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涯》:序

时间:2019-04-05 15:05:19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书生饮清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朝暮浑元,宇归境煊。物灵至极,别有洞天。先智轩辕,神农草仙,三皇五帝,皆为祖前。蚩尤叛炎,尔尔伏咸。颛顼继宣,帝喾往然。大尧承典,舜耕历端。贤之谓禹,治水淑澜。夏秉命瞻,远古首权。传鼎至商,韵律杂滟。武***,洛书河沿,姜公翁钓,昭穆卦演。周幽鸯鸳,褒姒火现。焚引杀身,俱是因缘。春秋霸川,五据陆原。战国七雄,各则虎专。秦统六歼,始皇坟蕃。坑儒燃帛,书生苦蔫。二世宠宦,赵高姓奸。呜呼统世,仅存继连。巨蟒刘斩,绿林项班。楚汉之争,霸哭乌桓。虎符归汉,文景皆繁。盛鼎至东,一分将彡。魏蜀吴焉,逐鹿驍盏。空城绝唱,草船借箭。孟德疑乱,不辱其戬。环眼猖狂,要数张三。翼徳莽汉,谋略萧姗。最好关爷,大刀月偃。诸葛弄弦,慧星食烟。刘备小儿,怎比曹纨。人庸布寰,马中赤官。红颜貂蝉,世汉皆眠。曹刘孙权,煮酒论剑。要议定数,司马摘签。俩晋风栾,南北朝欢。五代十国,百姓何堪。隋运河滩,唐承贞观。武曌投简,欲与公谈。匡胤赵攒,陈桥义禅。杯酒浓情,将帅泪涟。天骄思汗,成吉祥赞。弯弓搭马,炙生牙参。朱八僧缘,放牛笛闲。珍珠翡翠,成其明观。蛮外萨满,太极并关。清白小葱,拌哉民山。通篇好见,收就赤焰。史义人豪,地现苍天。

中华内敛之韵通天遁地,吾等身为中华之后裔甚感天幸。惟发奋专悟,使形神通灵,方不愧身之天地所养,神之中华所润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阴阳盛衰,朝代更迭。无外都关人喜怒哀乐。

文学,给予现实的我很多解脱。我愿在这里钩织我的文字耕种隐居。

钩织山海涯孩童苏白儒释道的大圆满修行之路。你我他日夜于俗世生务之余,来此一起陪苏白长大。

动—静—空—空灵—空性—法性的儒道释修为境界被深藏其中。

山海涯孩童苏白的故事从傍晚潇潇绿雨中开始。

(希望读者朋友们的关注的鼓励支撑我写下去)

苏白绿雨拜祖先 儒道释诗谷化灵宗

夏夜虫鸣,绿雨潇潇。

临安,茶山,山海涯。

宗祠朝暮两侧,八部天龙大神分别手执笙、鈡、胡、木鱼、埙、鼓、葫芦、竹笛八件神器,如敦煌壁画手执乐器飞天神仙一般,凝视着山海涯村。这可不是一般的乐器,这是山海涯先祖高人避祸来此依据八卦及八质制作的乾金笙、震石鈡、坤丝胡、坎木鱼、巽土埙、兑革鼓、艮葫芦、离竹笛八件神器,矗立宗祠佑村,汲取天地灵气,润泽后代。

琴瑟箫管,大音希声。

一个约莫十二三岁满脸脏兮兮的孩童,慌张地跑进宗祠。孩童四下环顾,钻入供台下面。

“抓住苏白。”四五个孩童叫喊着跑入宗祠。

孩童们看着宗祠两侧矗立神像狰狞的表情,害怕地跑了出去。

供台下躲着的叫苏白的孩童听到供台外面没有声音,爬了出来。他看到供台上有馔肴瓜果,咕一声肚皮响了。伸手去拿供果的手在半路收回。

苏白对着祠堂中间列供的牌位念叨:山海涯的老爷爷老奶奶,我叫苏白,村里小伙伴经常捉弄我。刚才躲他们有冒犯的地方多担待哈,我给您们老人家们磕头了。

他虔诚地跪下磕头,对着供台排位自言自语:老爷爷老奶奶,我们算朋友了哈,朋友之间什么都可以说,朋友的东西是可以借的哈。今天我们认识第一天,供台您们吃过的剩果肴,我借了吃哈,嘻嘻。

苏白狼吞虎咽地吞下供肴,吃完摸了摸肚子,对着神像说到:“后余那几个小子平时老污蔑我偷东西,其实是他们平时老不跟我一起玩,还一起经常欺负我。我又打不过他们,就拿他们东西,让他们找不到。他们要是不欺负我,我也不会那样做的。”

苏白突然有些难过,若有所思道:怪只怪我爸太没用。

苏白抿了抿嘴:老爷爷老奶奶,平时小伙伴不爱和我一起玩,欺负我。大人有的也对我不好,我也没什么朋友,以后你们就是我最亲的人。我会经常来找你们借吃的,我不白借,我来陪你们说话,说我心里的事。我怕我妈找不到我,我得赶紧回去了哈。

说完,苏白走出宗祠,跑向雨夜之中......

