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万仙》——病少爷

时间:2019-04-28 01:06:46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病少爷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郡王与公主

汉中属地,一丝丝秋风呼啸。

巍峨耸立的汉中城下,数百骑黑衣内卫簇拥着一名少年停顿了一下,少年仰望着沐浴在金光中的汉中城,嘴角邪魅一笑。

“京城,我回来了。”

一拉缰绳,少年熟练的调转马头,身后数百骑如影随形。

“恭送郡王回京,郡王千岁千岁千千岁。”城墙上下整齐划一的呼呼声,让大地为之一振。

正值深秋,京城长安一派繁荣,宽敞的官道上,缓缓驶来一辆四驾马车。一袭黄甲披肩的骁骑,持戟开道。白衣净卫护持左右。马车由四匹异兽拉扯,似虎非虎,口含剑齿,额生逆角。行走间隐有云雾随行,通体雪白缥缈非常。

鸿胪寺卿协同鸿胪寺丞,麾下少卿主薄等人陪同在车驾周围。

华盖之下,面带薄纱的少女探身而出。一双明亮的眸子忽闪忽闪,好奇的张望着四周。

“公主殿下,下官乃是大唐鸿胪寺寺卿。奉吾皇圣旨,特来恭迎公主殿下入宫。”

“见过寺卿大人,咦?”少女微微一福,行了一个特殊的礼节。忽闪忽闪的眸子里骤然一亮,白皙的手掌中一抹光团闪过。

“有刺客。”鸿胪寺寺卿眉头一皱,身旁拂刀而立的骁骑校尉,锵的一声利刃出鞘。车队四下悄无声息的涌现出无数乌光,电光火石间乌光相互连接好似一滩污泥,冒出点点腥臭粘稠的气泡。

“大胆。”骁骑校尉一刀斩灭一片污秽,滋滋作响的气泡散发着一股腥气。四散而立的白衣净卫,面不改色手中长剑交叉。持戟骁骑长戟一挥,一道道明黄结界笼罩在车队上方,官道上围观的百姓只觉得身体微微一轻,纷纷被驱散到四周,鸿胪寺寺卿面色铁青,泱泱大国一朝国都,竟有妖邪作祟。冷哼一声,翻手一道玉简浮现,股股浩然正气萦绕周遭,道道青气或化青龙或化异兽,嘶吼着朝乌光撕扯。

“九城巡府司何在?”鸿胪寺少卿一袭宽袍一展,护佑住随行的仆役。

“禀大人,九城巡府司十二捕头特来效命。”

一道道剑光凭空而落,气泡中粘稠的液体四溅。腥臭的味道弥漫在马车四周。骁骑校尉一骑当先,手中长刀直入,乌光转瞬间凝聚成一柄匕首,半空中挥舞着与长刀碰撞。持戟骁骑面带不屑,结界中黄光洒落。腥臭的气息被牢牢压制在地面半尺。

“十方无敌。”结成剑阵的白衣净卫,按天罡地煞之位而立。手中长剑隐隐轰鸣,缕缕剑光从天而降,婉若游龙。乌光猛然一震,发出痛苦的嘶吼。

“这就是大唐的实力吗,不愧是父王敬畏有加的国度。”伫立在马车上的少女喃喃自语,萦绕在身旁的丝丝青气,着实神奇。“浩然之气,正统人道大儒的力量,不可思议。”白皙的手指触碰在青丝之上,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伏案苦读的景象,朗朗读书声,袅袅琴瑟音。巫蛮儿苦笑一声,又摇了摇头,大唐的实力越强对自己越是有利,想到这一点巫蛮儿沉甸甸的心里有了一丝期待。

“咒术·雾杀”巫蛮儿薄薄的面纱下,浮现出丝丝雾气。车驾四周的雾气沿着地面急速蔓延。

“嘶嘶嘶。”与骁骑校尉厮杀的诡异匕首之上涌现出一副痛苦的面孔,原本凝聚粘稠的气泡好似遇到了克星一般丝丝融化,一抹白白的雾气弥漫开来,十方剑阵中四处流窜的乌光,被弥漫的雾气缠绕纷纷一颤,来不及反应被剑气泯灭。腥臭的味道在雾气的压制下渐渐消散,明黄色的结界内,一股强大的力量猛然一击。持戟骁骑手中长戟一扬,坐下青鬃马双腿一软。一道狰狞扭曲的怨灵,趁机硬生生挤出结界。

“既然来了,那就留下吧。”怨灵惊恐的面孔上涌出一抹狰狞,来不及发出声音。天空中一道深青色的雷鸣闪过,转眼间便烟消云散,就连一丝痕迹都没有留下。

“拜见殿下,殿下千岁。”最外围的净卫最先反应过来,手中长剑收鞘,半跪行礼。

“汉中郡王奉旨回京,圣上有令着汉中郡王护卫傲来国公主殿下入朝觐见。”宣武门前,一名内侍恭恭敬敬的递上呈表。

“鸿胪寺卿,本王这算不算护驾有功。要是公主出了什么差池,你们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李恪翻身下马,手持缰绳对着身旁的鸿胪寺卿一番嬉笑。

