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天东》: 日出天东灿耀云

时间:2019-04-11 08:01:33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犀牛圣斧魔王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日出天东灿耀云

云和二十一年(勤安帝在位期间,没有更改过年号,始终为云和),即云霄国历2016年,唯一的太子云悠悠出宫行走江湖,其时一十九岁。

当然,云悠悠天生性格怯懦,是不可能真的独自闯荡江湖的,因此他身边还跟随有二人。一个是样貌虽不出众却颇具气势的年轻男子,神色严肃,始终不离云悠悠身后半步,腰间配有一把将军剑,背上还背了一个长布包,使人一望而知必是长兵器。另一个则是儒生打扮的俊美青年,一脸轻松,不停的在对云悠悠诉说着宫外世界的种种,引得云悠悠心情大好、兴趣高涨。

这两个人,一个是禁军统领张锁龙之子,从小苦练家传驱魔枪法、将来有望接替父亲的张轻霜。他背上那长布包中之物不问可知乃是一把长枪。至于他与太子同行的原因,自然是为了保护太子的安全。另一个儒生,则是当朝太宰诸葛朗之子,诸葛绝。张轻霜是因为任务出行,他却是自愿为之,究其目的,便不得而知了。

这一行三人皆有武功在身,所以脚程极佳,不过几日便从国都云霄城行至较近的灿星城。

灿星城虽不像青天城那般是武林豪杰群聚之地,但也是武术大城,要说热闹,这里自然是少不了的。

云悠悠虽身为皇子,珍惜的事物见过不少,但反而没见过很多地摊上的玩意儿,因此流连驻足。而每当云悠悠的眼光停留在一样“新奇“玩意之上时,诸葛绝便立即开口为其讲解,一旦云悠悠稍有动容,他就马上出手买下。

张轻霜则时刻保持警惕,也不言语,只是任何他感觉有危险的角色接近云悠悠一丈以内时,便立即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半点也没有“逛街“的意思。

就在云悠悠逛的起劲之时,张轻霜却早已发现前方道路上的奇异之处。

那是一个身着淡黄轻纱的姑娘,虽然亦有轻纱罩面,但仅是婀娜的身姿、天仙的气质,便引得路人止步纷纷、私语窃窃。更何况她乃是牵着一头青牛过市,这样奇怪的组合,怎能不引人注目?

