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华娱之光》免费试读_不吃鸳鸯火锅
第1章 那一本厚厚的回忆
火红而娇艳的太阳悬挂在天空中央,一缕缕淡金色光线铺满大地,透过枝叶间的缝隙,斑驳而优雅地印照在灰蒙蒙的水泥地上。
此时,一个相貌清秀、皮肤白皙的男生呆呆地站在树荫下。
他留着一头整齐的锅盖头,发丝柔顺纤细,看得出有经常打理,一身深蓝色运动服覆盖在小小的身板上略显肥大,脚下则是一双白色帆布鞋一层不染。
此刻少年正双目圆睁,流露出一种迷茫神色。
这里是?
怎么可能
居然是东正中学!
校园内红砖白墙,绿漆篮球架、水泥乒乓球台、生锈的双杠、翠绿的万年青、几棵老槐树懒洋洋趴在操场各处。
操场尽头则矗立着一栋三层老旧教学楼,虽老旧但并不妨碍二层过道外挂着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不是该在那个令人厌恶的医院里吗?
我不是该一辈子像块木头一样摆在那张让人绝望的白色床单上吗?
无数的疑问不停在男生脑海中浮现,一幅幅画卷像电影般一帧帧翻过,就在这时一个清亮而甜腻的呐喊声瞬间打破平静。
“李慕华,快点,就差你了。”一个女生由远到近,站定后伸出一只白白胖胖的小手捅了捅发呆的男生。
女生看起来不大,也就十五、六岁,羊角辫、运动装、运动鞋,红扑扑的脸蛋上挂着几滴晶莹的汗水。
“老师和同学们都等着呢,走啦!”随手抹了把汗水,女生拽着男生便朝操场走去。
迷糊间,名叫李慕华的男生跟着女生去到操场那头。
那头,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飞舞着。
红旗之下,四十多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或蹲或站,中间则坐着一排老师,刹那间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填满李慕华整个瞳孔。
赖强、张逸、刘谨、张东东、金大陆、童欢、陈田、高进……
这一刹那,李慕华眼眶有些湿润,不自觉用力握了握拳。
“哎哟!你捏我干嘛!”刚拽着李慕华过来的女生痛呼一声,扭头白了李慕华一眼。
这个年龄的女生远远谈不上漂亮,更是和性感等等一系列形容女人美好的词汇完全不搭边,但刚还有些阴郁的李慕华此时却笑了,一口炫白的牙齿反射着点点阳光。
好久不见!
陆青竹!
正回忆着往事,李慕华被迅速安排进队伍第三排正中间,右手边刚好就是陆青竹。
“来,我数一、二、三!大家一起笑着说茄子!”队伍正前方不远处,一位文质彬彬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摆了摆手说道。
一!
二!
三!
“茄子!”
“咔嚓”一声,这一刻被永远定格在那张小小的35mm胶片上。
2000年6月27日。
东正中学九年级生拍毕业照的日子,这一天是班里四十多个少年最高兴的日子,因为他们初中毕业了,即将踏入人生另一阶段,神秘而向往。
“好了,你们都回教室收拾东西,做干净卫生,陆青竹你找几个同学把椅子搬回去。”这是这帮少年的班主任,一位严肃而慈祥的女教师。
“好的,刘老师,您可别忘了明天晚上的聚餐啊!”陆青竹朝刘老师摆了摆手回道。
“知道了,早点回家。”说完,刘老师便伴着其它几位老师一同离开了。
“李慕华,你怎么又开始发呆了,想什么呢?”作为班长兼学习委员的陆青竹同学奇怪地看了一眼李慕华,搬起一把椅子走了过去。
“没什么,就是天气太热了,走吧。”说着,李慕华也搬起一把椅子。
盛夏时节,旌河市的温度异常夸张,最高到过四十度!
地面上升腾着阵阵热气,一大帮少年说说笑笑走进教学楼。
九年级教室在三楼,李慕华慢悠悠爬着楼梯,饶有兴致地看着各个教室里一群群小萝卜头们,有聚精会神听讲的、有调皮嬉戏上自习的、也有睡得流口水的皮孩子。
思绪飞扬间,久远的记忆一点点浮现在李慕华脑海中。
二十年前吗?
