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海王》免费试读_蝎子在发呆
第一章 瀛洲有子名中磊
清末民初,战乱年代;烽火连城,民不聊生。列强割据,殖民南洋;潮汕商帮,刻苦耐劳。海上丝绸,陆续不断;此生无悔,富贵险求。
兴起南洋,辞家过番;待日返兮,生死有命。妻盼夫归,母盼子回;龙银英洋,害人不浅。埋骨他乡,书信寄情;海上风起,扬帆起航。
海上有岛,其名瀛洲;唐宋古道,千年不衰。南澳偏西,海峡之南;天然避风,人杰地灵。以海为生,牧渔为业;红头捂船,南下起源。
吴氏有子,百家饭养;千层布衣,不存一文。其名中磊,天资聪颖;旁听私塾,自学成才。不知天高,不识地厚;熟络水性,与海结缘。
七岁出海,九岁捕鱼;弱冠驾舟,游刃有余。乡邻称奇,州县闻名;为人仗义,广交豪杰。少年得志,胆色惊人;学人海贸,听天由命。
吴中磊今朝二十有五,孤身一人白手起家。两条大船近百号弟兄,七八十条长枪,两尊土炮,纵横南海,东至台湾,南下暹罗,人称天生海王。
“吴老大,何时开船?”各乡头人在码头聚集,看着自家的私货排号上船。有人开口询问时间。
“老规矩,年后三月三,龙王不开张。我已经去大庙问过签,老爷说,鸡鸣出发。”吴中磊兴趣淡淡的躺在摇椅上说,一旁还有两名名丫鬟在一旁伺候,一名往他嘴里塞水果,一名则是帮他捶腿。
看着他闭着眼睛在码头遮阴处,吹吹海风,享受生活。再看看那些眼巴巴的站在码头卸货的同辈青年,一番对比,太过大的落差。
可没有人敢说一句闲话,毕竟吴中磊的名声在外,四周又都是他的人。而且这些人,吴中磊对他们平时可不薄。吃喝玩乐,工钱管够。不仅包了一日三餐,还有饭后水果,这样的待遇在当地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周围的十里八乡的年轻人,一听海王要招工,那是挤破头的往这里钻。
万一被海王看上了,加入船队。那家里的吃喝拉撒就有了着落,原因是吴中磊每次出海,都会提前给每一位弟兄家里一笔安家费。哪怕是这一笔钱不多,也够一家四五口人生活两三年。当然出海也是难免有意外,每年没有回来的也大有人在。
对此吴中磊也会再给一笔不菲的赔偿金,也算是对走了的弟兄一个交待。
由此可见,出海贸易的利润得有多大。也难怪那么多人铤而走险,以命相搏。
吴中磊这些弟兄也有自己嫡系的班底,是跟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叔伯兄弟。他们有的留在了南洋,彼此接应。有的则是跟着吴中磊一路来回,一年两趟。
两艘红头海船,造价不菲。这可是吴中磊起家的本钱和底气,当初为了造这两艘海船,吴中磊可是跑遍了大半个潮汕。凭借着自己的那么一丢丢名气,在各大商行举债集资,甚至是乡邻募捐而来。若是失败,估计也会像昔日项羽一般,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幸好,他成功了。更是在三年之内把所有债务还清,这才有今日今时的地位。
别小看他上的这两个小丫头,一个叫小清,一个叫小铃。都是孤儿,是吴中磊花了大价钱从人贩子手里买回来的。那时候她们两个才十二三岁,现在跟着吴中磊七八年了。虽说不上大家闺秀,但也算得上是小家碧玉。
跟着吴中磊跑船,皮肤也晒得黝黑。小麦色的肌肤,却显得毕竟干练。别看她们此时在吴中磊身边温顺乖巧,可在其他人面前,就算是跟着吴中磊一起打拼的弟兄都不敢轻易招惹她们。
小清腰间别着两把从葡萄牙人手里买来的柯尔特M1909,以及一个装得鼓鼓的子弹袋。这一副模样,谁敢招惹。
而小铃则是一把短柄握刀,加上一把柯尔特M1909左轮手枪。吴中磊船上配备的长枪也都是从洋人手里的法国造的M1890卡宾枪,军火生意是他回程之时利润的巨头。
