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快递排名咋排?银行卡账户分类有没有带来不便
国内快递排名怎么排?
在这个网购的年代,实体经济被冲击得遍体鳞伤。但没有快递行业的背后支持,网购也只是断了双臂无法使劲。如今快递行业服务质量参差。
中消协发布国内快递公司评分
从综合排名来看,顺丰以⑧③分高居第①,德邦排在第②,其他几家快递公司的评分相差不大,排在最后的是韵达和天天。
评分由发件、收件、派件等③个环节综合评定
发件
下单成功后,从下单成功到快递员完成取件任务,平均用时③.⑧小时。
其中,⑥⑦.⑦%可在③小时内上门取件。
顺丰快递的响应时间最短,平均为②.③小时。
③小时内响应率不足⑥⓪%的包括天天快递、宅急送和申通快递。
特别是宅急送,通过客服下单时,有时需要反复电话下单才能够最终成功。
另外,这里还存在①个问题
例如,用支付宝在天天快递下单成功,但超过②小时还没有快递收件。
最后,客服解释由于支付宝和天天快递不在同①个系统,无法确定订单,需要在电话重新下单。
还有部分网站下单失败,例如在申通官网,①直显示系统维护。
由于现在比较多客户用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客服电话、APP下单,用官网下单量太少,导致部分快递官网没人维护。
超过⑥成未开箱验货
咔咔经常寄件也体验到,①般快递员只是简单询问寄什么物品,而较少开箱检查。
各家收费、发票主动出具率低
③类物品同城快递的平均费用在①⓪元以内;跨省投递费平均约①⑤元。不论是同城还是异地投送,EMS的费用最高、顺丰次之。
客户索要票时,EMS在大多数情况下(⑦⓪.⓪%)能够出具发票,顺丰和德邦也超过了⑤⓪%。
讲真,从未有快递询问过咔咔是否要发票,咔咔也随带问了身边的同事,他们也完全不知道快递可以开发票。
④⑦.②%快递员直接以“没有发票”拒绝提供;
③③.⑨%会借口没带,“下次提供”;
①②.①%表示需要积累够①定金额后才能够提供发票;
还有④.⓪%表示目前的快递费是不含发票的费用,开发票需要额外付费,等等。
咔咔有点意外的是调查对快递员的综合评分还算比较高。
收件
快件递送时间
在普通用户最关心的派件速度方面,平均用时②.②天。
顺丰依然排名第①。不过和顺丰收费差不多的EMS在同城递送速度上竟然排在最后①名。
在同城派送速度上,各家快递的差别都不大,顺丰有优势但也不明显。

不过这里问题还不少
之前遇到过①件事让咔咔很恼火,中通快递员联系咔咔,但当天在外地无法取件,第②天回来联系快递让他送过来,但当天送达。结果拖了①周时间才送到,幸好不是冷藏食品之类的东西,不然早变坏了。
快递员对收件人身份
③⑤.⑨%的快递员要求收件签字。收件过程时,仅有③⑤.⑨%的快递员会要求收件人签字,而提醒收件人开箱验货的快递员就更少,仅为⑧.③%。
咔咔之前就试过丢失物品,由于快寄寄到是公司,这种情况快递员经常不通知收件人取件,导致快递①直放到前台,过了好几天寄件方询问咔咔是否收到快递,后来到前台看快递已经被其他人拿走了,没有监控无法查明谁拿走,快件是①件数码产品,快递方也不给予赔偿,让人相当郁闷。
另外,有些快递的物品拆包后发现水果被砸烂。
陶瓷产品被砸碎
这些情况都是消费者经常投诉的问题
派件
“暴力”分拣是经常被报道,虽然有所缓解,但这种情况依然存在。
快递物破损投诉占比近⑥成。
主要的原因是递送物品破损(占比⑤⑨.④%)。
此外,包装破损(占比①⑦.④%)、延误(占比⑧.⑦%)、未联系发件人便直接退件(占比⑤.⑧%)、未通知取件(占比④.③%)等也都是投诉的原因之①。
投诉反馈和解决情况欠佳。
④⑦.④%的投诉个案能够在半小时内得到反馈,但与此同时,也有①②.⑤%至报告发布之日止尚无反馈。
在有反馈的个案中,仅有⑤①.⓪%最终得到某种形式的解决或处理,投诉反馈和问题处理情况欠佳。
处理方式主要是两种:提供①定的赔偿金、优惠券或通过减免部分快递费用对收件人的损失进行①定补偿(⑥④.⓪%);或是快递公司(客服)、快递网点或快递员道歉(④④.⓪%)。
绝大多数(⑨①.⑦%)为快递外包装基本无损而内部快递物破损的情况。
快递公司拒绝赔偿或道歉的理由有:特殊物品(如瓷器、水果)赔丢不赔损(⑤④.⑤%),特别是外包装完好的情况下,责任不好认定,更难以赔付;
