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侠情》::小英雄留连褒斜景 美少女路遇山毛贼

时间:2019-04-25 06:46:51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天汉三哥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回:小英雄留连褒斜景 美少女路遇山毛贼

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称褒,北口称斜,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至眼下的万历末年,已被经过多次增修,人们就此命名为“褒斜道”。褒斜道也是蜀道中最为险峻的一段,山之高,水之急,峥嵘、崎岖,连峰绝壁,皆有逼人之势。

行走在这路上的人以苦力居多,无不担惊受怕,更不用说那负重受累的脚步有多艰难。

“这真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一个丹田气十足的男子声音传进了几个负重前行的赶路人耳中,人们不由抬头望了过去。

前面二十来步远的拐弯处,路边有三、四米高的大青石,上面立着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后生,一身青色紧身短靠,黑色披风,背插一把杏黄木柄剑,黄色剑穗迎风飘飘,衬得他好不英俊。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路旁树上拴着一匹乌黑发亮的大马,体格健壮,头顶红缨,身高齐人,一套牛皮鞍架,加一串银质脖铃,一看便是宝马良驹。虽然路人个个侧目暗之夸赞,却不知它是有名的“乌骓”。据说,三国名将魏延的座骑就是乌骓宝马。

四、五个路人小心翼翼地从这后生的脚下绕了过去,却不敢乱吱一声,生怕招上麻烦性命不保。

经常行走此道的人都清楚,这褒斜道上常有山贼、强盗出没,一般专捡过往的官家和富商等有钱人下手,知道老百姓没有贵重物品,只要不招惹他们,山贼们基本都不爱搭理。

年轻后生也不理会他们,只顾欣赏山间美景,看那山峦叠嶂,遍山红叶,白云浮起,飞流直下,险峻处胜似仙境。唐代诗人薛能的一首诗曾描述这褒斜道:

十驿褒斜到处慵,眼前常似接灵踪。

江遥旋入旁来水,山豁犹藏向后峰。

鸟径恶时应立虎,畲田闲日自烧松。

行吟却笑公车役,夜发星驰半不逢。

这后生一路且行且赏,和他一路同行的妹妹秋雨,耐不住性子早已打马前行了。

秋雨是个性急的女孩子,此次与哥哥二人从京城一路赶来,其身负着重要使命,就是去寻找一个人,取回一样非常重要且急需的东西。

一路上,秋雨总嫌哥哥秋风好赏山水风光,走走停停,而自己深感任务在身,心里着急,就骑着雪里骢一路向前赶去。她知道哥哥的马快,也会很快跟上来的,不知不觉已经前行了七、八里的路程。

远远望去,前面数百米处有一道长廊,长不见尾,与廊亭下面连接的便是栈道。这栈道是人们在河水隔绝的悬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一些棱形的孔穴,孔内安插上石桩或木桩,上面横铺木板或石板,可供行人和通车。

秋雨看到栈道很是兴奋,只听说过,但从未走过,兴奋之余,便急急策马奔了过来。

“呔——”一声大吼。

“嘶——哩哩——”

秋雨的雪里骢被吼声惊得前蹄一收,后腿直立,险些将她掀下马背。也多亏秋雨武功在身,即刻紧缰收腿,将马稳住。

抬头一看,只见从廊顶跃下四个人来。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是一个手持开山斧,虎背熊腰,身形如塔的胖大汉。

“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一个双手持两把鬼头刀,酒糟鼻的大汉。

“牙若迸不字,上前砍脑袋。”

一个手持三节棍,枯瘦如猴矮个儿。

“死在荒郊外,管宰不管埋!”

一个手持钢叉,满脸胡渣的黑汉。

一人一句,甚是好笑。

秋雨一见这阵式,明显是遇上山贼打劫了,便翩腿下马,从马鞍侧面拿下黑灵宝剑往地上一杵,也不搭腔,只是静静地看着这四个山贼。

“嗬,还是个漂亮小妞,你会武功吗,还拿把破剑?要不……”

那个手持三节棍的瘦猴抹抹嘴角,两眼直勾勾地盯着秋雨。见她一身红色短靠,白色披风,英姿飒爽,甚是美貌,便想调戏一番。

“一看就是个有钱的主,正是我们要的货。”

不等瘦猴说完,酒糟鼻就抢了话。

“丫头,留下你的包袱,留下你的马,快滚!”

