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不曾来》: 下山
第一章 下山
太平兴国十六年,普照寺内,明月当头。
“心莲大师,天天念佛经,什么时候才能教我功夫。”十四岁的小子昂着头问着坐在大石头上的一个老和尚。这小子是整个普照寺的另类,唯一一个没有受戒的存在。面相特别清瘦,比正常人消瘦的多,穿着麻布衣服。
心莲大师躺在大石头上,不想说话,享受这普照寺夜晚和煦的春风。普照寺特别安静,特别是夜晚。石头边上是一颗大松树,月亮透过松树缝隙倾洒在青石地板上。
“心莲大师,你睡着了。”麻衣小子失望的说道。
“那我在普照寺山下李老伯家里讨的一壶酒只能留着我自己喝了,我走了。”麻衣小子狡黠的说道,边说边往后退了。
“站住,小子,小小年纪就不学好,喝什么酒。”心莲大师连连喊住麻衣小子。
“还说我,你个大和尚喝酒,不是破戒了吗,还好意思来教我,哼!”麻衣小子略带稚气的声音说道。
“好的,臭小子,我这有只烧鸡,一起来吃。”心莲大师边说边从布袋里掏出一只用荷叶包裹着的烧鸡。
“好啊,心莲大师,你。”麻衣小子嘟着嘴说。
“爱吃不吃,不吃我一个吃了。”心莲大师说道。
夜晚的普照寺,其他僧侣都在做晚课,只有这两个另类在这里躺着喝酒,一个老不正经,一个小不正经。小不正经既不是普照寺弟子,也不是俗家弟子,但是在普照寺待了十几年,这多亏了心莲大师的坚持。
整个寺内无人敢招惹他两人,一个是普照寺方丈的师兄,一个是普照寺方丈师兄罩着的小子,都是无法无天的主。
荷叶包裹的烧鸡特别的香,有着荷叶的清香,这心莲大师烧鸡特别有一套。他肯定是又偷了山下谁家的鸡子,明天山下的农妇在那里骂娘了,这心莲大师也忒不地道了。
两师徒在那里喝着小酒,吃着烧鸡,李老伯家的酒虽然比不上附近青城山的春风醉。但是特别烈,喝着有后劲,两师徒你一口我一口的喝着。
“心莲大师,你喝醉了。”麻衣小子抹了一口嘴说道。
“你师傅我,那酒量是大大的厉害。”心莲大师醉醺醺着说道。
“师傅,你为什么不传授我功夫,是不是你自己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徒有虚名,根本就不会功夫。你天天让我练得那个什么心法,有个屁用,上次我去山上提水的时候,碰到一只野猪,我试了你说的什么狗屁神功打了野猪一掌,被野猪撵的满山跑,差点没被野猪咬死。”麻衣小子说道。
“我给你的修炼心法,那可是佛家正宗波若金刚神功,专修内力的,不具备攻击的能力,但是在普天之下没有比它更厉害的了。”心莲大师自豪的说道。
“你就吹牛吧,没什么鸟用。”麻衣小子嘟囔的说道。殊不知,心莲大师给麻衣小子的波若金刚神功是佛门顶级修心内功,即使方丈也没有资格学,这是当时普照寺创寺人看心莲大师乃大善之人,才传给他的。心莲大师喜欢王一凡,私自将此门内功传给了王一凡。此门内功,需要累积,修习需要时间愈久,效果愈明显。王一凡学的素然无味,他十几年孜孜不倦的修习的这门内功,虽然没有进攻别人的能力,修身及养心功效奇高,这些他不知道而已。
心莲大师思绪万千,十四年前的夜晚,自己多年前不见的好友梁问道雨夜突然来投奔。身负重伤,以梁问道的功力,这世间除了这世上顶尖的几位几乎没有什么人能重创他。当时他受伤颇重,如果不是超强意志力支撑着,可能等不到普照寺就会死掉。老梁是来托孤的,抱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据说是先天早产,也受到重伤,本来羸弱的身体,只有一口气吊着。看老梁的伤势,估计是老梁用性命替这婴儿挨了一掌。老梁说这是一个恩人的孙子,恩人仅剩这唯一的血脉,希望心莲大师能够帮忙照料。托孤完毕,老梁就故去,骨灰现在还在后山石头下埋着。
