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劫》免费试读_旦申
序
混沌乍分乾坤,万灵尽归九幽;
天上不闻日月,人间自有春秋。
自无极始来,混沌初分,清者上升为天,演化日月星辰,浊者下沉为地,演化山川河海。然阴阳交泰之下,生气聚于大地,有雷霆雨露,终有万物生灵。
又亿万年,此时已有人中聪慧者风氏,聚众以部落傍山凿洞而居,引天火以避兽,磨顽石为器具,行本能之事为生存挣扎。然兽之力强,千百倍于人,人道困苦。
忽一日,有一仙领万千霞光自天外来,盘坐山顶大石之上,诵天书三卷七日以护人道,声若惊雷,响彻环野。此时人众终闻大道,灵智启发,皆拜伏。仙观之,大笑三声,踏五色仙莲破天而去。风氏依天书真道而修,引天地生气于体,力大增,遂传授众人,但有兽来袭,人以力拒之,自此人方得休养生息,渐壮族群。
风氏又创文字以记事,敬称仙降之山为临仙山,仙盘坐之石为传道台,四时祭祀,又于传道台旁立碑以记,自此人有了第一次文字记录。
三卷天书虽为人道却不禁生灵,或兽或鸟、或草木、或鱼虾,但有机缘一二却也了悟自身,激发血脉,口称人言,是为妖属。妖属又有四兽,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血脉之力冠绝诸妖,被诸妖尊为四灵。
人族逐渐强盛人口激增,临仙山下之土远远不足生存,风氏遂称王改号伏羲,领人族开拓四方,诸兽诸妖皆散居于大地以部落居,又因人之修行其速远胜妖属,故虽有四灵仍不能敌,伏羲拓土万里,称中土,成人族栖息之地,人道大盛。
数千年眨眼而过,人妖纷争不断,妖岁极长,时有千年万年大妖,人族虽有强者,然寿远不及妖,往往境界未深便已故去,是故数千年以降,人族人口虽众,强者数目却远逊于妖。所幸大妖属皆子嗣困难且惜命怕死,又各自为战,人族尚且能支撑一二。
其时伏羲子孙公孙氏为王,四灵称尊聚群妖各部引千百万兽犯中土,公孙氏领军与之大战阪泉之野,大败,战死者不计其数,群妖虐乱中土,人道倾危。
公孙氏纳臣属言,登临仙山,于传道台下,领八臣以战死者之骨为香,焚香祈祝上苍,香烟缭绕之中,有青袍道人自称昆仑广成子者,坐传道台,指点诸人修行之误,诸人方知那天书三卷为天地人三卷,青冥之上有诸天胜境,大地之下有九幽黄泉。
三日毕,道人轻拍传道台而去,公孙氏等欲求救世之法,一步迈出却发现骨香将将燃尽,传道台已化作利剑一柄,剑脊上有“轩辕”二字。问及随从,随从言焚香起至燃尽不过三刻,众皆惊,再拜上苍。
公孙氏执轩辕剑再战群妖于洛水之北,战事方启轩辕剑化金光连斩七剑,斩四灵并群妖无数,妖大败,公孙氏逐群妖出中土,以轩辕剑划界于易河北,妖不敢再犯。诸臣遂于易河畔拥公孙氏为帝,称轩辕大帝,立国号大夏。
其时中土之地,东至无尽大海、南抵荒山野泽、西有茫茫大漠、北则为群妖所居十万里荒原千百座大山。轩辕帝降旨改临仙山称昆仑,于昆仑以南洛水之畔建玉京城,又将中土划分九州,命曾于昆仑之巅闻道八臣分赴八州,择灵山建道门以传大道,育强者以护中土,玉京居中则为大夏国都。
国既立,轩辕帝率众臣于昆仑之巅,写血旨承于黄绫之上,焚之以告上苍。血旨焚毕,轩辕帝腰袢轩辕剑忽冲天而起,沿昆仑化山峦千百里,后与昆仑山合称昆仑山脉;又有昔日斩杀四灵之魂于空中裹金光分镇四方,中土之地随即地气升腾,黄光隐现,昆仑山脉隐有龙吟阵阵,众臣见此异象,皆又拜轩辕帝,称人皇,改中土称神州。
-------《神州本纪》
百朝已过,大夏立国已万余载,无论在位帝王无论或贤或愚或平庸,都严守着皇家祖训善待黎民,偶有一昏庸之主,自有皇家隐修先辈并八大道门行废立之事,又兼之神州大地多有风调雨顺之时,故此民生可算安乐。