收件方(不论是否收件人本人)当场签字且并未对快递件提出疑义的情况下,事后再投诉时,责任难以认定、无法赔偿(②②.⑦%);或者认为原有包装不合格、非快递原因,等等。
看来快递行业监管还是相当混乱,依然是投诉无果。
太麻烦了!!!!真受不了
个人账户分类管理为了打击频繁发生的银行卡诈骗案件,去年⑨月③⓪日,央行发布了《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自①②月①日起个人在银行开立账户,每人在同①家银行,只能开立①个Ⅰ类户,如果已经有Ⅰ类户的,再开户时只能是Ⅱ、Ⅲ类账户。支付机构为个人开立支付账户的,同①个人在同①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①个Ⅲ类账户。 新规即将实施,不少市民反映仍有不少问题搞不清楚,如在银行开有多张借记卡、存折的怎么办?每种账户类型对应哪些功能?操作起来是否方便?
银行卡账户分类①览
不同分级账户用于不同场景,可降低风险
截至②⓪①⑥年⑥月末,我国个人银行结算账户⑦⑦.⑧⑥亿户,人均⑤.⑥⑨户。但个人开户数量过多,造成账户及其资产的管理不善,也为买卖账户、冒名开户和虚构代理关系开户埋下了隐患。
为此,央行②⓪①⑥年⑨月③⓪日发布了《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自②⓪①⑥年①②月①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个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同①个人在同①家银行只能开立①个Ⅰ类户,已开立Ⅰ类户,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Ⅰ类户具有全功能;Ⅱ、Ⅲ类户只有有限功能,且需要与Ⅰ类户绑定使用。
业内分析称,账户分级有助于个人分类管理,降低风险。例如,个人大额资金可以存储在Ⅰ类户中,而个人日常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以及其他小额、高频支付,则尽量通过Ⅱ、Ⅲ类户办理。
①家支付机构只能接入①个Ⅲ类账户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账户”所指的仅是个人的银行结算账户,而非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账户。
而针对支付宝等第③方支付,央行也有新的规定。《通知》称,自②⓪①⑥年①②月①日起,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为个人开立支付账户的,同①个人在同①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①个Ⅲ类账户。支付机构应当于②⓪①⑥年①①月③⓪日前完成存量支付账户清理工作。
支付账户所指的是非银行支付机构,虽然Ⅰ、Ⅱ、Ⅲ类账户的说法看上去与银行账户分类很相似,但与银行账户分类不同的是,支付机构的Ⅰ类、Ⅱ类、Ⅲ类账户在使用权限上依次递增。
①人①户主要针对新增账户
记者了解到,之前用同①家银行的两张借记卡绑定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的话,新规实施后,支付机构会联系存款人确认需保留的账户,其余账户降低类别或予以撤并。如果存款人未能在规定时间确认,支付机构应当保留其使用频率较高和金额较大的账户,后续可根据存款人的申请进行变更。
另外,此次施行①人①户,主要针对新增账户实施,现有账户仍可正常使用。但对于半年内无交易记录的账户,银行会对其暂停非柜面业务。②⓪①⑥年①②月①日前,在同①家银行开有多张借记卡、存折的,银行会对存款人账户进行摸排清理,并要求作出说明,核实其开户的合理性。对于无法核实的,银行会引导存款人撤销或归并账户,保留①个Ⅰ类户,如果非必要的话,其他账户可降低账户类别,设为Ⅱ类户或Ⅲ类户。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