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淬甜享》——禾日金
第一卷 幼年 第一章 前 言
在辽南,有一条季节性陡涨陡枯的两市之间的界河,河的名字叫浮渡河,原名铁厂河,也叫龙口河。浮渡河发源于长白山脉的老帽山,流经两县三镇,最后归入渤海,是大连、营口两市的界河。长大铁路线(长春―大连)有一段与浮渡河并行。我就出生在这段铁路与河流并行穿过的一个小镇里。说是小镇,其实原本是个村子,因为这里发现了铁、硅、磷、铜矿藏而建起了相应采矿工场,再加上铁路部门在这里建了一座用于开采路基道床上用的碴石的铁路采石场,还有一座以货运主、只停少数客运慢车的火车站。由于这工场矿山车站的存在,必然要有工人,工人又必然有家庭,于是这些工人和家属的进驻,使这个小村子涌进了比原驻民多出一倍的工业户口,所以这个村子就形成了工业户与农业户杂居的状态。为了管理这些工业户,政府就在这个村子里设镇,就形成了工农杂居、村镇并存的特别行政区划。我就出生在这个特别的小镇里。我的童年、少年、青年阶段,都是在这里渡过的!
我出生的时间是一九六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十一点一刻。我出生前、出生中,都没有任何异象,什么雷电交加、暴风骤雨,什么异梦瑞兆、龙蛇异动,都没有发生。既没下雨,也不刮风。当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爸爸我出生的那天,天上有没有什么特殊形状的云朵,希冀爸爸能说出,那天天上真的有云彩,即使爸爸记不得云彩的样子,我也会借题发挥,把云彩的样子圆成龙蛇虎豹,给自己的不同凡响找到依据。然而,爸爸连想都没想就摇头,并很肯定地加了一句话:一丝云彩都没有。我彻底泄了气了,我知道自己命里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我虽然极力搜寻自己与人不同的地方,甚至想借题发挥,想编造,然而连可借的题都没有。如果下点毛毛雨,我就可以发挥成狂风暴雨,从而司雨龙下凡之说就有了依据;如果电闪雷鸣,则电母雷神下界就名正言顺;如妈妈做个梦,我就把这梦演绎为玉皇大帝微服下界私访,回返天庭时不慎摔了一跤而入母怀,不得不在下界滞留百日,以呆满我的阳寿;假使天上一朵云彩,那我可以说成龙云瑞采,借而天布祥云以迎圣贤之说就有了说词。然而爸爸说天上连一丝云都没有,唉!什么也别想了,什么贵人相助、命里带财、吉人天相,咱都没缘,要靠,就靠自己吧!靠自己的拼搏,靠自己的努力,总之只能靠后天了,先天咱缺的不是钙,是保佑!
我的家庭出身是“中农”。这个成份比较有意思,好事找不到你头上,坏事也找不到你头上,想争取进步,照比贫农付出的要多点,照比地主,付出的又少一点。听爸爸说,本来咱家的成份应该是地主的,可土改前两年,我家连着发生了几件大事,最后到了土改定成份时,我家的资产只够中农,原因是那几件大事使我家的财产急速缩水。第一件大事是辕马平地失蹄。爸爸说那时我家有一辆四匹马的胶轮马车,驾辕的是一匹大枣红马。那枣红马之雄壮在屯子里是令人羡慕的,拉车之稳健也是屯子里首屈一指的。,然而,就是这样的①匹好马,竟然在平道拉空车的情况下,失蹄断了一条后腿;第二件大事是房柁晴日断折。爸爸说我们老家的房子在屯子里是最好的,房柁所用木头,都是成人双臂合抱只能中指尖相碰那么粗的好木头。就是这样的柁木,即没朽也没虫蛀,响晴的天,就咔嚓一声断了,整个断裂面都是新茬;豆腐吃死人。爸爸说我们家当时有一座近百年历史、声誉一直受乡亲称赞的豆腐房,就在檩柁无故断裂那年,我们家的豆腐房的豆腐竟然吃死了人。雪上加霜的是紧随其后的祖母去世和祖父瘫痪。这一连串的家难,逼着在国高毕业后受聘长春某企业做业务厂长的爸爸,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事业,回到家里撑起这片已经塌下来的天。于是爸爸在土改前回到老家,担起了这个已经破败、成份处于中间的家。
我的祖父在我们老家的那个屯子算是个有影响的人物。这一点我是有依据的,六年前我们哥几个给祖父母迁坟,在乡亲们的言谈之中,我了解了没见过面的祖父。他老人家可是屯子里的人交口相赞,说祖父当年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一跺脚整个屯子都得抖三抖。这是我亲耳听到的,而且说的人与我们之前不认识,之后也不会有什么利害关系,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话。