而八大道门领轩辕帝旨,传道四野以开民智,万年前,又有青峰山紫阳宫黄龙真人迎五彩仙光驾鹤飞升破天而去,民间向道之风俞发兴盛。道门大兴,随即而来的便是是各类术法诀要层出不穷,小型宗门如雨后春笋。
然而有利必有其弊,各类修行法诀出世的背后,时有修行者贪快求近为心魔所袭,心智全失化为魔修为祸一方,八大道门屡屡派出门中强者击杀,仍不得绝,民心渐乱。
是故,其时大夏之主少昊帝下诏立八大道门为八大仙门,另选二十八宗为道门正宗,取缔各小宗门;又集天下术法于玉京,邀八大仙门掌门共同参研,列禁术八百余。终清正溯源,重立道门格局,魔修渐无踪迹,民心徐徐安定。
然而内忧早定外患未靖,昔日群妖为轩辕剑所摄退居北方荒原大山,但却掳去不少凡人。初时打算作为血食,后有妖与貌美妇人相合,诞出非人非妖的后代。这些后代多为人形却有妖之特征,又力大如妖却只比寻常野兽聪明些,故妖只称其为兽奴,用以侍牧麾下兽群。
兽奴繁衍能力极强,只略逊于少数兽类,不过数千年便已以千万计,虽羞耻承认但兽奴终究是妖族后裔,不能如兽般做了血食,妖族各部落遂将兽奴编练成军辅以兽群,用于部落之间征伐。大夏其时有修为高深之士探寻妖境,见兽奴对阵之时隐成军阵,遂上书玉京称蛮军之祸,以为防备。
原就有边军凭借三十丈宽的易河天险巡视守御,且妖族各部落征战不休,大夏君臣皆不以为意,只于各道门抽调强者数人轮流驻于边军,以备万一。
北方荒原虽广大终产出有限,无论是妖族亦或是类人的兽奴皆不善耕种,所食所获皆靠天生地养或劫掠其他部落,随着部落从属渐增食物渐渐不足,妖族各大部落的目光开始慢慢从彼此之间转向血食众多的大夏,只因轩辕剑的威慑尚且不敢妄动。
终是一千二百年前,金狼银狐铜牛铁犀四部落,聚大妖近百妖蛮百万兽百万,强渡易河劫掠幽州,边军抵挡不得分毫。消息传至玉京,其时大夏颛顼帝修为高绝一时,遂领皇室禁军十万亲征,又诏各道门遣强者于大军途中随驾诛妖。十五日至幽州,二十日颛顼帝单人只剑阵前独斗四部首领,尽皆斩之,四部畏惧仓惶欲逃,颛顼帝率军突击大破四部。
幽州虽复,然百姓户口减半,颛顼帝哀痛,写祭文焚于易河,为防妖蛮之祸再临,帝起得胜之师过易河入妖境三百余里,择险要之处筑三关,又有八大仙门并二十八宗各遣强者领弟子随边军共同抵御妖蛮。至此,妖蛮每隔数年大举进犯皆阻于此。
-------《夏·大事纪元·序》
引子
一株不知名的野草在夏日的微风中轻轻摆动,似想摆脱那沾染在它引以为豪的细长叶子上,将它身躯拽得微弯,让它颇为辛苦的那滴鲜红的血珠。可那血珠太过粘稠,无论它如何努力摇动自己的细叶,那血珠就是悬于叶尖,摇而不坠。
风似怜悯它的辛苦,吹得更努力了些,让细叶摇动的更加剧烈,终于血珠依依不舍离了叶尖,野草将身躯重新挺直,它立刻摇动细叶似在欢呼,又似在感谢微风,然而没等它表达出来,一道沉重的身躯狠狠地砸在了它的身上,将它碾入血泥之中。
这是一个年轻的军士,满是血渍泥污的黑衣和残破的黑甲,表明了他边军士卒的身份,这一下似将他摔的不轻,他狠狠的晃了晃自己的脑袋,用衣袖擦去模糊了双眼的鲜血,方想站起身来却打了个趔逑。
他不知刚才发生了什么,突得就从战阵中被抛飞出来,然而现在他却想不得那许多,远处的林中深处袍泽隐隐的喊杀声里夹杂的偶尔惨呼,让他浑身的鲜血似要燃烧起来,浑然不顾手中的兵刃不知被抛飞到了哪里,随手摸起一块石头,踉跄着就欲冲回去,冲回他的袍泽身边。
“憨子,速去求援,把那消息带给陛下!”耳边将军熟悉的声音,让他止住了脚步,明白是将军将他扔出了这生死中挣扎的密林,而他摔的那么重,却只怕将军是情势危急才控制不住力道。
