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无畏之我要上战场》——我是一杆老枪
第一章 好人可以活两世
第一章好人可以活两世
杨闯一直记得祖母说过的一句话:好人可以活两世,甚至会一直活下去。当然,不会在同一个世界。
从年少时起,杨闯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像祖母一样,做个好人,争取再活一世,到另外一个世界寻找“打前站”的祖母。
杨闯,一名二十五六的大学毕业生,一米七八的个子,长相刚毅俊朗,阳光帅气,做人做事热血激情,敢打敢拼,有时爱冲动,为人很善良。在这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年代,刚从大学历史系毕业的他还没找到一份安稳且收入稍高的工作,整日里骑着辆三轮电瓶车,拉着包装各异、大大小小的包裹,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往返于宽阔的一环、二环、三环之间,与时间赛跑,与同行赛跑,风雨无阻。
杨闯很满足这份工作,他觉得这份工作需要激情,需要责任,需要坚持,需要坚守初心。用他的话说,别看送快递这份工作不大,也做不出什么英雄壮举的事情来,但却只有好人才能坚持干下去。每当气喘吁吁爬上高楼,把包裹递到客户手中的时候,看着客人满意的微笑,听着那一声客气的“谢谢”,杨闯就会感到幸福,感到生活充满阳光。
一大早,杨闯跟往日一样,骑着电瓶三轮车,拉着一车的包裹,按照货单上的地址,规划好骑行路线,开始了一天的送快递工作。
二环路,是金陵市的交通要道,一向以人多车多拥挤而闻名。南华小学,临着二环路就几十米,一条宽宽的斑马线从二环路横穿而过,正对着学校的大门。每当放学的时候,这里总是交通拥塞,车辆、行人极为不便,交通事故常有发生。
金陵的二月,飘着小雨的江南显得格外的寒冷。骑着三轮车,迎着微风细雨,杨闯似乎找到一种久违的浪漫情感,有一种停下车,在细雨里打着花纸伞漫步的冲动,可惜没有心仪的人儿,可惜还要送快递……
正午十二点,刚送完一家包裹,走在人行道上,杨闯还沉浸在九楼美女那句拨动心弦的“谢谢”声中,远远看见一位撑着油纸伞的长发姑娘,袅袅娜娜的迎面走来,不由吟诵起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眼看还有几米就到电瓶车前,就要与撑伞姑娘来一次美丽的邂逅,忽然,一阵摩托车的轰鸣声惊醒了沉醉中的杨闯,远远的,一辆摩托车放着震耳的音乐,咆哮着在二环路上狂奔而来。斑马线上,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欢快的挥着小手,朝着马路对面跑来。
马路这边,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着急的挥手:“宝宝,别跑,别跑……有车,有车……”
小女孩毫无所觉,一边奔跑一边喊:“奶奶,我今天得了小红花吔……”
“不好!”杨闯扔下手中的货单,身子一闪,就象一辆高速启动的电瓶车,闪电般的冲向小女孩。眨眼的功夫,摩托车已经冲到小女孩跟前。
“小心……”杨闯来不及多想,纵身一跃,伸出双手轻轻一推,把小女孩推了出去,与此同时,摩托车手来不及刹车,只听“咣”的一声巨响,紧接着摩托车“唿”的一声怪叫,擦着地面滑了出去,杨闯被高高的抛起来,在空中打了两个滚,重重的向沥青路面栽去。
“我是一个好人!”翻滚中,杨闯了想起祖母曾经说过的话,他知道,这也许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念头,他也许会去另外一个世界,寻找慈爱的祖母,乐善好施的祖母。只听“啪”的一声闷响,杨闯的头重重砸在马路上,立刻脑浆迸裂,鲜血迅速漫延。朦胧中,他看见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站在人行道上,瞪着惊恐的双眼望着自己,油纸伞滚落在地。
“我……”杨闯没来得及说话,嘴里涌着血,微微一笑,头一歪,便咽了气。行人迅速围了过来……
没有人看见,一道淡淡的白雾从杨闯头上钻了出来,围着他转了一圈,悠悠的拂过人群,悠悠的向空中飘去,围观的人群浑然不觉。
忽然,白雾在空中打了个转儿,径直朝着撑伞姑娘飘来,在姑娘惊恐的目光上,无声的绕了一圈,便迅速飞上了天空,钻进了云层,不知去向。
一九三八的二月,刚刚从南京撤到武汉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五军显得有些忙乱,所有人脸上都残留着战争的惊悸。
武汉陆军医院的特护病房里,洁白的病床上躺着一位面目俊朗刚毅,阳光帅气的男子。男子的鼻子里插着一根长长的呼吸管,床边立着一个铁架子,架子上挂着瓶液体,细细的针管扎在左手上,两名军医和两名护士站在床边。
