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2010》——江河邈远

时间:2019-01-20 15:16:58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江河邈远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重生(已修改)

公元2018年初,帝都。

空气仿如凝固了一般,从门外大婶富态的身上,陈江河感受到了窒息般的压迫气势,

“陈江河,今天是最后期限了,你还不收拾东西!”

“赵婶,您在宽限我几天,我保证,等我找到了房子,我马上搬走。”陈江河低着头,挡在门口。

“你个小年轻脸皮怎么这么厚,我当初就不该让你租房。这是最后一天,你要是还不搬走,我就把你的东西扔到街上去,明白了没有?”

“求您宽限两天让我找到房子好不好,就两天。”

“这又不是我的决定,我也没办法改时间啊,这都是上面的意思。”赵婶不耐烦地说道。

年初的一场大火带走了十几个年轻的生命,所以官府下令严控京城租房市场,排查安全隐患,清理那啥人口。

“赵婶,您就高抬贵手,宽限一天吧。”陈江河还试图做最后的努力。

“租不到房子就去住酒店啊,老娘最烦你们这些外地穷逼,叽叽歪歪个没完。最后一次通知你,你只有一天时间,不然就去垃圾箱捡你的东西吧。”

赵婶说完就趾高气昂的转身离开了,身上的肥肉一颤一颤,整栋楼好像都震动起来了。

“嘭”,等赵婶走下楼梯,陈江河一拳打在墙壁上,右拳上的疼痛传到大脑,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凉气。

“真他妈的疼”揉了揉右手,关上门,陈江河躺倒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上的裂缝,默默地发呆。

寄人篱下的感觉真不好,一遇到政策变动就变成了丧家之犬。

自己的工资虽然不低,但是京城的房价更是高得离谱,凭借自己的工资,要工作半辈子才买得起京城的房子。

到京城追梦这几年,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当初的豪言壮语现在都显得十分可笑。

有诗为证:

金也无,银也无,六个长辈为俺凑首付。

少时灾荒壮时饥,老来形单无人顾。

高楼如林车如雨,反教白头骨髓枯。

饮血不过一人死,房税已教满门输。

不闻才子忧社稷,但闻佳人搔首凑首付。

不闻能人干实业,但闻贤士屯房待价沽。

小民十月攒三万,每逢暴涨全作土。

人贱工廉不得意,百姓一生为房苦。

买房还贷三十年,从此鞭打驴骡不停步。

白发一死更待谁?新鬼烦冤旧鬼哭。

………………………………………………

在床上躺了一会儿,陈江河起床从床下拉出行李箱和几个用胶带层层封装的大纸箱,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暂时搬到酒店过渡。

衣服,被褥,鞋,书,笔记本电脑,台灯,插座,杯子,背包,各种各样的小东西,

打开杂物箱,把没有的东西清除,扔进垃圾桶。

陈江河突然发现一只黑色的手套,然后他马上翻找这个杂物箱,终于把两只手套都翻出来了。

这是陈江河的前女友秦霜给他织的手套,送他的圣诞节礼物,现在皱皱巴巴地缩成两团,上面镶嵌了灰扑扑的毛球。

睹物思人,陈江河回忆起了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她分手时的冷漠和决绝。

陈江河把手套扔进垃圾桶,又开始收拾其他杂物。

情侣外套,扔掉!

情侣水杯,扔掉!

一切让他勾起回忆的东西,全都扔掉!

陈江河又从杂物箱里拿出了几张试卷,准备扔掉。

等等,这是自己高考那年的试题和答案。

陈江河是西川人,在县一中读了三年书,参加了西川省2010年高考。前世陈江河在高考前的水准是稳稳超过一本线,但是由于自己埋头学习,精神压力大,不懂锻炼身体,在高考前得了重感冒,拖着感冒的身体参加高考,最终的分数远远低于平时水准。

他对高考失利耿耿于怀,曾经买下全科的答案一道题一道题的对答案,但是八年时间过去了,记忆都变得模糊,已经记不清具体题目。

陈江河打开试卷,放到书桌上,再一次仔细的看完试卷上每一道题,心里极度后悔当初高考时的失误。

他又站起身体,从冰箱里拿出几瓶廉价啤酒,打开瓶塞,举起头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完。闷完一瓶啤酒,陈江河又打开手机播放音乐。

“我站在天子脚下,被踩得喘不过气,走在前门大街,跟人潮总会分歧”

“或许我根本不属于这里,早就该离去,谁能给我致命的一击,请用力到彻底!”

