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绝境》: 开局问题不大
第一章 开局问题不大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着。
床上的男子缓缓地睁开了眼,有些冷,窗户外的风夹杂着寒雨进了屋内。
他裹紧了衣服,脑袋昏昏沉沉,摇了摇头,眯着眼睛看着四周。
这是哪里?
身子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男子扶住了木床的一边,上等精木的质感让他不由一愣。
此刻,男子才缓过神来,认真的看着四周。
精致奢华的桌椅板凳,让久在海上飘荡的他有种莫名的陌生感。
整个房间空旷硕大,古香古色,但是里里外外却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缺少生气。
这里就是地狱么?
站了起来,走到窗外,阴沉的天让人无比的压抑,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种带着泥土芬芳的气息,已经好久没有闻到了。
“地狱里还有这种环境。”他摆弄着窗旁的盆栽,淡淡的花香混合着雨味,让常年在海上待着的人心旷神怡。
“啊,太子。”身后传来瓷器落地摔碎的声音,他回过头,一个年纪不大,穿着古代服装的少年面带惊喜的看着他。
“太子?”他皱了皱眉。
少年快步上前,关上了窗户,寒冷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阎王殿怎么怪怪的?和传说中不一样啊,孟婆怎么是男的?
男子没有搭理少年,身子有些乏,刚刚有点冷风吹着,还精神点,此时没了风,整个人又昏昏沉沉,只想在床上躺着。
他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少年见他往床边走,赶紧上前搀扶,一边扶着,一边道:“太子爷,您终于醒了。”
少年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将他小心翼翼的扶到了床边。
男子发现事有些蹊跷,自己的船被十几发导弹击中,就算是铜头铁骨也该化成铁水了,此时不是应该在阎王殿么?
一想到这,他不由得想起陈寒,这个从警校中将选中自己,让自己成为国际警察,卧底索马里八年,最后等到自己成为索马里所谓的海盗王之后,又一举将自己和手下全部歼灭的人。
八年来,自己舍身忘死,带着一帮无比信任自己,自己却无法信任的小弟,一步步走上了亚丁湾最强的位置。
结果,自己的引路人,世界上唯一信任的人,一条短信,就让自己八年的打拼,一帮无比信任自己的小弟,包括自己的性命,顷刻间,灰飞烟灭。
哎,也算是一种解脱。
恨他么?
倒也不怎么恨。
从最开始接到任务的兴奋,到八年后的麻木,每次杀人后,都不断的提醒自己是个警察。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已经分不清,只知道,自己选择的那一刻,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无间地狱。
死,应该是最好的解脱,对自己,对自己那帮小弟。
只是,对不起了,兄弟们。
他呆呆的坐着,愣愣的出神,许久才叹了口气。
“太子爷。”少年欲言又止,终于还是没有忍住,轻轻的叫了一声。
他回过神,看着眼前有些惶恐的少年,“你叫我什么?”
