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黑暗的黎明》免费试读_耳垂垂到腰

时间:2019-01-09 07:53:23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耳垂垂到腰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1章 初到异地

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羊,你吃肉,我吃肠……

天色昏暗,微风,细小的雪粒随风飘洒在空中,有些冷。阴蕴了数天,终于下雪了。

一道从山顶流淌下的溪水,蜿蜒曲折,在这里形成一个十数米见方的小池子,又从另一边的山石之间继续向山下流去。雪花落在水面,转眼化为乌有,只留水中不断升腾起来的缕缕烟气,随风散去,貌似这是一眼温泉水。

水边大石上坐着一个年青人,一身奇怪的青袍,眼睛看着池水,呆呆出神,看样子已经这样坐了很久。

他叫张秀,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或者说他的灵魂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原本,张秀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二学生,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与旁人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坎坷的家庭。

几年前,他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故去,只留下他一人独自生活。那段艰难的日子过的很是辛苦。孤苦零丁这个词说来平常,但没有经历过的人,无论别人怎样用言语描述,那种滋味都是无法体会的。

在父母出事前一年,父亲为了让张秀锻炼身体,花费了不小的代价,送他到当地一位著名的八极拳师姜师傅处学拳。自从那次事故之后,姜师傅出于同情,让张秀搬来家里住。在失去亲情之后,张秀很是珍惜家的感觉,他幻想着住在师傅家,就好象他还有家一样,还没有失去一切。

年青的张秀下意识地去维持着他脆弱的希冀,哪怕师娘和师父的女儿小云待他有些刻薄。为了保护这一切,张秀在上学之余,努力地在师父家做家务,做饭、洗碗、打扫……。年青的心里并不明白太多人情世故,只是单纯地认为付出会有回报。

奈何人生诸事往往不以人的意愿为准,师娘和小云却越发将张秀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而师傅本是有些惧内的性格,在家里本来就没有一言定音的强势,是以,对张秀的处境并无大的帮助。

无数次午夜梦回,从梦中哭泣着醒来,梦里的父母是那样温和亲切,父亲的大手还是如旧时一般温暖,醒来的张秀总是在被中无声的哭泣良久,感受着自梦中留下的暖意在心底慢慢散去。

虽是勉强,但张秀仍充满希冀的努力维系着,也许他自己也不清楚,是真的看重眼前这一切,还是不想再回到独自一人的境地,他怕一个人待着,他怕那些情绪会再次将他淹没。

然而,一次突发的事件毁了这脆弱的一切。

那天也象今天一样黑沉沉的,下着雪,只是更大一些,张秀照旧做好晚饭,和师傅师娘一起吃过后,洗好了碗筷,又给师傅师娘泡好茶。小云那天和同学一起过生日,去了KTV唱歌,师娘让张秀去接她回来。

张秀打车到了那家金沙娱乐城,费了好大劲,才在三楼的包厢里找到小云,只是里面的场景张秀却没有想到。一伙喝醉的高干子弟,带着保镖,封了那间包厢。在里面胡天胡地,小云的同学们男的被打,女的被欺负。有两个女生还被强奸,小云是其中之一。

张秀的闯入,引发了激烈的冲突,张秀以一敌众,重伤了一人,最终坚持到了警察的到来,一众人等都被带去了警察局。可事态后续的发展却是张秀想象不到的。

经过一番曲折,师傅一家选择了私了,私了使得张秀自卫的行为没了根底,变成了蓄意伤人,致人重伤。按刑律需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鉴于张秀未满18岁,且属于初犯,从轻判处3年有期徒刑。

师傅一家的行为将张秀推入了人生的深渊,他的未来几乎可以预见。

即使如此,事情仍然还没结束。

张秀重伤那人最后一只眼睛没有保住,瞎了。而那人正是该事件的主要人物,后台颇硬。于是,报复又跟着张秀到了监狱里。

师傅一家的背叛,自己一直以来勉力维系的虚假温情的破灭,使张秀陷入心灵的黑暗。在监狱里面,冲突就象一日三餐,自暴自弃的张秀展现了他无情狠辣的一面。所有的一切让他向深渊中滑的越来越远,直到最终的时刻来到。

3月19日,刚刚过完元宵节,监狱发生严重暴力事件,五死七伤……张秀为五之一。

等张秀再次醒来,他就发现了周围一切都已不同。

原木搭成的房梁和墙壁,家具也都是原木打造的,虽然粗糙,但看的出都被打磨的很是光滑,想来也是花了不少的功夫。桌上的用具像是陶器,窗帘和床上被褥用品像是麻织的。房间里还被用心的装饰过,各处的摆件和挂饰看起来也很精致,只是都像是手工做的。