心中一急,脑袋一热,就打算抗命回到林中战场去,满脑子想的就是用性命也得把将军给换出来。
“快滚!”将军的声音里已是怒气勃发,亦在此时林中传来一声巨响,震得连眼前的参天巨树也在瑟瑟发抖。
这是将军已与伏击他们的大妖硬拼上了,憨子知道再不能犹豫耽搁,牙齿咬得咯嘣作响,眼中一热,转身越过一道矮丘再钻入这北地的茫茫林海,向镇北关的方向狂奔而去。
林中的地面已变做混了枯枝烂叶的血水泥汤,黑衣黑甲的边军人数远少于身形壮硕灰黄的妖军,却在包围中犹如浪潮下的礁石屹立不倒,只是那灰黄色的浪潮冲击不停,完全不顾自身死伤,黑色的礁石随着时间缓慢推移在渐渐缩小。
“那是谁?让你拼着一道伤也要把他送走。”发问的大妖鹰嘴人身,手中一对极北之地独有的青曜石锤,脚部三道森森利爪,背后一对青黑色泛着金属光芒的羽翅扑扇着,暗金色眼睛里那对竖瞳望着对面的黑甲将军,语气里满是调侃。
“你不在意,我不在乎,又何必相问。”回答的黑甲将军方面薄唇,如短刀般的墨眉下一对剑目神光湛璨,右手一柄摸约丈长的盘蛇逆鳞罡银枪,左手正按着腰肋处一道血口,话语间极为淡然。
“你真不在乎?”那鹰妖满是讶异。
“你真不在意。”黑甲将军语气一沉,极为肯定。
树冠上凌空虚立的一人一妖相对沉默,似都对脚下的修罗杀场全不在意。
“是谁?”黑甲将军打破沉默,眼睛危险的眯着。
“你猜。”鹰妖满不在乎。
“放弃了你们习惯的开阔地带,我这三千精锐你准备了多少妖蛮?”黑甲将军也知道鹰妖不大可能会说,说话间豪气渐生。
“八万。”鹰妖凝重了些,握着石锤的双手紧了紧。
“八万?真看的起我这帮弟兄。”黑甲将军飒然一笑,枪横胸前,“都这时候了,请那两位也出来吧,不然我跑了你们怎么交差。”
“你们人族的皇帝好像刚继位,像你这样聪明的人死了,你们皇帝一定很痛心。”鹰妖眼角扯了扯,声音略高了两分,“人家都猜到了,还藏着做什么?”
音声未落,两妖从灰黄浪潮中跃起,已与鹰妖一起成犄角之势将黑甲将军围住。
那两妖一妖周身天生鳞甲,鼠鼻细目,使一对白骨短刀;一妖牛头蹄足,身形伟健,用的居然是一棵妖蛮军中用作盾牌材料的铁脊树。
气势相激,此处上空云气翻滚,黑甲将军与三妖都明白此时甫一动手,必是见生死的时刻,偏生脚下林中的血腥气,浓洌且腥膻,缓缓的透了上来,撩得这一人三妖气息越发沉重。
幽暗的密林中,突然似有两道电光闪过,林中血战的双方手中虽砍杀未停,却皆心有惴惴,此时就见两个黑黝黝的东西从上方砸落下来。
看得仔细,边军中发出一片欢呼,砸落下来的却是除了鹰妖外的另外两妖,只看他们胸口如海碗般大的贯穿伤就知道他们断无幸存之理。
“你的手下似乎很开心。”鹰妖望着近在咫尺的黑甲将军的眼睛。
“都快死了,最后带给他们点欢笑也好。”黑甲将军口中喷着血沫,艰难却依旧笑着说道,“帮个忙。”
鹰妖点点头,对着身后另一个苍老许多的鹰妖说道:“族叔,你下去对那些人族士兵说,投降免死,日后可将他们送还,不投降皆杀,片甲不留。”
那苍老鹰妖正在将黑甲将军的罡银枪抽出鹰妖体外,闻言说道:“是,少主,可是您的伤……”
“你只管把这把枪弄出来,至于这点小伤不碍事的。”鹰妖吩咐道。
苍老鹰妖点点头,掌中用力将长枪拔了出来,疼的鹰妖一声闷哼。
“原来是四个,你们真舍得下本钱。”黑甲将军整个胸口都凹陷下去,说话的声音愈发控制不住的颤抖,整个人都被鹰妖托着。
“原以为已是高估了你,却还是小瞧了你。”鹰妖落向一棵巨树树冠,将黑甲将军靠在一根粗大枝丫上,看了一眼胸口的伤口,“若不是族叔,我是不是已经死了?”