“这里是梦想的中心,但梦想都遥不可及,这里是圆梦的圣地,但却总是扑朔迷离”

摇头晃脑,陈江河也跟着用嘶哑的声音吼道,

“这里是梦想的中心,但梦想都遥不可及,这里是圆梦的圣地,但却总是扑朔迷离”

“或许我根本不属于这里,早就该离去,谁能给我致命的一击,请用力到彻底!”

随着书桌上的啤酒一杯杯喝光,陈江河意识渐渐模糊。

爸,妈,我想你们,我很想你们。

。。。。。。。。。。

似乎睡了一个很久没睡过的好觉。

陈江河的意识一下清晰起来,想要翻身起床,但是自己却动不了。

鬼压床?

不对,我怎么像趴在桌子上。

睁眼!睁眼!眼睛为什么睁不开?

有声音了。

很嘈杂,讲话的声音,桌椅碰撞的声音,沙沙写字的声音。

一声开门声后,周围一下子安静了,像排练好的一样。

一个中年男声传进了陈江河的耳朵。

“同学们,上课!大家打开试卷”

“哗哗”周围一片翻纸的声音。

“啪”右边有人用手拍了一下陈江河的肩膀,“别睡了,上课了。”

陈江河像突然打通了被点的穴位,霍然坐了起来。

眼前是陌生又熟悉的教室,讲台上站着的男人,自己的高中班主任兼物理老师胡敏。

刚才拍自己的人,自己的同桌张龙。

这是自己曾经的高三课堂?

陈江河突然注意到,前面黑板的左上角,赫然写着几个字,小一点的字是:“距离高考还有”,大字是“100天!!!”

陈江河魂不守舍地坐着,眼前是他随意翻开的物理书,一直坐到中午放学。

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陈江河一个人。他拿起一个女同学随手放在桌子上的小镜子,镜子里确实是自己,只是年轻了许多。

身体触感和思维链条无比清晰,陈江河已经可以确定自己不是在梦中。如果不是在梦中,那眼前的一切只能有一种解释,灵魂回到了2010年,自己的高三时代,距离高考还有100天。

陈江河心里一团乱麻,双目无神地望向窗外的天空。

忽然刮来一阵风,扯下树上枯萎的叶子,卷着它向远方飘落。

还是先去食堂吃午饭吧。

陈江河的父亲陈山是卧龙县第二中学的高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的家也在二中,陈江河自己却在卧龙县第一中学读高中。

因为高中教育的马太效应,卧龙县属于北充市,北充市第一中学收纳了全市下各属县区的中考尖子生,而卧龙县一中则吸收了剩下所有不能去市区上学的尖子生,卧龙县二中只有吃一中剩下的残羹冷炙,高考超过一本线的考生都很少,由县一中包揽了全县文理科前五十。

所以陈江河到一中来读高中,而一中和二中相隔较远,父母的工作脱不开身,于是陈江河一个人租了一中里的出租屋,周末才回家吃饭。

吃完午饭,回到老旧的出租屋,躺在硬硬的单人床上,看着周围墙上自己贴上去的明星海报,努力整理脑海中错综复杂,光怪陆离的记忆。

陈江河已经试验了几次,他发现自己的记忆是重生前的记忆和17岁记忆的混合,也就是说,他现在回忆的昨天,一会是他连夜加班开发软件的2018的记忆,一会是2010年自己在出租屋复习的记忆。

他现在能记起自己编写的代码,也能记起昨天老师都领着复习了什么知识。

前世的高考崩盘,使自己在初入社会的时候吃了许多亏,不得不拼命工作,竭尽全力去挣钱。

抬手看着自己因缺乏锻炼而显得瘦弱,因缺乏阳光照射而显得苍白的手臂,想着高考后欲言又止的父亲,祥林嫂一样唠叨自己应该来一中照顾自己的眼眶通红的母亲,泪水模糊了双眼,自己这辈子一定要出人头地,要光宗耀祖,要让父亲母亲为我骄傲,要让他们都幸福!