“我们已经尽力了……”年长的军医看着病床上的男子:“小蕊啊……把呼吸机撤了吧,液体……也不用输了……”
“洪主任,不能再想想办法吗?”小蕊惋惜的盯着床上的男子:“他可是南京保卫战的英雄……听说,听说还参加过两次淞沪抗战……”
“小蕊啊,我知道你在替他惋惜……可我们这里,必竟不是战场,是医院。医院,是讲科学的地方……我们已经尽力了,病人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脉搏也没了……撤了吧……通知新五军,找个地方埋了吧……”洪主任。
“可是……”小蕊不甘。
“没什么可是……听洪主任的吧……”年轻的军医不耐烦的打断小蕊:“通知下去吧。”
“好吧……”小蕊不甘的转身向门外走去,每走一步都要回头望望床上的男子。从男子被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一路咆哮着抬进医院的时候,小蕊知道这是一位从战场上侥幸活下来的英雄,虽然只剩下一口气。
经过一天的抢救,老天没有眷顾这位在战场上拼死杀敌的英雄,生命,在男子二十六岁的时候戛然而止……
“周护士长,我们连长他……”一位脸上有道伤疤的汉子端着盆水侧身挤进屋子,望了一眼病床前的医生和护士,目光热切的盯着周蕊:“我们连长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他……”周蕊回头望了一眼床上的男子,惋惜的摇头:“我们尽力了……”掩面冲出病房。
“什么……尽力了?”刀疤脸纳闷的望着周蕊,端着水走到病床前:“洪主任,我们连长……”
“大龙啊……替你们连长准备后事吧,我们……”洪主任神色黯然。
“什么?”大龙一惊,手中的脸盆咣的一声掉在地上,一把抓住洪主任的衣襟,大声嚎叫:“你们快抢救啊,光他娘的站着干什么?快救救他……”
“我们……已经尽力了……”年轻军医厌恶的盯着大龙:“杨连长送来已经迟了,一路颠簸,加之流血过多……”
作为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高材生,最看不惯的就是这帮打过几天小鬼子,自认为是抗日英雄的兵痞。战争嘛,死几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不死人那还叫战争吗?英雄?死了的英雄更多!人人都象这样,找医院吵闹,那医院还怎么救人?医生还救不救人?真是的……
“我不听这些鬼话!我要你们救活他,救活他……”大龙抓住衣襟:“不管你们需要什么?只要救活他……拿我的命换也可以,我只要你们救活他……”
“拿我的命也行!”、“我的也行!”门外冲进来三个汉子,一个长相瘦削,浑身透着精明强悍,一个长相憨厚,双目炯炯有神,一个手里拿着把短刀,没有说话。
“大龙、马仔、三喜,还有刀子……”洪主任轻轻掰开大龙的手:“我知道你们几兄弟的情谊,但我的确尽力了……你们……好好送送杨连长最后一程吧……”说完,转身带着医生护士走出病房。
谁有没有注意,此刻,一道淡淡的白雾从窗外飘进房间,绕着众人飞了一圈,在男子头顶略微停顿了一下,迅速从头顶钻进了男子的身体。
“连长……”大龙和马仔、三喜、刀子冲到床前,看着昏迷不醒的男子,目光悲愤,泪水汹涌而出。
“连长,你不能抛下兄弟们……两次淞沪抗战你都挺过来了,你不能倒下,兄弟们还等着你一起杀回南京,替死难的乡亲们报仇哇……”大龙拼命的摇晃着男子的胳膊:“你是大英雄,你不是狗熊,你不能倒下,你给我爬起来……几年了,兄弟们随你九死一生,你不能抛下兄弟们……”
“我这是在哪儿?”冥冥中,杨闯被大龙摇醒了。
“连长,你醒了?”听见声音,马仔首长吼叫起来。
“连长,你醒了?”紧接着是三喜,再接着是手握短刀的刀子。
“什么?”大龙抬头一看,的确,一双明亮的眼睛正盯着他:“连长,醒了?”不管脸上的泪水,抱住床上的男子大笑起来:“我就知道,你不会死,你一定能活过来,你还要领着兄弟们杀小鬼子呢……”
杨闯迅速熟悉已经死去的男子记忆。真是无巧不成书,床上的男子也叫杨闯,国军新编第五军特务连的上尉连长,还是一位威震敌胆的“神枪手”,一把德国98K毛瑟狙击步枪指哪打哪,五六百米外命中目标不在话下……眼前的四位汉子,刀疤脸叫大龙,是一名排长,瘦削汉子叫马仔,是排副,长相憨厚的汉子叫三喜,手握短刀不善言词的汉子叫刀子……
等等,现在怎么是一九三八年初,还是南京保卫战刚刚结束……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杨闯知道,自己重生了,并且重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到处都弥漫着硝烟,到处都是战场的抗战年代……
好人可以活两世,回想着祖母的话,杨闯心里不由苦笑,冥冥自有天注定,熟读历史的自己,注定是要经历一番铁血无畏的岁月,注定要了却自己前一世没能杀小鬼子的心愿……只是,这一世,能找着早已逝去多年的祖母吗?