张轻霜也难得的露出了感兴趣的目光,毕竟美女牵着一头牛过市的情景他也是头次见,以往连听都没听说过。

恰在此时,云悠悠从一个摊位旁直起身子,转过头,边走边说:“走吧,去看看别的……“,随即便被牵牛女子吸引的转不动眼球了。

诸葛绝一瞬间就注意到了云悠悠的变化,他也自下而上的打量了一下那女子,不由得暗赞其风姿绰约,想来相貌亦是极美。不过他思考的倒不是自己怎么拿下这个美女,而是……

“殿下,你觉得此女如何?“诸葛绝对云悠悠轻声耳语,旁人离得远自是无法听见,可张轻霜毕竟是高手,耳目聪敏,又离得切近,当然听得一清二楚,不禁皱起眉头。

云悠悠移不开眼睛,随口便答:“自然是好极了!“

“那我把她请来与殿下说话可好?““再好不过了!……欸,等等……“

然而等云悠悠反应过来的时候,诸葛绝早已拦到了那女子身前,俯身做恭请状。不过他的语气却绝不是如此:“这位姑娘,我家公子想请你过去一叙,小生斗胆请移莲步。“

女子一眼扫过去,便知道他说的公子即是那位盯着她出神的锦衣少年,毕竟另一个一脸严肃警惕的家伙活脱脱的就是一副保镖样。

但她还不仅看出了这些,而且她仍旧明知故问道:“敢问你家公子是哪处高人,缘何请我?“

诸葛绝微回头用下巴一指,轻声示意道:“姑娘何须多问,我家公子就在那边,一见便知。“

“只看你这小小仆童的俊俏模样和华丽衣饰,我便知你家主人定是个极有身份教养的人,那自然是肯讲道理的。我便请问,这天底下哪有良家女子不问情由便与陌生男子相会之理?“

此言一出,诸葛绝脸色微变,虽说自己的确身为臣子,那女子的话也尚算客气,但他却总觉得有种被羞辱之感,偏偏一时之间又说不上来究竟哪里不对。

而且,女子声音朗朗,可不比诸葛绝之前对云悠悠的窃窃私语,街上围观此美女的路人,可是通通听在耳中的。

因此马上就有人不满起来:“是啊,你这不就是耍流氓吗?哪有强邀女子见面之理?“

诸葛绝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如此难惹,竟激起群情,急忙道:“我家公子只是想请这位姑娘近前说几句话,别无他意,更何况又哪有良家女子出来抛头露面的道理?“

谁知他这一情急之下,更是捅了马蜂窝,围观群众顿时大为不满:“你一时理屈词穷,就可以污蔑人家姑娘不是良家女子了?“、“我看人家姑娘八成是江湖儿女,在外行侠仗义又有何不可?何况人家分明戴着面纱,何来抛头露面之说?“……

诸葛绝自知失言,情形已大为不妙,赶忙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她既然出外闯荡江湖,肯定不是一般的妇道人家,我家公子请她说几句话也算不了什么的。况且诸位看我这文弱模样,怎么也不像是什么强盗恶霸吧?“

不得不说,这诸葛绝还是有几分本事的,他这话一说,周围讨伐的声音顿时小了许多。

黄衣女子却接着说道:“我亦不相信你与你家公子是那等下三滥的人物。只不过,纵然你家公子不是寻常人家的公子而是当今太子,我若不愿过去相见,你也不能恃强。否则,岂非沦为强抢民女一流,与情理法度不合。须知,即便身为天子,亦不可做那等违法乱纪之事,否则按律当与庶民同罪论处。况且,当今陛下何等英明,他的治下,天下太平,就算真是太子殿下在此,也绝不敢在这青天白日、大庭广众之下辱他颜面吧?“

闻得此言,诸葛绝顿时语塞,心中大惊之下,脸色亦变得难看至极。他原本以为:一个寻常(出身)女流,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一旦见了太子,交代了身份之后,也必迫不及待的投怀送抱。

谁知道,这个“寻常“女流竟如此厉害,不仅不肯随他会见太子,还恰好把他的话给封死了。他如果现在再把太子的身份给抖出来,不仅没法唬住旁人,反而会丢尽颜面。而且不仅不能由他抖出,由他人认出更是大大的不妙。这事要是闹大了,传到皇帝那里,自己可是真就玩完了。

怎么这个女子偏偏就要拿太子举例子呢?难不成她认得出太子?可太子明明是首次出宫才对……想到此处,诸葛绝猛然出了一头冷汗,她要是真的认得出来……虽说她既然说了之前那般言语,应当不会明说,但若用些什么旁的手段把太子的身份暴露出来……

诸葛绝头皮发麻,越想越觉得可怕。而在旁人看来,仿佛他一下把面前这个女子认出是老虎一般,突然就吓得急于脱身:“小生冒昧、小生惭愧,不敢再留,这就告退!“

黄衣女子却表现出一副十分惊讶的样子:“你这是怎么了?只是你之前太过无礼,说的好像我必须听你的前去见你家公子一般,我这才心中不快,出言提醒几句。可我并没有说我不答应随你前去见你家公子啊?“

她话虽如此,诸葛绝却在心中叫苦不迭。他哪里还敢继续招惹这位“寻常“女子?在他心里,的确也已经把这女子当作了一只狡诈的老虎,如何还敢相信她是真的回心转意?只道她是不肯放过自己,不禁大急:“姑娘这样说,实在是太好了。只是小生突然想起家中老主人的叮嘱:不可让公子在外沾花惹草,小生生怕受到责怪,还是就此作罢为好。冒犯姑娘之处,千万见谅,千万见谅!“诸葛绝说完这话,撤步就走。

