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之斩邪录》免费试读_夜神惊梦

时间:2019-04-25 18:09:39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夜神惊梦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序章.境界划分.位面简介

一、

境界划分

武道八境:

武士,武师,灵武师,先天武尊,小天位,中天位,大天位,武圣位。

魂修八境:

定神,观魂,出窍,夜游,雷劫,日游,塑形,显圣。

每境又分三个小境界,即下位,中位,上位;也称初期,小成,大成。

两种修炼方法所获得的能量分别为真气,灵力。

其中每晋升一个小境界,能量存量上提升大约2倍。

这是一个高武位面,佛陀,大罗金仙相当于武圣,或显圣期魂修。

下位武士的身体素质相当于健康成年男子。

而一个下位武师的真气总量约等于下位武士的8倍,2的3次方。

下位武圣/初期大罗金仙的真气/灵力总量约等于下位武士的2的21次方,即两百万倍。

上位武圣/大成期大罗金仙则是2的23次方,即八百万倍。

但是同时还有身体素质,反应,灵敏,直感,能量本质上的差距,无法以单纯的数字说明。

一般来说,一旦修为相差超过两个大境界,低阶修士就很难威胁到高阶,在没有神兵利器和特殊阵势的前提下,高阶修士可以轻易突破百人围攻,或者以轻-重伤为代价,把百人屠戮殆尽。

如果相差超过三个大境界,则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在高修真气体力(512倍)耗尽之前,几乎不会受伤,而即便真气体力耗尽,也可以轻松脱离战场。

当然这种理论上的情况是很难出现的,敌对一方完全可以让普通士兵消耗你的真气体力,等你真气体力用尽,再组织高手上场收割。

世俗的普通将领大多是武师境界,王朝名将多是灵武师,皇朝名将多是先天武尊,小天位武宗则可镇压皇朝气运。

武修没落的原因一是武修增寿有限,先天武师也只有200年左右寿命,所以如今更多人选择增寿更多的魂修;

二是武修自大秦王朝覆灭后,受到三教尤其是儒教的清洗压制,武道法门的传承几近断绝。

二、

称号划分。

武修,剑修,三教各有不同的称号系统。

其中武修,剑修的称号直接对应八大境界。

武修:

武士,武师,灵武师,先天武尊,小天位武宗,中天位武宗,大天位武宗,武圣。

剑修:

剑士,剑师,灵剑师,先天剑尊,剑宗,剑皇,剑仙,剑圣。

三教修士有别于武修剑修,下三大境不设称号,统称为道士,和尚,儒生。

第四~八境,才有称号。

道教:

先天道尊,人仙,地仙,天仙,大罗金仙。

佛教:

佛门尊者,明王,罗汉,菩萨,佛陀。

儒教:

大儒,明圣,贤圣,天圣,圣人。

八境之上,还有传说中的亘古大妖“空”,剑神,儒家至圣,佛祖,道祖,武祖。

儒家又比较特殊,获得大儒称号之前几乎都不修炼,只读书定神,养自身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运用得当,可压制比自己低一大境界的妖法魂法,使其直接失效,并且多个儒生在一起时可叠加。

三、

武功品阶

入门,精深,灵妙,绝学,无上。

不过武功虽有品阶,但是又往往不是绝对的。

若是修炼者不能领悟真意,无上级只发挥出入门的实力的,实在是太多太多,而且越是高等的武学,越是难以悟透。

所以很多时候同一个人让他去修炼灵妙级的武学,说不定反而比修炼无上级的效果更好。

而若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即便是最简单的入门武学,甚至普普通通的挥剑击掌基础动作,也往往最终能脱胎换骨,演化出更高层次的神技绝学。

四、

四大部洲

诸天万界,四大部洲,无尽之海,南冥,北冥。

万界的每一界都约有一个中国大。

四块主大陆各约有3000界,即每块大陆约60个地球大小。

道教有三十三天,漂浮于东胜神州云端,每一天即一界大小。

佛教有三千佛国,即整整三千世界,遍布整个西牛贺洲。

儒教有三大学宫,六大学府,七十二书院,分布整个南蟾部洲,隐于深山之中。

南蟾部洲有七大皇朝,百余王朝,数千小国。

千界之地称天朝,百界之地称皇朝,七界之地称王朝,不足七界统称为国。

七大皇朝皆为儒教,几乎占领了南蟾部洲整个北方。北部没有王朝存在。

百余王朝雄据南蟾部洲之南,各自雄霸一方。

数千小国星罗密布,遍布南北,或在夹缝中附庸,或者因自然优势安乐一隅。

五、

无尽之海,南冥,北冥。

无尽之海位于四块主大陆中间,把南蟾部洲和北俱泸州一分为二。

无尽之海又有四条狭长支流,称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把北俱芦洲,南蟾部洲分别与东胜神州,西牛贺洲隔开。