在南洋地区军火的价格还不到国内的一半,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南洋认识了几个卖军火的贩子。帮他们带货到国内,然后再转手。结果那高利润的生意,让吴中磊惊呆了。
不过资金有限,他贩卖的军火数量也只是小打小闹。就连他的船上也只配备了八十条步枪,至于那两门土炮则是他花钱打通关系从前清临海炮楼拆卸下来的。可以说老古董中的样子货,放在船头也是挺唬人的,毕竟那还是实心弹,在茫茫大海中,能不能够打中再说。
要知道这下南洋路途遥远,路上也并不平静。不仅要和天斗,还要和人斗。不少见财起意的海贼,更是海航路上的拦路虎。遇上了,难免要干上一场。
吴中磊的两艘船是一前一后,同时启航。船上分为前中后三个仓位,前舱是船员的居所,中仓是货物物品,后仓才是客仓。
想比其他同行,吴中磊这已经是比较人性化了。只要在海上安分守己不出意外,他都不会为难这些南下讨生活的人。
而有些同行可就不这样,杀人越货比比皆是。也正因为如此吴中磊在这一行的口碑是排得上号的,不过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一艘船只带三十个人,绝不带多一人。这是吴中磊一则坚守的原则,一来海船负重不能超载。二来三十号人,这是在保证什么情况之下,船员都能控住得住船上的一切。毕竟一艘船都要四五十号船员,三十名旅客,这样风险小。
这也是为何经验了这么四五年了,吴中磊都没有全军覆没。
当然最凶险的一次,是和一班海贼在海上遭遇。对方看到船上有炮,暂时不敢轻举妄动。却假装是还是渔船出事,想边靠求救。当时若不是吴中磊当即立断,拒绝并远离,估计后果不堪设想。不过也因为如此激怒了这一伙海贼,居然在海上开枪攻击。
还好有惊无险成功避过,可也损失了好几名弟兄。这也是为什么吴中磊会买枪,一开始也不过只是想求自保。
第二章 祭神上香,扬帆出海
“老爷保佑,一帆风顺。”作为船老大,吴中磊于凌晨子时,高举檀香,拜祭龙王。一大捆石榴枝插在了红头船头,撒过圣水,等待吉时。
夜色漆黑,月光如炬;船起古港,征途漫漫。祭神行礼,过路花钱;香烛敬上,一路平安。
吉时已到,鞭炮炸响,龙王开路。在这新的一年里,吴中磊又开始了新的航线。
两艘海船,船员各四十八人,乘客预计各三十,满员三十。无孕妇,无洋人,这是吴中磊自己立下的规矩。他这种航海算是半公开走私,上上下下都打点好。在这局势未定的民国时期,却是畅通无阻。
“报告,海王一号出港完毕。”
“报告,海王二号出港完毕。”
这古代行船没有无线电,只能靠着事先约定的旗语交流。而吴中磊此时就在海王一号上面,海王二号则是由吴中磊的堂哥吴中鑫负责。
相比吴中磊天马行空的大胆作风,吴中鑫却是恰好相反。彼此互补,相护扶持。
船员有半数是女眷,女主内,男主外,分工明确。
“老大这几日天气不错,再过两三天应该就可以进入商道了。”这位在吴中磊身后开口的高瘦男子,复姓南宫,单名一个复字,乃是福建水师统领兼镇海将军南宫俊轩之子,吴中磊前几年从海上救起来的一名留学生。
精通葡语、法语、英语和日语四门语言,据说曾留学于东洋、花旗和法国。这一次完成八年学业,这才返乡回国。怎料遇上台风,海船遇难。他幸好抱着一个救生圈在海上漂了两天,若不是刚好遇到吴中磊的海船经过,估计早就死在鱼腹,尸骨无存。
回过后,发现家中巨变。由于清廷被推翻,福建水师被迫解散。南宫复的父亲无颜愧对皇恩,在老佛爷的灵位面前自尽效忠。原本不可一世的南宫世家也随着没落,孤身一人无依无靠,最后走投无路回来找吴中磊。
