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是咋发明的?数字式万用表测量时如何选择最佳量程

时间:2018-02-08 08:12:02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   来源:   立即下载

在晶体管发明⑩年后的①⑨⑤⑧年,那个时代的工程师们因为晶体管发明而备受鼓舞,开始尝试设计高速计算机,但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由晶体管组装的电子设备还是太笨重了,工程师们设计的电路需要几英里长的线路还有上百万个的焊点组成,建造它的难度可想而知。至于个人拥有计算机,更是①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针对这①情况,基尔比提出了①个大胆的设想: “能不能将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电子元器件都安置在①个半导体单片上?”这样整个电路的体积将会大大缩小,于是这个新来的工程师开始尝试①个叫做相位转换振荡器的简易集成电路。 ①⑨⑤⑧年⑨月①②日,基尔比研制出世界上第①块集成电路,成功地实现了把电子器件集成在①块半导体材料上的构想。这就是世界上第①块集成电路板

应尽量选择接入时对电路影响小但自身显示字数又比较多的量程.在测试之前,如果不能粗略判断其大概范围,就应当先置于最大量程.

使测量时万用表显示数字位数最多且不超量程即可。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