手持开山斧的胖汉瓮声瓮气的吼了一声,还向秋雨身后的大白马和包袱瞟了一眼。

“还有你身上值钱的东西,不然,砍了你的脑袋!”黑汉却很不耐烦的补上一句。

“这么不友好?你们要是识相,就乖乖让开道,否则,送你们下去洗个凉水澡。”

秋雨人虽小,但仗着一身武功,并不把这四个山贼放在眼里,说完还指了指距栈道下几十米深的激流。

“吔!看你是在找死!”站在最前面的黑汉举起钢叉就横扫过来。

“我要她的马。”瘦猴见黑汉动手了,“嗖”的起身直奔秋雨身后的雪里骢。

“呼——”秋雨一个旱地拔葱腾空跃起,让过急风般的钢叉,顺手一戳,黑灵剑鞘直点瘦猴的右肩。

“噗”的一声,瘦猴一个踉跄摔倒在地,险些跌下栈道。

“嗬,有点功夫。”

黑汉一扫不中,又见瘦猴被一招撂翻,不敢慢待,手中的钢叉又向秋雨当头劈下。

秋雨见状,一招燕子离窝闪到了黑汉的身后。

“咣——”

黑汉的钢叉砸在路上的青石上,火星四溅。

“奶奶的!”两片刀光一闪,酒糟鼻也加入阵来。

瘦猴早已爬起,瞬间,三节棍裹着两片鬼头刀同时向秋雨前后袭来。秋雨一见也无心戏弄他俩,就势拔出黑灵剑,剑光一闪,一套摧雪剑法直逼得两山贼不敢拢身。

一阵打斗,那个胖大汉见三个弟兄没捞到一点便宜,气极败坏地大吼一声:“小丫头片子,大爷来治你!”

话音刚落,操起开山斧直向秋雨的下三路攻来。

“叮叮,当当——”霎时间,刀、斧、剑加杂着三节棍在栈道口混响一片。

厮杀中,秋雨怕自己的马受伤,抽身向马拍去一掌,示意马儿离这远些,那马也不愧是匹良驹,甚通人性,因山道太窄,无法转身,就直直向后退去十多米远。

胖大汉一见这马如此听话,知是宝马,早有心意,便想立刻取胜,不觉手上加力,斧子使得更加风紧。

山道不宽,前面有胖大汉和酒糟鼻,后面是瘦猴与黑汉,一面是绝壁,一面是深渊,秋雨被夹在中间前后兼顾,有功夫也不好施展,必须个个击破。想到此,秋雨见瘦猴的三节棍迎面打来,便剑光一扫,瞅个空档,就势脚尖一抬:“洗澡去吧!”

瘦猴一击不中,正欲抽身,猛然着一个窝心脚,只觉胸口一紧,站立不住,“啊呀”一声,真跌下深渊那冰冷的水中去了……

几个山贼一见,立马怒气冲天,个个使出了看家本事。胖大汉更是大怒,暗自功运双臂,抡斧向秋雨腰间劈去,秋雨刚避过酒糟鼻两片鬼头刀的上下双刃,脚未立稳就感到一股冷风卷来,只好回剑硬生生地一迎。

“锵——”

剑斧相击,火花四迸,秋雨顿感虎口发麻。暗道:“好深的内力。这山贼中也有这等内力深厚的人,可见这陕南是个卧虎藏龙之地。”

与此同时,胖大汉也暗暗吃惊:“这么点大的黄毛丫头,武功甚是了得,自己用了足劲的功力却被她用剑一磕便轻而易举的化解掉,真不可轻敌……”

此时,秋雨的心情有些莫名地烦恼:往日遇事,都是交给哥哥出来摆平,自己懒得和臭男人们周旋。当下才先行一步,恰好就碰上了这几个臭汉子,真够讨厌的。唉,为何哥哥还没跟上来呢……

“喂!都别打了,我有话说!”

秋雨把剑一收,一个信鸽归窝式,“蹭”地翻身跃上了前面的廊顶。

“嗯?”

几个大汉同是一愣,抬头望着她,不知所然。

“本姑娘身上没带多少银子,你们劫我有何用?不过,我刚来的路上有一后生骑着大马,袋子破了,大半袋银子无法收拾,还是我扔给他一条空袋,帮他来着。若是你们想发财,就等他来,要是你们打不过他,我可以帮你们的忙,但我可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胖大汉瓮声瓮气地问道,心里暗想:这小丫头片子功夫了得,自打劫以来,还是头次遇上。

“条件就是……我帮了你们的忙后,不许你们再纠缠我!”

“大哥,这生意可做!”酒糟鼻对着胖大汉说。

“划算!”黑汉也点了点头。

“此话当真?”瓮声瓮气的声音。

“千真万确!”

