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武侠南宋梦》免费试读_立刀刘
第1章 梦回南宋
眼前豁然开朗,赵彤置身一片古雕栏壁顶长廊,上衣穿件小小的曲裾衣裳,摸头顶,盘束一起,眼前正有一条长径通路伸向另一处房间。
“郎君,郎君。”
听是女声,却不敢大声说话,声音渐近,赵彤慌忙向前跑去,穿过亭子,越过花园,进入一处堆满锅碗瓢盆的厨房住所,他急忙躲在角落处。
厨房里有几个男女正在忙碌,听到招呼,忙说在这,在这。
一个俾女打扮姑娘跑进厨房,见到躲在角落的赵彤,手指他的鼻子:“郎君,这回你跑不掉了吧。”
赵彤奇怪,郎君,什么时候他娶媳妇,看眼前女子娥眉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樱桃小嘴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当媳妇也不是不可。
待他要站起身,不知从哪里伸出一只手,提溜住他耳朵,赵彤痛得哇呀叫喊,用力挣脱,曾经的武功卓绝没了,浑身上下一点气力也没有。
此刻才觉察,个头变小,变矮,两只小脚丫子站于地上,原来是一个屁大小孩。
娥眉含春女子忙呼叫,“夫人,这孩子调皮,刚学的菜谱,没记几句,就趁机溜走,实在找不到,谁知会又溜回来。”
赵彤抬头看,见是一个四十多岁女人,脸色慈祥,正端看他。
这是谁啊!看起来令他倍感亲切,跟母亲一样,左手牵一女童。
“孩子,别怪娘狠心,咱赵家就靠手艺吃饭,以后德悦庄都指望你!”
说完,向俾女挥手:“翠竹,作为乳娘,从小吃你奶长大,汝得教好。赶紧让郎君把菜谱背会,一会儿老爷会考他!”
听到那慈善女人说让他背菜谱,赵彤不明白,背菜谱,太简单,从小他就倒背如流,滚瓜烂熟,这能难住他。
见翠竹上前拉手,赵彤一扒拉,气宇轩昂迈步走出厨房,看得所有人瞪大眼珠称奇,以前听说让背菜谱,马上一脸叽歪像,今天怎么了?
大家正走神,忽听到外边有人喊:老爷回府,匆忙起来。
所有人赶紧低下头,摘菜的摘菜,切肉的切肉,大白头、小白头、黄芽、芥、生菜、波棱、莴苣样样都有,姜、葱、大蒜、小蒜也不差,梢瓜、黄瓜、冬瓜、葫芦、瓠、芋、牛蒡、萝卜、甘露子、茭白、蕨、芹、菌一个也不缺。羊、猪为主,免、野鸭肉、鹑、鸠、鸽、螃蟹、蛤蜊次之,必须齐备。
翠竹脸上惊慌,迎面见中年胡髯男人走进,已来不及躲避,急忙躬身下拜,与其他几个俾女齐呼:老爷回来!
见中年男子上衣青锦布衫,下裤褐色小提花绸缎,衣着考究,质地光鲜。
赵彤不理,转身要走,被男子厉声叫住,“是不是今天又忘记背菜谱,来人,给我打三板!!”
听得俾女齐呼不要,只有赵彤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打,凭你穿得高贵,装蛋吗?
赵彤要申辩,“凭什么打汝,也没做错事,背菜谱,都会,简单。”
说完,赵彤把曾学过的家常菜,从头到尾,说出一百多道,听得跪地俾女及中年男人吃惊不已。
“好样的,给咱周……不,是赵家争脸,也不妄官家赐我所姓,大家快起身,厨房菜准备如何?”