这世上哪有童仆自称小生的?因此这女子此前说他是仆童,乃是故意羞辱贬低(甚至同时暗含有说他是面首的意思),让他吃个哑巴亏。谁知此时诸葛绝竟然以此作为借口脱身。女子不禁感到十分有趣,轻笑一声,忍不住想多调侃他几句、纠缠他一会儿,让他越急越走不成。结果发现那边那个保镖样的人物已经拉着那位“公子“走向别处,并且大声说道:“少爷,这儿没热闹好瞧了,咱们去前边灿华客栈打尖罢!“

诸葛绝知道这是张轻霜不想太子在人前丢脸,故意援护他并告知会合地点的,不禁悄悄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然后装出不认识两人的样子,向着另一个方向奔去。

黄衣女子看完这一幕之后,便又微微一笑,没再说话了。她早看出那锦衣公子身份非凡,又似乎不太见过这大街小巷的“世面“,加之一个身手高妙却又不似江湖人物的保镖片刻不敢稍离左右、一个一看就是高官子弟的家伙甘愿屈居其下苦心巴结,便明白其出身地位必是极高,所以她便猜测其为太子(况且她举的那个例子本就是往大了举为妙)。而在看了诸葛绝之后的剧烈反应后,她便肯定自己的猜测乃是八九不离十了。(当然,她所掌握的推理条件并非仅有这几点而已,不过此处不必细表)

只是她原本就没有要暴露其身份的想法,甚至的确想见识见识太子是什么样的人物。可惜,那诸葛绝虽说有些不正派,但到底还是脸嫩了些,“经验”又不足,禁不住几句话便跑得没影了。

不过她不说话,之前围观的群众中,却有人说话了:“他不敢请姑娘,我倒是十分愿意的。我想就请姑娘去他们说的那灿华客栈中饱餐一顿,交个朋友,不知姑娘肯否?“说这话之人,身穿大红长袍,其上胸口处绣着一轮金日,虽为中年,但面貌的清俊脱俗,竟能把那诸葛绝压的一无是处。

周围人一看这人的长袍,都有些色变,一时没人开口说话。

黄衣女子却竟然十分高兴,说话也不再保持矜持:“妙哉,我早已饿极了,只是新到此地,正不知应去何处饮食,那么,就劳烦带路啦!“

这时终于有人忍不住说道:“姑娘若是饿了,我情愿为你带路,只是这……这位……“

“我替你说完好了,‘只是这位看似道貌岸然,其实却是那大日邪教之人,残忍恶毒,姑娘万万不可与之同行!’我说的对也不对?“长袍男子朗声大笑道。

那人马上面色大变,转身走了。长袍男子也没有拦他的意思,转而请黄衣女子前去灿华客栈。

黄衣女子亦像是没有听到方才的对话一般,径自跟着长袍男子去了。

围观之人见此情状,都纷纷叹息,一会儿便散了个精光。只有几个痴迷于黄衣女子的人,忍不住偷偷前去窥探。

第二章 三光分教日月星

黄衣女子边走边道:“想不到大日神教的阳教主竟是如此洒脱之人,只不过,他们那样说,你真是半点也不气恼的么?“说着吐了吐舌头:“我若是你,不说气坏了,至少也会想法子小小修理他一番的,毕竟……“

长袍男子嘿的一笑:“姑娘好生厉害,我看这当今天下,没几个人是姑娘看不出来的啦!“接着露出不屑之色道:“似他们那般的小鱼小虾,又懂得些什么,只会道听途说罢了,我若成天跟他们计较,岂非自甘堕落?若我最终变得和他们一样,活的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倒不如自戕了的干净舒服。“