“好!真如你说,我们可放你一马。”胖大汉想:多个帮手岂不美哉。

“那好,你们还是上这廊顶隐藏起来,我在柱子后面躲着等他。”说着,秋雨提剑飞身下来。

三个山贼相互对视了一下,胖大汉率先跃上廊顶,后面两个也随后跟了上去。

秋雨见三人全都上了廊顶,便大声道:“我先把马藏起来。”

“咻——”

一声口哨,雪里骢见主人召唤,“噔、噔、噔”扬蹄直奔秋雨而来。

秋雨飞身上马,瞬间奔出二、三十米远。

“哈哈,你们慢慢等吧,本姑娘不陪你们玩啦!”

三个大汉愣愣地望着她,知道上了当,但为时已晚,哪里还追得上?

褒斜道口,犹如两扇石门高耸入云,左右对峙,相距百十米。石门下的褒河水流湍急,河岸高悬在石门的下半央,此处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石门向前看去,却便是一马平川的汉中盆地。

秋雨马不停蹄地一路走来,终于出了石门。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不大不小的村镇。便打马过去,心想,先找碗水喝,顺便歇歇脚,等等哥哥秋风。

来到镇前,只见路边木杆上竖着一块木牌,上书“河东镇”三个大字。

这个镇子位于褒水东岸,是川陕商旅往来必经之地。更为有名的是,这里曾是古褒国旧地,西周时期周幽王的美妻褒姒的故里。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千古闹剧。

进了镇子,秋雨见不远处有个酒家,招子上书着“栈云酒家”,便牵马过来。

店小二远远看见一个红衣女子向这边走来,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一边请坐,一边接过马缰牵至旁边柱上拴了。

“小二,来壶茶,要上好的。”

秋雨在店前棚下的桌旁坐了。

“好嘞,上好的银梭一壶——”小二向店里面招呼着。

“客官,后晌了,正是用饭时辰,要不要用饭?这里有褒河鲜鱼、汉江黄颡、麻辣鸡、还有上好的谢村黄酒……”小二边上茶边唠叨着。

“等会儿,还有一人,来了再点。”

打断小二的话,秋雨环顾一眼,发现店内已经有客人用饭了,这才觉得肚子真有些饿了。一路上的颠簸,更觉有些疲惫,便在长凳上架起腿,慢慢揉了起来。

“上酒!”

刚吃了一盏茶,就听得粗喉大嗓门地一声吼,秋雨侧目一瞧,两个男子带着一姑娘从她侧面走来。男的一高一矮,各拎一把柳叶刀,高的一张马脸,矮的一口龅牙,大约四十来岁,却是道士打扮。那姑娘十五、六的年龄,生得貌美,却是农家装扮。

两个道士拉着那女孩就在秋雨对面一张桌前坐下。

“切两盘牛肉!”矮个道士喊了声。

“来了,”店小二拿出一坛酒、三个碗来:“二位道爷,还要点什么?”

“行了。”高个道士对店小二挥挥手,顺便向对面桌上的秋雨看去。

只见这白色披风裹着的红衣少女,那肤色白如凝脂,在斜阳映照下宛若一朵绽放的莲花。身后的不远处拴着一匹高头大马,一身雪白,就像披了一身银丝,闪闪发亮,雄姿勃勃,一看便是匹绝顶的好马。

店小二将两盘牛肉摆上桌,两个道士吃着肉喝着酒,交头接耳地不知说些什么,也不管那傻傻的坐着一动不动的小姑娘。

秋雨吃着茶,向他们看去,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恰好那姑娘正用可怜而无助地眼神看着她。

别忙,先瞧个究竟。秋雨心里想着。

“几位客官,刚出笼的清蒸鲜鱼,要不要来一份?”店家从店里走了出来,瞟了大家一眼。

秋雨回头看去,那人是六十开外的一老者,虽显体瘦却精神矍铄,想必这就是店主了。

“不要!”还是矮个道士回道。

老店主瞅了瞅,愣了。张石匠的女儿玉秀怎么和两个道士在一起?

“李伯伯——”玉秀一看到老店主,用求救的语气轻轻叫了声。

“闭嘴!”高个儿道士喝止,并瞄了一眼店主,酒碗往桌上一磕:“该忙啥忙啥去!”

说完,拿出一个袋子将牛肉往里面一倒,扯起玉秀,一提刀:“走了。”

矮道士顺手拎起半坛酒,提刀早跟了上去,也不丢下半文银钱。

“吃白食呀——”秋雨耐不住性子,嚷了一声。

“不用,不用,”老店主忙上前道:“没事,没事”。

两道士顿了顿,没有吱声,带着玉秀走了。

“姑娘稍安勿躁,我老李觉得这里面有些蹊跷,切莫生事。”

“你也看出来了?”

