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良》——我啊是大乐乐
第一章 阿良与小良
“老先生,走吧,时辰到了,再不走就只能消散在这天地间了。”看着自己身边的青衣小童,再看看自己的那副早已形容枯槁的身躯,还有趴在身躯旁痛哭流涕的家人们,老者无奈的摇了摇头,又对着小童点了点头。也是奇怪,这小童和老者身体都若隐若现,在那小童一拂袖后,就消失不见。留下一屋子的人在哪儿哭哭泣泣,为长者逝去而悲痛不已。不知名的空间里,那老者跟在小童后面徐徐极行,老者不敢说话,就打量着前面的小童,看样子也就束发之龄吧,脸上多少还有些稚气,怎么会充当这阴间之使呢。青衣小童一言不语,这种事显然是家常便饭般了,实在是没心思和这些人浪费口舌,不,应该是这些鬼魂。恐怕只有家中的那位喜欢和这些鬼魂讲话吧。一路下来没有一点交谈,最后还是小童先开口“前面就是了,像你这样的还有很多,到地方你自己自然就会懂里面的规矩了。”在把老者带入到这方天地后,小童便独自行走了。再说那老者,自入了这天地,就多了一份记忆,全是关于这方天地的规矩和自己的生存之道。老者生前在俗世也有着不低的地位,现在放到这儿,却不值一提。“只能等着下一次轮回么”,老者向那个以后不知要呆多少岁月的方向走去。那青衣小童已走到了一座小屋前,小屋前面有条小河,河水慢慢翻腾向前流动,河水颜色却是黄色,水流也不湍急,只是在小屋正对面有座小桥,桥身是木制的,在小桥的两侧分别有着一棵树,在小屋这侧的是株银杏,对面的则是棵柳树。两棵树都异常粗壮,与小屋,小河,小桥相比显得引人注目鹤立鸡群。那棵银杏树,上面更是枝繁叶茂,与一般银杏大为不同,它的叶子有时会缓缓飘落,有的会落在小河里,就随波逐流,不知流向何处。小童推开小屋的门,小屋有四五间,中间是客厅,两侧是厢房。在客厅中站着一个青衫男子,正在看着客厅挂着的那副牌匾,牌匾上是四个大字“生而为人”。小童看着男子又在看那副牌匾就没有打扰他,倒是青衫男子问道“小良你又去阳间了?”“嗯,我还帮那些阴使个忙呢”小童得意的说道。“以后尽量少去阳间玩,你现在已经不是阴使了,总归不好。没事的话,就到门前好好看那些银杏叶,对你有好处的。”这时青衫男子却转过身子对着青衣小童很认真的说。“知道了,知道了,我会像阿良你看牌匾一样认真的看银杏叶的”小童笑嘻嘻的说,还眨巴眨巴了眼睛。这个叫阿良的青衫男子看着这个叫小良的青衣小童,也笑嘻嘻的说“那倒不用,你在阳间偷偷看那些俏皮可爱的小姑娘的热情,你能拿出一半来看树叶就够了”说完这个叫阿良的青衣男子竟也对小童眨巴眨巴了眼睛。青衣小童一阵郁闷“阿良你连这都知道啊”随后小童又郑重其事的说着“可是阿良我不是因为喜欢她们才看的。”深知小童遭遇的阿良也郑重其事的回答“我知道。”阿良不想触及面前青衣少年的往事,就走出房屋,来到银杏树前,阿良席地而坐,就在哪儿望着一片片银杏叶,仿佛老僧入定,又似神游太虚,忘身与外。小良看着阿良又去看故事去了,就回到自己的房间,他得给阿良准备准备,也不知道这次阿良能不能把故事讲好,青衣少年露出担忧的表情。他知道阿良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听故事到没什么,无非就是无聊而已,可他小良却最怕这个了,但是阿良却经常听,不过讲故事却是有着危险的,他不只一次的见到阿良为此而伤及根本。所以看到阿良又去银杏树下,他知道上次阿良受的伤已经完全恢复了,但这也意味着新的伤又快来了。所以他除了要给阿良准备讲故事的一些东西,其实也暗暗地准备一些疗伤的药材。在这阴司之地自然是没什么药材的,但青衣少年经常去阳间玩耍,虽然每次目的都不一样,但却会时不时的带回来一些药材,这种小事阿良也知道,所以阿良对小良很好也不是没有理由的。阴死之地根本没有阳光,只有月亮,这里的时间和阳间一样,只是这里一片死寂,没有活物,有的只是无尽轮回的鬼魂,永不停息的忘川河,不知存在多少岁月的奈何桥,和那两棵不知为何能生存下去的古树,当然还有那眼从不间断喷着黄色泉水的黄泉,那黄色泉水汇流成河,便是忘川河。