少年跪下来,泣不成声:“太子爷,不管外面怎么样,您在奴婢心中,始终是太子爷。”
他坐在床上,没有说话,看着泣不成声的少年,又看了看周围陌生的环境。
窗外沉闷的雷声过后,雨声越来越大。
“哎,头疼,下雨天睡觉的天,天大的事,睡醒了再说吧。”他想到做到,倒头就睡。
“什么玩意就太子,阎王殿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大雨停停下下,持续下了五天,他也在这五天内明白了,自己没有到阎王殿。
而是穿越了,十几发导弹直接把自己干到了这个世界。
不仅没死,反而重生在了这个朝代当朝太子身上,当然,这个太子现在应该算是个废太子了。
他穿越来的前一天,太子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和皇帝争执起来。
一向稳重的太子,也可以说是懦弱吧。
不过话说回来,从古至今,哪一朝的太子,在皇帝春秋鼎盛,帝国稳固的情况下不懦弱,估计下场应该很惨吧。
一直以来,他魂穿的这位太子爷,对自己老师,那位号称历经四朝,教了十二位准太子、六位太子、两个皇帝的老头的教导,一直记在心上。
这位大佬的教导总结起来,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宁可无功不可有过。
这些年,这位太子爷也是一直这样做的。
毕竟,本朝的太子太危险。
光从这位历经四朝就教过十二位准太子的大佬职业生涯上就能看出来,前几任皇帝竞争太子的时候有多惨烈。
这种竞争堪比他上一世看的动物世界。
海盗头子们的竞争都没这残酷。
就说当朝皇帝这一代的太子。
大皇子,皇帝的大儿子,身体从上到下,健健康康,现在三十岁出头,一顿能吃两斤牛肉,号称千杯不醉,人也很聪明,外貌英俊。
属于那种穿上儒服可作诗,披上战甲能冲锋的人物。
只可惜天生眼疾,不能为君。
皇帝最心疼最喜欢的也是这位大皇子,有一次喝多了说大皇子就算是造反,他都觉得是应当的。
大皇子不能为君,二皇子上,只可惜,二皇子和三皇子是一母同胞的孪生兄弟,从小争到大。
二皇子要当太子,三皇子不服,两个人斗了三年,从一字王斗到了二字王,最后双双被贬到交趾去做土皇帝了。
皇帝最烦的就是交趾来的奏章,交趾来的奏章不是二皇子骂三皇子又欺男霸女了,就是三皇子骂二皇子鱼肉百姓。
两位皇子一走,就轮到了四皇子,而四皇子是一个很佛系的人,从小多病,是唯一一个成年后还养在深宫中的皇子。
其母洛贵妃为了四皇子能够健康长大,自打四皇子降生就吃斋念佛,四皇子耳濡目染下也成了个虔诚的佛教徒。
二皇子三皇子一被贬,群臣商议立太子之事,都不等提名他,四皇子咔咔咔就把头发剪了,要不是随身太监以死相逼,当天晚上四皇子就去京师旁的安若寺出家了。
四皇子也不适合当太子,那就往下捋吧。
结果年纪仅十五岁的五皇子,也就是他魂穿的这位,莫名奇妙的当上了储君,成了本朝太子。
这一当就是五年,这五年里,这位太子是谨记老师教诲,每日回去都要翻一翻本朝史书,看一看当年自己那些叔叔爷爷辈的太子们是咋死的。
毕竟,以史为鉴,知不知兴替不知道,但是能活命啊。
所以不管大事小事,这位太子从来都是只从众不表态。
科举有舞弊,六皇子的舅舅当主考官,被三皇子的表哥揭发,皇帝老爹生气,他跟着跪着。
云南有祥瑞,八皇子的舅舅千里迢迢运到京师,龙颜大悦,他跟着祝贺。
秋天了,一帮人去打猎,年近五十的皇帝宝刀不老,反正不管怎么着吧,打猎数量全场第一,他也跟着恨不得喊六六六。
就这样的一个角色,让一些刚调回京师做京官的官员们,头一次上朝完全感觉不到太子的存在。
有一个升职调到京师的官意气风发,喝多了,酒席上说,朝堂上的石头都比太子有存在感。
周围的同僚们虽然一个个大惊失色,大骂他目无君上,但是心里却一个个都为他这句话点赞。
但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谁都不怎么在意的太子。
做出了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事。
他穿越来的前一天,这位早朝后主动去找自己的皇帝老爹,退去随从服侍宫女太监之后,不到一刻钟。
书房里就传来皇帝的怒骂和太子的怒吼,吼的什么,没人听清,毕竟太突然了。
接着,叮叮当当,各种瓷器打碎的声音传来,当值的太监级别不够,没有召唤不得入内,只能赶紧去叫总管太监。
