你罢了,他日你为三个助黄帝重返天庭执政人之一,你去吧!这躯壳我届时帮你修成原样,这四把剑,我以后还你!”说罢,自于三人下棋去了!预知后事如何,慢慢追吧!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