“姑娘是路过吧?”李店主没直接回答,试探地问。

“正是,我正有事向你打听哩。”秋雨顿了顿:“店家看出什么了?”

“那女孩我认得,”李店主顺势坐在秋雨对面:“她是那石门后面石虎山下张石匠的女儿,却不知她怎地和道士在一起……”

“她有些求助的眼神,定是被那臭道士劫持了。”秋雨有些激动。

李店主点了点头:“莫急莫急,我来安排。”

李店主叫出小二,小声私语一番,那小二甚是机灵,便放下手里的茶壶向刚才道士去的方向走了。

见小二去了,李店主才转身来到秋雨面前。

“好了,放心吧。一看姑娘你便是热血心肠,侠义之人。”

“店家过奖。”

随后,李店主让另一个店小二打一壶酒来,上了盘花生、牛肉,说是赠送一点心意。秋雨并没推辞,斟上一盅,又要给店主斟一盅,李店主只说自己不会饮酒,推辞了。

说话间,一位小哥骑着一匹黑马朝这边走来。

李店主正欲品赞,只见秋雨喊了声“哥”,向他直挥手。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秋风。

李店主见他们是兄妹,甚是高兴,口中不停夸赞俩兄妹。

李店主也将秋风的马拴了,兄妹二人胡乱要了些吃食,边吃边听秋雨讲刚才的所见。

“噫,哥,我在前面留给你的三个劫道贼这么快就被你收拾了?”秋雨突然想到了那几个山贼。

“没有啊?”秋风疑惑:“我一路追赶你到此,没有见着。”

“奇怪……”秋雨低语。她哪知,那几个山贼和自己交手,没捞到便宜还损一同伙,哪还有心思打劫,早下至河边寻人去了,秋风怎会遇上。

看看天色也不早了,秋风就和妹妹商量在此镇上过夜,明日再做打算。恰好这栈云酒家便有客房,和店主说过,李店主满心喜欢,命人将二位的马匹牵至后院添加草料,又安排两间上等好房让兄妹俩歇息。

酒店后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也算是四合头的院子,西面与南面相接处是一段围墙,兄妹二人就在西面的二层小楼上住下。

收拾停当,秋雨正要去秋风房间叫上哥哥去外面逛,却见刚才那个店小二回来了,正在院子下对着李店主说着什么,不一会儿,李店主便上楼直奔兄妹的房间来了。

李店主见了秋家兄妹,先是道声好,接着说:“两位小侠,今晚二位待在房间,哪儿也别去,若听见院内有什么动静也万不可出来。”

“这是为何?”秋雨急着问。

“别问,别问,都是为客人安全考虑。本店会负责大家安全的。”

李店主说完转身离去,出门还补了一句:“切记!切记!万不可出来!”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今晚一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第二回:两兄妹拔刀斩老道 老店家细说过往情

秋雨回到自己房中,侧身靠在床上,忽然惦记起那个玉秀来,也不知现在怎样了,要不是店家拦住,早就把她救下了,胡思乱想一通,困乏中慢慢睡着了……

不知过了几个时辰,秋雨被一阵马嘶声惊醒,翻身下床,轻轻遛到门外,在楼道栏杆处向下张望。随后便听得一声吆喝。

“何方贼盗,竟敢在你大爷头上拔毛!真是活腻了!”正是李店主的声音。

夜色中,只见李店主穿一身紧身皂衣,腰扎功带,手持斩骨刀,气场十足地向马棚奔去……

霎时间,打斗声一片,两个人影夹裹着刀光直斗到院子中央。趁着月色,秋雨定睛一看,与店主打斗的正是白天见过的那高个儿道士。

不知不觉中,二人已经打了三、四十个回合。那道士已占上风,一把柳叶刀使得风生水起,李店主渐渐觉得吃力了,斩骨刀有些跟不上步子。

看到此,秋雨怕店主吃亏,飞身下楼欲帮李店主一把。

正欲上前,忽见围墙墙头又跃下一人,直奔马棚而去。秋雨一见,便知这是来盗她们兄妹的马来了。

说时迟那时快,秋雨左手一扬,“嗖——”一只袖镖飞了出去。

“噗——”那贼人还未到马前便一头栽了下去。

“店家退后!”