黄衣女子竟正儿八经的拱手作佩服状道:“阳兄气魄之大,世间少有,这个朋友我可交定了!不过小女子那微末的观人面相气运之法、些许的胡乱推理,倒教阳兄见笑了。“

阳朔也正色道:“既然当我是朋友,就不要跟我那么客气,这隐湖秘屋出来的人呐,不管怎么谦虚,都不如不谦虚。“说到这里,又自哑然失笑:“因为一旦谦虚起来,简直像是在讽刺世人无知啊。“

“我既知阳兄的脾性,当然没有半点要矜持客气的意思,不然我是定要叫一声阳前辈的。只不过,这一旦涉及到才学方面,那便是永无止境的事情,谁又敢说自己无所不知呢?我隐湖秘屋一派,为了苦心钻研这一道,不知多少代人活活困在那里直至老死,虽说所得颇多,但说到底反而对这世间毫无贡献、也毫无存在意义,就好似没在这世界活过一遭。“

“所以隐湖秘屋改规矩了,只要愿意出山,便可自行出山了?想必也没那么简单吧。“

“凡事都有辩证性,当然不乏反对派,因此,还是要通过最基础的考核才可以出来的,而这最基础的考核……“

阳朔大笑:“你可千万别说下去了,这隐湖秘屋最基础的考核,恐怕也不是一般人能够通晓的。我的相貌尚算可以了,可不想再头大一圈。“说到这里,又想起了什么:“对了,说了这么多,虽说我未及请教小妹妹你的姓名,可你自己——也不打算说说的么?“

“啊,实在抱歉,真是失礼之至啦。小妹姓玉名婵娟,上个月方才出的师门,实在是没怎么和外界的人交流过,竟忘了自报家门这一茬。不过,我既没有提过,也没有留下任何线索,阳兄又是如何能够一口叫破我出身的呢?就单凭阳兄你这一手,小妹都自叹弗如,又岂能算是‘一般人’。“

“嘿,那你又是如何一眼就看出我身份的?就单凭你这一手,我实在是想不出除了隐湖秘屋,还有何处能出这样厉害的女子啦!“

“嘻嘻,原来阳兄还是个趣人。不过小妹之所以能认出你的身份,还真不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大日神教历史久远,我隐湖秘屋当然有专门的书面记载,而我当初无意间恰好看过。一般人只知道胸口绣有金日的长袍,乃是大日神教的专属标识,却不知如何分辨其中的不同。但我知道,寻常弟子的金日,都是绣在胸口偏向左侧心脏位置的。白衣金日的即是最低等的弟子,然后便是那黄衣的微光使者、金衣的无量光使者、红衣的护法及长老。只有教主,不仅是红衣金日,而且这金日还是绣在胸口正中央的。我说的对也不对?“

阳朔只得苦笑:“我原以为我大日神教行事算得上极为隐秘,尤其是这金日位置上的些许不同恐怕难为外人所知悉,甚至由于本教教主一般并不会出现在教众面前直接下令的缘故,很多普通教众也都只当我是个长老,即使能识得教主之人,也往往不曾注意得到那么一丁点的不一样之处。所以,能清楚知道这个密秘细节的,按说都是本教最忠心、最核心的人物。没想到,你并非本教之人,竟也能如数家珍一般说的一清二楚。“

玉婵娟微微一笑,望了望前方高挂的招牌,道:“我们到地方了,小妹也已饿的顾不上矜持了,咱们还是边吃边谈罢。“

阳朔亦看了一眼,颔首赞同道:“这是自然,难道我还能让妹子饿着听我啰嗦不成?“随后扫了一眼玉婵娟所牵之牛:“不过你这坐骑倒真是特殊,等下让客栈的人牵去后面时,不会使性子的吧?“

“那可难说的很,这畜生认生,我还是跟着一起去好了。“

拴好青牛,两人选了张较边缘的桌子落座,却恰好被张轻霜看在眼里,不过他只看了一眼,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叫了几样菜,玉蝉娟就一改先前的轻松,悄声对阳朔道:“阳兄,我观你气象,得知你不久便会有大风险!但你若这一年之内不向西北那边去,或可无事。至于究竟西北方向到底有什么风险......阳兄或许知道?”

