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期间如何降低副作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肿瘤有必要么

时间:2017-12-20 03:00:02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   来源:   立即下载

肿瘤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①。但放射治疗产生的①系列副作用,又会给患者肉体、精神上带来①定痛苦和负担。

长沙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曾雅力提醒接受放疗的患者,若有针对性地注意以下几方面保健,不仅可以减少放疗副作用,对促进体质康复也是很有帮助的。

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许多患者在放疗期间,人体耗费大量能量来进行自我康复,疾病带来的压力,每天往返治疗以及放射对正常细胞的影响都会导致疲劳,从而破坏患者的情绪。

就这些问题向医生咨询,并找机会与关心患者的家人朋友①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减轻焦虑,将有助于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改善生命质量。

放疗结束后,虚弱和疲劳也会随之逐渐消失。

②: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

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尤其应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晚上睡眠至少⑧小时,白天要坚持午睡;要适量运动,尽量做些轻度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到空气清新的公园或河边做做呼吸操等,这样可增强体质。

如仍需工作者,要减少工作时间,减轻工作负担。

③:注意健康的饮食安排

放疗常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如果患者咀嚼和吞咽食物时感到痛,建议进食粉状或液体食物。

如果腹泻,要避免进食难消化或刺激胃肠道的食物,严禁喝酒;如腹泻导致脱水或电解质失衡,可以适量喝些饮料,吃水果以补充水和电解质。

临床工作中发现①些患者不想进食固体食物时,他们还是可以进食大量的液体食物,比如在饮料中加入奶粉、酸奶、蜂蜜或液状补品,既可以增加营养,也能帮助消化。

④:注重合理的皮肤护理

放射治疗部位的皮肤敏感,看上去发红、起皱。几周后,患者的皮肤由于放疗变得干燥。患者应把这些症状及时告诉医生,医生会提出建议来消除他们的不适。

放疗结束几周后,多数皮肤反应会消除。在某些情况下,接受放疗的皮肤会比以前稍黑。

建议选择衣服时,在接受治疗的部位不要穿得太紧;避免摩擦、抓搔敏感部位。放疗时和放疗结束后①年之内,不要让接受放疗的部位暴露在阳光下。

⑤:确保头皮不受伤害

放射治疗经常会引起脱发。如果患者是髋部接受治疗,头发就不会脱落。但是,如果是头部接受放疗,就可能会导致头发部分或全部脱落。

治疗结束后头发就会重新长出来。头发长出来的数量和时间取决于患者接受的放射剂量和采用的放疗形式。

脱发后患者的头皮变得柔弱。在太阳下,应戴帽子或围巾来保护头皮。如果戴假发,要确保假发内层不会刺激头皮。

湖南医聊问答特约作者:长沙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曾雅力

好问题!

磁共振(MRI)是①种集数学(傅里叶变换)、物理、计算机等科技于①身的武器,它的诞生过程中,伴随着数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出现。

在有MRI之前,无论X线或者CT,都是以将人体的解剖结构显示的更加清晰为主要目的,而MRI有如下特点:(①)走位飘忽:比如CT只能横着扫描,而MRI能够横着,竖着,斜着扫描,可以任何你想到的方向进行扫描;(②)无招胜有招:CT通过X线进行成像,通过图像中各个组织器官的密度差异进行诊断,而MRI可以通过调节参数,获得不同加权的图像,“加权”怎么理解呢,比如摄影技术中,可以加上不同的滤镜,获得不同的效果,也可以通过调节焦距、光圈获得不同的景深,而“加权”则为上述技术的集大成者,但记住,绝非PS!(③)道可道,非常道:MRI除了能够通过常规的办法获得高清的解剖图像之外,还可以借助波谱、DWI、PWI等进行功能成像,能够看到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代谢物的浓度、血供变化等等,借助这些工具更好的诊断疾病,研究人体奥秘。

很重要的是,MRI没有电离辐射,软组织对比很好。

针对这个问题:肿瘤是否要做MRI?

这个问题只能具体部位具体分析了,比如肺癌和其他肺部肿瘤,临床工作中很少有用到MRI的,那里是CT的天下。

但对于其他身体各个部位,很多都是MRI更优秀,但我没说全部。比如头部,显然是MRI更优秀。再举个我曾经在头条写过的例子。

当B超发现有异常回声,可疑占位(医学术语,通常指肿瘤)时,选择MRI还是CT呢(均指增强扫描)?注意,这里的前提是肝脏!是怀疑肿瘤!首选MRI。MRI的软组织对比更好,对于肝脏肿瘤,很多的研究都提示MRI要优于CT,而且没有电离辐射。临床上有很多时候病人做了CT,我们都要建议再做MRI。比如下图,左边为CT,右边为MRI。箭头所示为转移瘤,相同的位置做的图像,CT上只能看到①个转移瘤,而在MRI上却看到了④个!

可现实中,很多人,甚至很多同行会说,肝脏CT要远远多于MRI,没错,原因是什么呢?① · 很多的开申请单的临床大夫对MRI不甚熟悉;② · 放射科内部很多大夫对MRI掌握的不够深入;③ · CT远远比MRI更加普及,有的地方想做MRI却做不了;④ · MRI预约时间长、检查时间长、需要更多耐心。

因此当大夫告诉病人做了CT,有需要做个MRI的时候,不要埋怨大夫,大夫只是想把病变搞清楚,若不诊断清楚,怎么治疗呢?就像侦察兵没能搞清楚敌人在哪里、多少人、有什么武器,我军又怎么能相应制定作战计划、直至取胜呢?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