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城之宫斗》免费试读_薛定谔的猫粮
第一章:迷城之宫斗(设谜)
自皇后去世后,后位空置多年。后位竞争中,大将军之女的王贵妃虽然呼声最高,但多年无所出。丞相之女甄氏入宫后深得皇帝喜爱,3月前更是被检出身孕,龙心大悦而册封贤妃,一时立后之说甚嚣。因大将军和丞相文武不合也直接影响后宫,因此频频传出宫斗传言.......
这一日中午时分,新晋提拔的贾御史正在与友人对弈。忽然小厮慌张跑入禀告说,甄贤妃早上突发意外殁亡,好像还和王贵妃有关,王贵妃已被下旨禁足,此事已传遍京城。
还未贾御史细问,宫中太监到贾府传旨,命贾御史负责彻查甄贤妃意外之死一案!
在去往宫中的路上,传旨太监细说了甄贤妃之死的经过。
这日上午,甄贤妃和好友沈答应在古水桥上观鱼,偶遇到路过王贵妃。王贵妃命沈答应和宫人们闪在一旁,独自与甄贤妃在桥上说话。不一时甄贤妃和贵妃发生争执,争执之中甄贤妃掉落鱼池。附近戍卫的侍卫闻讯赶来,救起甄贤妃,送回贤妃寝宫。
而后负责照看贤妃的温太医赶来全力救治,但甄贤妃呈流产之状,最终涌血而亡。皇帝大怒禁足王贵妃,传旨彻查。
贾御史到宫中后拜见皇帝。皇帝言明,虽然现场很多人指认是王贵妃推沈答应落水造成流产,但王贵妃一直哭喊冤枉,考虑到王丞相,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求务必找到实证,方可落罪。也叫满朝文武无话可说。贾御史是新提拔的官员,皆不属丞相和大将军中一方,负责此事,最为合适。
贾御史领命出来不敢怠慢,首先查证现场人员。
离事发地点最近的沈答应说,事发突然,隐约听到皇后、皇子什么的,最后争执时看到王贵妃拉扯甄贤妃,甄贤妃失足落水。
赶来打捞起甄贤妃的龙侍卫说,今天是临时换班戍卫后花园,听到宫人呼喊,就赶来救人。救起后将已经昏迷的甄贤妃送回寝宫。
赶来救治的温太医说,甄贤妃龙胎一直是他照顾,甄贤妃身体康健,龙胎也一向平稳,如无意外一定不会滑胎。今天得到消息后,就马上赶到宫中。把脉诊断之后,立刻在药局给甄贤妃煎药。没想甄贤妃服药后仍未能救得性命。
最后问询王贵妃,王贵妃一口咬定是甄贤妃言语冒犯,故意引起争执。拉扯中也并未用力,并未推甄贤妃落水,没有加害甄贤妃之心,更无伤害龙子之意。
谨慎起见,贾御史将被指控的王贵妃;现场的沈答应;神色、言语闪烁的温太医和龙侍卫一并纳入嫌疑人,进一步调查。
第二章:迷城之宫斗(查谜)
贾御史将王贵妃、沈答应、温太医和龙侍卫一并纳入嫌疑人,进一步随身物品调查。
王贵妃:31岁,大将军之女,多年无所出。每日例行参见太后请安会途径后花园古水桥,不想这日出现意外。随身没有什么特别之物,只有一个香囊。王贵妃说这是沈答应入宫后,为讨好她送的,香囊香味淡了,沈答应就会来更换香料。
沈答应:女,25岁,半年前入宫,机灵乖巧,左右逢源,得后宫众妃嫔喜爱。这日应甄贤妃之约,陪同到古水桥观鱼。随身带了一个瓷瓶,瓷瓶中装着半粒药丸。经温太医辨识为珍药“龙血香”。
温太医解释说血香为活血化瘀之药。按药性血香分为3个等级,药性相同,药性强弱不同,多种同用会加速药物效果。是药三分毒,施药务必谨慎。
狸血香:低级血香。连续服用3月才能见活血化瘀之效,只闻气味完全无用。
麝血香:中级血香。服用七天或嗅闻1月可起活血化瘀之效。孕妇误服或常人嗅闻2月可致涌血而死。溺水者服用可驱寒凉。
龙血香:顶级血香,世间罕有。嗅闻片刻便可活血化瘀,为急症救命奇药。药效猛烈服用即死,常人嗅闻1月可致涌血而死,无孕妇人长期减量嗅闻可导致不孕。
龙侍卫:29岁,主责戍卫药局,偶尔轮班戍卫后花园、后宫等处。随身带有一个绣有“兰”字的手帕;一个破碎的瓷瓶;手臂上有刀刻的“恨”字伤疤,以及数条新近的刀痕。
温太医:32岁,太医院的青年才俊,妇科圣手,深得皇帝信赖,被皇帝委任照看后宫,在贤妃验出有孕后,专职负责照顾贤妃。太医随身药箱一个,装有各色药品,包括狸血香、麝血香若干,以及一枚蜡丸密封的龙血香。
贾御史又命人搜查了甄贤妃和王贵妃寝宫,并派人前往药局调查记录。
甄贤妃寝宫表面看没有什么,房间有放了数盆兰花,香气怡人。但仔细查访,发现兰花花蕊上竟然有麝血香成分。而且在柜子暗格中发现丞相给甄贤妃的书信和一个布偶。书信中丞相催促甄贤妃尽快夺取后位。布偶上写有王贵妃生辰八字,上面还布满针刺痕迹。
王贵妃寝宫的案台上放着还没来得及收好的大将军家书,催促王贵妃尽快解决贤妃龙胎,夺取皇后之位。另外还搜出柜子的木匣中密封2丸龙血香。
贾御史将查出丞相、大将军书信,以及诅咒布偶之事上报皇帝。皇帝勃然大怒,即刻派人将丞相和大将军一干人等收押。又命贾御史加快查实案情。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