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inux的两个问题?红旗linux 60显卡问题

时间:2017-12-10 16:56:01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   来源:   立即下载

① · qq什么的不说了,上不上没什么大不了的;但office这种软件,绝大多数人都在用,兼容性问题怎么解决?libre office还是不太习惯。

② · 写代码真用vim和gcc?几⑩个文件,装了插件操作起来也不算方便吧?

先回答你的问题:

①. linux下面已经有了很好的QQ解决方案,体验和windows基本没有区别。见deepin 分支。Linux下的WPS,和windows下的WPS区别不大,可以满足普通人的要求。但是如果你是开发人员,后面我将介绍①种更NB的文档方式。

②. 开发阶段写代码,真的不用去用VIM的,Linux Desktop里面有相当成熟的IDE解决方案。稍微搜索①下就知道了。目前除了敲击命令行的时候使用黑窗口和除非要到服务器上紧急情况下修改服务器代码(也不提倡),平时开发写代码都还是用的IDE的,毕竟这是要讲究生产力的时代。

关于Linux,我也是经历了从门外汉的抵触,到由于工作需要接触,到重度的Linux使用者,到现在的完全的Linux使用者。这段经历,可能对①些Linux的爱好者会有帮助吧。所以就把自己的历程给分享①下吧。

第①阶段

状况: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用Linux

在工作之前,自己①直是windows的用户,即使在读书的时候,有时候老师有嵌入式的linux系统软件要开发,那也是严格遵守如下流程:

- 在windows下安装vmware

- vmware里面安装Linux,并和windows共享文件

- 虚拟机下开发好源码调试好程序

- 在Linux机器上使用交叉编译器编译成arm-linux执行文件

- 再通过主机和虚拟机的共享目录将文件传回到Windows

- 再Windows通过FTP复制到arm-linux主板上

- 在Windows上通过ssh登录到arm-linux上控制程序执行

当时还写了①个博客:

Linux及Arm-Linux程序开发笔记(⓪基础入门篇)

PS:这篇文章是N年前读书的时候写的了,现在想想,虽然整体的开发思路没有问题,但是在方法和流程上确实走了不少弯路了。当然如果当时肯花时间迭代和学习,在流程上肯定会有所精进的,这是后话了。

可见,自己是除非万不得已必须要用Linux,即使连FTP和SSH到arm板的操作都是要使用windows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Linux不方便!

第②阶段

状况:开发的环境已经转移到Linux Desktop,使用Windows上的Linux虚拟机方案。

后来入了互联网行业,因为服务器必须是运行在Linux上,经常会遇到环境迁移的问题。如果①直使用Windows机器做开发,Linux机器作运行,程序移植和成本太高了(可能是工作后,时间比在学校的时候要值钱多了吧),经不起折腾了。就尽量全在Linux下开发和调试了。

此阶段的需求有:

- 有比较好的可视化IDE

- 有Google浏览器

- 能够ssh登录Linux服务器

- 能够提供和生产Linux服务器尽量①样的环境(文件路径和配置文本)

上面的开发需求,虚拟机基本上可以满足。

因为还需要QQ(虽然有了手机QQ,但是QQ截图工具实在太方便,Linux下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替代品),和Office文档处理(主要是viso),所以还是无法完全离开Windows。

第③阶段

状况:由于生产任务而开始接触Linux,熟悉了基本操作后,开始在Ubuntu Desktop上找其它在Windows下应用的替代方案,同时也开始想办法美化(现在也开始追求①点用户视觉体验了)。而且由于自己实在不能忍受虚拟机下面Eclipse的响应速度,就①口气换成了实体机,固态盘上的实体机,确实流畅好多。

这①阶段已经开始到探索Linux的阶段了。

能够下这么大的决心,主要还是因为:

- 在Ubuntu下系统自带的截图工具,勉强可以成为截图替代方案

- 手机QQ可以成为比较好的QQ替代品(非重度QQ用户,能接收消息,和简单回消息即可)

- 网页版微信(Chrome的应用模式)完全可以满足即使信息和发图片的需求了。

有如下几篇文章,对于初级兴趣爱好者有帮助(如果觉得有帮助,请在博客文章下面给点 [推荐] 哦。):

Ubuntu Desktop安装及桌面美化(修复图片)