“唉,转眼十四年了。”心莲大师叹息道。自己当时看着这弱小的生命,本不想管的,但是这也许就是命运,老梁临终前说这小子尘缘俗世杂事颇多,不让他出家。
佛家讲究,大悲、大慈、大行、大愿,自利利他。梁问道好友救这小孩,这也许是自己的修行。
此时的心莲大师已经喝醉,醉卧山石上面,清风明月,却是特别惬意。
麻衣小子喝了几口酒,也醉醺醺的,摸了摸心口上吊着的那个玉佩,据心莲大师说是他来寺里之时就挂着的,这十几年年一直都是心莲大师帮忙照看着他的,十几年没有出过寺庙,一直在寺里。他对心莲大师的感情特别深,要不是心莲大师的坚持,心莲大师把给他剃度的那几个弟子踢了好几脚,他早就被寺里的和尚按着把头发剃了,剃度这事才作罢。
方丈一直要求给他剃头受戒,心莲大师说此子絮多尘事未了,且此子不应该是佛家之人,他才能够在普照寺待了这么多年,方丈碍于师兄心莲大师的面子,未将他赶出寺庙。他明白,他的一切都是心莲大师所给,心莲大师一直都是在委曲求全。
“王一凡,你想不想去山下看看寺外边的世界。”心莲大师问道。
“心莲大师,一凡到是想出去,我不过在寺庙里面待习惯了,出去了,你放心吗,就凭你教给我的三脚猫功夫。”王一凡笑道。
“一凡,你本来就是属于外边的世界,这次让你下山是我的意思。希望你去看看不同的风景,见见不同的人。关键是让你下山经历些事情,这里只会限制你。”心莲大师说道。
“还有,你下山后,如果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回来。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即使你和我们不一样,不是个大和尚。”心莲大师笑道。可是心里有些不舍,这小子,只怕下山了,就会忘了我这个老家伙了吧,他的家世也不曾对他说,也是为他好。
清风明月,普照寺如此之美,麻衣小子惴惴不安,半夜还没睡着,还在想着山下的路好不好走。此时心莲大师这个大和尚睡得正香。
第二章 遭难
天亮时分,心莲大师看着王一凡一人独自孤寂的下山,心里满是不舍和担忧,不知此次一别,估计就是永别了。但是,看着王一凡离开,心莲大师的心总算是彻底放下来,心莲大师明白,王一凡只有离开这里,才会安全,因为普照寺马上就要遭大难了。
王一凡是他从小带大的,认他做师傅,他把王一凡当做亲儿子一样看待了,尤其是作为出家人,这种十几年陪伴的感情更甚。
前天,他在寺里为山下小娘子解签的时候,小娘子说希望如来佛祖保佑自己一家人平安,自己能够找到一个如意郎君。那时候,他心里就苦笑,众人有难,可以求佛祖保佑。若是佛祖有难的话,那该求谁保佑呢?心莲大师心里一阵苦笑。
王一凡这傻小子,傻人有傻福吧,他大概没有注意到最近寺里这几个月里的动静吧,要不,以他那个犟脾气,肯定不愿自己一人下山,独善自身的,这样也好。
寺里早几天就开始布置了,估计朝廷要对普照寺下手了。
佛家是前朝的国教,特别是前朝最后的亡国皇帝对佛家更是推崇到一个无比的高度。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就形象的说了前朝佛家发展到了极致,享尽尊荣。凡事物极必反,自从本朝黎正夺了前朝皇位之后,整个佛家都惴惴不安,明白朝廷肯定会对前朝的国教佛家进行打压。
也许是新朝初立,为了维护稳定的大局,本朝皇帝对佛教的态度一直持不鼓励也不打压的态势。慢慢的天下僧众都放下心来,以为之前都是瞎操心了。
