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传奇之始证玉帝》: 天外有天地上有仙
第一章 天外有天地上有仙
浩瀚神州多奇迹,仙宗林立逍遥仙。
人间俊才谁家出,英雄遍地无定论。
江山多娇花斗艳,奇珍异兽趋人狂。
痴情儿女话情意,月下许誓永不离。
偏远山村处世外,不知天地藏乾坤。
曾家势大三兄弟,活像当地土霸王。
本就非是红尘命,天起炸雷地卷风。
一朝风云惊突变,万物生灵始有主。
在那偏远,海的尽头,陆地的边缘,依山傍河住着一两百户人家。这里仿如世外桃源,人人安居乐业,没有外人入进,这里人也不愿出去。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结婚生子,终了一生。在村庄的黄金地带,有一家大宅院,占地千倾,房舍良多。拥有良马,布衣,矿石,工农最多,甚至还有一百人的曾家护卫军。保护曾宅和村庄免受野兽袭击,更经常外出狩猎,将皮肉和骨与村民易换粮食等物质。
曾家有当事的,为人和气,内心镇密,如今有七十高寿,已是垂暮之年。他就是曾寿长,又称曾老爷子。那时医学科技落后,无论地主豪绅还是村野乡民。只有长寿,才能打拼财富,守住祖传基业。曾老爷子眼看自己不行,便有意在膝下三兄弟中选一人继承家业。没被选中的曾家子弟就得离开村庄,这是祖规。
同是一父生,三兄弟性格却不同。老大沉稳干练,老二精灵古怪,老三木讷无趣。
这段时间可把曾老爷子可愁坏了。交给老大无异最适合,老二不安份,守不住,老三木讷离开村庄,不知能不能找到衣食根本,若基业交给老三,却又怕它守不住。老大老三间必须留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曾老爷子的确难下决定。
但时间紧迫,曾老爷子决定今晚就在老大老三中选择一个继承人出来,趁自己还清醒没到老年痴呆的时候。他把老大老三唤入房中。
此刻已是深夜,曾老爷子思量许久,决定此事越快解决越好,时间要是一托,也怕自己后悔,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亲情骨血难分离。曾老爷子知道此刻必须要狠,狠下心来做决定:“我决定把曾家祖传基业交托于你们兄弟两人其中之一。老二我倒不担心,叫他来守肯定守不安份,在外创业或许还能出人头地。老大成熟稳重干练,嗯。”曾老爷子直接跳过凝望着老三:“老三,你没事得多跟人交流,我也不知道你整天想什么。把家业放在你身上我不踏实,让你出村,我又担心你饿死。你可苦了我这个当爹的。”
“一点也不苦,我出村。”老三呢喃着,声音也不大,说完就转身离去。
老三长的极为俊美,四十岁的模样,络腮胡两边脸夹垂到肩,下巴胡子到胸口,仿如一川黑色瀑布。头发极其柔顺光亮,气质不俗,一眼看去,恐是天上人,到头来却是徒有其表。
老三回到家后就把老婆女儿唤到身前:“娘子,收拾东西,咱们出村。”
妻子向老三凝视良久,这才转身一边抹泪一边收拾衣物。
爹,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呀?”七八岁的女儿一字一字说着。
“去外面看看,村庄外面。”老三摸摸女儿的头。
收拾好三个包袱,妻子给老三一个包袱,自己背了两个,牵着女儿的手:“收拾好了,走吧。”
牵着女儿,两人朝屋里回顾几圈,依依不舍作别。走到门口,老大和父亲走了过来:“老三,你留下吧。”
“三弟,你留下,我走。”老大说完就转身,要去收拾东西。
“大哥。”老三身后喊着,老大仍旧不回头,眼看老大身影消失在转角。老三拉着妻子和女儿就往外走。曾老爷子却紧紧拉着老三手不放:“老三,你留下陪我这老头子吧,我还能撑几年,这几年足以让你学会打理家中所有事情。”
“爹,你保重,大哥比我更适合。”转身对妻子:“娘子,走。”
老三执意要走,老爷子拼命挽留,妻子想留是因知道老三的能力,在外肯定吃苦,不想留是因要跟着丈夫,正犹豫着。一会拉丈夫留下,一会推丈夫出去,好滑稽。女儿却惊的哇哇大哭,尤其在这样安静的深夜,上演一场骨肉分离。。
曾老爷子毕竟来了,气力大不如从前,不一会儿,老爷子被推倒在地,老三已是眼泪姿流,一狠心,托着妻子女儿就往村外方向走去。。
一家三口搭了船寻河源逆流而上,在深夜里,船稿杵着河床吭吭声音,更是让远离家乡父亲的人添了难以诉说的寂寞和不舍。三人坐在船中,望着自己所生活的家,村庄,越离越远。村里许多面孔和话音直击脑海记忆。
行了两天两夜的水路,总算是靠岸了。老三从怀中取出银子给船夫,船夫也是家乡人,一稿推离河岸:“三公子,钱要省着花,一路保重。”
“谢谢你!”老三领着妻子女儿就顺山间泥路走去,更不知前方是什么镇,或者什么村,或者是死路悬崖边。他只想快速走远,断了与家乡的牵绊。
行到日中,还未遇到一村一店,腿也乏了,肚子也饿了,妻子就从包袱里取出烤好的几个干饼。妻子问着丈夫:“相公,咱们可是去那?”