哈哈,这可是一个人才啊。加上吴中磊还救过他的命,勉强还算靠得住。吴中磊还是把他留了下来,虽然有时候这小子还有几分大少爷脾气,可总得来说能办事,效率也高。吴中磊之所以这么快在南洋那边站立脚跟,跟这小子不无关系。毕竟语言不通是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有了这小子在,钱花在刀刃上,这才使得吴中磊海航之行顺风顺水。目前是吴中磊的得力干将,当然了薪酬也是极为可观的,满足这小子奢华的生活却搓搓有余。
“这还用你说吗?老子独眼神算在这十里八乡可是出了名的,我挑的日子可是天福六合,财源广进,能不快吗?”插话的这位姓刘名得道字忘仙,别看他瞎了一只眼,那可是天生的。据说是先天自带的阴阳眼,可观阴阳识八卦。从小就被其爹妈送到神庙跟着解签的柯道士学艺。那一手神神秘秘的手段,让人琢磨不透。和吴中磊乃是邻居,哥俩好。这不吴中磊跑船发了财,混得不尽人意的他,就屁颠屁颠的跑来投靠。看着往日的交情上,以及对神鬼的敬畏,吴中磊二话没说就把他留下来。不过至从这小子来了以后,却是减少了很多弟兄的伤亡。谁叫吴中磊这边也就这小子懂医术,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无论是感冒发烧,骨折外伤,还是内外妇科这小子都几味中草药神乎其神的搞定。所以别看这小子平时总是不着调,关键时刻还是一根顶梁柱。
“你就吹牛吧!半仙。我上次让你瞧瞧我那天有没有赌运,你跟我说那天我命犯天狼大杀四方。可结果呢?我差点输得内裤都没了。”一个高大威猛,满脸横肉的大汉从船舱里面愤怒的巨吼。
这名壮汉乃是吴中磊的本家,名叫大注,外号铁块。生性好赌,算是在五代的亲戚。论起辈分还得叫吴中磊一声叔,有那么一把力气。负责船上掌舵,也算是任劳任怨。
“狗屁,那天是你命犯天狼,可是你去的赌坊乃是布置了恶龙吞海局,正好克制住了你的煞气,不输才怪。”刘得道不服输的辩解道。
“不对啊,半仙。我记得那家赌坊好像是你亲大哥开的,莫非那风水居也是你布置的?”这下子开口的却是一个女生,吴中磊身边的丫鬟之一小清。
“坏了,漏泄了。”刘得道一听这还得了,老底都被揭发了连忙转身往船尾跑。
随后船头前舱吴大注愤怒的声音飙了出来:“好你个半仙,合着你大哥来坑我,快还钱,不然老子饶不了你。”
这几个就算是吴中磊所在的这艘海王一号里面的核心班底,同样在海王二号上面同样有另外的几个,后面再一一做解释。
“老大,遇上渔船了。”一个黑不溜秋的少年从船顶处爬了下来,向吴中磊报告。
“那还等什么啊?老规矩,放小舟喊话,看能不能买些新鲜的鱼,给弟兄们加餐。”吴中磊笑哈哈的发话。
这少年也是吴中磊的本家,小名叫番薯,吴中磊给他取了一个大名叫做中礼。算是同一辈,父母也是渔民,可是遇上海难没了。吴中磊当年的处境差不多,感同身受。就把这少年带在了身边,当作亲弟弟看待。
几名船员驾上小舟,打出海王旗,喊话说买鱼。
那几艘在附近捕鱼的渔船,有货的就靠过来,没货的就摇动船帆。
至于这些旅客,基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想去南洋打拼,一人三个银元的船费,一天包两餐,白粥番薯干,若是想吃好的就另外得加钱。
而船员则是粥饭,鱼和肉干,还有水果。这也不是说吴中磊区别待遇,而是三个银元的船票,还想吃什么。要知道一次航行就得三四个月,这其中的饭钱还包在里面,已经算很勉强了。
带人只是顺路,吴中磊的船本质上还是贸易。可过番,下南洋谋生的人太多了,他的一开始出发点是想让他们安全抵达。毕竟他见过太多上了贼船,到了南洋成了猪仔奴隶。同样是华夏人,还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潮汕,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