祖父母共有1儿4女,父亲是祖父母唯一的儿子。一是家境好,是唯一的男丁。祖父母在盼子成龙的心理支持下,经过深思熟虑,对父亲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送父亲去省城念国立高中,二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在父亲去念书的同时,又在政府军里给父亲买了个“空头”。所谓“空头”就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有钱人家为了使自己的子女躲过兵灾,花钱在部队里为自己的子女登记入籍,而实际上人却不在部队里的一种逃避兵役的手段。祖父一是经济上支付一笔买“空头”的钱绰绰有余,二是因为只有一个儿子,虽然买“空头”是不光彩的行为,但为了自己的独苗,为了传宗接代,祖父就暗中办下了此事。然而,祖父当初为了家族存续,而不惜欺骗政府,损坏自己的名声,托人求友、暗中通款、花下大价钱、自以为是对家族的盖世奇功的这一举措,却给他的家族埋下了祸根,后来,我们家为这一举措,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打击,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为此付出了人生最珍贵的的代价。
第一卷 幼年 第二章 离 乡 飘 零
我没有见过祖父祖母,也没能出生在祖籍。这是因为我是兄妹七人中最后一个出生的,还因为我出生前,我们家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离开故乡,到了爸爸打工的地方居住。是的,你没有听错,我说的是“打工”这个词。你的疑问也没有错,我父亲那个年代确实没有打工这个词,我之所以要用这当下才有的词,就是要告诉你,我的父亲,那个当时,确实是在打工。因为当时我父亲是以①个临时工的身份在那里挣钱的,不是正式工作,没有登记入册,没有档案。只是那个单位需要工人干活,我父亲需要找到活干挣钱养家,于是,听说那里指临时工,就去报名,又因身体没问题,就被招了去。与现在的打工有所不同的,可能是当时的招工人员对新招的临时工说,好好干,将来有可能被录用为正式工。而现在的打工仔恐怕要一辈子打工的。还好,那招工的干部还真就没说假话,不到三年,爸爸就真的被录用为正式工了,而且是国营工。
爸爸是在那里干了一年之后,单位领导给爸爸吃了定心丸,说爸爸表现的不错,肯定会被第一批录用为正式工人,而且录用计划已经报上去了,就等上级部门的批复了。于是吃了定心丸的爸爸就把我们家从老家搬了过来。从老家搬过来时我还没出生,包括我现在叫三姐,实际上应该是四姐的三姐,都没出生。与父母一起搬过来的是大哥、二哥、大姐、二姐,还有在母亲肚子里的我没见过面的实际上的三姐。我说的可能有点绕,其实就是父母带着两儿两女和一个还在肚子里的不知性别的孩子从老家搬到了这里。这里就是前言中我说的那个浮渡河东岸的小镇。从那时开始,我们家在这里生活了整整半个世纪。
我们家搬到这个小镇上是一九五七年,当时父亲还是临时工,没资格分到房子,镇上又租不到房子。所以,父亲就在距单位八里地的一个靠铁路边的小屯子里租了一户房子,我们全家人就住了进去。
你可能认为我就出生在这个靠铁路边的小屯子里吧!不对,不是我,而是那个我没见过面的三姐。因为搬家时她就已经在妈妈的肚子里啦,所以她在我们家住进那个屯子不久就出生了。然而,她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一年多。一年后,她的生命就被那屯子边的的铁道上跑的火车给无情的吞噬了。对于这件事情,妈妈与祥林嫂正好相反,妈妈从不提起。我还是从大哥的忏悔中得知事情的梗概。
我们搬到那个屯子住了,虽然是这里的住户,却不是这里的村民。村民都有自留地,可以种些菜自家吃。父亲是临时工,挣的少,为了给家里增加些蔬菜,妈妈就到铁路的西边,在铁路与浮渡河之间的河滩地上开荒种菜,帮衬家用。那天大哥不上学,在家里做作业,妈妈就让大哥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着妹妹,就是我那个没见过面的三姐,她就去了铁道西的菜地干活。大哥是个认真又听话的孩子,妈妈走后他就把门插上,让妹妹在屋里玩,他则写作业。如果中间没那个同学来与大哥一起做作业,也就不会有事情发生,偏偏是大哥的一个同学跑来我家,与大哥一起写作业,大哥把门开开后,就忘了关。于是我那没见过面的三姐就出了屋,上了火车道。她知道自己的妈妈在铁道的那边,她要去那边找妈妈。就这样,我那没见过面的三姐被火车吞噬了,我本来应该有四个姐姐的!