秋雨一声招呼,一个鱼跃龙门已到院子中央。

李店主正苦遇上了高手,有些力不从心,听到女侠招呼,便虚晃一刀,抽身退下。

这边,那高个道士听得清楚,一看正是那宝马的主人,不由分说,刀锋一转急向秋雨砍来。

秋雨下楼并未带剑,一跃近前却只能赤手空拳。她看对手的刀法十分刁钻,就使出一套武松脱铐拳法,左闪右击,前旋后踢,快如闪电,慢似穿针。一盏茶工夫,高个道士刀舞得浑圆,却无半点用处,一时间累出满身臭汗。

“了得!了得!好!好!”

李店主提刀站立一旁,看见秋雨赤手空拳还如此气定神闲,拳法招招精妙,不由自主地叫好。

这当儿,高个道士见自己对付一个不带兵器的小女子都不能取胜,心想,这女娃娃竟然是个高手呀,真小瞧她了。心里一急,右手抡刀直劈,左手从胸前摸出一粒铁丸“呼”地打出——

秋雨看得清楚,一招脱袍让位闪到了高个道士的身后,顺势在道士的心俞穴一点——

“唔——”高个道士立马身子一软,就势倒地,动弹不得。

李店主即刻上前将其按住。秋雨见状,向店主摆了摆手。

李店主伸手一摸,早无脉象。

正在这时,从院子外面进来了三个人。秋雨一瞧,前面走的正是哥哥秋风,手拿黄龙剑,紧跟着的便是那个店小二,手提一把斩骨刀,旁边还有一个女孩玉秀。

秋雨当下回不过神来:这是怎么回事?哥哥不是在房中睡觉吗?怎么和他们在一起?怎么从外面进来了?怎么……

此时,秋风走了过来:“看来你们也解决了,咱们进屋再说。”

李店主示意小二把两具死尸处理干净,领着大伙来到自己的房间,掌灯打茶,落座停当,李店主讲起今晚事情的由来——

店小二一路跟踪两道士挟玉秀落脚在褒城城西的一所道观内,并听得他们计划今晚由矮道士一伙看管玉秀,由高个道士再带一道士前来盗马。

店小二迅速返回把看见的情况说给店主。这也正是秋雨看见他们在耳语,店主不让他们出门的一幕。李店主本想自己来解决此事,不等天黑就装束停当,正准备先去救人,再回来守院,就见秋风找他打听此事。

秋风与妹妹在后晌吃过饭,听说道士劫了玉秀的事便有了搭救的念头,待妹妹回房休息后便找店主打听情况。李店主见秋风是个英雄,自告奋勇,也就答应由秋风和小二去救人,自己在家护院了。

秋雨听完原由,责怪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还呼呼大睡一场。逗得大伙乐了,她自己也哈哈乐了起来。

“哥,你们去救玉秀该不险吧?”秋雨问完,调皮的补了句:“不过,你去还不是小菜一碟。”

秋风笑笑呷了口茶,没有说话。

“店主,这玉秀又是咋回事呢?怎么和道士在一起?”秋雨转头又急忙忙地问。

“事还得从一个传言说起。”李店主慢慢讲起了一段传言——

距石门东北方的深山里,有座奇山名叫天台山。此山险峻无比,高耸云端,上面有三清殿、药王殿,据说是当年药王孙思邈修道成仙之地。在天台山以西的山崖间有一石洞,人称“银光洞”,遥望洞内白光四射,灿烂夺目,夜晚胜似白昼。相传早年,有一黄龙为报答药王医病之恩,在此凿洞存入白银后封闭洞门,将一片龙鳞变成一把金钥匙放于药王大殿。殿内有一道士,爱财如命,夜盗金钥匙,欲入洞盗取白银,不慎将金钥匙丢失。正好被在天台山刻碑的石匠拾了去。银洞没了金钥匙再也无法打开了。至今传谣:“石门对石虎,金银两万五。谁能找到金钥匙,买下一个汉中府。”

当年在天台山刻碑的石匠正是今天这女子玉秀的太爷爷张石匠。张石匠的手艺一直传到了玉秀的父亲这辈,可惜玉秀这辈只有她一个女娃娃,这石匠的手艺就没传给她。

玉秀的祖辈们也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代代都叫他们张石匠。玉秀的父亲为人很好,一家人住在石虎山,常爱给人帮忙煅石磨。玉秀也常下山来栈云酒家为父亲打酒,所以李店主都认得。

距河东镇向西十里,有个道观称“青云观”,不是很大,里面共有九个道士,观主是个白发老道。这些年来,此观的道士们常爱干些鸡鸣狗盗之事。为得不义之财,便四处打听金钥匙的事。终于打听到张石匠家的住地,就不惜手段,无数次的威逼、讨要那把金钥匙。讨要不成,就把玉秀挟为人质了。

听完李店主的叙述,玉秀这边哭了起来。经大家一问,才知道,今天两个道士上山又来逼要金钥匙,父亲不在家,母亲说压根也没这回事,骂他们是强盗,被那个龅牙道士一刀结果了性命。

秋家兄妹听完甚是好气。一个传言也会让人搭上性命。

“哥,那些臭道士你都解决了吗?”