总管太监又赶紧请了正在办公的尚书令,两人急急忙忙赶到时,太子头上有伤,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皇帝坐在御座上神情恍惚。
整个书房里的场面极其诡异。
悲催太子爷还在床上昏迷,皇帝当天下午就要发布诏书,要废太子。
为国家社稷操碎了心的尚书令一把年纪了苦苦相求,皇帝就是不听,不管谁说都不好使,就是要废太子。
剩下的几个皇子一个个吓的半死,当太子这事是好事,但是不能在这个时候当,根据本朝的经验来看,得等皇帝快不行了,那个时候当太子才是最安全的。
本朝皇帝是先皇驾崩前三年才当上的太子,而先皇只当了一年太子就转正了。
而那些一早就当太子的,一个个都在下面服侍先皇呢。
现在皇帝生龙活虎,一顿不吃三馒头誓不罢休的主,别说十年,就是二十年三十年估计都归不了天。
这个时候当太子,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六皇子一听要罢免太子,当场就吓昏过去,醒了之后直奔尚书令府,生拉硬拽,把文武百官和大大小小的五六个皇子联合起来。
如果不是最小的皇子还在吃奶,这位六皇子都得把他抱过去。
以尚书令为首,乌泱泱一群人跪在宫门外,恳请皇帝改主意。
谁知道,这一跪不要紧,紧跟着就下大雨,以尚书令为首的几位大佬都是上了年纪的,雨一淋,身子骨就受不了了。
一个下午,但凡胡子花白的全都昏倒了。
皇帝也缓过神来了,这帮子老家伙全是中流砥柱,少一个还好,要是都倒了,整个国家别说维持,估计第二天就完蛋了。
改了主意,只是罚太子禁足三月,就准备去安抚群臣了。
刚安抚好,这帮老头子们又各个抱头痛哭,跪倒一片,大骂自己不忠不义,逼宫皇帝,几个影帝哭着哭着就要撞墙,以死谢罪。
结果皇帝拉的慢了,御史台的一老头用力过猛,直接撞死了。
这下更乱了,虽说皇帝犯错在前,但是皇帝已经知错就改了,还好生安抚。
不仅安抚还夸自己不是逼宫,是忠君爱国,御史这一死不要紧,直接做实了皇帝残暴,逼死贤良的事实。
一帮老头你看我,我看你,没辙,还能咋办,接着哭吧,一个个哭的稀里哗啦,痛斥自己不忠不义,努力把御史死的锅往自己身上揽。
皇帝脸上虽然阴沉,但也不能当时发作,以后早着呢,当下只能继续安抚,宫殿守卫将众人围住,防止再有影帝寻死。
整个大殿乱哄哄成一团。
而那天在书房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除了皇帝和太子,无人知道。
在尘埃落地之后,所有人都刻意的忘记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事也成了本朝最大的辛秘之一。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躺在高床软枕上的太子梁俊带着秘密走了,新的梁俊带着对新世界的迷茫重生了。
第二章 咱们太子有点怪
禁足三个月,对于曾经常年在海上飘荡的王俊来说,问题不大。
当年和海军打游击,一艘破船上都能待半年,现在那么大的院子随便逛,对于梁俊来说根本不算事。
来到这的半个月里,梁俊啥事也没干,早上起来围着院子跑跑步,上午当解锁地图,探索一下自己的住处。
下午就钻进书房中,看看书,了解了解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和原来的世界在隋朝之前基本一致,只是在这个世界没有隋朝,南北朝之后历史走向就变了。
老一套的群雄逐鹿,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打了前前后后十几年,分久必合,本朝就成立了,太祖定国号为炎,本朝就叫大炎朝。
大炎朝和原来的世界对应的时间应该是唐朝,整体社会风气、朝廷体制和唐朝也差不多。
趴在书房里研究史料的梁俊看到这,心里一乐,寻思不会是这位建国的太祖也是穿越来的吧,定了个很有穿越者隐喻的朝代名字。
想到这又赶紧翻了翻前朝史料,王莽那位老哥建立的新朝和原本历史上记载的差不多。
自然是差不多,详细的历史梁俊也不清楚,但是对历史上的人物却如数家珍。
毕竟,当海盗那么多年,打劫这种技术活刚入行的时候还经常干,后来混的不错,梁俊打算内部改革,与时俱进,和国际上几个有名的走私集团达成协议。
这几个走私集团一般都是走私毒品、军火、文物。
梁俊根红苗正,痛恨毒品,平生最敬佩的人物就是林则徐,自然不会碰这种东西。