我们家在那个屯子里住了两年多,这两年多中,除了前面说的火车吞噬三姐一事外,我还从大哥那里知道了另外两件事。一是耙把事件,二是围攻事件。
耙把事件的主人公是大哥。大哥那时十四岁,已经兼顾起为家里储备烧柴引火草的担子。有一次大哥上山搂草,看中一棵枯树干,可以加工一下做搂草的耙把,因为当时大哥用的那根耙把已经断掉了一截,用起来很费力。于是大哥就把那枯树干带回家,准备加工后把半截耙把换掉。结果,屯里看山的就发现了,一直尾随着大哥,直到大哥进了院子,他在后面一下就把大哥给摁倒在地上,拿出绳子就要把大哥捆起来送到队部去。正在做饭的妈妈觉得院子里发生了什么事,出来一看,屯里看山的正在捆自己的儿子。妈妈冲了出来,当然不会让他随便就捆了自己的儿子。结果看山的说我大哥偷树,妈妈看了看那棵枯树,又问明白大哥为什么把这树带回来。待大哥说清楚之后,妈妈笑了,妈妈向那个看山的提了一个条件,想捆了我儿子送队部可以,但不能就这么悄悄地办这件事,要大张旗鼓地办,要把全屯子的人都叫来,大家共同捆共同送共同决定怎么处罚。看山的不敢声张,因为他本来就想偷偷地借这根耙把来报复我们,其原因在下一个事件里说。如何敢把这事弄得满屯子都知道。妈妈也知道他是借机报复,所以才这么叫板。妈妈这么一叫板,他有点下不来台,就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让大哥向他承认错误,就不捆送队部。但妈妈不依,就是要捆送队部。一来二去,很多邻居都听到了,都来看热闹,最后那个看山的灰溜溜的走了。妈妈胜利了,但也招惹了这个地头蛇。
我们家和的房子是这个看山的哥哥的房子。他哥哥成了火车站上的正式工之后就分到了公房,就把家里的私房租给我们家了。看山的是个光棍,整天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他没有房子,一直住在山上的打更棚里。他哥哥搬去镇上住后,他就想去住哥哥的房子。可他哥看不上他,不让他住。这时我们家入住了,他就恨上了我们家。他本以为如果没有我们家来租这房子,他哥早晚全让他住的,因为房子长时间没人住就会出问题。他本以为可以拣个现成的,还在哥哥那里能买到给看房子的好,结果他的如意算盘被我们家给打乱了。所以他就想要把我们家挤走。
前面的耙把事件就是他挤走我们家的第一步棋,结果这步棋没走好,弄了个马失前蹄。于是他恼羞成怒,利用他看山的优势,在允许孩子们上山偷苹果吃的条件诱惑下,一帮半大小孩被他组织起来,专等爸爸上夜班或下班晚了的时候,往我们家里瞄石头,打我们家的玻璃。这事弄的妈妈没办法,因为瞄石头的是些孩子,又躲在暗处,又专等天黑,不敢轻易出屋。否则一旦被石头砸着,可不是闹着玩的。但妈妈也没告诉爸爸,因为告诉爸爸只能徒增爸爸的担心,爸爸也照样没好办法。瞄石头事件发生两次之后的一天傍晚,妈妈带着大哥和二哥偷偷地躲到院子外面的一块苞米地里。等了快一个小时,就见那个看山的与一群半大小子悄悄地来到我家院外的大柳树后面。看山的给每个半大小子一个核桃,叫他们每个人瞄三块石头后就跑,然后去他的打更房,每人再领两个苹果。妈妈告诉大哥二哥,等他们瞄完石头跑时,把跑在后面那个偷偷捂着嘴摁倒。大哥二哥干得很漂亮,悄没声息地就把跑在后面那个给摁倒了。妈妈和两个哥哥押着这个俘虏去了队长家,于是队长同这支小队伍一起去了打更棚,把看山的和那些领苹果的半大小子都堵在了打更棚里。队长一气之下,撤销了他继续打更的资格,回队里参加劳动。就这样,妈妈又胜了他第二局。没有第三局,因为他不敢再惹妈妈了,而且我们家不久后也搬进镇里了,因为爸爸转正了,分到了房子!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