“一个不留!”秋风说完,出门去了。

秋雨过去安慰着玉秀,掏出个手帕给她擦眼泪。

不一会儿,秋风进门来,手里拿着一包东西递给李店主。

“店家,你还是尽快把她送回去,这是一些银两,帮忙给他们照理照理后事。”

“好好好,我这就安排去办。”

李店主十分感动,接过银两,忙让玉秀给秋家兄妹磕了头,安排店小二带走了。

安排妥当,都才松了口气。已经是后半夜了,也没了睡意。秋雨还在为玉秀难过着,责怪哥哥没带她一起去宰几个臭道士。秋风过去安慰妹妹了一阵才罢了。

见妹妹情绪好一些了,秋风这才回到李店主身旁:“李大侠……”

“不敢不敢,秋少侠,你还是称我老李吧。”

“噢……那我就叫你老李好了。老李,我想向你打听个事。”

听秋风这样说,李店主觉得这小伙子还真是愣直。

“你知道汉中这里有个云雾寺吗?那里还有位出家为尼的皇后,在什么地方?”

“你们是什么人?”一听这话,李店主立马警觉起来,重新把秋家兄妹打量了一番:“你们从哪里来?”

“我们兄妹二人从京城来,受人所托,有事情要去找皇后办理。”

“你们要去见皇后?”李店主有些紧张地问。

“是的,还望你给指指道怎么走。”秋风恳切地说。

“那所托之人和这皇后是什么关系?”李店主进一步打探:“姓什么?”

“姓徐,皇后母家的亲戚。”

“姓徐……皇后……徐皇后,”李店主喃喃地自语:“你们从京城来……姓秋……姓秋……秋德义……”

秋家兄妹一听李店主突然唤起家父秋德义的名号,同时大吃一惊!

“你认识京城的秋德义?”秋风问道。

秋雨从对面的椅子上站起身来,吃惊地看着店主。

“京城的秋德义?”李店主这才回过神来:“你们也姓秋,莫非是……”

秋风接道:“那是家父。我们……”

“李店主,你怎么认识京城的人?”秋雨瞄了哥哥一眼,打断了秋风的话。

秋雨很奇怪,这店主既然能在这么偏远的地方能说出父亲的名号,一定有什么渊源。不知是好人歹人,和秋家是什么瓜葛……

李店主“蹭”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正要去拉秋风的手,见秋雨这么一问,将手一缩道:“这个……说来话长了。”

“我和秋德义是结拜兄弟。”

秋风惊道:“啊?你们还是结……”

“李店主,你该不会是在逗我们俩吧。”秋雨再次打断了哥哥的话,冲店主笑了笑。

“怎么会呢,我们真是结拜兄弟。”李店主再次肯定地说。

“这么肯定?”秋雨又问。

“你们等等。”说完,李店主转身去了里屋。

秋风看了看妹妹,也没说话,就近坐下。

秋雨只是默默地在房间里转着圈。

不一会儿,店主手里拿着一个长约两尺的棍状形暗红色布袋从里屋快步来到秋雨兄妹面前,解开一端,从里面抽出一只箫,递给秋雨。

秋雨接过箫一看,是一只普通的黑竹箫,并无特别之处,只是背面刻着一行字。秋雨随口念道: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这是我与秋德义结拜时互赠的信物。”李店主接着说:“当时,我身上只有个酒葫芦,就将酒葫芦当做信物赠与我义弟了。”

“那酒葫芦上可有什么记号?”秋雨问。

“有的,刻着一个杨字。”

秋雨与哥哥对视了一眼。兄妹俩都明白,父亲的确珍藏着一个刻着“杨”字的酒葫芦。曾听父亲说过那是他结义兄长杨兴忠赠与他的。但父亲从未示与外人看过。

秋雨将黑竹箫递给了秋风。秋风接过竹箫仔细端详起来。

“李店主,我们坐下说话。”秋雨示意了一下店主身边的椅子,接着问:“这个杨字有什么来历吗?”

