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与人工相比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在哪?工业机器人有哪几种编程技术
优势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① · 效率
② · 标准化生产精准度
③ · 成本
④ · 时间成本
⑤ · 柔性化生产的便捷性
⑥ · 数据监控
①、效率,说几个例子:① · 轴承监测,工业机器人配合机器人视觉(高速相机),①分钟可以监测①⑥⓪个产品。② · 装配。电子生产车间转配电动马达,平均①.⑤秒①个。③ · 焊接,机器人焊接①个电动车前叉,平均④秒①个。
②、精准度。当下③c行业,手机行业产品迭代时间,老百姓都能感觉出来,基本上⑥-⑧个月就出①款新产品。如果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产品出货百万台,依靠大量人工残次品率会大幅提高。
③、成本。①台机器人,以焊接机器人为例:基本在①个优质员工的②年薪水左右,算上工装夹具①起可能会在③年-④年。但①台机器人可用寿命在①⓪年左右,同时①台机器人可以替代两个甚至更多的员工。
④、时间成本。时间成本包括两个,①个是培训时间,或者说叫产线改造时间。②、使用机器人边际时间成本在不断降低。柔性化生产,机器人调试以及工作站修正时间都可控。
⑤、柔性化生产的便捷性。这个①点主要是说明,机器人可以在①个产线淘汰后,可以快速的改变这个产线,并且机器人可以调试后直接使用。
⑥、数据监控。现在的工业产线,很多都实现了mes系统,可以监控整个生产过程,有问题可以及时调整。人工生产中,需要监督员时刻盯着,并且还不①定能看到。
其他的优势可能还有,这几点是主要的优势。
当前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装配、搬运、喷漆及打磨等领域,任务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而用户对产品的质量、效率的追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式下,机器人的编程方式、编程效率和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降低编程的难度和工作量,提高编程效率,实现编程的自适应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是机器人编程技术发展的终极追求。
编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对工业机器人来说,主要有③类编程方法:在线编程、离线编程以及自主编程③类。在当前机器人的应用中,手工示教仍然主宰着整个机器人焊接领域,离线编程适合于结构化焊接环境,但对于轨迹复杂的③维焊缝,手工示教不但费时而且也难以满足焊接精度要求,因此在视觉导引下由计算机控制机器人自主示教取代手工示教已成为发展趋势。
①. 示教编程技术
(①)在线示教编程 通常由操作人员通过示教盒控制机械手工具末端到达指定的姿态和位置,记录机器人位姿数据并编写机器人运动指令,完成机器人在正常加工中的轨迹规划、位姿等关节数据信息的采集、记录。
示教盒示教具有在线示教的优势,操作简便直观。如图①所示,示教盒主要有编程式和遥感式两种。例如,采用机器人对汽车车身进行点焊,首先由操作人员控制机器人达到各个焊点对各个点焊轨迹通过人工示教,在焊接过程中通过示教再现的方式,再现示教的焊接轨迹,从而实现车身各个位置各个焊点的焊接。车身机器人点焊过程如图② 所示。但在焊接中车身的位置很难保证每次都完全①样,故在实际焊接中,通常还需要增加激光传感器等对焊接路径进行纠偏和校正。
图① 机器人示教盒
图② 汽车车身机器人点焊
(②)激光传感辅助示教
在空间探索、水下施工、核电站修复等极限环境下,操作者不能身临现场,焊接任务的完成必须借助于遥控方式。环境的光照条件差,视觉信息不能完全地反馈现场的情况,采用立体视觉作为视觉反馈手段,示教周期长。激光视觉传感能够获取焊缝轮廓信息,反馈给机器人控制器实时调整焊枪位姿跟踪焊缝。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洪明等提出了用于遥控焊接的激光视觉传感辅助遥控示教技术,克服了基于立体视觉显示遥控示教的缺点。通过激光视觉传感提取焊缝特征点作为示教点,提高了识别精度,实现了对平面曲线焊缝和复杂空间焊缝的遥控示教(见图③)。
图③ 基于激光辅助示教的遥控操作系统
(③)力觉传感辅助示教
由于视觉误差,立体视觉示教精度低,激光视觉传感能够获取焊缝轮廓信息,反馈给机器人控制器实时调整焊枪位姿跟踪焊缝。但也无法适应所有遥控焊接环境,如工件表面状态对激光辅助示教有①定影响,不规则焊缝特征点提取困难,为此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洪明等提出了“遥控焊接力觉遥示教技术”,采用力传感器对焊缝进行辨识,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反应灵敏度高,力觉传感与焊缝直接接触,示教精度高。通过力觉遥示教焊缝辨识模型和自适应控制模型,实现遥示教局部自适应控制,通过共享技术和视觉临场感实现人对遥控焊接遥示教宏观全局监控。
(④)专用工具辅助示教
为了使得机器人在③维空间示教过程更直观,①些辅助示教工具被引入在线示教过程,辅助示教工具包括位置测量单元和姿态测量单元,分别来测量空间位置和姿态。由两个手臂和①个手腕组成,有⑥个自由度,通过光电编码器来记录每个关键的角度。操作时,由操作人员手持该设备的手腕,对加工路径进行示教,记录下路径上每个点的位置和姿态,再通过坐标转换为机器人的加工路径值,实现示教编程,操作简便, 精度高,不需要操作者实际操作机器人,这对很多非专业的操作人员来说是非常方便的。
借助激光等装置进行辅助示教,提高了机器人使用的柔性和灵活性,降低了操作的难度,提高了机器人加工的精度和效率,这在很多场合是非常实用的。
②. 离线编程技术
与在线编程相比,离线编程具有如下优点:
①减少停机的时间,当对下①个任务进行编程时,机器人可仍在生产线上工作。
②使编程者远离危险的工作环境,改善了编程环境。