阳朔微微思忖一下,便嗤笑出声:“嘿,知道又如何?这回小妹你可算是算之无用了,我早已知道会有大大的风险,而且,就算知道,我也还是要去的。况且我若是今年不去,改日子去就没有风险了?人生于世间,能有几十年好活?怕风险就事事都不去做了么?我是宁愿活的开心自在、顺心随意,哪怕只有那一瞬间的光彩,也总比窝窝囊囊一辈子要强啊!”

玉蝉娟默然一会,也洒然而笑:“婵娟妄称清楚阳兄的脾性、自诩高人一等,然而到底逃不过俗气,私下里为阳兄不值,忍不住就劝了两句。听了阳兄的这番话,深感惭愧。不过嘛——小妹就是无法免俗,还是想着到时候能否去帮点什么忙,阳兄可以告诉我地点日期吗?”

“妹子,不论如何,我首先真心感激你的理解和仗义……但你还是先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这事具体是什么的?隐湖秘屋之人虽在学问之上无人能及,但也不会如此清楚江湖中的隐秘之事吧?“

“我隐湖秘屋专注于各类学问,总有人不肯满足于书本上的那些,想要研究江湖历史和武学,于是也就有人专门出外收集些情报和武功心法之类的。“玉婵娟说到这儿,顿了一顿:“不过,要说我如何知道这事的,那还真是个巧合:

大日神教之所以被称之为邪教,一方面是因为行事隐秘,容易给人阴谋样的不安全感,一方面也是修炼大日神教最顶级功法“大日天功”必须用到人血之故。

不过,我从未因此就觉得大日神教如何邪恶,因为我隐湖秘屋中有人曾恰好见证过戏剧性的一幕。

当时我派的这位前辈潜入了一个隐世门派,本意是查探该门派的武学来路,加以研究。却意外地发现不止他一个人潜入了这个门派。

他在暗中观察到了整个过程:先是一个红衣男子跟随该隐世门派派出去采购日常用品的几个弟子潜进了门派内,随后竟然当众现身对着那个门派的众人把这几个弟子出外仗势欺人的丑事说了出来,然后一人手上割一刀采了点血,装满了一个盒子,让他们自行处置那几个败类。做完这些转身就要走。

结果那个门派当然炸开了锅了,本来有的人支持红衣男子,有的人说要拿出证据,一时僵持不下。但红衣男子完全不理他们的意见就先放了他们门派人的血。虽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他放血是干嘛,只当是惩戒。但毕竟门派都要面子,弟子再怎么出格,一般也都是自己处理,这时给一个外人不说清楚就放了血,当然会有不满。

就在他们要出手对付红衣男子的时候,突然就有一波白衣人杀进了这个门派。该门派多年隐世不出,遇到这种情况自然是措手不及,一时之间无法组织有力的抵御和反击,更没人去注意这个红衣人了。

这个时候,红衣人没有乘机离开,反而跳出来喝问白衣人首领想干什么。

之后他们具体谈了什么由于场面过于混乱,我派那位前辈就没听到了。总之最后多亏了那位红衣男子,该门派才打退了那许多白衣高手,但他也受了不轻的伤。

那个门派本要留他修养一段时间的,但红衣男子让他们赶紧搬离这个地方,然后就自顾自的走了。

我派的那位前辈本来是要探查那个门派的,结果注意力却全被红衣男子吸引走了,于是他就悄悄跟踪红衣男子,试图探查他的底细。

之后,我派就多出了一本详细描述大日神教的书,也就是我看到的那本。

而随着我派那位前辈不断的深入了解,他又知道了一个巨大的秘密。云霄帝国建立之初,有一部分人组成了统治阶级,另一部分则组建了地下势力,也就是三光教。一开始由于统治阶级的恐惧,对地下势力大力打压排查,因此三光教几乎从不出现在人前。几百年前,三光教暗地积累的实力已经能够和统治阶级分庭抗礼,准备大展身手之时,却自己乱了起来,三光教从此分为了日、月、星三教。