李店主点了点头,慢慢坐下:“那是我的姓。”

“你不是姓李吗,咋姓杨了?”秋风问。

“两位贤侄,你们不用怀疑,我本名杨兴忠,化名李兴。对了,如果没错,你应该叫秋风吧?”

秋风点了点头。

“说来话长呀。年轻时,我与你们的父亲秋德义同在京城共事哩。唉,好侄们,咱们弄点酒菜,慢慢坐下来说。”

杨兴忠兴冲冲地出去了。

“哥,看来这店主说的很实在,不过,早年听爹爹说杨伯伯去守边关了,怎么会在这里?还姓李了?”

秋风点点头也在纳闷。

杨兴忠弄了些酱牛肉、碗盏,拿了坛陈年老窖进来,往桌上一摆,斟上三大碗,然后将碗一举:“来,咱伯侄仨干上一碗。”

噫!他不是说不吃酒吗?秋雨也有些纳闷。

杨兴忠呷了口酒,向俩兄妹俩讲起了陈年往事——

早年间,当朝首辅大臣张居正上疏推行“考成法”,实行“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老臣张居正就把当时在湖北江陵为官廉洁公正、不附权贵的秋德义调入京城做辅查。秋德义便带着老母和刚刚结婚的妻子匆匆上了路。

路经山西平阳境内,秋德义的母亲生病无法赶路,只好留下秋母和银两,在就近的杨兴忠家医病。杨兴忠为人耿直,一家人精心照料,请医问脉,待秋母身体痊愈,才亲自送秋母上京与秋德义一家团圆。当时,秋德义万分感动,就与杨兴忠结为兄弟。秋德义把常常不离手的黑竹箫赠与杨兴忠,杨兴忠身上也未有值钱的东西,就一个酒葫芦递给秋德义,秋德义视如珍宝。

杨兴忠在京待了数日,秋母便让儿子给他在京城谋了份差事,并派下人给他家传了信,送去了银两。

杨兴忠自幼习武,也无其他所学,秋德义就托人把他安排在了神机营,之后做了坐营武臣。

后来,边关战事吃紧,神机营要派去支前御敌,杨兴忠便前去义弟秋德义府上辞行。当时,杨兴忠见弟媳已有身孕,很是高兴。

杨兴忠问义弟给这孩儿取名没有。秋德义笑了。

“还没有出生,怎会取名?你是这孩儿的大伯,这名字就由你给取一个吧。”

“眼下是初春,等孩子生产大概会是在秋天吧,义弟也姓秋,孩子出生了就叫秋风吧。”杨兴忠说。

“很好,这孩了以后的名字就叫秋风了。”

秋德义甚是高兴。觉得这个随口说出的名字还真不错。

事,总是一波三折,瞬息万变。杨兴忠告别了秋家,本应随神机营去边关,但事与愿违地来到了这陕南汉中……

听到此,秋风、秋雨心中甚是跌宕起伏。

“杨伯伯,早年听爹爹说您去了边关,再无音讯,怎么来这里了?”秋雨十分好奇。

“唉!你们刚才不是在问出家为尼的皇后吗?这事还须从这位皇后说起。”

杨兴忠自己干了一碗酒——

先皇驾崩,当朝万历皇帝年幼继位,朝庭上明争暗斗,已有夺权篡位之势。为保护幼主和太后,平叛奸臣谋反,老相国徐彦昭安排自己文武双全的女儿带上先皇御赐的九眼铜锤入深宫护驾。为防不测,徐相国与李太后相商,将女儿许配给万历皇帝,以便日夜相伴监护。

谁知,万历皇帝长大成人后,三宫六院必不可少。因年龄上的差异,徐皇后房门冷落。

徐皇后想起自己虽劳苦功高,却一生清苦,整日里郁郁寡欢,以泪洗面,天长日久双目失明了。

为此,皇上悬榜招纳天下名医为皇后治病。正巧,云雾山朝阳院有一高僧云游到此,看了榜文,便揭榜入宫,为皇后治好了双眼。皇上赐以高官厚禄、金银财宝以酬谢高僧,而这高僧却分文不取,只求皇后去云雾山朝阳院敬香一柱,以谢菩萨!

