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仙欲醉逍遥叹》:序章
序章
神州浩土,广冒无垠。
百家门派各有所长,以少林,武当,峨眉为泰山北斗。
然武林之中,奇才辈出。其名公孙悟圣,擅使刀剑,右手单刀变化多端,刀劈苍穹;左手长剑,剑路千奇百变,终有刺破乾坤之势;刀剑合璧,武林之中无人可及。
就算那少林方丈高僧,武当掌门,峨眉师太联手,也只能妄自兴叹。
那公孙悟圣只是大笑道:“尔等联手,不敌我分毫。这偌大武林,难求一胜。也罢,想我纵横江湖不过十余载。不过二十有三,却难逢敌手。只得隐居山林,老死于这乾坤之间。哈哈哈……”
至此,江湖上再也没有公孙悟圣的消息。
而那一战,虽然三人联手,名声更是大震,如今已是三分武林。
不知过了多少年,江湖上忽然流出公孙悟圣的武功秘籍。
各方势力,无不为了争抢秘籍而大打出手。
整个武林,顿时陷入血雨腥风之中。
而就在各方势力,为了争夺秘籍打的头破血流之际。
公孙悟圣再次现身江湖,澄清这谣言真伪。
各方势力这才罢兵言和,重新过着自己的日子。
公孙悟圣在澄清谣言之后,再次消失于武林之中。
至此,五十余载已过,公孙悟圣随人已消失于江湖。
但其事迹已成神话,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武林之中,不久之后将再次掀起一段神话。
第一章 托孤
倾盆大雨洗涤着峨眉山的小路,只见远远一人头戴斗笠,一身淡青衣衫随风微摆。
斗笠遮盖着大半脸庞,让人看不清虚实。樱红小口微叹,双手之中竟似怀抱婴儿!
来人竟是一名女子,那女子抬眼看向前方庙宇,门口石碑上赫然刻着“峨眉”两个大字。
那女子眼看快到目的地,脚下步伐加快了几分。来到庙宇门前,轻轻叩响门扉。
“当,当当”
红色门扉轻轻打开,一清秀面孔的弟子探出头来,仔细打量着面前的女子:“施主为何深夜来此?”
“这位师傅,烦请你向师太禀告,就说故人来访。”青衫女子樱口微启,柔声回道。
这名弟子上下仔细打量着青衫女子,“施主稍候,我这就去禀告师傅。”随即快步离去。
青衫女子怀抱襁褓婴儿,微微还礼:“有劳了。”
雨势越下越大,似没有停下的意思。青衫女子拢了拢婴儿身上的衣衫,两行清泪自脸颊滑落。
“孩子,娘亲对不起你!只得将你托付给师太,峨眉师太虽只收女徒。但是,她定会将你转交于武当掌门之手。你爹爹也留下书信,相信武当掌门也定会好好待你。”说罢,青衫女子看向熟睡中的婴儿,轻轻吻在婴儿眉间。
青衫女子将婴儿放在峨眉派门口,脸上不舍之色甚浓。却还是狠心快步离去,哽咽之声不断。
过不多时,一身披白色袈裟打扮的尼姑打开了门扉,身旁跟着刚才那名女弟子。
“奇怪了,刚才明明还在这的。”疑惑着,这名女弟子还四下找了找。
目光望去,见一红色裹布平躺在大门木槛上。女弟子上前抱起,掀开盖头一看,竟是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
“师傅,这……”这名女弟子惊声道。
“这是怎么回事?静萍。”那尼姑疑惑问道。
“师傅,这怕是刚才那位施主留下的!”静萍恭敬回道,随即看到裹布之中夹着一牛皮纸信封。
轻轻将信封拿出来,递到尼姑手中。“师傅你看,这有封信。”
拆开信封,蜡黄的纸章上写着几行字。
“玄云师太敬上,自上次一别已有六十余载。虽纵横江湖,奈何大限将至。今将幼子托付于师太,望师太将其送往武当陈真人手中。不胜感激,公孙笔!”看过信后,玄云师太看着襁褓中的婴儿,
“静萍,这孩子就暂由你来带着吧!”玄云师太说道。
“可是师傅,他是男孩啊!”静萍为难的回道。
“没关系,此刻他只是襁褓中的婴儿。过几日,我们将他送去武当陈真人手中。”玄云师太摆了摆手道。
“是,师傅!”静萍应道。
玄云师太刚迈开步子,静萍又问道:“师傅,这是谁的孩子?”
玄云师太回头望向静萍怀中的婴儿,似想起了往事,淡淡的说道:“他是公孙悟圣的孩子!”
“公孙悟圣?那是谁?能让师傅你破例收留这个男童?”静萍思索了片刻,又问道。
“公孙悟圣乃是百年一遇的奇才,那时你还没出生,不知道也不奇怪。即使我和少林的空闻大师,武当的陈真人联手,也不能动其分毫。”玄云师太说着,脸上尽露敬佩之色。
“这等厉害的人物,为何要把这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我交于陈真人啊!”静萍轻轻摸了摸婴儿的脸蛋,问道。
“即使天纵奇才,也难逃生老病死。罢了,静萍我们回去吧!”玄云师太叹息道。
“是,师傅。”静萍没再多问,随玄云师太一同踏入庙门之中。
翌日,玄云师太命弟子静萍将孩子送往武当山。
从峨眉山到武当山的共五日路程,即使有马车驱赶也没有快的多少。
而那襁褓中的婴儿似很懂事一般,除非是饿的急了,否则是不会哭闹的。
一路上,静萍倒也省了不少心。
待静萍驾车到了武当派门口,已是日落时分。
“来人可是峨嵋派静萍师姐?”一道士模样的青年上前询问道。
“麻烦这位师兄通报陈真人,静萍奉家师之命特来与陈真人商讨重要事宜。”静萍从车架上下来,冲着这位道士抱拳施礼道。
“这位师姐,陈真人早已接到贵派师太飞鸽传书。早已知晓缘由,请师姐这就随我去见陈真人。”小道士回道。
“麻烦师兄了!”说罢,转身从车架中抱出熟睡的婴儿,随着这位小道士走去。
走过长长的长廊,来到偌大的广场之上。宏伟的大殿岐立于广场之上,牌匾之上赫然写着“无量殿”三个大字。
“师姐随我来,陈真人就在里面。”这名小道士说道。
“多谢师兄!”静萍说着,大步向着大殿中走去。
大殿之上,一白发老者盘坐在元始天尊脚下。身着一袭青紫道袍,长须飘在胸前。白眉紧贴脸颊捶至耳边,虽已年近百岁,但双目之中仍旧炯炯有神,手中浮尘搭于右臂之上,正是武当派掌门陈真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