而青衫男子能在这忘川河畔奈何桥边银杏树下结庐而住,那他的身份只有一个,就是这片阴死之地的阴死之主。在这个世界,阴死之地有很多,各有各的范围,每一个阴司之主都在他们的阴死之地,掌管无数鬼魂。但阿良这个阴死之主却很特殊,因为他几乎从不过问阴死之地的事。没人知道原因,连小良也不知道,他曾问过阿良,阿良只是告诉他,他在找寻着一些东西。外边月亮出来了,这意味着新的一天到了,与阳间以日升日落确定早晚不同,阴司是以月升月落来分别早晚。现在月亮出来了,新的一天来了,阿良已经在树下坐了一夜了。小良走出自己的房间,发现阿良已经回来,身边还跟着一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看样子是而立之年左右。那书生看见小良,便拱了拱手,介绍自己“晚辈孟子衿,见过小良前辈。”“好了好了,还前辈呢,我都是让你们叫老的,一点都不懂事”小良有点生气的说着。那年轻人显然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赧然一笑。“小良就这种性子,没有恶意,你的事我会尽力,至于你满不满意我也不能保证。”阿良边认真的给那个叫孟子衿的说着,边拿出一片叶子交给小良“这是孟子衿的那片叶子,你可以看看,平常让你看你不看,也就这时才会看看,唉,我知道其实我不说你也会看的。那我就不说谢谢了。”“我这次出去又找到了一些药材,比之前的好”小良答非所问。阿良哭笑不得“你就不能盼我点好?好了,我要去了,你照看着他,他也不容易。”小良拿出来一根树枝,树枝无风自起,飘向那块写着“生而为人”四个大字的牌匾,阿良纵身一跃,飞入其中。一切又恢复平常,只是就剩下孟子衿和小良了。
第二章 青青子衿
阿良消失后,青年读书人望着那块牌匾,确切地说是望着那“生而为人”四个大字,突然泪流满面,溃不成声。这个叫孟子衿的男人,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这般柔弱。原来死过后,还是会伤心流泪吗?原来纵然成为鬼魂,还是不甘不愿吗?难道不是这样吗?否则我又为何来这儿?我难道不满意那个结局吗?阿良前辈真的能满足我吗?小良看着喃喃自语的年轻人,拿出了那片叶子,只见他一手拍在孟子衿后背让失态的年轻人恢复正常,一手夹着叶子飞快划过年轻人手指,然后把沾了年轻人灵魂之血的叶子,射入牌匾中。而这时叫孟子衿的年轻人也平复下来,他看到那牌匾泛着微光,“生而为人”四个大字逐渐消失不见。微光退去,牌匾上却浮现出令青年人震惊的画面。那是他生前的记忆,一桩桩一幕幕都浮现在牌匾上。小良也认真的看着牌匾上的画面,同时也要分出一部分心思注意孟子衿的情况,还好年轻人还算平静,小良也就把更多心思放在牌匾上。而牌匾上是另一方世界,“小学有六年,中庸分两段,大学四年欢。你们现在只是初庸,就觉得累了。那等你们进入高庸以后,你们会发现现在只是过家家而已,到你们高考时,才明白什么是累。好了,不说了,继续讲课。”这喋喋不休的是个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他的身份自然是这家初庸学院的老师。这方世界是个古文明世界,但是却又有许多科技文明的样子,在这里人们生活和古文明一样,可人们思想却没有受到限制,在这里男女平等,甚至人人平等,有着完整的法律,和民主的统治,这似乎是科技文明的思想制度与古文明的生活方式的结合。在这里儿童也是上学求知,不过这里的学校分文院和武院。文院学习各种各样各方各面的知识,武院则学习军事技巧为国家输送军事人才。文院有小学六年,中庸六年,大学四年,其中中庸又分初庸三年和高庸三年。在小学初庸高庸毕业时,要进入更高的学院学习都需要考试。这所学院不过是这个国家一小镇上的普通学院,里面的孩子也都是小镇周围几十里方圆的。学院名为言求,取自先贤“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在学生们做人做事要合乎天理,这样的去追求幸福,幸福自然也会来追求自己。