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陵密事》:楔子、传国玉玺之谜

时间:2019-01-21 05:40:18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回望汉默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楔子、传国玉玺之谜

自从和氏璧被秦皇嬴政改为玉玺之后,古往今来当权者一直都把其作为拥有天下的象征。谁要是能够拥有它就会被视为天下真主。

秦末,诸侯并起、烽火连年,有以汉为旗的刘邦,凭借自己的知人善用、和谦虚纳鉴,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开基大汉。并且由于是他最初攻入咸阳,故这块刻有“授命与天,即寿永昌”的圣物就落到了他的手里。可后来由于意外把一角给磕掉了,为了美观,只得以黄金补齐。汉分两代,东汉末年,皇室衰颓,董卓入朝乱政。引得十八路诸侯联手讨伐,期间江东孙坚在一口枯井中招到了该玺,但消息不慎走露被袁绍,袁术兄弟得知派兵劫夺。从此该物下落不明。往后数千年来,王朝更替,统治者大多派人找过,可总是无功而返。世史书上也在无记载,重此后传国玉玺便销声匿迹,无影无踪。

第一章、清廷寻宝

公元1644年农历五月初二,清军攻入北京,从而奠定了延续数百年的大清王朝的基石。由于清朝统治阶级基本都是由满洲八旗子弟组成。对于中华大地上奉汉族为正统的理念,满洲贵族对此深感忧虑。为了巩固统治,拥有江山。清朝历任统治者无不废尽心思,从软的一方面行仁政,一方面同汉化。从硬的则是压低汉族人在统治阶层的地位,不让汉人进入统治中心。甚至在清内廷都不允许汉族女子为正妃。历史上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大家大多认为所谓董鄂妃就是江南名妓董小宛。其实据历史考据她的正实身份是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

当然做为皇权正统的代表传国玉玺,也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为了找到它在刚打下紫禁城没几天,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就命令宫人大肆在皇宫内大肆搜找,结果什么也没找到。但他仍不甘心,就秘密私下从八旗兵中挑选出数千名,武艺出众,身怀绝技的武士,组成一个名为“圣基处”的地下组织,里面成员代代相传,一生只为一个任务,那就是寻找传国玉玺。其明面是清朝皇陵的的守卫军队,暗地里头向各个省、府、州、县发展部员,打探相关消息。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