听到说菜,已经有瘦脸小厮应话,老爷,一切准备妥当,十道大菜,八道小菜。
说话间,里屋走出那个慈祥妇人,中年男迎身上前:“娘子,今天贵客盈门,岳相公朋友彭官人来府上,赶紧换新装,以示尊重。”
所有人开始忙碌,把赵彤撇到旁边,目光瞟向乳娘翠竹,刚才匆忙追逐,裹露亵衣,跪拜下,春光乍泄。
赵彤呵呵直乐,扑倒翠竹,禁不住小手伸去触,府上规矩,虽叫乳娘,实际郎君事都管,包括教女人的事,实际她是郎君的启蒙娘子。摸的翠竹脸红,只得回应到:“郎君不碰,回屋再说。”
那慈祥妇人在里屋叫住翠竹,“赶紧给郎君换身新衣,有小娘子来,今日见面,或许攀亲。”
听得赵彤迷迷糊糊,还有小娘子,翠竹是大娘子吗?不过,心里仿佛清醒,那个岳相公难道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吗?
终于醒悟,眼前自己置身于宋朝。穿越?还是做梦?
所以能熟背那一百多道菜谱,因为,赵彤前世是一个民国厨子,东洋鬼子攻打西南,正逃亡在去往重庆途中,脖子挂一行囊,是家传灶具,从武县出发,一路狂奔,肚子到是不饿,跟随一群逃难、命运一体的老弱病残身后,只是额头大汗淋漓,喘息不断。
他当时是二十四五,不是穿越的小屁孩,此刻纵然身健体强,连续四五天仅喝点水,也禁受不住头顶烈日。
“太热了,要是有什么凉块东西就好了。”
“不能喝水。”望着不远外滚淌河水,有人念叨,“河里被日本人下了药。”
奔跑的人群,见一个黑脸男娃正扶一个七旬老人停靠在路边,大口喘气,实在跑不动,额头暴晒,淌流血水,已经干裂,谁敢多歇,头顶不时掠过日本飞机会要人命。
赵彤不慌不张,从背包取出一口小锅和旧铜水壶,走到河堤岸,用壶舀起水,倒进锅内。
气喘吁吁男女老弱看他做完这一切,有些奇怪,难道他要烧水,那也不能把药味去除,依然有毒。
只见赵彤盘腿而坐,伸直手腕团如圆形,气运丹田,一股轻风瑟瑟在他身侧拂起,别人并未注意,到是那个黑脸娃,面露惊诧。
锅中水在一股莫名气体作用下,开始沸腾,人群惊呼热力从哪里来的,却见水的外圈开始逐渐平淡,然后,赵彤从怀里取出一只锦囊,从外圈水面均撒一层,水的外延露点点白花茬子,片刻茬子凝结成固状。
冰?
所有人震撼,不由自主发出惊叹。
有人好奇走上前,见赵彤把整块冰托起,冰块最底下,沉淀一些浊物,被他用菜刀除掉,整块冰击碎成小块,他取上一块含在嘴中,瞬间额头汗珠蒸发。
“凉快,太舒服了!”
黑脸头发零乱的男娃,松开手中七龄老人,走到他面前,巴望瞅那冰块半天,也想要,只是不知如何张口,犹豫间终于说话。
“大哥,也让我家老爷子吃一块,他快要不行……”
一路逃跑,不知饿殍多少,即算未被流弹击中,能活到重庆,也算祖上烧香,难得见到长途奔跑,还能对爷爷关切。
赵彤撇一眼那老者,向男娃点头,从行囊又拿出一只碗,放满冰块,递给男娃。
见他迅速端碗奔至爷爷面前,把冰块慢慢放到老人奄奄一息的嘴里,嘴唇干裂终见血色,自己也含上一块,觉得爽气冰块隐约一股淡淡菜肴香味,心里疑惑不解,把碗送还赵彤,朝他点头,以示感激。
吃完这顿,所有人准备起身,趁天晚前,继续多走数里,此刻,一架东洋鬼子飞机轰鸣而来。
如炸雷声响,划过阴沉天际,所有人耳膜震破,看它越过人群向远处而去,蓦然中途调头俯冲而落。
