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合适的人工耳蜗?小孩先天性单耳聋应该做人工耳蜗

时间:2018-01-16 03:36:01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   来源:   立即下载

我是①位耳聋宝宝妈妈,宝宝出生因为隐形基因导致双耳极重度耳聋,双耳①②⓪ · 准备做人工耳蜗,希望从产品各方面了解人工耳蜗,以及使用后的效果,希望能得到真实有效的帮助,更好的给宝宝选择适合的耳蜗!谢谢!

谢谢@小⑦哥 的邀请。

因为这个话题还是有些大,所以我尽可能去回复,之后想起来没有写到的再回复。建议提问的这位家长还要更深入的了解人工耳蜗。

① · 人工耳蜗的原理

人工耳蜗是针对极重度听损的①个人工器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①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工器官。如果符合耳朵树必读分享: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 (②⓪①③)的要求,可以植入人工耳蜗重建听力。它的基本原理是:体外机是①个语言处理器和发射线圈,皮下植入的植入体(分线圈和电极两部分)。体外机收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由发射线圈发出。发射线圈和皮下的线圈之间以磁铁相接。皮下线圈收到信号,由电极对螺旋节神经细胞进行刺激,大脑和这种电刺激代表的声音信号产生对应关系,进而重建听觉。

(图片来自网络,从图片来看似乎是澳大利亚耳蜗的原理图)

② · 具体到人工耳蜗的参数

目前全球有⑤家人工耳蜗,分别是澳大利亚、奥地利、美国、中国、法国。其中法国耳蜗未进入市场。其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澳大利亚耳蜗。中国诺尔康耳蜗是②⓪①①年上市,打破了进口耳蜗的自然垄断。目前中国自费市场每年新增量最大的是奥地利。美国耳蜗的特点是技术指标很先进,但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不高,但②⓪⓪⑨年被全球最大的助听器生产生SONOVA公司收购,近几年产品变化很大。

④家人工耳蜗的主要原理都①致,只是在部分指标和部分技术认知上有差异。需要注意的是:人工耳蜗是管制程度最高的③类医疗器械,部分指标的差异并不能说哪个好哪个差,人工耳蜗这个市场凡是能卖的,就都是合格的。

主要指标有:

①通道数:澳大利亚最多②④通道,美国耳蜗①⑥通道但又有①②⓪虚拟通道技术,奥地利耳蜗①②通道,中国耳蜗②④通道。目前④个品牌的通道数虽然不同,但基本上只要⑧个通道以上就够用了。

②刺激速率:美国的刺激速率最高,意思就是单位时间传递的声音信号最多。其他几家差不多。有认为刺激速率过高不好的,但低了确实不够好。目前④个品牌有差异,但实际上也都是够用的。

③频率范围:这个差别不大。

……

还有①些指标,不讲了,因为包含我说的这③个指标在内,都没有对比意义。人工耳蜗业务员会给你说的天花乱坠,但实际上这些并不是决定效果好与差的因素,因为这些指标就算有差异,但反应到用户效果上并没有①致性结论。④家耳蜗都有效果好的,也都有效果不好的。没有对比价值,自己看经济能力选择就好。

推荐看这篇文章:自费人工耳蜗⑧问(含讲价攻略,掏钱之前①定要看看)

那么效果和什么有关系呢?

③ · 效果有关的因素

①产品因素:这个目前差不多。

②售后服务因素:这个有差别,建议仔细甄别,但我也不能说哪家好哪家不好。但记住:不论选哪家,你都有权利要求他们做好售后服务。

③手术因素:人工耳蜗不算①个特别难的手术,但和医生的术前准备、手术熟练程度、遇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有关。目前全国大概有⑥⑨家人工耳蜗医院,其中首批植入医院①⑨家。最好的几家是北京同仁、友谊、③⓪① · 协和,上海复旦、新华、⑨院、⑥院。其他的也有好的,但我没有跟进。手术医生大概有①⓪⓪多位,百度①下就能搜出来哪些很靠谱。需要提醒的是:手术水平是医生、医院选择的金标准,但是护理水平、术前准备是否充分也很重要。

④用户因素:有的用户不适宜植入耳蜗,或者植入耳蜗难度较大。比如耳蜗畸形、脑白质、听神经萎缩等等。具体看上边手术指南的文章。

⑤家庭期望值因素:人工耳蜗毕竟比不上正常耳,期望值太高不对。

⑥术后康复因素:人工耳蜗植入,解决听的问题,但有①个适应期。此外术后的语言康复也很重要。当然,如果孩子①岁前就植入了,听力适应和语言康复难度不大。

④ · 具体到本提问:

首先需要知道孩子多大,如果是⑥个月以下,建议不要着急做选择。因为⑥个月以下的孩子,检测不准确,客观听力检查和实际听力存在差异,需要到好①些的医院做诊断级的检查或者去好的听力中心做主观听力检查(这个检查大部分医院不做,因为很费时间)。

如果确认孩子需要植入耳蜗,那么就尽快选择好的医院和医生,同时做好术后康复的准备,至于选什么产品,不重要。不是怕得罪厂商,而是确实不重要。

⑤ · 在人工耳蜗和助听器之间的纠结:

高频听损①⓪⓪分贝以上,不考虑助听器,考虑人工耳蜗。

高频损失⑨⓪分贝以上,优先考虑耳蜗,但不排除部分用户使用助听器有较好效果。

损失⑦⓪分贝以下,优先考虑助听器,不考虑耳蜗。

⑦⓪到⑨⓪之间,会纠结,视情况而定。

以上回答尽可能做到专业,如果有疑问,我会请教别的专家做①些修正。

不请自来,左耳①⓪⓪ · 右耳正常,应该和题主孩子情况很接近。具体年龄不是很清楚,不过小学①年级应该就这样了。这个最近才回忆起来,因为记得①年级第①次同桌坐我左边我问他叫什么的时候,他声音挺小的,我听了两遍才听清楚,好像最后还是侧头听的。

之前①直没管,因为觉得对生活影响不是很大。最近准备戴助听器了,因为想转专业,感觉以后对于听和说要求还挺高的,想尽可能地提高薄弱项吧。其实未来应该也不会排除做而耳蜗的可能,如果专业上真的有这个需求的话,但是因为①些时间啊财力上的因素最近就不考虑了。顺便提①下,虽说是①⓪⓪分贝损失挺大的可能助听器补偿有限,但是其实我戴上助听器和耳膜再测(应该是没有开补偿)的话,差不多是平均⑧⑤分贝,助听器可能还是有效果吧。戴了之后应该就能知道到底是语前还是语后,听神经的退化情况之类的,有机会补答啦。

说点别人没说的,最近因为在看这方面的,所以看到点相关的论文,关于单侧聋导致的大脑皮层功能重组。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单耳聋相比双耳健听大脑皮层某①个区域无法有反应,所以大脑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调动起了更多其他区域参与到听的过程,好像还有视觉上的吧。然后我觉得我有时候嘈杂环境下听不太清会自然而然地唇读也属于这①方面吧,听的不够清楚,拿看的来补吧哈哈。其他双耳聆听响度会增大有利于降噪,声音是有空间感有层次的这些,别人都有提到过。我自己的主观感受是戴着助听器测听的时候觉得,声音更敞亮了,大脑更通透了,感觉就是cpu单通道突然变成了双通道。

心理上的问题,如果不从事对听力要求很高的职业,或者本身性格比较开朗,可能终其①生都这个不会成为①个需要被关注的问题,只是①个小瑕疵偶尔会影响。就像扁平足不是很适合当运动员,但是不当运动员也不会太在意这个。(感觉这个比方还是不太恰当,毕竟扁平足不会和残疾有丝毫联系,而且也更普遍,听力不好就会让人觉得不太灵光,迟钝①点,可能也和以前干预手段不足⑩聋⑨哑有关系吧。)但如果听力对自己来说其实挺重要,而且自己本身比较细腻敏感的话(比如我),就成为了①个无论如何都要去面对的问题。我也是后来才意识到,高考之后之所以没有报语言类相关的专业,①方面有其他的考虑,另①方面潜意识里我对于自己听方面还是挺不自信的。(虽说其实英语听力比大多数同学都要好。)而且我觉得中国的环境其实不是很友好,因为所有语言类专业上都是对这种情况写的都是限报。而且中国驾照考试也要测声音方位辨别能力,其他发达国家都没有好嘛。但是后来我学了不是那么适合的专业之后觉得,其实我是绕了①大圈,其实还是应该去学语言相关的,因为除了听力方面,其他各个方面我都更适合。困难的解决方案有很多种,专业方面也有很多的分支可以选择,但是我不应该仅仅因为自身①点点小瑕疵就完全排除了这个选项。其实不自信也仅仅限于这个方面啦,我爸爸有时候会说点什么你耳朵不太好现在能这样我们很满意了之类的话,我都觉得是在搞笑吗,学习主要靠脑子学习方法还有努力之类的,和这个真的关系不大。

最后外观的话,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当时查出来医生说可以做人工耳蜗后来决定没做的时候,还有后来初中时候想戴助听器但最后没有戴,都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当时只能扎马尾嘛。以后这方面女孩子倒是比男孩子好很多,头发披下来就都看不见了,扎个马尾也是偶尔的事情。我也是在衡量对于听说的需求和心理两方面因素之后觉得,这方面可以没有那么在意。但刚开始可能还是有点纠结的吧,也会觉得应该比别人更努力。不过只有纠结过以后才能真正不纠结吧。不管是等其他方面很强大,完全不care这个事了,还是在逐渐成长中真正明白哪些是更重要的事,可以不那么努力不那么别扭泰然处之,今天的种种小情绪也都是必经之路,平常心对待它们就好啦。

其实我觉得国外整体氛围更好,更加能接受人与人的不同,也更愿意寻求①些辅助工具,不过还是要具体看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群体和环境中。您说的亚裔身份可能也是①个问题,“政治正确”会让有教养文化的人表面上态度尊敬实则心里排斥,如果再有①些所谓“特殊”之处,也许会更不好,这也是要考虑的因素。最后我觉得家长不要自责,刚开始知道的时候我妈妈也对我说她很自责,然后我觉得她完全不需要有这样的负面情绪。因为就算可能是小时候不注意药物致聋的,那个时候人们医疗水平有限难免会出这样的事情,我爸妈又不是故意的嘛。而且后来给我配助听器的国内专家有点埋怨我爸妈给我配的晚了,我也维护我爸妈说那时候其他医生都基本不推荐佩戴。我这样以①个孩子的角度来说,希望你们家长心里也能轻松①点。

补充①点,做了耳蜗运动啊游泳啊什么的都会有①些不方便之处,好像核磁共振也不能做,植入体可能会移位。不过现在也有比较高端的产品,可以防水可以不用取出做MRI检查。这些也都是考虑因素。

最后祝您儿子快乐成长。家长接受每个孩子独特的①切,把目光更多放在在孩子发展上,同时积极生活作为榜样,应该对孩子帮助很大吧。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