除此之外,墙上还挂着两件让张秀好奇的东西,一个看上去像是一把刀,一米多长,略带弧形,手掌般宽,外表朴素,整体为黑色,斜斜的挂在墙上。旁边还挂着一张弓和一个皮质箭壶,同样也是黑色的。二者与周边其他事物的装饰风格截然不同。

张秀默默的观察良久,心神久久才平复,这是哪里?我怎么在这里?他的醒来没有引起任何的骚动,但在他起身的同时,两个侍女穿花蝴蝶一般端着水和洗漱等物,鱼贯而入,安静地伺候张秀洗漱穿衣,其间并不多言。

张秀面色平静,心底则是波涛汹涌,只是在侍女服侍下按部就班。自己起床并未发出太大声音,却有这两个侍女恰好进来,是巧合?还是时时都有人在盯着自己?

其间张秀还诧异的发现,侍女还帮他梳了头发,他的头发很长,垂到肩下,侍女将他的头发梳起,在头顶扎了起来,形成一个马尾,垂在脑后。自己的头发怎么这么长?

还有这身衣服,好奇怪,象是以前在电视中看到过的古代的衣服,长至过膝,中间有收腰,但又有些不同,中间开襟,有点像现代的风衣。

转瞬后侍女退出房间,张秀步出门外,外间还有一个大间,象是厅堂,建筑风格一如之前。放眼四处,正在打量,又有几个侍女鱼贯而入,捧着食盘,将之放在厅堂中的圆桌上。

张秀看了下,皆是清粥小菜与面食。张秀等了片刻,看到几人放下食盘后便立身在大厅一侧低头并排而立,无人言语。张秀打定主意不主动问话,静观其变,便不再犹豫,坐下吃了起来。

边吃边用眼角余光打量,那排侍女服饰甚是怪异,并不与以前在电视中看到的任何一种相同,头发也很是简单的披在肩后,只是用白色布巾扎了一下。

用过早饭,喝了几口杯中盛的清水。张秀便放下餐具,那排侍女虽无人抬头,但在张秀刚刚放下餐具,挺身而坐后,便马上动了起来,又是鱼贯而行,将桌上各个餐具纷纷收起出了门,甚至都没有发出任何较大的声音。张秀身前的桌上马上就又变的干干净净,显得非常训练有素。

张秀呆坐了一会,见无人再进来,便站起身走出门去。

门前一侧静立着一个十几岁的童子,见张秀出门来,便躬身一礼。张秀打量了他一下,终于见到一个男性了,虽然只是个不大的孩子。

大约有十三、四岁的样子,看相貌和穿着应该是男孩子,头发也挺长的,在头顶束成一束马尾垂在脑后,估计自己也与其雷同。

张秀看了几眼便不再关注他,这里的人好象就没个主动说话的。张秀身处这奇异之处,不敢冒然开口,想等着别人先说话来听听,可却等来等去,好似这满院子的人都是哑巴一样。

这个地方象是一个建在山上的院子,足有几十间房,方圆约有千米,庭院宽大,后院背倚山梁,其间还有一汪池水,水边山石嶙峋,宽广的庭院草木森森。院子位于山的阳面,光照充足。站于高处,放眼望去,院外一直向着山下的方向,还有不少的建筑,只是看起来没这院中的大。这个院子似乎就建在山的最高处,四周的山势一览无碍。

院子里来往的人很多,足有2,30人,有男有女,女子都在房屋近处出入行走,而男子都在靠近围墙的外围,看样子都是侍者及各种下人。

张秀打量了一下院中各处,此时正是清晨,山中薄雾升腾,阳光照下来,四处像洒了无数的晶莹,植物的叶子上还能看出昨夜的露水未干。

各处房屋沿着院子环成一个不规则的半圆,门前由回廊相连,不时可以看到有侍者出入穿行。

院子的大门离房间甚远,足有近百米,远远看去,间中隔着林木、山石,一条青石板路蜿蜒通行大门处。间中有分叉通向其他几个方向。大门建的甚是有气势,虽是木制,造的却甚是高耸,宽约数米,上有飞檐。