而三教,也分别传承了三套威力不等的功法:大日天功、幽月魔功和天星邪功。其中大日天功需要人血、天星邪功需要情Yu、幽月魔功需要以生命为鼎炉。

三光教的分裂,其实也和这三种功法有关。修炼大日天功的阳家一脉一向认为,三光教本来建立的目的只是为了争夺权利,而非为非作歹;修炼天星邪功的教众在修炼此功时,有的沉溺美色一无所成、有的陷于爱情脱离教派,都没有太大作为,最后还是星家一脉以忘情而取性的手段,修炼邪功大成自成一教,暂且不提;可修炼幽月魔功者却有不少人为了自身利益,不仅以活人为鼎炉,还贪得无厌得把人吸成人干,尝到甜头后又不断的想要劫掠人口,最终和阳家闹翻。

阳家后来发展成为大日神教后,为了防止有人为了练功而走上“已经成为幽月教的真正的邪魔“一样的道路,特别规定只有红袍以上的长老、护法、教主可以修炼大日天功,并且不得无故伤人害命。

而幽月魔教野心甚大,以一般人为鼎炉练功尚嫌不足,竟然开始打起习武之人的主意。然而明着作出这样伤天害理之事,必然会遭到群起讨伐。因此,他们就拿隐世不出的宗门开刀,打算每次都倾巢出动,势必要灭人满派,以免走漏风声。

好在他们算盘虽然打得好,却没有想到刚刚小试牛刀不久,就被大日神教的人给发现了——幽月魔教统一使用白衣作为教服,也就是那天的白衣人,恰好撞到了大日神教某个红袍以上的高手。

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日神教的阳天魄教主大义凛凛、当机立断,举全派之力阻止幽月魔教的一切活动。然而可惜的是,阳天魄老教主虽然将幽月魔教的意图公布于世,但由于那个隐世宗门早已销声匿迹,没有任何人来做证明,而且大日神教一向被武林视为邪教。因此,此消息一出,虽然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各派纷纷加强了自身的防护,但其实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这个消息,更别说站出来帮大日神教的忙了。

后来,幽月魔教忙于应付大日神教,自然没有办法再出手袭击任何一个门派,最多只能降低要求重新找些普通人。于是自然更没有人相信大日神教传出的消息,反而有些声音开始指责大日神教偷偷劫走无辜百姓取血练功,还嫁祸于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幽月魔教。

我派的那位前辈也出手相助过几次,但最后还是决定回到隐湖秘屋去将这一切记录下来。他完工以后,情绪激动、心力衰竭,终于死在了书案前。“玉蝉娟说完这个长长的故事,桌上的菜也几乎要被两人吃光了。

她叹了口气,才接着说道:”其实,也多亏这位前辈死在了书案前,这本书作为他的遗作在门中名气很大,我才恰巧去看了的。出师门的这个月,我发现了一些迹象,暗中探查了一下,发现大日神教弟子和幽月魔教的弟子都在集结,想必终于要到两教决战之日了吧?“

阳朔听完,也没有了原本轻松的模样,深深的沉默了一会,才道:”想不到我派原来也不算委屈,终于还是有人清楚真象的。可惜这位对我派有恩的前辈如此情深义重,走的却太急,我竟无缘得见他一面。“接着又沉默了一会儿,像是没注意到玉蝉娟提出的问题一般,说道:”其实,这位前辈所见的红衣之人,乃是我的父亲阳不平,那件事正是他年轻时所为。后来他虽然将幽月神教的意图传回了我教,但这件事具体如何,我竟然反而不如妹子知道的清楚。“

玉蝉娟点了点头,又追问道:”阳兄与幽月神教决战的地点日期,现在可以告诉小妹了吧?“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