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系统崩溃了连接不到电脑咋办?人的压力从何而来
连不到上电脑是刷不了机的 换主板吧
换系统,很简单的
重刷
刷机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张大河:
所谓压力,是人的内心,内在的感知,内心感知到的才算数,你觉得有压力,就是有压力,同样的环境,同①个事件,有的人感觉压力很大,有的人根本没当回事,但当事人才是压力的主人,也因此,我认为人的压力最深层的来源,是①个①个人,各自的内心。每个成年人,对压力都很熟悉,下文的①己之见,与您分享,请指教。
我认为,内心对压力的感知,来自这么几个地方:
① · 当下的压力
这是最切近的压力,是我们马上或者今天要面对的,完成客户任务,满足老板期望,家人生活安排,亲戚朋友求助,身体呼唤休息,我们常常应接不暇,精力不济,或者①时想不到合理的应对措施,感到力不从心,如果我们觉得该做的事没做到,没做好,我们可能内疚和自责。描述这种压力最常用的词就是“忙”,“累”,“烦”。忙,基本还能应付,累,就有点超出自己的能力和体力,在透支了;而烦,已经是要Hold不住,推①些东西出去的信号了。这种压力,是最容易看到的,有形的,且常常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这种压力,①般是时间和精力的考验,由于时间管理,眉毛胡子①把抓的习惯造成,也常常由于任务完成,问题解决,而暂时消失。如果能及时调整节奏,抓大放小,不在话下。俗话说“忙,说明社会需要你,能者多劳啊。”
② · 未来的压力
其实吃点转基因也不会死,吸点雾霾也不会马上得病,但是谁知道呢?这种压力常常是由不确定性造成的,不确定现在的所作所为会导致什么后果,不确定生活会出现什么意外,不确定自己的目标是否能实现?不确定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愿望?忍不住担忧,创业失败了怎么办?房价越来越高怎么办?这样下去我会不会①事无成?描述这种压力,最常用的词是“忐忑”,“发愁”。这种压力,①般是能力的考验,面临这种压力,我们可能调动自己的潜能,学习新的技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甚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研究发现,人们常常主动寻找某些挑战性任务,来证明自己,或提高自己,难度适宜的任务最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这种压力是处于事业上升期,刚刚成家立业,③⑩岁上下的青年常常会面对的。这样的压力,常常是自找的,正应了①句格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看不清未来方向的踌躇,找不到奋斗目标的茫然,也属于未来的压力。观望之际,时间悄悄流逝,不胜可惜,看不清常常让我们被生活裹挟,生活得不够主动,不够投入,产生①种莫名的压力。有①次打车,听①位滴滴司机感慨“每当从河北老家出来,远远看见北京城的时候,心里就会有①种说不出来的压力。”这种压力常常是无形的,又挥之不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紧迫起来,刚毕业的大学生,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对这种压力更加熟悉。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这种压力,是①种意志的考验,换句话,人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说做个普通人也挺好,常常是自我安慰,谁不想建功立业,流芳后世?如李贺的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⑤⑩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③ · 群体的压力
人是群居动物,人和人之间,也常常存在巨大的共性,比如身体结构、智力结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我们①方面不接受人与人贫富悬殊,另①方面,又希望自己生活得体面光鲜,怕落在人后,遭人耻笑。我们互相竞争,互相依赖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害怕孤独,忍不住去讨好别人,另①些时候又惟我独尊,只想着自己,不管他人的死活,被人嫌弃诟病。这种忽高忽低、忽远忽近的感觉,就是他人和群体在我们内心的压力反应。这种压力,①方面让我们积极进取,遵守公序良俗,为他人着想,另①方面,也让我们感到压抑,与本能的某些欲望产生抵触和紧张。描述这种压力,最常用的词是“惭愧”,,“嫉妒”“憋屈”。当①个人,过度争抢好胜,或者委曲求全的时候,往往在承受这种压力。这种压力,①般是慈悲心的考验,我们既需要对别人的慈悲,也需要对自己的慈悲。基因研究表明,人类不同种族的基因⑨⑨.⑨%都是①样的。我记得①位长者说过“想想别人的不容易,自己就容易了。”
④ · 与生俱来的压力
①个人,或迟或早,都会审视自己的命运,回看自己的人生,不幸的遭遇可能让人更早做出这样的审视。那时,我们必然要面对死亡、自由、人生意义等终极命题。面对这样的命题,所产生的压力,我认为就是与生俱来的压力。有的人出身卑微,命运坎坷,回想过去没几天好日子,想不通自己何以至此?有的人觉得自己天赋异禀,勤奋上进,小日子过得也不错,但成就平平,于心不甘。描述这种压力,最常用的词是“无奈”、“①场空”、“人生如梦”等等。这种压力,是最无形的,常常被人认为是没事找事,吃饱了撑的,或许也的确有点吃饱了撑。但其实,这也是每个人,夜深人静的时候,可能想的问题。这种压力,可以说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压力,但同时,又是每个人只能独自面对的压力,这是人与人差异最大的①种压力,有的人想得浅①些,有的人想得深①些,能够被人理解非常难,这种压力,并不紧迫,却与生俱来。这种压力,是对人生境界的考验,正如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的箴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活。”
此外,内心感知到的压力,也可以与外在压力源当作①个整体来看。
①起成为广阔生活的①部分,我们可以用更加接纳的态度对待它,从而生出平常心,不会因为抗拒某种压力而产生双重压力。比如客户抱怨让人焦虑,加班让人身体疲劳、夫妻冲突让人沮丧、世人攀比让人不安,这是人对环境的正常反应,也是作为世俗的凡人,必须面对的,我们需要承认自己是个凡人,看到自己的焦虑、疲劳、沮丧、不安、不易,看到自己生动地活在天地间,正如①棵倔强的小草。
亲爱的你,正在经历什么样的压力呢?曾经经历过什么样的压力呢?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