“大龙,轻点,你要捏死我啊?”杨闯有些虚弱。
“忘了,忘了……”大龙赶紧松开双手:“连长,现在感觉咋样?哪儿不舒服……医生,医生呢?医生……”扯着破嗓子大喊。
马仔反应迅速,转身跑到门前:“医生,医生……”
“怎么了?”周蕊急忙跑过来。
“醒了,连长醒了……”马仔来不及多讲,扔了个屁股给护士长周蕊。
“醒了?什么醒了……”周蕊站在楼道纳闷,嘴里自言自语:“醒了……难道……”迅速冲进病房。眨眼的功夫,又冲出病房,一边跑一边大声喊:“洪主任……洪主任,醒了,醒了……”
“什么醒了?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洪主任拿着病历夹,走出病房:“都已经是护士长了,怎么还这样没规矩?什么醒了?”
“对不起,对不起……”周蕊吐吐舌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拍着胸口:“是杨连长醒了,是特护病房的杨闯醒了!”
“什么?他醒了?这怎么可能?”洪主任怀疑地瞪着周护士长。
“真的,他真醒了!”周蕊肯定的点点头。
“怪了……走,看看去……”洪主任大步流星的向特护病房走去,周蕊吐吐舌头,急忙跟在身后。
第二章 上尉连长当逃兵
第二章上尉连长当逃兵
仅仅两个星期,杨闯的恢复速度堪称奇迹,已经能够独自一人在医院里东窜西跑了。大龙和马仔四兄弟,在他苏醒后不久,便被特务营召回营地,组织训练新抓来的壮丁了。
这一段时间,杨闯不受打扰的全面熟悉了与自己同岁且还是位抗战英雄的记忆。杨闯,南京人氏,父亲杨正武和母亲李香云,在国民政府西撤至武汉和重庆时,没来得及撤离,至今还生活在南京。
一世重生,了却一世心愿。既然重生在硝烟弥漫的抗战年代,杨闯暗下决心,决不能辜负这具肉体上一任主人,一定要拿起武器,拿起那支德国98K毛瑟狙击步枪,做一名杀鬼子的英雄……哦,那把德国98K毛瑟狙击步枪,还是这一世的父亲杨正武送的。信奉好人可以活两世的杨闯心里打定主意,既然重生在这一世,抗日英雄的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能把儿子送上抗日前线,就说明杨正武夫妇是真正的中国人!只要是真正的中国人,就值得他尊敬!
从前一世熟读的历史中,从这一世杨闯大脑的记忆里,他知道,现在是1938年2月底,距离南京保卫战失利已经两个多月了。193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首府南京沦陷。日军侵占南京后,为了迫使国民政府尽快投降,尽早结束在华战争,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达30多万……从上一世学过的历史看,结合时间,杨闯知道,现在的南京,大屠杀已经到了尾声!
在上一世,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小日本侵略中国,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恶罄竹难书。有良知的中国人,在提到14年抗战的时候,都恨不能重生,回到上个世纪的烽火岁月,拿起武器,消灭日寇,把小鬼子赶出中国!
更有血性男儿振臂高呼,如果组建部队打小日本,将第一个报名,不为别的,只为复仇!杨闯,就是其中最坚定的抗战拥护者。
一定要让小鬼子血债血偿!