前世自己对高考失利耿耿于怀,曾经买下全科的答案一道题一道题的对答案,但是八年时间过去了,记忆都变得模糊,记不清具体节目。

幸亏穿越前,陈江河从杂物箱里翻出了自己买的高考真题及答案,还对着试卷缅怀了自己的青春。

现在自己虽然记不住具体的小题,但是自己记得住2010年西川省的所有压轴题。

数学最后一道选择题的答案是B,最后一道填空题的答案是1和2,最后一道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化学的有机化合物那道题!

生物的孟德尔基因压轴题!

物理的运动压轴题!

语文作文是点线面!

英语虽然没有记忆,但是凭借自己在大学和工作里掌握的英语词汇量,英语也没有问题!

陈江河马上翻出笔记本,把自己记得的大部分大题和一部分小题全部记在笔记本上,过了一会,陈江河又撕下这几页纸,夹到平时买书送的过期《读者》里,又把读者用不透明塑料袋封好,把塑料袋藏在柜子里。

常言道,一个人一生有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第一次是投胎,第二次是高考,第三次是结婚。

既然老天爷让自己重活一次,自己一定要改变命运。

伸手擦干了眼泪,自己拿出床上的诺基亚手机给父亲陈山打电话。

颤抖着双手拨出了号码,陈江河听着手机发出的铃声。

“江河,有事吗?”

“爸,我想你们了”听着父亲中气十足的声音,陈江河哽咽回答。

想到短短几年后父母就壮年不再、诸病缠身,家里仅有的存款都交给了医院、药店和诊所,父亲则整日为他班上不成器的叛逆学生上火,陈江河感慨万千。

“你是不是在学校惹事了,还是又要缴费,生活费没了?”

“没有,我没惹事,我还有钱,我就是很想你们。”

“臭小子,今天怎么像个女生,婆婆妈妈的。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把手机给我,让我和儿子说两句。”妈的声音突然插进来。

“江河,这周末回家我亲自给你熬鱼汤,给你补脑。”

“好啊,我最喜欢妈你熬的汤了,”

接着和爸妈聊了好一会儿,陈江河才挂断了电话。

陈江河躺在床上,想着接下来关于高考的打算。

高考六个科目,数学和英语陈江河不用怎么复习,毕竟大学里的高数课上一周的内容比高中数学一年的内容还多,自己只要做七八套卷子熟悉题型就行了,而压轴题又知道答案。

英语主要看词汇量,西川省高考英语在2008年后就没有了听力,更是不用担心,每天做20道单项选择、1篇完形填空、1篇阅读理解保持手感。

语文拉不开差距,重点记忆字音、字形、病句、古诗词默写,其他的主观题,比如诗词鉴赏,阅读题想提高也不知道怎么提高。

重点是理科综合,化学和生物都有点类似文科,化学主要记忆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条件,还有实验操作禁忌,化学设计禁忌,各种化合物的性质。

生物除了遗传基因压轴题,其他都是死记硬背。

现在陈江河有两世的记忆,高考的把握更大了。

时间流逝地很快,闹钟突然响了起来,陈江河打了个激灵,伸手关掉闹钟,放下笔,伸了个懒腰,去卫生间洗了冷水脸,离开出租屋去上课。

第二章 买书

第二章买书

陈江河走进高三一班的教室,教室里已经有大半同学坐在座位上看书了。

教室后面的墙壁上的黑板上写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彩色大字,黑板上方贴着“提高一分,超过千人”的红色横幅,教室里的桌子上全都堆集着厚厚一层学习资料,《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小题狂做》,最多的是学校从省会重点中学高价买来的试卷。

