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第几个女儿?兵器历史上有哪些惊为天人或者脑洞大开的产品(包括原型机)
第②个女儿,也是最後①个女儿。
武则天共生④子②女,分别是:
孝敬皇帝(代王)(曾有庙号——唐义宗)李弘、
章怀太子(潞王,後改封雍王)李贤、
中宗李显(曾用名李哲)、
睿宗李旦(曾用名李旭轮)、
安定公主,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长女,早殇,死因成谜。追封安定公主,諡曰思。
(此非高宗女千金公主)
太平公主。
第②个女儿。她第①个女儿是安定公主。。她的孩子顺序排列是:
① 安定公主
② 李弘
③ 李贤
④ 李显
⑤ 李旦
⑥ 太平公主
准确说是第②个,据对的
最小的女儿,排第⑥
第②个
好吧,这可是我这位资深军迷最拿手的话题。这篇“奇特兵器”,不敢保证你没看过,只是老蒋感觉其中的脑洞够大。
①:古代战争
小学时我们就学过阿基米德的镜子,据说阿基米德成功靠镜子聚焦阳光点燃了罗马入侵者的战舰。
①⑨⑦③年,希腊科学家用⑦⓪面①.⑤×①米的铜镜重现了这①幕,问题是,要想做到这①点,必须满足③个条件:
第①:准确地把光线对准①点,要做到这①点,需要非常严格的训练;
第②:目标不能移动,罗马海军再傻也不会坐等灭亡;
第③:小心呵护,因为点起来的火势很小,很容易被扑灭;
所以结论是:阿基米德的镜子牌莫洛托夫鸡尾酒燃烧弹,应该不是真的。
到了公元⑦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希腊人倒是真的发明①种叫做“希腊火药”的武器,用于与阿拉伯人的战争。
这是第①次文献记载的可燃性混合材料,希腊火药的配方中含有硝石,苦土粉,硫磺,沥青,树脂,石油,生石灰等,因为其中含有生石灰,遇水也能反应,发射之后落在水面上可以将火势蔓延开去,所以通常用于海战。
这种希腊火药在攻城战中也被使用过,下图士兵手中的喷火器叫做“cheirosiphōnes”,就是喷希腊火药的。
希腊人甚至把这种火药放进陶器中,制成了原始的手榴弹。
喜欢脑洞大开的希腊人还曾发明了巨大的攻城塔,叫做“Helepolis”,宽②⓪米,高达④⓪米,底座安置⑧个巨轮,每个轮子高③.⑥米,并且都有轮脚,使攻城塔也能横向行动,由③④⓪⓪名士兵推动。
攻城塔里有重型投射武器,其内部第①层有两座能投射⑧②公斤的投石机,和①座能投射②⑦公斤的投石机。在第②层有③座②⑦公斤的投石机,其后上面⑤层每层有着两座能发射①④公斤的小型投石机。在攻城塔最上面两层,士兵可以用每层两座的轻型弩炮扫除城墙上的敌人。
在咱们国家,元明朝时曾经出现类似攻城塔的吕公车。
前面提过的阿基米德镜子可能并不存在,但是阿基米德确实曾经设计过①个大爪子,叫做“Claw of Archimedes”,可以将敌人的战舰吊到半空中,然后重重摔下使战舰在水面上粉碎。
还有人说应该长得这样!
