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外传》: 袁督师蒙冤遭凌迟 遗腹子生还得宝剑

时间:2019-04-25 03:43:58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丹江之星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回 袁督师蒙冤遭凌迟 遗腹子生还得宝剑

崇祯三年①八月十六,京城西市口人头攒动,市井小民争相目睹凌迟行刑情状,受刑之人全身赤裸被刽子手刀剐三千三百五十七刀,俟最后一刀脔肉割下,受凌迟者气绝而亡。至于缘何是三千三百五十七刀,传闻宋仁宗始创“凌迟”一词,初为八刀,有明一代严刑重典,将凌迟之刑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三千六百刀之多,后经宽宥减至三千三百六十刀,又讲究天饶一刀、地饶一刀、人王②饶一刀,以示“仁恕”,故为三千三百五十七刀。

受刑者不是旁人,正是领兵部尚书衔、蓟辽督师③袁崇焕。却见千片人肉落地,市人蜂拥而上抢而食之,好似这肉的主人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之徒。其实不然,崇祯二年十一月,后金大军从明朝守将刘策防区入关,直逼京畿。袁崇焕率兵回援,将后金军击退,解了城下之围,但却有很多朝臣认为是袁崇焕纵敌入关,纷纷诽谤袁与后金军有勾结,崇祯帝生性多疑,值此多事之秋,更是对手握重兵的边将倍加猜忌,遂以谋叛罪将崇焕处死。

袁氏一门兄弟女婢流放三千里充军,朝廷对外宣称崇焕无子,因惧怕崇焕在军中素有威名,属将皆效死用命,部从甚众,恐日后旧部挟崇焕之子聚众起事,东厂意欲斩草除根。几个太监冲进袁府,刚要缚住长子袁承志,此时崇焕旧部赶来,一场搏斗将承志救出,才使袁家血脉免遭毒手。东厂提督曹化淳领着一众随从赶来,只见先前派来的太监倒地哀叫,曹化淳大骂手下无用,命人搜查袁府,竟发现崇焕遗孀袁氏已怀胎十月,眼看将要临盆。有随从道:“叫这袁家骨血胎死腹中,以绝后患。”曹化淳闭目思忖道:“留着这小东西,将来可作分化瓦解袁党旧部之用。”遂唤来稳婆接生,婴孩一出生即被东厂抱走,袁府其余人等皆被灭门。

曹化淳带回崇焕幼子回朝奉予崇祯,禀明此子日后可分化袁党旧部,心想:陛下总该念我替他分忧而赏我才是。崇祯对此言却不以为然,轻蔑道:“袁党旧部不足为虑。”说罢却抱起袁家这幼子仔细端详,盯着婴孩五官看得出神,仿佛这眉目间有何奥妙的玄机,张口问道:“这孩子确系袁家骨血?”曹化淳被崇祯这番举动弄得云里雾里,连忙俯首道:“千真万确,乃袁贼遗孀腹中所出,有稳婆为证,小的敢有半句假话,该遭千刀万……”“好了!朕只是随口一问,料你不敢欺君。既是袁家血脉,当有个名号才是,袁家大公子是何字号啊?”曹化淳闻听此言顿时一惊,叩头如捣蒜般道:“小的无能,袁贼长子承志被人劫走了。”“跑了也罢”,崇祯显然无意追究此事,忽而对手中婴儿道:“承志?承……承剑,今日起你就叫袁承剑!”说罢唤人拿来崇焕生前所配尚方宝剑,说道:“此剑名为护国宝剑,朕曾亲授袁崇焕,望其护国平虏,岂料知人知面不知心……唉,也罢,朕念其戍辽有功,欲厚待其子嗣,将此护国宝剑赐予袁承剑,但叫此子人不离剑,剑不离人,尔等好生看护。”崇祯金口一开,袁承剑连同那把护国宝剑被一同送往五皇子住处,承剑成了五皇子的侍读。崇祯生性刻薄多疑,怎却对一个刚刚凌迟处死的叛臣之后如此善待?原来这宝剑连同袁承剑身上流淌的血液,事关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①崇祯三年:即1630年。

