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天一刃》——花粉君

时间:2019-01-11 04:15:08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花粉君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开天辟地

浮生若梦,白云苍狗。

建业年间,建国三百七十余年的黎朝屡逢异变。本就政权不稳定的黎朝越发的混乱不堪。

万盛二十三年,黎圣帝驾崩,年仅十七岁的太子高宇继位。祭天地,改年号。于乾元大殿向世间宣布登基之事。改号建业,尊为黎元宗。

建业三年,远在黎朝之南,南云州发生地龙翻滚异象,一时间十数万百姓死伤,财产损失不计其数。百姓一时间流离失所。可却在如此关键之时,南云州牧赵纵因事发突然,在救难政策刚发布于受难之地之际,南云首府也发生地龙翻滚。竟然将整个南云首府也翻个天塌地陷。

赵纵于一干南云大臣也都死伤殆尽。一时间南云州陷入无边地狱一般。

皇帝虽居于庙堂之高,但却是通天之人。

于地龙翻滚当夜,八百里传信于南云州相近的上林州,梁河州协同南云州当地剩于臣将处理灾难。历时半月许,才堪堪将灾情控制住。

梁元宗为此大发赈灾银粱。争取将灾情减缓。殊不知,朝廷本就拮据的财政也因此一难,变得雪上加霜。

建业五年,朝廷举办三年一届的科举。科举前一日万里无云,朗朗白日。

可适逢科举考生按照以往的惯例,进入考场拜见圣贤之塑之时,天地变色,雷电轰然。

阴风急雨竟将科举大院被供奉三百余年的三具圣贤塑像刮倒在地。

轰然之声,响彻天地。各地考生具被吓得魂不守舍,他们认为这是圣贤对他们的不满,文思妙语全部遏制在喉。

听闻此消息,朝堂赫然,决定这次三年一届的科举取消。

次日,黎元宗本人更是颁布他登基以来第一次“罪已诏”,诏中他痛斥自己的罪行,并祈求得到圣贤的宽恕,声泪俱下,痛心不已。

虽招罪行,却遏制不住民间百姓的恐惧之心,因为他们真的发现黎朝早已破败不堪,百姓赋税重,百官贪墨,是一败朝之相。但黎朝百姓的奴性却更重,只要不流离失所,却是自安天命。

建业九年,黎朝西北边防出现大量异族攻杀掠地,图害百姓。

面对此次战役,朝廷没有像原来那般与异族求和,而是对其宣战,立誓要灭异族,恢复黎朝百年来的威望。

可朝堂内外的明眼人却知道这是黎朝破釜沉舟的决定,西北边防异族强悍,黎朝百年积弱,若这一仗再不能胜,可不是“罪已诏”可解决的,殊不知一个不小心,就是亡国的下场。

所以朝廷为此大费苦心,誓将拼力到底。

建业九年春,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前往西北边境,一时间竟将百年来人心浮乱的民心又重新凝聚在了一起,却是悲哀又可笑。