其原理其实就是起重机嘛。
②:近现代战争阶段
等到了近现代,在武器方面的脑洞就更大了。
①⑦⑧⓪年左右,英国人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与印度南部的迈索尔国作战时,迈索尔国王蒂普苏丹制造了全世界第①批铁制火箭。
这些火箭含有①个软锻铁制造的管道,①端封闭,⑧英寸长,直径①--③英寸,绑在①根④英尺长的竹筒上。铁筒当做燃烧室并装有约①磅火药,可发射至千米远处。此种“火箭”配上箭簇在离地几米的空中做长距离飞行后刺向敌人。当时在对付英帝国时非常有效。被当地军队使用的火箭炸得焦头烂额。
英国人费了⑨牛②虎之力胜利后,将迈索尔火箭当作战利品带回国内,经炮兵军官康格里夫的改进,成为①种强大的兵器。
这种武器用薄铁皮卷成筒状,内装大量炸药,射速快,射程远,机动灵活,虽然准头奇差,但大量火箭齐射威力惊人,足以将城市夷为平地。
在雷达发明之前,为了达到防空的目的,各国也是殚精极虑,想了各种招数,用了招风耳,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①战后期,垂死挣扎的沙俄发明了沙皇坦克。它的两个前轮直径为②⑦英尺(约⑧.②③米),拖着两个小很多的后轮(如图所示)。其上安装了巨型重炮,是为数不多的无履带坦克之①。
它被设计用于越过任何障碍。其造型过于庞大,不适于战场使用,故不久即遭弃。
等到了②战时,人类在武器方面更是脑洞大开,各种奇特武器纷纷被研发出来。
比如日本人曾经想从潜水艇上起飞战斗机。
德国人以严谨著称,脑洞也同样很大,早在②战时,就研发了用于侦查的直升机雏形。
至于巨型大炮大家估计看腻了,来个小玩具。这个长得跟坦克玩具①样的是德国人研发的哥利亚履带式遥控炸弹(Goliath tracked mine),可以携带上百公斤的高爆炸药,直接遥控去炸毁坦克或建筑物的,甚至用来打乱队形密集的步兵。
而英国人研发的潘加朱姆(Panjandrum)重型火箭驱动爆破车,是①种能摧毁德国大西洋壁垒的①⓪英尺(③.⓪米)高,⑦英尺(②.①米)厚的混凝土工事的武器。后来因为战事发展变化,没有上战场。
为了搞定德国坦克,苏联人训练了反坦克狗,据说在②战期间,反坦克狗创下了摧毁③⓪⓪辆德国坦克的辉煌战绩。
这些狗被训练在坦克底下找食物,开战前,它们会被饿上好①段时间。战斗时,这些狗的背上就系着炸弹冲上战场,炸弹上的拨杆只要触到坦克底部就会发生爆炸。后来德国人用喷火器来破坏这种战略,狗慌忙逃离战场,从而减弱了反坦克狗的威力。
更丧心病狂的是,②战时因为电子技术还处于萌芽阶段,如何制造出轻便、准确的电子导航系统是各国导弹专家钻研的课题。①⑨④②年初,心理学家史金纳提出了新办法——用鸽子导航。
史金纳把鸽子装进导弹内部特制的小笼子里,通过电动马达将鸽子头颈部的动作转换成对导弹航向的操控。不过②战后期,由于训练鸽子需要很长时间,以及高新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军方最终于①⑨④④年放弃了“鸽子行动”。
除了鸽子,美国人还想过“蝙蝠炸弹”来轰炸日本。
但是实验失败,曾经引起过大火灾。
由于技术原因和大战即将结束,美国政府取消了这个①⓪⓪万只“蝙蝠炸弹”的计划。
好不容易熬到战争结束,动物们可以安宁①下了吧?想得美啊!
英国人曾经在重达⑦吨的核地雷中放入活鸡,用它们的体温来防止地雷的某些部件在低温环境下发生冻结。
英国军方当年给这种重⑦吨的核地雷起的代号是“蓝孔雀”。根据计划,如果苏联军队入侵,英军被迫撤退,这枚地雷就将以遥控或定时方式引爆,以阻止苏军占领地雷埋设地点周围的大范围地区。
随着无人机越来越多,荷兰人对老鹰进行特殊训练,让它们识别和捕捉无人机,把无人机当做猎物。有了这空中的擒拿高手,再无须担心无人机失控或是砸伤人群了。
总之,人类研发创新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只有敢于创新,不断尝试,才有机会进步。
-------------------------------------------------
就写到这儿吧,喜欢就点赞,讨厌就吐槽。
欢迎关注蒋校长专栏:蒋校长 - 知乎专栏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