鸿胪寺卿苦笑一声,弯腰行礼。“多亏了殿下及时赶到,要不然放走了怨灵妖邪。下官当真是难辞其咎,此番上朝自当如实禀圣,少不得责罚一场。”

骁骑校尉连同持戟骁骑,也是一脸苦色。本以为迎接异国公主是个美差,没想到此番出了这等差池。虽说公主没有什么损伤,但在唐唐大唐国都,发生这等祸事,也只能怪自己兄弟二人时运不济。

“还望殿下多多美言几句。”骁骑校尉抱拳行礼,李恪闻言语气缓和了一下。

“校尉哪里话,父皇又不是不明事理之人。此间之事,绝没有那么简单。那异国公主孤身前来,想必是傲来国出了什么祸端。将军临危不惧,勇武敢当,做一区区校尉着实委屈了,本王自当向父皇举荐将军。”李恪撇了撇嘴,看了眼身后的马车。那小公主,自从他来了之后便缩回马车里,也不说与自己打声招呼,着实是有些无礼。

“殿下慎言。”骁骑校尉面色微微一紧,早就听闻这位三殿下深得圣上喜爱。自幼口无遮拦,不惧君威。但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骁骑校尉,可不敢和这位殿下搭腔。

持戟骁骑擦了擦冷汗,前面带路,心中对自己大哥抱有一丝同情。

“宣,汉中郡王李恪、傲来国清灵公主觐见。”

大殿之外,清灵公主缓步走下四驾马车,手捧明黄国扎,脸上的面纱不知道什么时候取下,精致小巧的脸上带着严肃。

李恪微微一愣,看了眼明黄国扎。对这个异国公主,多了一丝同情。取下腰间短剑交付执金吾,跟在她身后缓步上朝。至于鸿胪寺卿连同骁骑校尉等人,早就先两人一步入朝。

“儿臣李恪,拜见父皇。”

“傲来国,巫蛮儿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第二章:帮或不帮

巫蛮儿此时的心情很复杂,手捧傲来国的国扎前来。意味着自己以下国使节身份前来朝拜宗主国,想自己傲来国传承千年何曾窘迫至此。但为了自己的子民,为了父王为了.......巫蛮儿双手微微颤抖,轻咬下唇,眼角不自觉的瞥向身旁那个少年。不会错的,不会错。巫蛮儿心中凄苦难耐,为什么你要是李唐的皇子,为什么我要以这种身份出现在你的面前。李恪,李恪,这是你的名字吗?巫蛮儿咬了咬牙,耳边传来一声轻呼。

“清灵公主,请起。”李恪看着有些奇怪的巫蛮儿,这个傻妞大殿之上竟然走神了。

巫蛮儿听得有些不太真切,恍惚间只觉得眼前的少年与脑海中的身影重叠。“恪哥儿。”

“嗯?”李恪扶起巫蛮儿听到耳边似有似无的呢吶,心中突然涌出一种悲伤。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习惯了这种感觉。明明是自幼在这里长大,可脑海里前世的记忆却让自己时常觉得这一切都是梦境。渐渐的时间久了,李恪甚至怀疑自己脑海里的记忆才是一场梦。但熟悉的李唐,熟悉的大唐,熟悉的朝臣,唯一不熟悉的就是那让自己兴奋的仙神之力。凭借先知先觉,拜入方寸山门下。在菩提祖师下修道,已经有十余载。李恪脑海中的记忆非但没有消散,反而越加清晰。这一切,让李恪明白,自己是穿越了。穿越到这个神魔纵横,仙神遍地的时代。以唐皇三子,汉中郡王的身份生活在四大部洲,活在苍茫洪荒。

思绪飞转,一切都在转瞬。李恪轻笑一声,不管如何这一世自己注定不凡。

巫蛮儿缓过神来,挣脱开李恪的双手。眼神不自觉的转到眼前的少年身前,“灵台是心、方寸是心,斜月三星亦指心,殿下聪慧可真非常。”这句话脱口而出仿佛不假思索,李恪闻言浑身一震。

“咦,公主怎知恪儿之言。”端坐在朝堂之上的唐皇面露趣色,只觉得殿下这两人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三子恪,本就深得唐皇欢喜,今有傲来国公主双手奉国扎,以下国之礼朝拜盛唐。唐皇心中欢喜非常,非但没有对这个在朝堂之上出神的公主有所厌恶,反而觉得这个清灵公主与自己的恪儿看起来甚是般配。