在大门附处站着几人身穿皮甲,腰中佩刀,肩背弓箭,像是武人。

张秀好奇之下,跨步前行,刚走出几步,感觉有异,便回头看去,那个门前的童子静静地跟在他身后。

张秀停下打量了一下他,便又继续向大门方向走去。从身后的脚步声判断,那童子也在他身侧拖后的位置亦步亦趋。

第2章 童子

两人刚刚走到青石板路的一个分叉口,见张秀仍要继续往前走,童子低声提醒道:

“大郎,无令不得出门。”

声音响起,张秀脚步顿住,自己听的懂,张秀一直担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他之前生怕和这些人交流有问题,所以不敢主动讲话。终于听到了,幸好与自己说话没什么区别,了却一桩心事。不过随之又有新的疑问在张秀心中升起,无令不得出门?什么令?谁的令?奈何却不好直接开口问。

张秀心中翻腾着,又瞥了眼大门那里,脚步却直接转了方向,寻路向一侧走去,身后童子依旧静静跟着。

转过两个弯,张秀分辨了一下方向,向着院子的后院走去,这次童子没再出声提醒,只是默默跟在他后面。一路上见到的侍者,无论男女,见到张秀皆低头躬身避在一旁,待他走过,才再继续走动。

这个院子对张秀来说,说大也不大,没多久就走到后院,这里被刻意移栽的树木围着,形成一个独立的区域,那个小水池正在中间,池边除了嶙峋山石,再无其他。

张秀带着童子,绕过几棵高大的树木,挑了个平坦的山石坐下,眼睛逡巡着后院中的环境,耳中却留意着周围和身后童子的动静。

周围数十米内只有风吹草动,没有任何异常,张秀放心了一些,又感觉到童子安静地站在他身后几步远的地方,张秀有些苦恼该怎样套话才能显得自然些。

“今天是什么日子?”张秀故作淡然地道。

“回大郎,今天是十一月十九。”童子平静回答。

“哦……”张秀淡淡应了声,又不知该问些什么了,于是又是一阵沉默。

这片场景换谁来看,都是主人在水边安静地坐着看溪水流动,边上一个童子静候,一幅悠然景像,却不知张秀心中哪里有半点悠然。

想了一会,张秀又故作无谓地开口道:

“都十一月了……,你来这里多久了?”

童子迟疑了一下,还是回答道:

“到这个月终,小人服侍大郎就满一年了。

“时间过的真快啊,你来了都快一年了……”张秀飞快地转动脑筋,想着怎么套话。“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童子向四周扫视了一眼,这里被林木环绕,很是安静,放眼望去,不见一个人影。

“小人家里没人了……都死了……”童子的声音中带着一些伤感的情绪。

“哦?唉……原来你的身世也这般坎坷……”张秀对这么欺骗小孩子有点汗颜,但仍想趁热打铁的多获得一些信息。“你家里人出了什么事?”

这次童子迟疑的时间短了少许,回答道:“前年魔族侵犯林州,我们村的人都死光了。小人的家人……也是……”童子的声音渐渐暗哑。

“魔族?”张秀诧异间脱口重复道。

“嗯,小人命大,跟着邻村的人,一起逃到了忻州。”

“那你见过魔族吗?”张秀难抑心中的疑惑。

“小人见过……”童子抬头作回忆状:“……样子长的跟我们差不多,比我们强壮,眼睛有些不一样,很可怕,就象……就象狼的眼睛。”话中带着一丝惧意。

“狼的眼睛……”张秀喃喃着,心中浮起以前见到过的狼的样子。

转瞬又回过神来,张秀接着问道:“那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童子回忆了一下,又答道:“到了忻州以后,小人整天吃不饱,常常要不到东西饿肚子,有一天实在是饿的狠了,就……就偷了一个饼,结果……结果被人抓到卖给了马总管。马总管就带着我们许多人来了这里。”

张秀抿了抿嘴唇,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一直想问的问题:

“你来的时候知道我是谁吗?”

童子似乎一点没觉得这个问题有何异常,很痛快地回答道:“刚开始不知道,后来教我们做事的宋嬷嬷说是伺候大郎,我们都很高兴,大家都说能有机会伺候大郎,是上辈子积了大德呢。”

张秀一阵泄气,又打起精神追问道:“宋嬷嬷当时是怎么跟你们说的?”