②即皇帝。

③相当于战区司令,兼国防部长。

第二回 称大顺闯王跃马紫禁城 陷火海思宗剑砧帝女花

崇祯五年,袁承剑被送入五皇子府中,五皇子朱慈焕与承剑年岁相当,皆是孩提,但这朱慈焕生来双瞳炯炯,眉目间有股仙灵之气。时值己巳之变①后不久,京城虽未被皇太极攻破,但后金大军的凶悍,让早已焦头烂额的崇祯如惊弓之鸟,决意带领大臣捐饷支援蓟辽前线,崇祯亲作表率拿出皇银二百万两,满朝大臣竟然拢共只凑了两三万两银子,平日里这些僚臣贪墨腐败、富可敌国,此时却一毛不拔、个个哭穷。崇祯对此又气又恨,于是开始削减官员俸禄、对待臣下更加刻薄寡恩,整得满朝廷臣叫苦连天,其中也少不了五皇子朱慈焕的外公周钟。崇祯十年,朱慈焕忽生怪病,崇祯亲往探视,朱慈焕如神灵附体一般,正色厉声道:“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说话声音语气全然不像五岁孩童,九莲菩萨便是崇祯曾祖母李太后②,太后生前好佛,殡天后造像有九莲座,故有此称号。崇祯听后深信这是太后显灵,这才对岳父周钟不再苛责。不久后,朱慈焕病重而亡,崇祯念及慈焕生前常有灵异之象,绝非凡人,封为玄机慈应真君,岂知这个亦人亦神的封号,竟胜过雄兵十万,扰的后来清廷十多年不得安宁,此为后话,下文再表。

且说李自成接收了“老闯王”高迎祥残部,转战川甘陕,被推为“闯王”。此后闯王李自成在明军追剿下,虽几经落败,后终于在河南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所唱“迎闯王,不纳粮”,从此一呼百应,起义军如燎原之势不可扑灭,于崇祯十七年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几年之间,先后攻克洛阳、襄阳、潼关、太原,一路披靡,直逼京城门外。东厂提督曹化淳因太监之身,原本被崇祯视为心腹,皇帝料想太监无有子嗣,无篡位之虞,被委以守城太监重任。但曹化淳虽无谋篡之心,却有贪生之念,见明朝大势已去,被困危城,于是串通起义军,私开彰义门,李自成纵马当先,闯军鱼贯而入,纵火烧杀抢掠,可惜这自明成祖始建的紫禁城惨遭涂炭,眼见火势已然烧到了乾清宫崇祯圣驾所在。

这乾清宫是内庭正殿,历来是皇帝处理政务之地,往日凤阁龙楼的庄严气派,此时早已化作一团火海,皇帝身边只剩下国戚周钟等寥寥十几人。崇祯把几位皇子、公主召来驾前,诉了几句国恨离愁,忽将声音低沉道:“朕口授绝句一首,尔等谨记在心,日后替父报仇所需资费银饷,皆在此诗之中……”只见崇祯低吟数语,便招呼亲信护送太子朱慈烺、三皇子朱慈炯分别出宫逃亡,以保存龙种。这时宫门外已是大火滔天,兵器打斗的仓啷声不绝于耳,崇祯龙颜在火光照耀下形如枯木,忽然目露凶光,拔出宝剑接二连三刺向皇后嫔妃,面对众人尸身方才舒了口气,柔声道:“朕也是为尔等着想,免让玉体受贼子玷污。”忽而转身朝着长平公主,这长平公主聪明伶俐,帝尝有意询问其对朝政得失看法,公主对答皆合圣意,崇祯平日宠爱有加。可如今国破,国君尚且自身难保,就顾不了这么多了,崇祯狠下心来说道:“怪尔为何生在这帝王家!”说罢举起宝剑砍在长平公主左臂上,顿时鲜血直流,公主应声倒下,看来已无气息。妻儿或死或逃,崇祯带着随从太监登煤山瞭望,见得偌大皇宫在赤焰与反军刀光中轰然倒塌,只叹明朝十六帝二百七十六年的江山断送自己手中,遂自缢殉国,谥号思宗。

①即前文所说崇祯二年后金皇太极率军突袭北京,袁崇焕引兵回援之战。

②崇祯祖母李太后即明神宗万历皇帝生母,朱由校、朱由检皆其曾孙辈。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