风向从上个月突然变了,先是本朝现任宰相张为民突然上书历数佛家数大罪状:一、广占良田,不缴赋税,与国争利;二、收留逃犯,危害国家政权;三、欺压百姓,与民起争端。认为佛家该被取消,不然会动摇国家根基。各地郡县官员见此情景,深明上心,接着纷纷上表启奏本地佛家为害一方,请求皇帝下旨清绞。皇帝于上月下旨,钦定佛家为异端。紧接着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开始。
心莲大师早就得到消息,和自己的师兄也就是千灯大师商量对策,提前就告诉寺里的僧众,普照寺会遭此大难,已经安排僧众准备好面对腥风血雨了。
今天的普照寺显得特别的安静,突然突兀的十声钟响,正在扫地的一名僧人圆明心里咯噔一跳,普照寺自从建寺以来,从来都没有敲过十声钟响,看来此次庙里真是遇到了天大的事情。
普照寺大雄宝殿内,全部僧侣都聚集起来,包括伙房里的头陀都来了,聚集的满满当当有四百多人。
“诸位,朝廷最后的通牒已经下了,可能明后两天就会对我们普照寺下手了,大家都收拾收拾下山吧。”千灯大师哽咽的说道。
“我寺自立寺以来,历经三百多年,此次遭此大劫,皆我一人之罪,与诸位无关,我会留下来和寺庙共存亡。”千灯大师冷静的说道。
“方丈,我们也留下来。”众多僧侣齐声附和道。
“大不了,跟朝廷拼了,我们不下山,我们没有怕死的,与寺庙共存亡。”慧能愤愤的说道。
“慧能,此事不可鲁莽,我和方丈自愿留下来护寺,是想告诉天下人,我们佛门可以灭,但佛家不会死。我和方丈希望你们能够生存下去,为我们的普照寺佛家传承留下点种子。”心莲大师说道。
“大家走吧,希望大家不管去哪里,都能平平安安的,心存善念。也给我们这些老家伙死了,以后去地府也留点念想。”方丈悲愤的说道。
商量之后,几百僧众,仍有三十二人在。寺在,人在。寺亡,人亡。慧能在方丈和心莲大师的劝阻下,慧能带领一众弟子离开。
后来,灭佛运动冷下来之后,出走的慧能在岭南一代创立了南派禅宗,佛家记录称之为南派五祖慧能。
此时王一凡独自走了几天,到了山脚下一家小客栈休息。点了一盘花生米,一壶酒,稍作停顿。走之前,心莲大师给了他好多盘缠,足足有一百多两白银,他放在背包里。不过他穿着很普通,到也安全。他心里在想,头一次出远门,也不知道这社会历练需要什么。嗯,以前听心莲大师讲一些江湖琐事,有时候也听的热血沸腾。行走江湖,除恶扬善。想象都激动。小客栈里鱼龙混杂,到处乱七八糟的江湖人士在这里招摇过市。
“这山上的普照寺这次估计凉了。”一位拿着佩刀中年男子阮大海在那里大声吆喝。
“佛门常年与世无争,朝廷怎么会对它下手呢?”旁边的一位中年男子的同伴李奎问道。
听着这两位人在说普照寺的事情,周围围了一大堆人。王一凡竖起耳朵听这些事情。
“这你就不清楚了吧,佛家是前朝的国教,本朝皇帝无论如何都会灭佛,等了十几年,总算等到了机会,这也是为了巩固政权。”阮大海说道。
“阮大海,你在这里乱议朝政,小心朝廷派人灭你九族。”李逵笑道。
“天高任鸟飞,朝廷可是逮不住我的,哈哈。”阮大海笑道。
朝廷据说派了一万大黎铁卫去剿灭普照寺,里面的僧侣估计大部分在劫难逃了。他们的谈话还在继续,可是王一凡已经心不在这里。心莲大师、千灯方丈、寺里的师兄师弟们。
王一凡账已结,就向山上跑去。
普照寺风雨飘摇,天下佛门此时皆在受难。嵩山少林寺、九华静安寺、普陀水月观、普照寺等佛门领头寺庙,此时朝廷皆派重兵来清绞,其他小寺庙也在朝廷的打压下苟延残喘。除了少林寺整寺投靠朝廷外,其他寺庙大部分皆被焚毁,除了还俗的僧人,大部分护寺僧侣皆被朝廷所灭杀。
王一凡跑了一天一夜,等到普照寺山下的时候,浑身已经不能动了,等爬到普照寺山门前,眼前一切,让王一凡伤心到想吐。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