“七成。”黑甲将军笑了,“不过放心,我还是得死。”
“枪法不错,有名字么?”
“家传的,没名字。”
下方传来边军士卒的恸哭声,后又传来一声大喝:“将军已去,幽冥府中怎可没我等陪伴?让我等投降那是休想!杀!为将军报仇!”
喊杀声又起,悲壮中激烈昂扬,只是此次却消散的极快。
“我族叔比我还略强些,你的手下真是愚蠢。”鹰妖盘坐在黑甲将军身边,意味不明的说道。
“没办法,他们的确蠢了些,可我就是为他们自豪。”黑甲将军一阵猛咳,口中涌出的鲜血瞬间浸湿了他身下的树干,“不过我要你帮的忙可不是这个。”
“哦?”鹰妖很意外。
“把我的枪还给我儿子。”
“等我族杀到玉京城,一定会还给你儿子。”
“你怎么知道不是我儿子到你族里讨要?”黑甲将军喘着粗气,扯出一抹强笑,“带我最后看一眼家乡吧。”
鹰妖沉吟了片刻,抱起黑甲将军,残破的那对铁翅一振,直上云霄。
天空云气已散,斜阳西挂,黑甲将军努力的将头转向南方,贪婪的目光似已穿过了千山万水。
“边军十年,就遇到你一个看的顺眼的妖,你应该有名字吧?”黑甲将军脸上泛起不正常的血色。
“鹰无双。”
“无双,其实我还有一个孩子还未出世呢,好想看看他的样子啊……”黑甲将军的声音渐渐低落。
鹰无双看着黑甲将军的眼中留恋依旧,只是最后一缕神采也渐渐消失,喃喃低语,似在对自己说,也似在对已死去的黑甲将军说:“我也只遇到你一个看的顺眼的人族,唐兄……”
顺着他怀里的唐兄最后的目光所向,鹰无双只见到那如血残阳……
---------------------------------------------------------------------------------------------------
雍州,玉京城
皇宫门楼上的首领太监石方今日轮值于此,以备有紧急消息传于宫中,此时他正靠在太师椅中品着怀州太守送来的石斛野茶,此茶清甜甘洌乃不可多得的好茶,只是名声不显不闻于世。怀州太守送来与他,便是想循着他的路子将此茶奉于御前,以希望得到陛下首肯将此茶定为御茶。
这石方乃是靖元帝尚幼时便随侍在侧的老人,生得是细眉凤眼,鼻高唇阔,面黑无须,又一脸的忠厚老实,靖元帝对他颇为信任,年初登基之后便赐了他首领太监之职。
只见他摇了摇头放下茶盏,这位太守大人只怕是要失望,陛下方初登基半年,每日勤于政务,怕都歇不得两三个时辰,又哪里会有时间来品茶,就是端了上去,依着陛下的性子,怕也是牛嚼牡丹,这边喝过那边忘过。
对陛下他心中满是敬服,凭着陛下自幼的聪颖,再加上现在的这份勤勉,大夏必然会越发兴盛,石方心中如是想着。
外面骄阳似火,这门楼里却是清风习习甚是舒坦,抛开心思闭上眼睛,方准备小憩片刻。正是半梦半醒的当口,石方忽然听到有人大喊,那喊声中有说不出的慌乱:“石公公,快来瞧!”
一个激灵,石方清醒了过来,抬眼看到却是今日值守偏将略略扭曲的脸。心中一沉面上却是不显,知道这守将也是陛下的亲近人,还进过边军杀过妖蛮,寻常事断不会如此神色。可纵然是心里有了准备,但顺着那守将的手望去,石方也不由大惊失色。
只见一骑穿城而过直奔宫门而来,那马是北方边军的黑蛟马,那骑士亦是北方边军的黑衣黑甲,只是此时那骑士满身尘土趴伏在马上似人事不知,而背上插着象征着最紧急军情的三根红色角旗!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