“快跑……”
人群有经验人喊叫,所有人被声音震慑,脚下加紧步伐,赵彤一马当先,不愧年轻,脚底丝毫不停。
一颗炸弹,落到离他不远近处,火光划过,他脊背突觉阵痛,视线模糊不清。
隐约听到耳边众人嘶喊,高低男女声,求救声,呼疼痛,睁眼看清一切,已经血肉成河,尸横遍地。
路途认识的人,转瞬间阴阳两界,迸到额头血迹尚未及抹干,望着亲人死去,不少人已经无泪可流。
赵彤忍受躯体剧烈撕痛,背后划伤依旧不妨碍站立,从怀里掏出一把飞刀,冲鬼子飞机方向全力扔去。
小刀不大,但在阴郁夜空,划过一道强光,片刻消失在所有目睹这一切人群视野,大家惊呼,功力深厚。
远处那架鬼子飞机,突然如被蜇住,九十度向下弯腰,屁股冒起浓烟,几分钟远处坠落,炸毁。
这是什么武功,如此了得,人群已被这壮举惊诧,国人有这功力,东洋鬼子早被打回姥姥家。
随着轰隆隆震响,两侧密林钻出数辆铁盖大车,数百国民制服军人,着装整齐走出,车上架的三五挺高射炮,原来,飞机是被他们打下。
人群注视这群威武之师从眼前走过,有人已经传言,这是护卫重庆,国民党王牌炮营,为首孙营长,也是四川武县人。
赵彤惊诧,能遇到老乡,到是有缘。
眼望军列远去,人群里走出那个黑脸男娃,嗓音哽咽,手捧那只汤碗,站在赵彤面前,磕头跪拜。
“大哥,你功力深厚,爷爷被鬼子炸死,以后,让我随你吧。”
赵彤艰难起身,并不应承,,准备继续前进,男娃从包里掏出几个馒头放在赵彤手里,毅然转身离去。
如此大方,足够两日口粮,赵彤一路见男娃也舍不得吃,如今收受人家恩惠,怎能如此接受,追上男娃要把粮食退回。
男娃已经不乐意,两人推搡,开始用力,感觉彼此手腕劲力,赵彤不由谨慎,不再推却。
“我叫郭匣子,以前跟师父学过二年,飞檐走壁不行,对付几个持枪鬼子不在话下,家在东北,如不嫌弃,兵荒马乱,结为兄弟,一起逃难,也算不枉一场。”
听得话意斟酌,并非孟浪,到令赵彤不好再说。
两人头顶天脚踏地,面对刚才那片残骸,共同行兄弟拜礼,赵彤25为兄,郭匣子23为弟。
“我师父以前在武当,算有一号,虽未得真传,也有些招式心法收获。”
第2章 军厨
赵彤并没师父,目光沉思片刻,从行囊里拿出一本菜谱,它就是我的师父。
此话一说,郭匣子哑然,那只飞刀穿越云霄,细听嘶鸣,如非真气,哪有如此劲力,见赵彤言辞切切,又非诳语,内心疑惑。
赵彤告诉他,“他的家传不是武功,是炒菜,十八道大菜。”
啊,听得郭匣子翻白眼,哪里听说厨师能如此娴熟运用刀法,何况曾见赵彤走路电掣风驰,仅此潜质,绝非一两日功底。
赵彤大笑,天下所谓武功其实就是一种悟性,学会炒菜,他与人争执,从未吃过亏!
郭匣子听他口气诚恳确凿,或许某种隐藏身法,以炒菜变招式,内力蕴含其中?
别开玩笑,你是想当大侠上瘾,其实,世间本无真正称之武功的东西,你见过哪个大侠客,穿梭与枪林弹雨,早成筛子。
面对河山破败,百姓流离失所,说武功,还不够助长东洋鬼子的笑话!
看天色已晚,大家准备休息,郭匣子要耍几招武当剑法。
拿根树枝,上下腾挪,虚虚实实,脚蹬八卦,如行云流水,看得人眼花缭乱。
赵彤却不语,面色冷淡,待郭匣子停手,周围掌声雷动。
真不会什么剑法,要是杀人招式到有,花拳绣腿,他不会。
杀人?
所有人倒吸凉气,那是什么招式,难不成还能闯过郭匣子的迷阵?