无尽之海很大,大约60界宽,200界长,总面积等于12000个中国,240个地球的面积。

所以又称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人族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舰船能够横渡,四大洲交流基本都是通过渡四海。

所以南蟾部洲去往北俱芦洲,必须通过东胜神州或西贺牛州。

四海也很大,平均宽度10界,平均长度60界,一海面积相当于一块主大陆的五分之一。

北俱芦洲之北,有北冥。

南蟾部洲之南,有南冥。

六、

历史

亘古初年,妖魔鬼怪横行于天下,人族在前所未有的危机下,爆发出辉煌璀璨的文明。

有诸子百家万教,前后数十位圣人出世,各逞英豪,庇护人族道统不衰。

尔后,以儒,道,佛为首的三大信仰,吸收百家精义分别著《论语》《道德经》《金刚经》三书,逐渐成为天下人共同的信仰。

儒门扎根于南蟾部洲,道门扎根于东胜神州,佛门扎根于西贺牛州。

北俱芦洲穷山恶水,遍地荒古妖物,然亦有人族零散居住。

于是有剑修大能,斩妖皇,辟地千万里,筑剑气长城拒妖族于北俱芦洲之北。

荒古四年,天降陨石于无尽之海,地震海啸,天灾人祸连绵不绝。

又有海族从无尽之海出世,在南蟾部洲东南登录。海族首领“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乃大杀四方,人鬼妖魔死伤亿兆,三教、剑修莫有能当其锋者。

荒古二十七年,三教精英尽出,与“空”决战于南瞻部洲。

是役,天降血雨,地陷千尺,鬼哭神嚎。

终斩“空”于云梦大泽。

然而三教精英亦因此损失殆尽,传承几近断绝。

空死后,三教为争道统,内战清洗不断,各自删改《论语》《道德经》《金刚经》三书,断章取义,以独尊己身,排除异己。

剑修亦从此偏安于剑气长城,以妖修之血磨练剑气,不问天下诸事。

荒古七十三年,大秦皇朝独尊武道,并吞南蟾部洲之北,占千余世界,立大秦天朝。

之后大秦东征西伐不断,又循东海南下,三教剑修皆退避三舍。

荒古八十一年,大秦坑杀儒生数百万,火烧儒教至圣学宫,从此南蟾部洲三千世界尽归大秦。

儒教从此元气大伤,隐于深山。

天启九十七年,大秦始皇帝阳寿耗尽,死于大秦天宫。

儒教复起,合道,佛之力,裂大秦天朝,灭杀武人,焚烧武经,武道传承几近断绝。

又扶持七大皇朝,相互制衡于南蟾部洲之北,大秦龙兴之地。

分别为大晋,大燕,大魏,大赵,大齐,大楚,大越。

以扶龙术和屠龙术驾驭三千世界。

又近千年后,我们的故事从七皇朝中最南边的大楚皇朝,的东南部边境,靠近楚越国界的地方开始。

第一章.美女蛇

大楚皇朝苏沐界,沐水镇,荀氏学堂。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向左是一条长长的廊道。

廊道的墙上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眉头上挂有一块匾,上书“庆余书屋”。

廊道尽头,一扇木门大敞着,一位须发皆白,又高又瘦的老先生手捧《论语》,用一种不急不缓的语气向堂下的学生们讲读经义。

老先生讲到入神处,微笑着将头仰起,缓缓摇起头来,向后拗过去~~又拗过去~~竟是物我两相忘了。

堂下有约莫十几个学生,原本个个紧绷着脸,认真的听老先生讲课,这时见老师入神,却又都开起了小差来。

有在纸上画画的,画了一只小人,手脚身子不过一撇一捺一竖而已,脸却是好大的一张,添两笔月牙――是眼,画一个半月――是嘴,嘴里再胡乱涂几道竖杠――是牙,最后,头顶圈两个大麻花,涂几笔刘海,一个神气活现的小人跃然于纸上,咧嘴大笑。滑稽得连画画的人也忍不住要咧开了嘴。

有望向窗外发呆的,手捧着脸颊,眼神迷离,眼睛里只有一颗柳树和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心思却不知已飞到几千里外了。

还有双手捧书挡住了整张脸的,也不知道是还在看书,还是已经去见了周公。

其中一个眉清目朗的少年,名叫宁朔,此刻正将手伸向桌下,从桌肚里偷偷摸出一本志怪小说来: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正看的入神,惊闻堂上戒尺一拍:“谢长水~~!”