和几年后网上重生小说常写的不同的是,2010年的陈江河,整个高三时代,没有女朋友,也没有暗恋对象。一中在九十年代几乎每届都有考上清华或北大的考生,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不断流失,优秀教师流向待遇更好、工资更高的市中心或省城等发达地区,稍微有门路的尖子生也不断流向师资力量更加雄厚的发达地区,一中校领导面临这种浩浩汤汤,不可阻挡的时代大潮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对附属的乡镇中学更加抽血,掐尖中考高分考生中去不了市中心和省会的,吃点市中心超级中学的残羹冷炙。新世纪以来乡镇中学的高中生源越来越差,对于乡镇中学来说,能超过一本线就算尖子生了。

卧龙县是西部地区,风起还很保守,“读书无用论”在当地根本没有壮大的土壤,一旦早恋的学生被发现,父母们通常比老师还激动,一中们的老师们都对普通班的恋爱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快班的早恋现象却严防死守,毕竟历届高考都是普通班高考超过一本线的不足十个人,而快班的大半学生都能超过一本线。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当时班上的女同学们都不懂打扮,素面朝天,身上的香味不是六神花露水,就是雕牌洗衣粉。

同桌张龙已经坐在位置上看书学习了,两人的目光交错,

“嗨,你来的挺早”陈江河打招呼

“你也挺早”张龙转过头来,随口应和。

随即张龙就低下头开始看书,陈江河也默默从桌子里拿出钉在一起的试卷开始做。

自己和张龙是带着客气的疏离,一般每次月考后都会按照月考名次重新安排座位,有时候才混熟的同学就会因为换座位而疏离。

高中时代的同学情大多是共同经历,共同回忆积累起来的。班里的住校生是最团结的,因为他们经常在一起吃饭,打球,晚上睡觉前吹牛,聊天,谈人生,谈理想。陈江河是高二分科进入一班的,原来的一班土著同学已经结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对于外来同学说不上敌视,但是有一种看不见的距离。

陈江河和班里的住校生关系不错,平时经常一起打球,一起去网吧开黑。

其实高中时代这种朋友,只是在某个时间点,我们出现在同一间教室,我们需要有人陪我们一起上课,吃饭,喝酒,撸串,而恰好他们也有这个需求,所以我们各取所需,天天在一起,这让我们误以为彼此情感上很近,实际上我们只是空间上近而已。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只是需要一个能陪自己的人。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朋友,怀着这种心理几个不同的人各取所需,组成了所谓的好朋友,避免让自己陷入这种尴尬窘迫的境地。所以我们天天在一起,因此,多数人对“朋友”的定义就仅仅是朝夕相处,如影随形。这样一来,一旦失去空间的约束,这种因为空间上的近而形成的连接关系就会土崩瓦解。

好朋友就变淡,比如说毕业了,大家天各一方,那么彼此对对方的需求就几乎减少到零,你再也不能陪我吃饭买衣服了,我要做的是再找一个人陪我吃饭就可以了,所以彼此的关联就大幅度减少,好朋友开始变淡。其外在表现为,我们线下天天在一起,一旦放假或毕业,在线上就很少聊天,又或者线上聊天时,常常担心没有共同的话题而陷入冷场的尴尬境地又或者是自己不想聊了,但担心不知道怎么委婉的中断话题。

人生本来就是孤独的叠加,水流则不腐。身边的朋友来来去去,留下的不是哪位朋友,而是那堆记忆。以及那堆记忆背后逐渐成为的你自己。

今天是星期六,下午连着三节课都是班主任老胡的课,老胡是一中的老教师,资历深厚,教学水平很高,是省级特级教师,常年担任应届班级或复读班级的班主任。

随着“叮铃铃”的铃声响起,老胡******,夹着公文包,准时踏进教室。

“同学们,离高考只有100天了,北充二诊(由北充市第一中学组织的全市联合高中考试)下周二就要开始了,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你们已经身经百战,是沙场老兵了,北充二诊是一次全市联合的考试,你们可以在这次考试中和全市的尖子生比较,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位置,检验你们的学习成果。上一次北充一诊,你们的成绩让我非常不满意,你们一定要重视这场考试,认真复习,不要让一中在全市丢脸。听明白了吗?”