赵彤轻轻一笑,给大家炒一道大菜,回锅肉。
听到此话,众人以为玩笑,却见他撸起袖子,开始切菜,拨葱,洗菜,切菜,炒菜,无不如大厨一般,只是扭转回身间,增加不少闲庭信步,漏洞百出。
郭匣子旁观倒吸冷汗,这似乱非乱,错漏百出的招数,果然是厨房手艺,步履或轻或缓,章法有度,只是表象,糅合期间的某种内力真气弥补空缺,形成一种既是暗井又似无招的巧妙奇招。
没想到,将进城内,又来一顿飞机炸弹,众人慌忙进城躲避,赵彤却在犹豫。
这个诺大城市,如此轮番轰炸,即算有暂避之所,在那在左右狭窄空间,迟早断送性命,决定另寻他去。
郭匣子也未犹豫,相跟一起朝南向走去,不知觉又走出数里,再未见到飞机,见前方村庄,房屋多数无人,三人寻僻静室安歇。
夜晚弱灯下,赵彤拿出一本书,端在手中,这是家传古书。
书中说,元《烹记》记载:西城之国,党项烹之利女子容颜,男子增力。
五岁开始与父母练习做菜,不直觉身体矫健有力,察言观色与人不同,你称之武学,我赵家则认为只是技艺。
随菜味醇厚,技艺则强劲,讲究天性资质,悟性卓绝,并不只是单纯勤学苦练。
至今疑惑,自己与这个几百年前的民族有何关系?
从怀里淘出一只深藏玉翎,郭匣子见玉器花纹精致,洁白无瑕,似羊脂玉,正反却无文字记载,不知何用?
赵彤亦说:想知道,它到底为何物,是凶是福,或许只有揭露期间谜底,才会知晓。
“仁兄,为何不去西夏走一遭,寻踪追迹,或有收获?“
“如今兵荒马乱,曾听人说,目前仍有遗迹存在不过一古陵,亦被政府监管,不能近身,去了也是无用。”
郭匣子说要再看下玉翎,赵彤自然对他信任,双手奉上。
见他左右摆弄,似有所思,最后郭匣子抬头对他说。
“这玉器是假的,不是真玉,你是否上当,被人调换而不知?”
啊,此话一说,赵彤惊诧,听他继续说。
“古西夏人虽称之党项,实则乃古羌族之一源,迁居北方而居。而羌族信奉一种石,并非玉器,近代称之石英,实则这是一块石头,又称白石。”
赵彤“啊”的一声,“你怎会知晓如此多的事由?”
郭匣子不由叹息,泪水禁不住流水一般,“一切皆由爷爷,他是东北某大学历史教授,从小听他讲奇闻秩事。
最近去考证武当张真人在东北遗迹,才发现涉及到西夏史,那西夏国史上可了不得,当年六次抵御号称‘成吉思汗’的蒙古部落,至今无人考证,那个弱小游牧族如何战胜驰骋欧洲列国的蒙古强国,挡住几十万铁骑箭弩的扫荡。”
听到成吉思汗,赵彤皱眉紧锁,两人坐在炕头,年轻人被压抑许久,话语打开,自是如滔滔江水。
郭匣子本名荣,喜欢没事瞎说几句。父母在东北一战被杀,与爷爷逃到北京,又转到上海,再去南京,最后一路奔往重庆。没想到,在自己家里,如丧家犬被赶得狼狈不堪。
爷爷是读书人,一路给人说评书秩事,加上学校留下的补助,一路还未受多少饥饿,谁能想,眼看到地方,他终还是没逃脱最后宿命。
赵彤并没什么可说,陕西灾荒,与父母逃到武县,开一家酒馆,没想到东洋鬼子来后,再无宁日,偌大县城,人跑得所剩无几。闻听重庆大都市能够安生,举家迁来此处,没想到中途父母亲亦被流弹击中。
说到东洋鬼子,自是一晚痛恨,有机会一定杀之而后快。
第二天,两人寻街去找出路,虽村庄惨淡,多少有几处人家,听说他会做饭,有殷实之家,答应给少量工钱,外加包吃住留下。
到是郭匣子没什么去处,舞剑也没人看,说评书,眼看这街道人烟稀少,打消念头,准备往回返,耳听前方一辆军车轰轰驶来,见是几日前遇到的孙营长部下。