童子回答:“宋嬷嬷说,大郎是咱们大王的儿子,也是咱们未来的大王。可自从大王阵亡后,大郎一直心情郁结,无法担负重责,需要在山上静养两年,所以派咱们来伺候大郎。”

“魔族……大王……大王的儿子……需要静养两年……”一串话语在张秀心中引起阵阵惊涛骇浪。

忽然想起童子之前说过的‘无令不得外出’那句话,张秀含糊道:“也不知外面现在情况怎样,真想去看看啊。”

“不行啊,马总管说过,在大郎你身体没好之前,庄园里的任何人无令外出都是死罪!”童子有些急切的道。

“哦?马总管说的?难道我外出也是死罪?”张秀假装有些生气道。

“不是不是,当然不是,可大郎如果外出,院中所有人都是死罪。”童子怯声回答。

“所以院中人才不让我出去吗?”张秀追问。

“是呀……”童子声音越发的小了些“大家……大家也怕大郎身体有恙。”

“马总管……好大的胆子!”张秀轻声叱道,同时用眼角余光留意童子的反应。

果然童子煞白着脸道:“马总管怎么敢,是……是大统领的命令。”

“大统领……?”张秀心中默默地念了两遍这个称呼,暗暗记在心里。

瞥了眼童子的脸色有点发青,张秀想了想便没再继续问,今日所获已经不少,两人不再言语。张秀安坐在石台上作出神状,身体有恙嘛,就要有个静养的样子。

随后几日,时光平静而过,张秀每日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间中只是在院中到处走动,或者是在后院水池边静坐,一付安心静养,不问外事的架势。

只是没有人知道,每天在池边静坐时,就是张秀和童子的交谈时间。话题也渐渐发散开来,后知后觉的童子终于感觉到不对劲了,可是为时已晚,自己都记不得自己说了哪些事,好象大郎每日只是随意问了几个问题,自己的嘴巴就象那院中水池的水一样,哗啦啦地淌个不停。

想起马总管对大家的警告:‘院中所有人禁止告诉大郎太多外界的事情,以免大郎心绪更加郁结,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童子后悔地想拿头撞树,明明大郎只是问些简单的问题,比如以前自己家平时的主粮是什么?村里有多少人?当时逃难到忻州用了多少时间?等等。可自己最后好象说的话却多了无数倍,自己怎么变的如此多话?只希望大郎别真的因为自己说了那么多,身体更加不好。

对张秀来说,这些时日的收获真是不小,连骗带猜,了解了不少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普遍不能给他带来什么愉悦的体验。

首先,这个世界很惨,到处是战乱,生活水平低下的很。

其次,人类生存状态很惨,貌似被一种叫魔族的对手逼的有点走投无路,龟缩在一个叫河东的地方苟延残喘。

据说原来河东这个地方还要更大一些,可自从上次张秀现在这个身体的便宜老爸,也就是童子口中说的人族的大王,带领人族士兵在林州以南抵抗魔族入侵战死沙场后,河东大约就只剩下6个州城了,分别是忻州、代州、麟州、朔州、云州、胜州6地。

自从林州前年失陷,忻州就成了最前线。

幸好河东地势较高,属于山地,山川河流森林较多,没有什么大的平原,总体来说易守难攻,魔族无法轻易长驱直入,所以人族的防卫线尚能支撑。

只是有利必有弊,山地地区耕地面积少,可收获的粮食也就少,再加上时局动荡,无法有效地利用所有耕地,所以人族的情况并不太妙,未来前景不乐观。

再次,是张秀的处境有点惨,虽然童子转述的什么为了他的身体考虑,让他静养如此等等,但张秀只当个屁一样,一点都不信。心情郁结就要静养两年?静养就连门都不让出?还禁止别人跟他讲外面的事情?骗傻子吗?哦也不能这么说,至少骗住了这满院子里的傻子。

那个大统领有问题,张秀不用花太多心思去猜就能想到。

只是从童子这里得不到太多有价值的信息了,包括这个院子里的人,这些侍者侍女,甚至包括门口的武装卫士,估计也都不会知道太多东西。或者那些卫士知道,但却是忠于大统领的人,张秀不想冒险去跟他们交流。

那个马总管是个关键角色,据童子说,那个马总管每过两个月都会来一趟,按时间算来,估计再有一个月就要再来此地了。

又一日清晨起来,张秀最近两天没有见到那个童子,他便失去了到后院转转的兴趣,一个破水池有什么看头,再好看也不能让他连续七八天看不够。

张秀本想问问侍女童子去哪了,可他虽然和童子聊了几日,问的问题也不少,但都是套话套出来的,太直白容易暴露他根脚的问题则一个也没有,所以硬是没问过童子的名字。反正二人在一起说话,也无需称呼名字。可这会想从第三者那询问童子的消息就不太方便了。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