军火又太害人,梁俊在亚丁湾待那么多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扛着枪的娃娃兵,他对战争无比的痛恨,虽然自己不碰军火买卖,对整个世界的格局也无济于事,但是梁俊也有自己的原则。
最后选择帮着走私文物古玩,一来利润大,二来风险小,三来就是明里暗里可以帮助上线陈寒提供一些当年祖国被抢走的文物的下落。
于是有事的时候打劫商船,没事的时候走私文物,时间一长,耳濡目染下,梁俊倒是自学成才成了半吊子文物鉴别专家。
每一个文物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每一段历史里面都有一个灵魂人物。
虽说忙时打劫,闲时走私,看起来生活挺丰满,但是没在海上待过的人永远不知道海上的生活有多无聊。
怎么打发时间呢,干一行爱一行白。
于是每次运一批文物,梁俊就买一批关于文物历史的书籍。
几年下来,亚丁湾里同行就开玩笑,别的海盗头子的藏宝箱里放的是金银珠宝,梁俊的藏宝箱里藏的全是书,还有网络小说。
自打一次给梁俊带书的老哥在一堆历史书中夹带了一本英文版国产网络小说后,梁俊就看疯了。
看疯了的梁俊开始大量的收集国产小说,然后成宿成宿的不睡觉,抱着一本大部头不吃不喝。
劫也懒得打了,文物走私也不上心了,无聊的船员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跟着梁俊看了几本。
这一看不要紧,整个亚丁湾的海盗都疯了。
英文版国产网络小说一时间取代了钻石,成为了亚丁湾海盗之间最硬的通货。
甚至有小弟找梁俊,一本正经的说不干海盗了,要偷渡去华夏,梁俊一阵纳闷,这么有钱途的职业不干,自己手下人觉悟都那么高了的么?
问他干嘛去,这小弟严肃又虔诚的说,拜师学艺,修仙问道。
要不是旁边人拉的快,梁俊抄起一旁的ak就把这小弟给突突了。
所以,一穿越过来,梁俊了解环境后,迅速的就适应了,天天在生死之间跳舞的人,死了一次之后,还有什么好怕的么?
虽然目前来看,自己身处的环境很危险,毕竟,自古以来,能熬成皇帝的太子没几个,那些没熬成的基本上下场都很惨。
这种高危职业对别人可能算是大事,但是对梁俊来说,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大海都习惯了,这点危险,还算不上什么。
毕竟,顶多也就是砍个头,砍头带来的压力还能有眼睁睁看着十几枚导弹砸过来,手足无策只能等死的压力大?
得过且过吧,奔波那么多年,就当老天强行让自己退休了。
梁俊将手上第二十二个木雕小人放在桌子上,叹了口气,这些小人栩栩如生,别着枪扛着炮,这是上一世梁俊最忠心的手下。
本来想带着他们脱离海盗的身份,结果全部连累着兄弟们跟着一同化成了铁水。
自己穿越了,他们呢?他们有没有这种机遇?
“希望你能穿越到仙侠世界,真真正正的修一次仙。”梁俊擦了擦其中一个小人的脑袋,这是那个要修仙的小弟,做事一根筋,思想单纯,自己一口饭救了他,这小子就赖上了自己,每次打劫冲在第一不说,两次为梁俊挡子弹都没死,也是个福大命大的主。
梁俊正缅怀过去呢,外面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殿下,刘公公回来了。”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见到的人,一个叫做德喜的小太监。
刘公公是谁,梁俊不知道,他完全没有继承魂穿这位的记忆,好在脑袋上受伤了,熟读网文,各种套路了然于胸的梁俊决定向各位穿越者大佬学习,装也不装,直接给太医甩了个失忆梗。
太医行走江湖多年,头一次见病人自己给自己下结论的,当时就有点蒙。
不过太子身子一切正常,生龙活虎的,就是诊断那会,旁边摆着的一碟点心就下肚了。
完全没有任何不适的样子,让太医总感觉诊断了一个假太子。
但是梁俊身上的胎记,头上的伤口,甚至连说话的语调都没变,怎么得都不可能被调包了。
皇帝那边着急等结果,太子除了一问三不知外,其他都正常,无奈,老太医只能回去如实报告,太子一切正常,就是伤了脑子,失去了一些记忆。
潜台词就是说,圣上,您儿子身体正常,就是可能傻了。
本以为皇帝会雷霆大怒,大骂自己庸医,砍头?不存在的,本朝尊医重道,太子是高危,太医可以说是零风险职业。
谁知道皇帝一听,整个人安静的吓人,半响只说这事不准给任何人说,就挥挥手让自己出去。
出了宫殿的太医转不过来弯,总感觉废太子事件之后,皇帝和太子都怪怪的,不仅这两位大佬有点怪,那天淋雨之后各个风寒入体,卧病在床的百官们也有点不对劲。
哪不对劲了?