而刚才那位老师便是这初庸学院的,听他语气,应该是初三的老师,因为初三的学生要面临初考,所以老师常常在课堂上提醒学生,希望他们不要荒废学业,认真学习。那老师在前面开始讲课,下面的学生都拿出书本,翻到老师要讲的那页。“今天我们不接着昨天继续讲了,你们把书翻到一百一十三页,我们先讲一讲《岳阳楼记》”这老师在教室里边走动边说着。学生们都把书翻到那一页开始朗读这篇传世名篇,教室里书生朗朗,教室外阳光暖暖。现在是初春时节,刚刚过年没多久,学生们每年春节时都有将近一个月的假期,而现在则是刚刚开学没多久。在今年的五月份,就要迎来他们的初考,这算是他们人生中目前为止的一个不小的转折点,能进去怎样的高庸几乎就决定他们能进入怎样的大学。所以不论是他们自己还是老师或者家中的父母都很重视。春日的阳光透过撑起来的窗户,照在一张张还稚嫩的脸庞,那正对着窗户的坐着的是一个女孩,阳光散射在她散落的短发,散射在她面前的书本上,在那书本上有一枚铜钱,少女看着那枚铜钱露出疑惑的表情,随后又释然转而露出微笑。少女喜欢把零钱夹放在书本里,无论是铜钱还是小额的银票,只是刚才那枚铜钱她不记得曾放过,可能是她放的多忘了吧,现在突然出来了,就好像平白无故多出来一枚铜钱,让人心情很好呢,这不是钱多钱少的事,而是那种心情。少女拿起铜钱,心情大好,继续朗读着《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属予作文以记之。”而在少女背后则坐着一少年,正在看着那页内容,看到一百一十三这个页码,会心一笑。合上了书本,背诵着“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堂课,有少女乐呵呵,有少年喜洋洋,一堂课就朗朗书声,一辈子就流年暗转。这堂课就这么过去了,下课铃又被敲响。老师也离开了,这时的教室变得十分热闹,有匆匆忙忙赶去方便的,有急急撞撞跑出去玩的,有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说笑的,当然也有认认真真继续看书的,甚至还有男男女女打情骂俏的,小镇上的人素来成家很早,像他们现在正好是男孩束发女孩及笄的年龄,没有上学的早就已经成家的了,所以学院并不禁止,只是都要在一定规矩之下。男欢女爱这种事,在民风淳朴的小镇上,并没有多少人计较。尤其在学院里更是传出不少才子佳人的爱情佳话和风流趣事。人们不仅不觉得这有损学院声誉,反而觉得让学院锦上添花,让人津津乐道。对窗而坐的少女正在认认真真的看书,他背后的少年则不见踪迹。学堂外边这间屋子向北走大二百丈,是学院的茅厕,或三人结伙或五人成群悠哉悠哉的来来回回。刚才那少年和另外两个同伴正一起回来,少年站在三人最旁边,他左边的是一和他差不多身高的少年只是要胖了不少,他有些肥胖的身躯走起来摇摇摆摆,这时最东面的少年说着“子衿啊,你问我要的零钱,我这儿还有些,一会给你”“对啊,我这儿也还有些,也不知道你要这么多零钱干嘛”那胖胖的少年也附和着。原来那少年姓孟名子衿,“谢了啊,大鸟还有蚊子”孟子衿显然和他们没怎么客气,那胖胖的少年笑道“这点小事我武鹏还能要你句谢谢,至于这死蚊子更不用谢了。”本名文梓稍矮小的少年立马骂向那胖子“就你这死胖子,肥大鸟,给你双翅膀也飞不起来”。说话间三个少年已经走回了学堂后面,学堂面朝西南,所以学堂后面的窗户能进来阳光,那个叫子衿的少年快走到窗子时,微微抬头。阳光和目光聚在一处,落在那认真读书的少女的身上,可能是阳光变得有点刺眼了吧也可能是少女有些累了,少女也抬了抬头,顺着窗子往外望去,四目相对,少女略显疑惑,少年立刻低头,并加快了脚步。之后少女依然望向远方,而远处学院外春水初生,春林初胜,春风十里,草色青青,一派春日景象。那少女姓叶,名青青,叶青青。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