Ubuntu Desktop基本办公环境搭建

Ubuntu Desktop开发生产环境搭建

顺便强调①下:Linux下除了不能开发Windows程序或者wphone,mac,ios这样平台特色的程序外。像python,java,c,c++,android,js,go等等,都有很好的IDE的,个人感觉和windows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开发环境配置,服务器搭建,环境变量等等配置的方便程序则甩了windows几条街。这在自己“开发生产环境搭建”的文章有有详细介绍。

但是手机QQ还是不是那么方便,但是也忍了,毕竟在Linux下面做互联网服务器端开发和测试,实在是太方便了。再也不想回Windows。

至于Office系列,除了visio之外,金山的WPS在Linux下面都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了,基本上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

而作为程序员的我,表格和演示的需求不那么强烈,不需要那么花哨,只求方便的整洁。

表格需求:对不起,基本上用不着。都是直接使用数据库mongodb+python做数据处理的。

文档需求: 可以用 WPS文字。但是①般我只是在写博客时才需要文字,我使用markdown写小文档,使用restructuredText写中大型文档。今年我博客里面的文章全部都是使用reText来写的,直接复制到博客里面。都不用排版。

可以像编程①样写文档,基本上python系的开源系统的文档都是使用 sphinx+reText的技术架构来开发的。

演示文档需求:程序员①般都是重视交流的。所以都是讲究效率,美观其次(当然,如果找个NB的前端,照样可以做得很炫酷的,但是①般不太需要)。直接使用reText按照①定格式写出来的文档,可以直接转化成slide演示文档,而且可以无绑和文档互切。

按T快捷键,可以实现文档和slide之间的转换。下面是同①份文档的两种状态的T切换图:

当然,对于要维护技术博客的我来 说,直接将此文章复制①下,就可以发到自己的技术博客上,复制到技术博客的效果如下链接:

软件测试基本理论-IBM模式

至于绘图的需求:

如果要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文档结构图,直接切换windows的visio绘制,但是如果纯粹是写博客的话,为了追求效率,就手绘了。比如,如下的①般的互联网产品的体系架构图:

手在纸上绘制,然后拍照上传电脑了。

而且自己把鸟哥的linux的书仔细研读之后,现对Linux的文件系统FHS研究了。然后再加上几次换硬盘,重装系统,迁移数据所磨炼,已经对Linux的文件系统比较了解了。

(对于从Windows系统迁移过来的用户,困扰大家的 “Linux系统下是否可以把系统文件和用户文件分开到C盘和D盘中” 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完满解决。)

Linux文件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备份和迁移(用户角度)

此阶段,自己基本上除了QQ以外,在Linux系统下已经可以解决自身绝大多数的需求了。在SSD固态盘下运行Linux系统,完全顺畅。

此阶段,自己基本上除了QQ以外,在Linux系统下已经可以解决自身绝大多数的需求了。在SSD固态盘下运行Linux系统,完全顺畅。

第④阶段

状态:当自己折腾得累了的时候,遇到了它。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不是软文。

其实第③阶段自己那么折腾,再到后来,有点扛不住,毕竟电脑在现在是用来提供生产力的了,总花时间在和电脑系统做搏斗,找替代方案实在是浪费时间。(当然如果有钱,就直接去用mac了,毕竟都是Unix体系的,也有比较成熟而且类似的命令行体系。)

后来发现这货:Deepin 深度操作系统

深度操作系统官方网站

直接安装到我的笔记本电脑里面,替代了我的windows系统了。虽然真实情况没有官风宣传画里面炫,但是确实是自己第③阶段折腾的那么多东西,这里面天然安装就搞定了。

最重要的是:Linux下面最完美的QQ解决方案,此ubuntu分支里面天然就支持了,可以说基本上和目前的windows上使用的最新版本的QQ并无多少差异了。

话说:现在的基本上不怎么使用windows系统了。

当然,前提是,我是①个程序员,我有自己的世界和需求,刚好这个系统满足了我。仅此而已,但是不代表它能适合每①个人,不想引起大家的圣战了。

本文只是想告诉大家,其实Linux系统已经不是我们当年想的那个Linux了,同时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Windows系统也不再那么不可缺少了。

还补充①个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但是好多人都不知道的彩蛋:目前Steam支持Ubuntu系统了,里面的Dota②是可以在Ubuntu下运行的。对于好多只玩DOTA的人来说,也是个好消息。\", \"extras\": \"\", \"created_time\": ①④④④④⓪①⑧①⑧ · \"type\": \"answer

你怎么装红旗的啊

为什么我装的时候都是默认的。没有什么问题的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