太医皱着脸嘴上嘀咕着。
管他那,没病就好,爱咋咋,找刘公公下棋去。
到刘公公府中,仆从告知说,自家总管不在,出门好几天了,不知道干嘛去了,也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太医只得败兴而归,嘴里又嘀咕不对劲的事。
刘公公本名刘胜,太子府的总管太监,是当年服侍皇帝的老人,深得当朝皇帝的信任,被安排在太子府中,是个人都知道什么意思。
本以为刘公公会和太子水火不容,谁知道两人这五年相处下来,不知情的还以为刘胜是太子的心腹。
小太监德喜自太医走后,当天下午就被叫去面圣了,吓得他整个人走路都打颤,好在皇帝没有想象中把太子失忆的锅让自己背,反而是详细的问了太子醒来之后的情形。
德喜原来姓张,后来认了刘胜当干爹,就改了名叫刘德喜,年纪不大,但是人机灵,心眼不坏,有眼力劲。
皇帝问啥说啥,刚开始还挺害怕,但是说了几句话,放开了胆子,说的皇帝连连点头。
虽说揣摩圣意是大忌,但是生死关头谁在乎这个,德喜虽然不知道那天皇帝和太子两位大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听皇帝的语气和意思,德喜还是明白的,陛下这是让我监视太子,还是寸步不离的那种。
德喜本来就是梁俊的贴身侍从,这种事对他来说是分内之事,如今皇帝老子有了差事,德喜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欢欢喜喜的应了。
他干爹监视梁俊那是为主上尽忠,毕竟刘胜的主子是皇帝。
而德喜的主子是太子,虽然皇帝是太子的爹,但是这种事说起来还是卖主求荣,没办法,神仙打架。
德喜领了吩咐,回到了太子府,问了当值的守卫太子爷在哪。
这一问,侍卫说太子爷一直都在书房中,谁也不让进,一下午都送进去三只鸡,两瓶酒,两斤牛肉了。
刚说完,就见一个小宫女提着食盒走过来,见了德喜行了礼,德喜问道:“安宁,这是送哪里去?”
安宁年纪和德喜差不多大,十五六岁,平日关系也挺好,侍卫见了,告罪退下来了。
“德喜哥,咱家殿下,感觉有点。”安宁打记事起,就安排当梁俊的侍女,梁俊大他五岁,一直没把他俩当下人看,因此这二人私下里对梁俊并不是很畏惧。
德喜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咱们太子,这里受伤了,记不得事了。”
安宁眼睛本来就大,一听这事,眼睛瞪得更大,满脸的不可思议:“我说呢。”
小丫头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德喜心里装着事,小丫头担心太子安危,叽叽喳喳问来问去,惹的德喜心烦,好说歹说把她撵走了。
德喜思来想去,只能去找太子,谁知道太子除了见食物和水,谁都不见。
没办法,德喜只能在门口伺候,一连在门口站了三天,就听见太子在书房中一会哈哈大笑,一会又破口大骂,言语之粗鄙,德喜平生未曾所闻。
太子,不会变成了个傻子吧。
就在忠心耿耿的德喜为主担忧的时候,太子府总管刘胜回来了。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