宁朔吓得一个激灵,慌忙把书按入桌肚,然后一手捂腹,一手虚按向桌上《论语》。又偷眼去瞧。

谢长水正是先前那个以手捧书,梦会周公的,此时乍闻老师一声惊喝,嗖一下站起身来,瞌睡虫早吓得不知飞哪去了,慌张间一双眼睛也不知道该往哪放……

老先生却未继续呵斥,只是问道:“谢长水,我方才所讲经义,你可知其意?”

那谢长水刚刚睡醒,哪里知道先生刚刚讲的是哪,想说不知,却又不敢,只好把头低的更低……

“既是不知,为何不听!你且站着,下课之前不得坐下!宁朔,你来回答!”

宁朔正促狭看戏,哪料到飞来横祸,心中暗叫完了完了!

“额,刚刚那句的意思是,意思是……”鬼灵精怪的眼睛偷偷瞄向同桌~~那同桌倒也是个顶机灵的,面上仍是一丝不苟地盯着老师,左手却在桌下反复比着一和三。

一和三?一日三省吾身?是这句啊!简单简单~

“嗯~意思呢就是说我每天必定要用三件事反省自己,第一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话还没说完,学堂里哄堂大笑~

老先生勃然大怒,戒尺一拍,“安静!”

又点名道:“王诩,你来说!”

王诩正是给那宁朔比手势的同桌,只见他悠悠然站起,摇头晃脑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说老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就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就不要去启发他。举出一个角为例来教授学生,而他不能反推出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要再教他新知识了,因为他还没有认真思考。”

老先生抚须笑曰:“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你们要向王诩看齐!”

又怒瞪宁朔:“你,站到外面廊道去!”

――――分割线――――

轻捷的云雀从柳树上飞起,荀氏学堂的学子们如脱缰的野马儿,嬉笑打闹着跃出了竹门,各自回家去了。

学堂内,老先生手持戒尺,板着一张脸,瞪着面前面前惴惴不安的宁朔。转角处,王诩身背书蒌,嘴角微扬。

“宁朔!师长授业而不听,你可知错?”

“学生知错。。。”

“既然知错,领三戒尺,可有不服?”

“学生不敢。。。”

“手来!”

啪!~啪!~啪!~

老先生见宁朔吃痛,神色间又略有一丝不忍。

“领罚已毕,以后勿要再上课走神了~知道吗?”又转头问王诩:“怎么还不回家?”

“先生,我等宁朔一起。”

――――分割线――――

从荀氏学堂出来,门前是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向左几步有道石桥。过了石桥不到半里,便是十里八乡最有名的状元街了。

过了状元街,再走上二三里路,会看见一片郁郁葱葱的野竹林。

沿着竹林下的小路幽幽前行,走到道路的尽头有一个略显荒废的园子,叫做百草园。

时值三月,夕阳西下,园中莺飞草长,杂树生花。矮矮的土墙墩上,几株不甘寂寞的野草正顽强地舒懒着身子。

野草尽处,几间屋舍。

“咿呀~”

宁朔推开了主屋的木门,王诩好奇地左右张望着。

“你一个人住在这里?”

“是啊!”

“那你平时……不觉得怕吗?”

“小时候有些怕的,有一次我把衣服晾在屋里,月光从窗外照进来,像极了一个人站在那里,吓得我把头一直蒙在被子里,最后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睡着的――――后来习惯了,就不觉得怕了,一个人清清爽爽,也很自在啊!”

“你可真是心大!”

“哈哈,我说过我家很荒废的!你饿吗,我去弄点吃的,不嫌弃的话,吃完再回去吧!”

“好啊,本就是来你家蹭饭的!”

“我刚刚课上看到一个好故事,我翻给你看!我一会就好!”

“什么故事?给我给我!”

――――分割线――――

炊烟袅袅,摊开的志怪小说放在了王诩面前: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嚯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

如果听见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