不久,徐皇后真的不远万里来到这陕南汉中云雾山朝阳院上香、拜谢菩萨来了。

当时,徐皇后对云雾山的清新空气和赏心悦目的景致动了心。看那烂漫山花、潺潺溪流、群峰险峻,听天籁心静如幽,望星光神似碧空,只觉心如止水。

随后,徐皇后决然留居朝阳院,从此吃斋念佛,修心养性,永不下山。

皇上劝解无果,心中愤懑。便拨配兵丁、奴婢百人进山保护、陪伴皇后。并扩修寺庙,拨出留坝、褒城、南郑、沔县、略阳五县皇粮银钱供皇后与寺庙使用,以此,云雾山又称为容五县。寺庙扩修后,改称容五寺。万历皇帝御赐金匾,孝定李太后刻赐佛经678函。一时间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寺院。但百姓们把容五寺一直称其为云雾寺。

杨兴忠正是在神机营开赴边关时,突然被锦衣卫秘密选拔出来,成了派驻云雾寺保护皇后的总领兵。在汉中这地方一待就是二十多年,秋德义哪里知道他义兄的下落?

徐皇后留居云雾寺后,起初当地官员还事事小心待承,不敢怠慢。谁料想借此事向京城请功邀赏时却碰了壁。因皇上与徐皇后生了嫌隙,从宫里到地方渐渐地也就不把这里当回事了。其实,把杨兴忠等人派出去就是永远的弃子,让他们与徐皇后从此自生自灭了……

秋家兄妹听得心里很不是滋味。秋风将酒碗往桌上一掷,默了许久:“怎么会是这样!”

“杨伯伯,您怎地在此开起店来了?”秋雨问。

“说来可气!”杨兴忠将酒碗往桌上一撴——

徐皇后在云雾寺出家为尼后,一心向佛,也从不过问身边的事。云雾寺的老主持对待徐皇后和她身边的人非常好,官府拨给寺里的所有粮饷如何开支都由徐皇后的管事宫女操持,老主持从不插手。

那年,老主持圆寂了,一个寄寺的和尚俗名王斌,法号悟贞,仗着一身高超的武艺做了主持。这和尚人称笑面佛,却是个贪念极强,荒淫无度之徒。他不但把官府每年拨来的粮饷全部归为己有,夺走了皇后人马的管理权,还糟蹋了不少宫女。更有甚者,他说徐皇后身边的人太多,出家了就是佛家弟子,也不用留下兵丁护卫和侍从,未经徐皇后准许,只留下一个侍女,把其余的人全部遣散了。徐皇后除了念佛,也无意管身边的事,一切听之任之。

那日,杨兴忠心里憋屈,酒喝得一塌糊涂,一宫女急急前来告诉他大伙被笑面佛遣散的情况,杨兴忠一醉不起,眼睁睁看着那宫女被笑面佛的爪牙当场毙命。

做为护卫总管的杨兴忠哪里能容忍此事。酒醒后找那笑面佛理论,发生了搏斗,只是那笑面佛的武功上乘,杨兴忠怎是对手,刚刚动手便险些丢了性命,不得不抱恨离开云雾寺。悔恨自己酒后误事,白白丢了宫女一条命,从此再不沾酒。

一片忠心的杨兴忠内心惦记着娘娘的安危,自己虽使命在身,但却无能为力,不愿远离,就在这河东镇上留了下来。那店小二名叫周贵,曾是杨兴忠的小副将,二人均心系娘娘的安危,从此就在此镇上隐姓换名李兴和李贵,做起了买卖。名为开店,实为时刻关注着云雾寺……

“啪——”秋雨听完,一掌击在桌上:“真可气。”

桌上的碟盏震得“铛铛”作响。

“太猖狂了。”秋风深深的叹了口气。

“贤侄,贤侄,莫急!莫急!”

“有皇后在那儿,难道官府就不管吗?”秋风问道。

“娘娘已是出家之人,官府不管佛家的事。”

杨兴忠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再说,朝庭从不过问娘娘的状况,官府也是见风使舵,早把每年给娘娘的粮饷减得不剩一半了。”

秋风说:“杨伯伯,明天我们去会会那笑面佛。我们兄妹正要去见皇后哩。”

“贤侄且慢,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为何?”秋风问。

“那笑面佛不知修炼的是什么武功、法术,既可遁形,又能百步碎石,还能隔空取物。我的兵器就是在与他打斗时,被他手一挥隔空吸去了,甚是厉害。我怕咱都不是他的对手,也不愿白白伤了你们。”

秋家兄妹听得甚是吃惊,如此武功那真是未曾见过。

“哥,我们任务在身,也不可长时间耽误下去,怎么办?”

秋风道:“我们不能冒然行事,还是先摸摸情况,再做打算才是。”

大家想想觉得有理,为了不打草惊蛇,便决定先住下来,慢慢商议。

杨兴忠不便询问秋家兄妹急着找皇后娘娘所为何事,也就不多说话。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