“明白”教室里传来三三两两的回答声。

“再说一遍,我听不到。”

“明白”同学们整齐划一地吼出了声音,就像军训时一样。

“好,”老胡满意地眯起了眼睛,“把上节课发的试卷拿出来,我们开始上课。”

从高二下学期暑假补课开始算起,同学们已经复习了接近一年,各科老师们已经把该讲的知识点都已经讲过,现在的任务就是刷题保持手感,复习错题本。

各科老师们把每节课发下从省会超级中学高价买来的试卷,让同学们自己在课堂上完成,并在下节课讲卷子并答疑。

练习一节课,讲卷子一节课,这就是现在的上课节奏。

“叮铃铃——”随着铃声响起,一节课结束了,老胡结束了讲解,在

“王志兴,江采薇。。。你们几个下课来我办公室。”老胡点出了班上几个尖子生的名字。

老胡的习惯是在每次大型考试前后,他都要找全班分批谈心,从前几名的尖子生到末尾的后进生,他都要谈心,交底。

等老胡和尖子生们离开教室,原本安静的教室马上嘈杂起来。

“蔡东,江河,蓝星网吧去不。”老胡刚走,李治就背起了书包,他一贯是在快要下课时就收拾好东西。

“好啊,你先去占机子,我收拾书包,马上就到。”

李治和蔡东都是住校生,一中的高三惯例是周一至周五正常上课,周六不上晚自习,周末早上周考,下午放假,晚上要上晚自习,合起来一周一共放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班里的住校生经常争分夺秒,下课就冲向网吧。“江河,你去不”

“这次不去了,我还有点事”上辈子陈江河星期天下午回家吃饭,经常在星期六晚上和住校生一起去网吧开黑,毕竟劳逸结合,一周都学习会把人逼疯。

现在重生回到了高中时代,陈江河突然觉得一周不去网吧也能忍受,而且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去书店买书。

2010年西川省高考语文作文的主题是“点线面”,要求考生从人生的角度写作。上辈子陈江河胡乱写了人生坚强,不屈的话题,这辈子既然已经知道了作文题目,那就要精益求精,往“个体与集体”“家国情怀”这方面的话题靠拢。

“个体与集体”这种话题属于政治哲学的范畴,政治哲学是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但它完全不同于其他哲学部分,比如心灵哲学,形而上学,马克思曾经讽刺“哲学之于现实的关系,如同**之于性爱。”。

但是政治哲学完全不同,正如凯尔森所说“没有任何别的问题得到了如此富有激情的探讨;没有任何别的问题导致人们流下了这么多珍贵的鲜血和痛苦的泪水;没有任何别的问题成为了从柏拉图到康德这些最杰出的思想家如此紧张思索的对象;然而还有,这个问题在今天一如既往地没有得到解答。”

在政治哲学领域,最源远流长且最丰富、最完备的理论当属契约论。契约论的起源的兴盛都在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契约论的三部代表性著作当属霍布斯的《利维坦》,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有洛克的《政府论》。

霍布斯的《利维坦》是契约论的开创者,但由于时代局限性,这部著作是为君主论辩护的。而《社会契约论》和《政府论》站在霍布斯的肩膀上,理论更加完备,其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最为出名。

启蒙运动时期是一个政治哲学的黄金时期,随着印刷术的普及以及大众文化的启蒙,公共知识分子诞生了。他们开始用自己的能量塑造舆论与意见,广泛地影响政治。每位君主、贫民、百姓、知识分子都在茶余饭后以讨论正义、平等为荣,作曲家为博爱撰写交响乐,艺术家为自由创造油画。

它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后世至今再也没有一种理论能像社会契约论一样,其中的人民主权、自然权利等概念几乎被所有人类现存的政体视作正当性来源,写入各国的宪法、教科书,成为每个公民的必备常识。

一言以蔽之,社会契约论的伟大在于它作为一种政治理论不仅实现了格物,更是已经深刻地完成了平天下。后世每一位知识分子在阅读这些来自十八、十九世纪的文字的时候,都会难以按捺地萌生一种精神家园的归属感。

试想,在其他高考学生的作文中是千篇百律的司马迁,居里夫人,屈原,苏轼,杜甫时,阅卷老师看到一份谈论“契约论”的试卷时,心里是如何惊讶与欣喜。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