正感叹着时光如梭的李慕华再次被陆青竹的声音拉回现实。
“李慕华,过来,给我写同学录。”回到教室的陆青竹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大厚本子走到李慕华面前说道。
这是个封面十分漂亮,有绿树、有红花、有学校、有少男少女的同学录。
李慕华一愣,下意识摸了摸手边的书包,不出意外,里面也有一本差不多的同学录,这是每个毕业生必备的东西,承载着彼此间美好的祝福与回忆。
这年代企鹅号还未普及,因此通讯地址和祝语成为最重要的两栏。
“嗯。”李慕华点点头,也掏出一本同学录,笑道:“你也要给我写。”
前世!
李慕华已经想不起来前世写了些什么。
但此刻,李慕华决定重新给陆青竹写一段话,一段二十年后想对她说的话。
如果存在路口,那你踩着我的影子。
如果存在迷惘,那你站在我的身后。
没有如果,那么。
再见、回首、再见。
这是李慕华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七月与安生》中的经典台词改编,但写完之后,李慕华却有些蛋疼,因为他不知道这洋溢着淡淡逼格的文艺范会不会被取笑。
“这个送给你!”还没看李慕华写的什么,陆青竹飞快从书包中拿出一个小小的礼品盒来,递到李慕华面前。
多么熟悉的一刻!
李慕华知道盒子里是一整瓶星星,九十九颗,每一颗都是陆青竹亲手折的。
接过盒子,李慕华没有拆开,塞进书包后笑道:“你花了多久折的?”
李慕华!你怎么这么讨人嫌!
陆青竹心里不停诽谤着面前这个笑起来异常好看的小子,脸上瞬间布满粉彩,耳根子也是慢慢染红,陆青竹鼻头一皱,嗔怪道:“我走啦,后天的谢师宴记得早点到。”
说完,不待李慕华回应头也不回地跑了。
一头黑线的李慕华很无奈。
要不要跑这么快,还想跟你叙叙旧呢。
想想后世的陆青竹,从幼儿园开始便一直跟自己同班,甚至高中理科成绩一般的她也强行跟到理科班,高考结束后陆青竹成绩一般,两人这才分开到两个城市,一个京都、一个魔都,海北天南之后联系渐渐少了。
李慕华记得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21年的西都华西医院。
陆青竹迟到了二十年的表白来得很突然,结果也很惨烈。
那年的李慕华已经被车祸创伤脊柱神经,造成高位截瘫一年之久,生不如死的李慕华万念俱灰,面对陆青竹这个从小一起长大,明知道不可能对自己发脾气的人,李慕华瞬间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情绪,用尽刻薄之话想要赶走她。
而当时早已泪流满脸的陆青竹,双脚却像钉子一样钉在病床边,委屈、埋怨、倔强的神情直到现在李慕华依然清楚记得。
独自走在回家路上的李慕华陷入了无尽回忆。
伴随着夕阳,他小小的影子被越拉越长。
第2章 亲爱的家
李慕华家离东正中学很近,近到走路只需要六、七分钟。
一路上有着林立的商铺,商铺门前还有无数小商小贩,卖菜的居多,都是些自己栽种自己运来贩卖的郊县农户,相比起高冷的店铺主,暂时没有容身之所的小贩们自然更加热情。
“慕华,放学了啊,给家里带颗白菜回去不,下午刚栽的,新鲜得很。”一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指了指面前水灵灵的大白菜笑道。
想起太爷爷最爱喝的清水白菜汤,李慕华顺手买了一颗。
“慕华,来刘叔这玩会儿,下盘棋再回去。”
“慕华,你家今天来了好多客人,买点瓜子糖果回去不?”
……
显然,回家这一道很多人都认识李慕华。
年幼的记忆有些模糊,面对好些叫不上名字的人,李慕华也都是笑对答应一声。
穿过东正大街,李慕华稳稳站在一处大院门口。
这里整个一大片全是老式建筑,典型的山川省穿斗结构木质房屋。
而李慕华家则是其中最大一处,占地超过三亩,最高的地方有两层,八十年代之前本没有围墙,但后来太爷爷退休拒绝了国家的疗养之地,坚持回老家养老,这才被强制翻新房屋搭建围墙,为此太爷爷还生了好大的气。
我真的回来了吗?