军车停下,数人下车解手,听到其中两兵在言语:那架BR20N飞机如此轻易被打下,咱们算幸运,全国打下的东洋飞机不到十架,这荣耀被孙营抓住,就等他升团副,我们一起沾光。
另一兵人又说:那架BR20N是意大利飞机,技术先进,没想到刚进重庆,被打下一架,算是下马威。
有兵又接到:东洋人是对自己挺狠,坠机后,驾驶员没死,他竟然用刀在胸口捅一下。
又有说:只谣传东洋人喜欢切腹,今天见识,切胸,哈哈……
晌午时刻,赵彤送来食物,说东家用人苛刻,让郭匣子先休息几晶,他必须马上回去。
郭匣子说,听爷爷讲,江湖人所说的武当真人,原是西夏人,后投至元朝,做个小官不久辞职隐退,专心武学,创出以体健养气的武当招式与心法。
自此天下武林才在金宋时代得以发扬光大,所谓武林天下,自此方有雏形。
当年蒙古部落五次攻击西夏未果,皆因西夏人武学强势,自小习武,创出不少拳法与招式,只是没有文字记载,但数量惊人,博广杂今,实是国人武学真气发源地,即算那少林等派,谣传亦受到西夏武学影响,创出十八罗汉拳。
后来,西夏国内部混乱及与金宋等国关系恶劣,人单力薄,最终失败,惨遭屠城。不过,战势之惨烈,是铁木真毕生最大恶战,他亦因此丧命于那片沙漠之中。
谈话之间,外边又是轰炸之声不断,估计又是重庆市方向,遭到东洋鬼子飞机轰炸。
郭匣子说与其在这个是非之地,还不如回陕西,至少爆炸没这么多。
两人分手,郭匣子只在屋里休息。
见天色渐晚,门外有脚步走近,郭匣子急忙手抓一根木棍,门前警惕,待来人闯入,举起木棍要打,才隐约看清人影熟悉。
赵彤?
“你怎么回来这么早,东家不是让你晚回吗?”
赵彤吐口吐沫,“逃难,不呆了。”
原来,那个东家听到又一阵阵轰雷,赶紧让全家收拾,举家半夜要去北方,不在这住了。
怎么办,三个人没有赚钱的,每天吃饭到哪里弄去。赵彤与郭匣子到还能支撑几天,赵彤不由要哭出声。
“咱们半夜跑到东洋鬼子窝,给他们也弄几响,让他们也不得安生。”
郭匣子吐吐舌头,开玩笑可以,这帮东洋鬼子,手中家伙都不是吃素,搞突然袭击,可以杀伤几人,稍微耽搁,怕是回来的命就没了,何况还有一个母亲让你伺候。
赵彤当然明白郭匣子的意思,从包里拿出皮夹,里面装数把小刀,放到怀里,临走留下话。
“你只管呆着,一会儿就回来。”
郭匣子有点蒙,真要去杀东洋鬼子,人家都是阵地戒严,到处是探照灯,没等你靠近,机枪扫射,怕还没杀掉一个鬼子,命就呜呼。
不过三五时辰,见赵彤坦然回来。
“完事吗?你那小刀是从哪里学的?”
“炒菜学到。”
什么?厨房?
武功还能在厨房练成,这简单太笑话,当年他郭匣子如不是借爷爷之名,才得以拜一位在东北隐退的武当师父,他练习如今这种地步,也花去三五年,心中疑问,脱口而出。
“厨房怎么练?”
“剥蒜,扔菜叶,撇冬瓜,皆可以练习啊!”
听得赵彤把那刀光剑影的江湖武功,说得如儿戏一般,郭匣子已经不由得苦笑,这不等于间接说他笨蛋一个吗?
赵彤见他笑,又给他解释,“你看那蒜剥掉,皮儿该如何处理,就要扔到一处,不能扔得到处都是,好的厨师必须保持厨房洁净,别人看到,才会觉得你的菜好吃。”
皮儿?扔皮儿?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