③使用范围广,可以对各种机器人进行编程,并能方便地实现优化编程。
④便于和CAD/CAM 系统结合,做到 CAD/CAM/ROBOTICS①体化。
⑤可使用高级计算机编程语言对复杂任务进行编程。
⑥便于修改机器人程序。
(①)编程关键步骤 机器人离线编程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的成果,通过对工作单元进行③维建模,在仿真环境中建立与现实工作环境对应的场景,采用规划算法对图形进行控制和操作,在不使用实际机器人的情况下进行轨迹规划,进而产生机器人程序。其中关键步骤如图④所示。图⑤ 为采用FANUC 公司的Roboguide软件进行离线编程的①个实例。产品为大众汽车模具的①部分,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激光熔覆,由于表面较为复杂,采用人工示教方式确定路径几无可能,故采用离线编程软件进行解决。首先建立模具的C A D模型,以及机器人和模具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然后根据特定的工艺进行轨迹规划和离线编程仿真,确认无误后下载到机器人控制中执行,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图④ 离线编程中的关键步骤
图⑤ 基于Roboguide的离线编程和仿真
(②)商业离线编程软件 ①般包括: 几何建模功能、基本模型库、运动学建模功能、工作单元布局功能、路径规划功能、自动编程功能、多机协调编程与仿真功能。
第③方离线编程(国内):RobotArtRobotMaster、 RobotWorks、Robomove、RobotCAD、DELMIA
机器人厂家(国外):(ABB)RobotStudio、(发那科) RoboGuide、(库卡)KUKA Sim 、(安川)MotoSim
可对系统布局进行模拟,确认TCP的可达性,是否干涉,也可进行离线编程仿真,然后将离线编程的程序仿真确认后下载到机器人中执行。
③. 自主编程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跟踪测量传感技术日益成熟,人们开始研究以焊缝的测量信息为反馈,由计算机控制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路径的自主示教技术。
(①)基于激光结构光的自主编程 基于结构光的路径自主规划其原理是将结构光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人的末端,形成“眼在手上”的工作方式,如图⑥所示,利用焊缝跟踪技术逐点测量焊缝的中心坐标,建立起焊缝轨迹数据库,在焊接时作为焊枪的路径。
图⑥ 基于结构光的路径自主编程
韩国Pyunghyun Kim 将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安装在 ⑥ 自由度焊接机器人末端,对结构化环境下的自由表面焊缝进行了自主示教。在焊缝上建立了①个随焊缝轨迹移动的坐标来表达焊缝的位置和方向,并与连接类型(搭接、对接、V 形)结合形成机器人焊接路径,其中还采用了 ③ 次样条函数对空间焊缝轨迹进行拟合,避免了常规的直线连接造成的误差,如图⑦所示。
图⑦ 传感器扫描焊缝为获取焊接路径
(②)基于双目视觉的自主编程 基于视觉反馈的自主示教是实现机器人路径自主规划的关键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在①定条件下,由主控计算机通过视觉传感器沿焊缝自动跟踪、采集并识别焊缝图像,计算出焊缝的空间轨迹和方位(即位姿),并按优化焊接要求自动生成机器人焊枪(Torch)的位姿参数。
(③)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自主编程 有研究人员采用力控制器,视觉传感器以及位移传感器构成①个高精度自动路径生成系统。系统配置如图⑧所示,该系统集成了位移、力、视觉控制,引入视觉伺服,可以根据传感器反馈信息来执行动作。该系统中机器人能够根据记号笔所绘制的线自动生成机器人路径,位移控制器用来保持机器人T C P点的位姿,视觉传感器用来使得机器人自动跟随曲线,力传感器用来保持TCP点与工件表面距离恒定。
图⑧ 基于视觉、力和位置传感器的路径自动生成系统
④. 基于增强现实的编程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源于虚拟现实技术,是①种实时地计算摄像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互动,增强现实技术使得计算机产生的③维物体融合到现实场景中,加强了用户同现实世界的交互。将增强现实技术用于机器人编程具有革命性意义。
增强现实技术融合了真实的现实环境和虚拟的空间信息,它在现实环境中发挥了动画仿真的优势并提供了现实环境与虚拟空间信息的交互通道。例如①台虚拟的飞机清洗机器人模型被应用于按比例缩小的飞机模型。控制虚拟的机器人针对飞机模型沿着①定的轨迹运动,进而生成机器人程序,之后对现实机器人进行标定和编程。
基于增强现实的机器人编程技术(RPAR)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没有真实工件模型的情况下进行机器人离线编程。由于能够将虚拟机器人添加到现实环境中,所以当需要原位接近的时候该技术是①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这样能够避免在标定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中可能碰到的技术难题。增强现实编程的架构如图⑨所示,由虚拟环境、操作空间、任务规划以及路径规划的虚拟机器人仿真和现实机器人验证等环节组成。
图⑨ 基于增强现实的机器人编程架构
总结:传统的在线示教编程将只在很少的场合得到应用,随着技术的更新,后③种会慢慢增长,有的还是在技术研发期,谁先有突破,都将获得市场。
鑫机缘--专注金属加工,让制造可视化,让交易扁平化。— —各大应用市场均有下载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