老三也是第一回出来,他吃着东西默不作声。
“仙人卜卦,问前程,卜吉凶,择日子,算姻缘。。。”远处一身穿黄色道袍,袍上络着一张阴阳八卦的老道士朝这边走来。
夫妻俩第一回出村,遇到外乡人,不敢搭理。那老道士走到跟前,倒也不客气,单手竖在胸前一拜:“路途遥远,可否赏口水喝?”
老三将从河边用水壶装的水递给了老道。老道接过:“多谢施舍。”
老道左右端详了一下老三的面貌,甚是称奇:“敢问公子生辰八字。”
“我不算命,我没钱。”老三连连摆手拒绝。
却被老道一手将他左手抓住,仔细看了下掌纹,又摸指骨,口里不知念着什么,算着什么:“公子贵不可言啊。”
“贵从何来?”妻子追问。
“请问公子怎么称呼?”老道
“姓曾。”
“妙啊,我劝公子早做修行。公子若是与凡夫相竞事业,好比猎鹰与狡兔用脚作跑,以短处较其长处,最后必将一事无成,庸庸碌碌。若求那访仙长生之道,众仙万祖也不得不钦拜于曾公子之下,等到那日,老
夫能做曾公子左右协臣已是万般荣幸!”
“敢问仙人怎么称呼?”曾公子疑是遇着仙人,夫妻二人赶紧下跪叩拜。
“哈哈。。。”天地之阔,声音飘渺,老道也不知哪去,只见天空一朵七彩祥云,一老道手执拂尘:“他日你我再见,臣下定自报姓名。”
第二章 初入仙门
“谢谢道长,谢谢活神仙,谢谢指点。。。”夫妻两人感激的磕头叩拜。
夫妻二人走了片刻便来到一座村庄,四下询问打听,才知在八十公里外的地方有座仙门名唤:长青仙宫
小女儿走了几百米就不愿意走了,夫妻二人交替背着她,翻山越岭,从下午到傍晚,入了夜才到长青仙宫宫门外。
曾公子教娘子和女儿留在下面,自己先登阶上去看看。女儿趴在妈妈身上,睡了大半天,这才迷糊睁开双眼:“娘,到家了吗?”
身在异乡哪里有家?妻子哄着:“到了。”
“有人吗?有人吗?”曾公子拍着门,力度不是很大,怕打扰里面人睡觉休息。
“娘,爹在做什么?”女儿奶声奶气地:“是不是别人不肯让我们进去啊。”
这时门里开了一条缝,一个老汉身穿睡衣,披着外衣,点着一盏灰暗的烛火,惺忪的眼将来人打量一番:“你是干什么的?”
“我来访问仙道,求长生的。”
那老汉见曾公子形象邋遢,胡子一大把:“都这个岁数了,才知道求长生?不,不行。”
老汉就要关门,曾公子陪笑抵住门槛:“要不,兄弟,先给我们今晚留宿,明早就走好吗?”
“本门不留外人,去客栈吧,晚了,客栈也没房了。”老汉也是好心:“你不是本地人吧。”
“是的,刚到此地。”
老汉听到下面有什么动静,就出来看看,正看到曾夫人背着个小孩在原地走来走去哄孩子睡觉,老汉视力不佳,加上夜色,用烛火往那照了照,仍旧是个影子,看不清人面目,便扯着嗓子:“那是什么人?”