匆匆办理了出院手续,杨闯凭着记忆,独自一人找回新五军特务连营地,什么也没说,拿起那支沉默已久的德国98K毛瑟狙击步枪,取出这一世全部的家当——几十块银元,扔给勤务兵几块,在其诧异的目光中,拎起长条箱走出了营地。
已经完全熟悉这一世记忆的杨闯知道,要想重返南京,重返抗战前线,替南京死难的30万父老乡亲报仇,只能悄悄的离开,什么破连长,什么新五军,都他娘的不要。只是……有些不忍心抛下特务连的弟兄,大龙、马仔、三喜和刀子,都是从淞沪会战起就跟随他,一场一场战斗拼杀过来的,已经结下了铁血般的生死情谊,他们之间,已经不分你我,已经是历经生死的兄弟。但此去南京,是为了杀小鬼子,为了替死难的几十万同胞报仇,可谓九死一生,身边就剩下这几名好兄弟了,再也不能拖累他们,把他们的置于险地……
倒春寒和着凛冽的西北风,席卷了整个中国,随处都可听见寒号鸟在枯枝秃桠上哀号。国民政府首府南京城及其周边地区长达六个星期灭绝人性的杀戮盛宴,在数十万平民百姓凄厉的哀号声中终于告一段落,而侵华日军最高司令部又将战争的目光残忍的投向了华中重镇——武汉,积极调兵遣将,数十万日军兵分多路向西扫荡进攻,准备占领武汉三镇,进而威逼重庆,迫使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放下武器投降,从而尽快结束中国战场的战争。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数百万国军一盘散沙,除了少部分将领率军拼死杀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英雄史诗,绝大多数国军将领派系林立,保存实力,无力也无心抵抗。更有甚者,少数将领为了保存实力,作为战乱中谋取私利的筹码,冒天下之大不韪,临阵率部变节投敌,把枪口对准同胞。华中战场,迟迟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迟滞日军的进犯。
武汉,危在旦夕!中国,岌岌可危!
早春二月,武汉三镇,特别是东郊密林,树木苍翠,灌木丛生,杂草茂密,典型的江南景象。此刻,一场声势浩大的追捕行动正在密林上演。
一路奔逃,杨闯在佩服这一世的同时,亦无法掩饰住眉宇间深深的忧伤。民国二十年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成归国,同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隶属蔡铤锴将军部下。淞沪抗战暴发,所属特务营奉命扼守闸北纪家桥。一个多月战斗,硬是打退日军无数次进攻,纪家桥牢牢地掌握在特务营手中。战至紧要关头,杨闯更是带着他那把德国98K毛瑟狙击步枪,在兄弟大龙等人的掩护下,潜出阵地数百米,狙击日军指挥官数名,纪家桥一线日本闻之胆寒,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守城军民士气,受到了蔡铤锴将军亲自接见和嘉奖,破格提拔为特务连连长。抗战英雄“神枪”一名,享誉整个大上海。
淞沪抗战,中国军队在上海市民大力支援和全国人民积极声援下浴血奋战,连续击败日军进攻,使敌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了沉重打击。由于国民政府当局的妥协退让,不继派援兵,上海守军寡不敌众,防线最终被日军从翼侧突破而被迫撤退。不久,十九路军由于不听从蒋介石“避免与日军冲突”的命令,被调往福建“剿共”。
眼看大片国土沦陷,大好河山沦丧,第十九路军将士极为愤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之国策。1933年11月,蔡廷锴将军联合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将军,以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抗日反蒋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34年1月,在蒋介石的大举进攻之下,福建事变失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被迫逃往香港,第十九路军番号被取消,军队被整编,军官大多调整为黄埔系,杨闯带着淞沪战场打剩的一个排,编入了新编第五军特务营,并以此为基础,扩编成特务连,并再度被任命为连长。
1937年,淞沪会战暴发,杨闯率特务连随新编第五军再赴上海参战。派系林立、心怀杂念的国军将领面对小鬼子的疯狂进攻,率领几十万国军坚守数月后终于功败垂成,不得不撤出上海。南京保卫战暴发后,杨闯率弟兄们几经生死拼杀,虽然牢牢地守住了阵地,但无奈守卫南京的大多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面对穷凶极恶训练有素的小鬼子,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不得以跟着数十万国军队伍一路溃逃到了武汉。杨闯也在担负后卫阻击任务中,左胸中弹昏迷不醒,被大龙等兄弟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抬回了武汉陆军医院。
醒来后的杨闯通过大龙等了解,在武汉三镇,面对日军的战略进攻,派系林立,打着“小算盘”的数十万国军却迟迟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本就对国民政府消极抵抗颇有微词的杨闯更是心怀不满,心生离意。两世记忆中,日军在南京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实施大屠杀,更让他仇恨满腔,誓言杀敌复仇,决不当孬种!
一路归心似箭,一路复仇心切,杨闯马不停蹄地向南京狂奔。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