诗谷,位于茶山涧瀑布水帘内,一儒,一道,一僧站立。

儒,素白长袍,翩翩少年,玉手执笔。

道,青黑道袍,长须壮年,拂尘在侧。

僧,袈裟黄侣,入定老僧,念珠丰滚。

自辟蒙朝暮混元,这三位的始祖元始天尊师祖便在这诗谷观朝代更迭,天意往复。九州广袤,眼见着喜怒哀乐困食谷生灵。师祖遂于天父地母间演河洛八卦,以启示生灵逢凶化吉。怎奈贪嗔痴喜伤等障绪徒困生灵,于是作五音度化凡间生灵心绪,念天地理学创无字天书,分儒道释三学,诗谷这三位皆本世间轮回之生灵。儒生名叫孔力夫,为一穷酸书痴,日夜以书为食,考取功名时,本为状元,却被科考舞弊案牵连,入狱七年,归乡后经常疯言呓语,清醒时亦不为钱食奔波,只写字卖画为生,乡邻念其家徒四壁,未有婚娶,皆时常接济,农忙时亦与父母打理瓜果,一家人也其乐融融。转眼到了不惑之年,一日夜里读书,浑身毛孔立起,顿悟天机,自己不知为何泪如雨下,继续读了下去。放下书时,发现自己鬓毛全白,忽然已过十年,而其父母皆左右相伴安然睡在他书上,都已故去。孔力夫更觉人生苦短,恍然唏嘘,遂烧掉全部藏书和家,搂抱双亲一起于火中离世。

道生生在扬州城烟花巷丽春院中,母亲为丽春院花魁翠娘。至于他是谁的种,众说纷纭。他十岁时被城外青云观的道长华清和领走,被华清和认了徒弟,改了名字,叫做华丙申,其实华丙申就是华清和的私生子,华清和年轻时倜傥多情,琴瑟箫笛无所不通,翠娘常去青云观静心拜神,时间一长,竟和华清和乾坤旖旎,云雨交合,有了华丙申这个种。华丙申跟着华清和做了小道士,吹拉弹唱天赋异常,三十多岁做了道观掌门,华清和乐得清闲,还俗和花荣月貌已不再的翠娘在青云观边筑茅屋开荒耕耘,鸳鸯野鹤快活异常。怎奈风流血脉未断,华丙申学起了老爹,与常来观里琴诗雅集的扬州垄断丝绸行业的王家儿媳妇勾搭上了,那王家疯言疯语听多了,自然饶他不得,王家儿媳妇不再有门府进出自由的同时,暗地里找人将华丙申的眼睛挖了去。丙申自眼睛挖去后,专心在道观修行,与双亲相伴日月。到了七十多岁,那王家儿媳妇来陪伴他。华丙申得知那王家掌管家业的二儿子是自己的私生子,当然这个秘密只有他和相好保守。俩人八十三岁中秋夜,一同沉睡离世。

至于那位老僧叫山之大和尚,在皇帝之家,出生时,浑身白玉一般,与其他王室子弟相比,他自幼心善异常,其他兄弟忙于残杀争抢王位,他却着迷般醉心于丹青。起初其兄弟皆视他如不见,觉得对于争夺王位李山之没有任何的威胁和优势,怎奈老皇帝最后觉得山之不争不抢,仁慈善达,欲留位给他,刚有这苗头,兄弟们集体算计山之,山之哪里是他们对手。在老皇帝那频频受委屈,最后大哥登位。这山之呢不知道是有智慧还是怎么着,大哥一登基,自己鸟悄跑到了远离皇都的江西龙虎寺出家,躲避了老大的赶尽杀绝。常在寺院布谈善法,写字描画给周边困苦百姓,五十岁游历四方,六十岁归寺,七十七岁寿寝。

原始天尊将孔力夫、丙申以及山之的魂魄带到诗谷,三人魂魄里分别有雅清正三气,这三气是混沌来世时压迫邪魅魍魉的三元真气。有这三气长存,自可保天地自然轮回,万物盛衰。后三魂经原始天尊加持口念无字天书百天,方幻化为生前模样。

山之大和尚负手于水帘前:“二位师弟,先师已去昆仑山闭关千年,吩咐我们三人在此观望人间万物生灵,震慑魍魅。卦爻曰轮回似山,苦海无涯。单单我们的三气还远远不够,眼见千年俗世轮回,万灵情困,唯有世间万灵御自然体悟,自救修行,方能根耘灵力,尤物异常,解轮回俗世之苦。”

“福祸相依,俗世间帝贾贵富,丐贱九流;飞珍海甲,兽草珍芝,皆困因缘爱恨苦海,茫茫苍穹,宇烟宙障,我们本是俗世轮回生灵,师尊见我们三人清雅正三气灵冲九霄,才破例于轮回之苦中将我们三人魂魄封印,灵铸为仙。你我伯仲三人,在此卦望万灵,本意在三气震慑邪魅瘴气,中正伦纲。怎奈确实我们兄弟三人修为还未到师尊境界,无有大境界定力,在这眼睁睁看这苍生愚昧深受轮回之苦,实在不忍,师兄所言极是,师尊让我们师兄弟三人在此观望河洛卦爻,世间轮回,三气镇邪,根上生灵仍不能离轮回之苦。人界灵长,炼丹修佛不得其法;兽精之流,修精成妖,难免不是正途。不愿轮回欲障叠生,只怕真按师尊嘱托,在此只是观望,师尊出关之时,你我三气已不能再能震慑邪障啊!”丙申道士担忧道。

“力夫,你可想到如何是好?”山之大和尚,踱着脚走到孔力夫跟前。

孔力夫沉思片刻,曰道:“二位师兄,你道家讲就自然阴阳,你佛陀曰顺其自然放下,我们读书人也言诗酒田园。但我们三人皆因师尊才得以修为仙道,我们在此卦观世间轮回,确实于心不忍世之弥彰。师弟有个办法,兄弟三人莫不如去世间传习修仙之正道,天资过人的世之材料,自然德悟,三气清雅正自当如虹如江,压制邪魅同时,传修仙正法助良才脱轮回之苦,岂不善事。如此,师尊出关之时自会欣慰。”

“如此,我们出诗谷传修仙正法,开宗布道。”

三气剑冲诗谷。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