李慕华搭在木门扣把上的手微微颤抖着。
他害怕推开门看到的并不是想要看到的,哪怕之前在学校和东正大街上的见闻和印象中十分一致,但他害怕这又是一场梦,就像天天躺在病床上做的噩梦一样,只是这次的是美梦。
深吸一口气,李慕华终究还是推开了大门。
花园、菜地、葡萄架、石桌、石凳……
眼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李慕华揪着的心暂时放松下来。
穿过大院,李慕华一眼就看见堂屋门延下,坐在竹椅上的太爷爷,老人一身灰色大褂,嘴里叼着一杆烟枪,身旁摆有一张小圆几,小圆几上放着一个盖碗茶盅,一台老式收音机,而收音机里则正放着经典山川剧《霸王别姬》。
“太爷爷,我回来了。”强忍着情绪,李慕华说道。
“嗯,考完试也不能放松,假期里我让你妈给你找个补习老师,预习下高中知识。”太爷爷抬眼看向李慕华,洪亮的声音随之传出。
李合荣,李家健存的老人,今年已经九十三岁高龄,但身子骨依然坚挺,偶尔精神好还能下地种种菜。
年轻时,李合荣曾是山川省最大的地主,后来积极参加革命运动,一直到解放后又捐出全部身家支援国家建设,受过二级红星勋章、一级八一勋章、一等功二等功勋章也有不少,那是老人一生最大的骄傲。
后来在1977年李合荣才从全国政xie副主席位置上退下来,回到老家山川省旌河市颐养天年。
老人一生爱好不多,也就是写写毛笔字、听听剧,直到家里有了电视,看战争剧、战争电影随即成为老人最大的兴趣。
在整个李家,太爷爷的话更是一言九鼎。
前世,李合荣一直到李慕华瘫痪在床时,也依然健在。
“知道了,太爷爷。”李慕华答应一声,接着问道:“听街上人说家里来了很多客人,怎么没人?”
“哼!不知所谓的人,抢着来给我这老头子祝寿,你太奶奶全挡回去了。”李合荣一脸的不诧,冷哼道。
李慕华恍然大悟,后天正是太爷爷九十三岁生日。
前世即使太爷爷过一百岁大寿,能参加寿宴的也不过家中子弟和少数亲近之人,外人倒是一个没有。
“那太爷爷我先回房间啦。”说完,李慕华穿过厅堂,朝自己家小院走去。
李家很大,说是四合院其实是六组大小不一的小院组合而成。
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住正院,后面还有二伯、三伯、自己家、小姑以及专门待客的院子组成。
虽然伯伯、姑姑都是些大忙人,但总归常住在大院,这也是李慕华最喜欢的一点,偶尔有些小争论,但彼此间亲情味更加浓厚。
李慕华今年虚岁十六,是整个李家第四代年龄最小的,出生时医院意外停电,导致他身子骨一直较弱,所以也格外受宠。
在他上面有一个亲哥哥李慕睿,今年二十一,在山川大学读国际金融专业,一个亲姐姐李慕涵,今年十八,在旌河外国语中学读高二,暑假过完,李慕涵也要升到高三了。
不出意外,李慕华今年也要在进入旌河外国语中学。
此时,李慕华真的很想亲眼见见家中每一个人,但他更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重生”这件匪夷所思之事。
李慕华推开房们,环顾一圈,跟印象中完全一致。
床、桌、椅、柜几样中式家具简单而素雅,一台联响千禧纯平电脑安放于书桌之上。
房间东面则开有两道内门,分别通向卫生间和书房。
打开电脑,李慕华迫不及待想要查证一下这个世界的情况。
时间:2000年6月27日,下午4点50分。
看来自己的确重生了。
打开网页,李慕华开始检索更多信息。
这个年代的互联网远不如二十年后那般发达,但相反各种虚假信息也远不如后来多。
靠着脑海中多出的二十年记忆,李慕华手指不停敲打着键盘,各种信息一一浮现眼前,一点点验证着心中所想。
完全一致!