巫蛮儿深吸一口气,不理会一脸震惊的李恪。不着痕迹的拉开与李恪的距离,躬身行了一个傲来国的礼节。

“臣女初见陛下龙颜,心中惊怯,不觉已有冒犯君威,请陛下治下臣不敬之罪。”

“有趣有趣。”唐皇闻言哈哈大笑。站在朝堂一侧的太子李承乾,面露阴郁。父皇一直喜爱三弟,自己虽然贵为太子,但危机感却是一日未曾降低。当即,对下属臣公使了个眼色。

“禀陛下,蛮荒公主不识礼节,答非所问,应当问罪。汉中郡王李恪,君前失颜,有失皇子身份亦当同罪。”侍御史黎方上前一步,持简谏言。龙行虎步间,倒带着一份视死如归的气势。陛下心喜三皇子已经不是秘密,要是其他皇子在朝堂之上如此失态不用侍御史谏言,早就被拖下去先打个几十大板。但此刻陛下面带喜色,黎方此时谏言确实是带着扫陛下兴趣的由头,也不怪他面如土色。

李恪不屑的瞥了眼黎方,对这个大哥的狗腿子他看不惯已经很久了。仗着自己侍御史的身份,整天一副死谏的样子。

“启禀陛下,下臣与飞燕郡主乃至交好友。对殿下此番禅语,心中早有向往。今日先得陛下龙颜心神失守,恍惚间便把心中所疑所惑讲出,请陛下治下臣不敬之罪。”巫蛮儿面不改色深吸口气,轻咬的嘴唇缓缓放开。缓步走到李恪面前微微一福,强忍住心中的凄苦,一双眸子看向面前这个日思夜想的人儿。

这是一双怎么样的眼眸,清澈中带着一丝怜惜。李恪微微一顿,对眼前这个秒人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哦?公主与飞燕还有私交。倒是一件趣事,不妨讲来。河间王,你那个古灵精怪的小女什么时候跑到傲来国与公主有私交了。”唐皇没有理会黎方的谏言,自顾自的打趣起河间王起来。

“嘿嘿,父皇有所不知。飞燕女,早已拜入女儿村门下。现在修的一手好毒术,整天拿着父皇钦赐的如意双环惩奸除恶,降妖伏魔呢。就连儿臣在汉中都有所耳闻,王叔恐怕都不知道那小妮子现在在哪儿行侠仗义哩。”李恪听闻是巫蛮儿与飞燕女是至交好友,心中的惊疑骤消。自己这个堂妹,打小与自己厮混,当初去方寸山拜师倒也是带着她去的。只是没想到这小妮子有眼无珠,不识大神。有菩提祖师这等三界大神不拜,偏偏要去拜那劳什子女儿村学毒经。当年自己还笑她痴傻,但如今那小妮子的修为倒是不弱于自己,三界之中也算有名有号,谁人不呼一声飞燕女侠,说来比自己倒是痛快利落的多。

河间王李孝恭苦笑一声,“回禀陛下小女,着实顽劣仗着一身本领现在连王府都没回过几次。至于如何与公主有所私交,陛下可能不知小女师承便在傲来国境内。”

唐皇听闻此等趣事更是哈哈大笑,“恪儿一回朝父皇心情便格外的好,现在就连飞燕都那么有本事。真是我皇室之幸,侍御史黎方目无章法,逾越公主顶撞郡王,降为监察御史罚俸半年回家闭门思过。”

黎方轻舒一口气,紧握玉简的手松了松。面色恢复一丝红润,踱步退下。

巫蛮儿看着朝堂之上一片祥和的景象,又想起自己国家面临的危机。一双巧目氤氲暗生,泫然若泣,当下也顾不得再看李恪手捧国扎道。

“下臣傲来国公主巫蛮儿,恳请上国大唐皇帝陛下救我傲来子民,护佑人道正统。否则我傲来国不保,则东胜神洲不保。大唐亦当首当其冲,若陛下相助傲来国必当衔草结环以下国之礼,供奉上国为宗主国。年年来贡,岁岁来朝。”

“陛下不可。”

“藩国小民,危言耸听。”

李恪眉头微微一皱,暗道正戏来了。父皇一纸诏书把自己从汉中宣来,恐怕早就明白朝堂之上阻力颇大。这些大臣真是不知好歹,父皇既然已经放巫蛮儿进京,那就意味着是非帮不可了。傲来国地处偏远,国小民微,对大唐造成不了什么威胁。但现在大唐战事不断,国力固然强盛,却远不及一个国度主动臣服带来的利益来的大。有了傲来国明玉在前。后面攻掠那些小国异城,无论是连纵合璧还是倾城灭之都方便许多。可以说只要接受了傲来国的臣服,东胜神洲,大唐一统之势格局上已成。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