建业九年夏,历时三月的边境大战却陷入了绝地。

西北边防大帅高盛,在平乱边境异族的时候,被异族勾结边境副帅赵克与高盛的作战军师吴元,周离三人,将其杀害于作战大营。

天高皇帝远,高盛死后,赵克并没有宣布高盛的死讯,而是假借高盛的虎符,向军中发布一条放弃驻扎,转守为攻,命令军队除必备的两万军士防守大营之外。

其余八万军马于今夜丑时全面进攻异族大营。

这样的战策放在军中,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不理性的军策。

异族先锋部队五万余人于两月前早已被边境铁军围困于异族大营所在的蓝波城中,经过两个月的封锁。

蓝波城早已为数不多的粮草消失殆尽,树皮野草都被啃食殆尽,就差没吃人了。

只要边境在耗时最多一月有余的时间就可不费一兵一卒收获这不战而胜的巨大军功。

所以一时间众多的将领聚集高盛的主帅大营,想问一问将军是怎么决策的。

但是无一例外,都被赵克利用虎符挡了下来,并跟他们说,大帅有令。违者以反抗军令处置,斩立决。

众将领听罢,只好执行军令,回各部安排军务,防止晚上的突袭有意外发生。

丑时一到,八万军队就被安排三路突袭,左右翼众将军分别领两万五千兵甲,进行左右包围突袭。中央大帐率领三万大军于前翼进行总攻。

左翼将军有林川,王从西,南宫越,祈顺治,四位将军协同作战。其实这四位和坐镇大营的柯尚,袁素都是高盛的心腹爱将。其余右翼军将和中央大帐皆是他赵克的心腹。

赵克之所以如此安排作战军策,是因为他与异族大将安排的一场阴谋。由左翼军队先发制人,右翼助战。但其实是让左翼两万五千人送死罢了。

赵克在左翼发起进攻时,阻止其他两军前进,并联合异族将那两万五千人扑灭。然后,在左翼被消灭之后,再同异族前往西北边防大营,将剩下的两万余将士斩杀。

其实在赵克看来,黎朝改朝换代的时候早就到了。

在前往西北边防之时,异族就派遣使者到盛京找过赵克。只要他愿意与异族联手,那就可以在异族攻陷盛京之日,改朝换代之时,一个封疆异姓王是跑不掉的。

赵克在出征之前,进行了无数次的思想斗争。他知道,就算这次打赢了这次边防战役,也不过是延缓黎朝最多十年朝运罢了。

所以才会有这次赵克的叛国之行,殊不知,赵克在异族首领的眼中,不过是一条即将死了主人,又投靠另外一个主人的狗而已。

可怜赵克还在做他的春秋大梦。

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异族其实并没有被粮草所困,实际上他们的梁草还够四日有余。

之所以这样做,只是缩短黎朝在看到战争没有希望之时,再次不遗余力的聚结地方各州军力北上勤王的时间。

同时也是为异族争取后方筹备粮草,集结异族十五万军甲前往黎朝进行最后一次攻占盛京的时间,所以才会费了两月的时间来准备。

两万五千余人看是很多,可是在赵克和异族十万人马眼中,跟一般死人无异。不到两个时辰,左翼将士全部战死。

望着满地的尸首,早已满头灰白的赵克却看不出任何悲伤:“众位兄弟,莫怪我赵克,你们怨就怨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皇帝吧。”

“赵帅,何必呢,不过是些蝼蚁罢了,黎朝早就腐朽不堪,吾王与吾等不过是奉天命行事。”一位异族大将在赵克身边,抱拳讥讽着说道。

“哼,我可不管这么多,你们王想要什么,我不管,但你们别忘了答应我的事,要不然,我拼着死也可以让你们王达不到他的目的。”

赵克冷冷的看着这位异族大将。

异族大将听罢向他摆摆手,却也不看赵克一眼,向着远处战马走去。

战马啼嘶,残卷风云。

纠结了多达十万的大军向着西北边防行去。在这里不止要扑杀剩余的两万西北边防军,更是为了补充军需,等待异族十五万大军的到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在边防大营已经待了三日的叛军和异族终于等到异族十五万大军的到来。

这一来,便预示着,黎朝三百七十余年的历史要尘归尘,土归土了。

这一来,这片大地又要迎来了新生。

“众将士,随我开天辟地,我族才是这片大地的主宰。”

“诺。”声如惊雷,气如长虹。

第二章 自罚三杯

黑云压城,暮气如丝。

残夜,寂寥的可怕,白日那被烈阳照耀下的空气却没那么闷热了。

伸手看不见五指的黑是让人最恐惧的。可是在此时这恐怕不是人们最恐惧的时刻。

人生百态,衣食住行。说白了,人这一生为了什么而活,大多数人也就是“命”这一字了。

如果“命”没了,人还要那些虚物做甚。

今夜的盛京冷寂无比。自前日朝廷收到赵克叛变与异族大军压境的消息后。连夜派遣禁卫军封锁盛京各个出口。

不许进也不许出,并连夜施行“”宵禁”。违者以叛国罪论处斩。

清元殿外,殿门外站着数十位大臣窃窃私语。

虽然闷热,但这些大臣却没有一丝热意,反而冷汗布满了全身。

自得到消息后,皇帝被气的昏厥,目前正在清元殿休养,一时间朝廷内群龙无首。

“叽呀。”大殿的的门被推开。从里走出一满脸愁容的太监出来。

太监走了几步,望了望殿外的大臣们,好像在找谁是的。

“相爷,相爷,你在吗?”太监尖声叫到。

“在呢,在呢,威公公。怎么,皇上醒了吗?”话音刚落。一头发花白,身穿相服的老者拄着虎头拐杖出现。

虽然老者看上去年纪颇大,但眼神却有着年轻人都不一定有的精光。

太监看到老者,那张苦脸硬生生的挤出了一丝笑容:“您老慢点,皇上请你进去呢。”

被唤为“威公公”的太监连忙走下殿前阶梯,扶着老者缓缓踱步进入大殿。

留下一甘大臣在殿外继续面面相觑。

昏暗的灯光,唯美的屏风,华丽的衣绸,病态的少年。

“咳,咳,小威子,给郝爱卿看座。”病弱的少年向那太监招了招手,语气虚弱。刚抬的手转眼又无力的垂了下去。

“喳”。

看着小皇帝的样子,仿佛已经病入膏肓。

“噗通”一声,老者扔掉拐杖,狠狠得跪了下来:“皇上,臣没资格坐啊,臣无能啊,臣有罪,有罪啊!”。一边说,一边重重的磕头。

“混账,别磕了,你要先死了,是想让朕当亡国奴之前,再背上谋害忠臣的骂名吗?咳,咳,咳”。少年竟被气的咳了一口鲜血。

“皇上,保重龙体啊,太医,太医,快来啊!”小威子差点被吓得魂飞魄散。

殿外猛的冲进十数位太医,脚步踉跄。

只见太医们还没进来全。为首的太医突然被飞来的锦丝龙枕砸中了脑袋。

一声气急败坏的声音传出:“滚,朕没事,都给朕滚出去。”