“那是我妻女”曾公子恭敬道。
“唉。”老汉叹息一声,回到门里,抱出几张被褥:“今晚你们就在门旁边睡吧,鸡啼声叫,必须马上走,不要让人发现。”
“好的,谢谢,谢谢。”
曾公子走下楼梯,从妻子身上抱下女儿就往楼梯上走。妻子随在身后。
看着他们过来,老汉这才轻轻关上了大门。
一家三口铺好被褥就在门边睡了起来。妻子问:“情况怎么样。”
“说我年纪大。”
黑夜,月亮在云里穿梭,很快就听到鸡啼声。在鸡叫三遍后,老汉开了大门,门外只有叠放整齐的被褥。
一家三口由于沿途跋涉,衣服几天没换洗,妆如乞丐。一大早来到市集,人来人往。。。
“包子馒头咧”
“油炸面粉团,清脆可口”
“豆腐花豆腐花两文钱一碗”
女儿在妻子身上望着那些东西眼馋:“妈妈,我饿。”
曾公子却在旁边问着市集附近的仙门在哪里
“不远,前面左拐,再右拐,经过一个胡同,看到钟记衣料往右走两三百米就到了。”
“好的,谢谢。”
女儿又在:“妈妈,我都一下午,一晚上没吃东西了”
曾公子听见,就和妻子女儿进到一个摊里,点了三碗豆腐花:“多放点糖谢谢”
“好咧,三碗豆腐花马上到。”
很快女儿就吃完了:“妈,我还要。”
曾公子将自己还没吃完的半碗推给她:“来,早知你不够吃。”
“哈哈。”女儿开心的吃了起来:“这东西真好吃。”
妻子却把自己那碗推给曾公子:“相公。”
曾公子摆摆手,走到边上,倚在栏上,看着过往人群,不知想什么。
等她们吃完,一家三口就按照那人指示,走了约一刻钟就到了那仙门口,只听里面嚯嚯哈哈的晨练习武声。大门敞开。
曾公子叫妻女留在原地,自己一人进去。片刻,见相公垂头丧气走出来,妻子关切:“什么情况。”
“他们只招五六周岁的,我身骨僵硬练不了,毕竟上了年纪。”
“相公,没事,多跑几家问问。”
这个镇大大小小仙门挺多,一一询问,皆被拒。曾公子自信被严重打击,并从拒绝中明白一个道理:年纪大不适合修仙,就算修也是浪费时间,已经错过最好的修仙年龄。十七八岁已算迟,何况自己已经四十多岁。
又到深夜,一家三口窝在破庙里相互抱着取暖,就这样过了一天。
第二天,到了一个大城市,仙门却有五六个,有大有小。曾公子已无心寻问,妻子只好上去与仙门询问,当一看到曾公子的长相年纪时皆纷纷拒绝。到了傍晚,只有一家小仙门没问了,这个要是不答应,得要走十几天,才有别的仙门。
夫妻二人被一连拒绝,很是打击。
曾公子硬着头皮进到仙门里面,遇着一个正在扫地的老道士便问:“道长你好,我可以入门做你的弟子吗?”
“不行,年纪大了。”
“谢谢。”曾公子早习惯被拒绝的滋味。就退出门外,一家三口看来要走十几天了。一听这,女儿就不肯走,在原地大哭大闹。
“慧儿,乖,听话,我们走,到山顶上数星星,你最爱看的星星。。”妻子劝着才六岁的小女儿,原来他们的女儿叫曾慧。
“慧儿,走。”曾公子可不想在别人仙门口丢人现眼,连唯一的自尊也丢的干净。就硬扛着女儿往外走。
“妈妈。。妈妈”女儿哭的撕心裂肺:“为什么他们都不要我们?”
女儿毕竟才六岁,大人的世界她根本不懂得。妻子也不好怎么回答,一边哄着:“别哭了,爸爸带你买冰糖葫芦吃啊,还有看小星星。”
“我不要,我不要冰糖葫芦,我不要走,我就要留在这里。。。”
一家三人越走越远,哭声仿佛回荡不止,直到声消渐默,只剩无边凄凉。夕阳余晖,恰好落在这座小仙门的门匾上:逸仙宫
院里那老道,鹤颜银发,面容清瘦,手握着扫把,内心久久不能平息。身形一动,狂风大作,杂草吹伏,高树倾斜抢在曾公子一家三口前面,如雪花一般轻盈落地:“你或许不行,可她行!”那老道指着曾公子肩上扛的女儿:“你们随我来。”
一家三口便在这逸仙宫安家落户,从某种程度上讲,倒是女儿曾慧的功劳。
逸仙宫在龙伏镇可以说是最小的仙门了,无论从占地面积上,还是弟子数量上。其他仙门至少上百人,甚至上万人,而逸仙宫,加上刚入门的曾慧,才9人。宫主就是这扫地老道,真名孙御洲,道号提海老仙。因只手提起一海海水而闻名。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