没有任何变化!
而后李慕华迅速在雅狐搜索上键入:山鼎集团。
网页显示的众多关联信息并没有李慕华想要的,不死心的李慕华继续输入:霍兴汉。
这回倒是有了几条信息,巨浪新闻网:山川省政法委shu记霍兴汉同志连续带队考察省内八个地级市公检法系统,并作出重要指示……
继续搜索:叶闲、华夏华盛。
这次李慕华失望了,完全没有相关信息。
叹口气,李慕华有些怀念千度搜索,没记错千度今年才刚在京都成立,而千度百科还得等到2008年才会推出。
离开电脑边,李慕华躺在床上,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谜团依旧没有答案。
前世。
2010年,李慕华二十五岁顺利从水木大学光华学院研究生毕业,而后进入央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三年后又调入协查三处,专职查处泛文化圈洗钱活动。
当时李慕华接触到的部分线索明确指向叶闲领导的华盛集团。
然而后续调查报告递上去便石沉大海,费解的同时李慕华只能暗中收集材料。
整整三年,李慕华被压制在部门内动弹不得,颇为心灰意冷,后来李慕华得知国家为推动“一带一路”成立的亚投行招聘精英人才,作为有志青年的李慕华果断报名。
通过后又因为家里极力反对驻外和婚姻问题被迫放弃。
工作不顺加上女友不被接受,活了三十二年的李慕华迎来人生中第一次“叛逆期”,做出一件匪夷所思之事。
主动调入广dian总局下属电影局!
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家人的质疑,女友的不解,李慕华始终沉默以对。
之后三年时间,李慕华几乎没回过家,他执拗地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整个家族。
电影局任职期间,李慕华审了三千多部电影,几百部电视剧,偶尔心情不错也看看综艺节目。
这时的李慕华常常自嘲:昆汀塔伦蒂诺看了两万多部电影,成就电影大师,也许我下辈子能超越他。
直到2020年10月31日晚。
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泼大雨,李慕华独身一人开车去怀柔影视基地接女友。
基地门口,打着伞的李慕华甚至看到不远处女友正朝他挥手。
就在此时。
一道巨大光束打在李慕华脸上,抬手遮挡瞬间,一辆高速飞驰的轿车狠狠撞上了他。
剧痛袭来,飞起瞬间李慕华看到轿车驾驶座上是一名头戴鸭舌帽,黑色口罩的男子,男子那双阴狠的眼神直到现在李慕华依然历历在目。
等到李慕华再次睁眼,已然身处美国哈弗医学院,医生诊断为脊柱神经受损严重,高位截瘫。
治疗三个月后,李慕华病情毫无起色,精神也一点点萎靡下去。
记得当时李慕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要回华夏,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国家。”
随后家人不得不忍痛将他转回西都华西医院。
接下来一年,李慕华万念俱灰,甚至想自杀都做不到,但他却用自己唯一能动的嘴,无数次骂走了安心,彻底封闭自我。
当时一夜白头的父亲都无法唤起李慕华的斗志。
直到重生那一天。
那天,医院值守护士换过吊瓶后,随口说道:“外面有个混蛋送来一束破花,居然是黑百合,我没让他进来。”
李慕华一愣,脱口而出:“让他进来!”
这一嗓子倒把护士弄得一愣,她知道这个病人已经很久没开过口了。
半响后,一束妖艳的黑百合跃然眼前,而抱着花的则是一个外表普通的中年男子。
李慕华死死盯着这个男子,也不开口。
见状中年男子尴尬道:“那个,实在不好意思,我只是个打工的,刚楼下有人给了我1000块让我送花。”
放下花,男子头也不回赶紧离开。
“把花里的卡片拿过来。”李慕华对还在发愣的护士说道。
——东西我已拿到,你输了!
简简单单几个字重若千钧。
一时急怒攻心的李慕华顿时昏死过去。
直至重生。
死了吗?
总好过生不如死。
哥,姐替我照顾好家人!
躺在床上的李慕华一个挺身坐起,双眼充满血丝。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