一众太医统统被赶了出来。

“可笑,扔个枕头都要费尽全力,老天真的是想让我死啊,咳。”

“皇上,您······。”

刚才跪着的老者已被小威子扶了起来,坐在了椅子上。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小皇帝看了看眼前的这位老臣。心中却是悔恨不已。

自己那孤注一掷的决定是多么的不明智,竟然将黎朝三百七十余年的江山社稷毁于一旦,自己究竟有何颜面在死后拜见列祖列宗。

可笑的是,叛军将领数百口家眷既然能从盛京偷偷的溜走,而禁卫军却是毫无察觉。真是废物,连一点筹码都没有留下。小皇帝暗暗的想道。

“皇上,切不可如此啊,要保重龙体啊,微臣早已收到各州府勤王军正在北上盛京的消息,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老者扶了扶手中的虎头拐杖道。

少年接过小威子递过来的云纱手帕,擦了擦嘴角的血迹,苦笑道:“爱卿不用宽慰朕心,勤王?可笑,指望那帮乌合之众?现在为今只有一计,放弃盛京南下留都。”

“吾皇圣明,臣等也是如此商策的,异族与叛军二十余万人,现如今不是所谓的勤王军能面对的。不如保存实力,等在留都站稳脚跟再徐徐图之,否则硬拼之下只有满盘皆输的下场。”

老者眼中精慌一闪道。

“好,难得我们君臣想到一起,小威子,拟旨。”小皇帝点点头道。

次日乾元大殿内,早朝依旧。但今日皇上宣了一道在众人看来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今炎神盛威,雨神相避。朕意往留都避暑宫一行,待天火相离,即日便回。宣禁军指挥使偕禁军与朕同行,留齐王监管盛京,钦此。”

皇上要移宫南下的消息不到一个时辰就传遍了被封锁的盛京城。

在此刻,不管是平日里作威作福的王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人心早已浮动不已。

奈何禁卫军把守城门,除非有皇上的圣旨。要不然,任何一个人都出不去。

乾元大殿内,部分顽固的大臣,不惜磕头求死,以死相逼,求皇上暂缓圣驾,等等勤王军,万不可作丢了祖宗的江山的事情出来啊。

“混帐,朕不过是南下留都避暑,怎么就成了丢江山了,来人,给朕压下去,送入天牢。等朕北归,再行处置。朕意已决,两日后便行。”

柳林州,多丘陵山河。流云映水,水天一色。

溪林山位于柳林州南蝉郡中。

山有一楼,逢黎朝建国便已存在,唤做金溪楼。

此楼坐落于山水之间,风景宜人,别有风味。山间的野味,溪里的鲜鱼都使这里成了各地才子佳人游玩必经之地。

数百年的历史,使得此楼仿佛不是凡间之物,云雾缭绕下,仙鹤啼鸣,别有一番仙境。

金溪楼有三层,一楼多是才子诗人的妙语绝句,山水行画挂在其间供世人观雅品鉴。

二楼,三楼则被楼中主人列为雅间。

三楼一雅间中,青烟渺渺,不时有欢声笑语从中传出。

“公子,你又取笑萍儿,我不理你了。”一穿的花枝招展的俊秀女子举着酒杯躲开了身边的青衣男子的怀抱,嘻嘻笑道。

雅间有三人,除了刚才那女子和那外一名青衣男子外。还有一身穿杏黄道袍的小道士。

三人年纪好似都不算大,约摸着皆是十八九岁的样子。

“好了,刘公子,萍儿姑娘,咱们也是菜过五味,酒过三巡,还望两位告知那人何处才能到此处,小道还等着回禀师傅呢。”小道士向着两人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丝不奈。

被唤作刘公子的青衣男子,将手中折扇一甩,差点甩在小道士的脸上。

怒气冲冲道:“你别给脸不要脸,要不是今天看在萍儿的份上,我才不来这呢,至于那人是生是死,就看看待会来的是能吸气的还是不能吸气的了,哼。”

说完,便端着一杯酒离开酒桌,到窗外看风景去了。

“公子,小上师也不是怪我们的意思,只是一时关心则乱,莫动气,莫动气。”

一旁的俊秀女子连忙来打圆场。

小道士听罢,也不再多做言语,闷头喝起了杯中美酒。

约摸着快一个时辰,雅间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了。

一时雅间中三人注目此人,看到此人,三人都缓缓地呼了一口气。只见来人身高七尺,剑眉星目,却穿着一身不合身的儒衫,腰间挎着一斗大白玉镶嵌的宝剑,手中还拿着一壶酒。

微微一笑:“诸位,小生林川这厢失礼了,此番姗姗来迟,我便自罚三杯,哈哈。”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