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神君》免费试读_来杯老陈醋
第一章 下山
旭日东升,朝气充盈正是道门新秀纳气修行的最佳时间。
随着晨钟的敲响,一个个的太安门弟子早已经聚合在沐日峰的大殿广场外打坐纳气,采集今日朝气。
梁少游并没有随着诸多师兄弟在沐日殿前纳气,而且半躺在不远旁的一块平整的岩石上看着峰间的树木。
这俊俏小童看似有一十二三岁,可是却已成人,年有一十六。梁少游虽未道法有成,但是却年幼便修身纳气、炼精化气,也让自己的成长衰老迟缓了少许,这也就是那些山野凡人痴狂羡慕修仙长生驻颜之法的缘故吧。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也许就是凡人对修仙的向往吧。
“少游,不好好晨练在胡思乱想什么呢?”一位身着皂色道袍地中年道士笑呵呵地对着梁少游问到。
梁少游抬起头一看,连忙起身作揖恭敬地答道:“拜见七长老。少游心中有一事不明,希望可以向长老请教。”这位七长老名叫李剑英,是一位分神期高手,在一次意外中受伤后被派遣来沐日峰养伤顺便教导外门弟子。
所有修者的都有四大境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而炼精化气有筑基、开光、融合、心动四个小境界;炼气化神有结丹、元婴、出窍三个小境界;炼神还虚则有分神、合体、洞虚、大乘四小境界。此后的炼虚合道则已经踏入仙门,求得长生。就算稍有不同,不过也是大同小异罢了。
“七长老,少游早已在半年前到达筑基境界巅峰。可是少游在这半年间无论如何努力也摸不到开光境界的门槛。”
李剑英笑了笑,摸着梁少游的脑袋说道:“少游啊,你来我太安门有八载了吧?”
“回七长老,少游来太安门确确实实有八年有余。在宗内对于修炼虽然算不上兢兢业业但也是百倍用心。”
“那我再问你,当初你为何上山求道?”
梁少游低下头沉默了下,接着又说道:“初上山时,因家贫人多,实在苦不堪言。后经我太安门一游方师兄鉴我有修道之资,遂指引我来太安门修行,弟子便告别父母来到太安山脉,通过种种测试加入我太安门。”
“嗯,这么说,当初你是为了‘生活’而修行,我可说的对?那么此后你衣暖饭饱又是为何而修?”
“长老所言极是。上山后,弟子解决了温饱,又习得礼仪,阅读群书。在书中弟子学到了很多,也为自己以前那只为吃饱穿暖感觉到可笑。
而后更是知道我辈修行之人朝行东海起,暮至西域行这种逍遥。所以弟子只为漫步天地间,做个逍遥仙。”
李剑英捋了捋胡须又笑着说道:“好一个逍遥仙,初生牛犊不怕虎,你可知道要做这逍遥仙有多难?要失去多少东西啊?”
“额,”梁少游听到李剑英的话愣住了,动了动嘴唇打算再说些什么,但是却没有说出口。
李剑英看见梁少游这个样子,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少游啊,你还是个孩子,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少游,你可知道何为开光?”
“弟子不知,请长老指教。”
“开光能看见凡人所不见,破红尘,明本心。开光既也是开悟,乃悟性开窍之意。凡达到这个境界者,会对世间万物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也就是所谓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从这时候开始,修道者有了自己对道的理解,也有了自己心中道的雏形。你可懂了?”
梁少游并没有搭茬,只是低头静静地想着李剑英的那番话语。李剑英也没有去打扰梁少游,而是看着在沐日殿前修行的诸多外门弟子。
过了一会,天地间充盈的朝气也渐渐稀薄,日头也升高了许多,沐日峰上的晨钟又响了起来,这一天的晨练也算是完结了。
晨钟的响声打破了梁少游的思绪,梁少游起身对李剑英说道:“弟子失礼了。”
“嘿嘿,无妨无妨。老夫想知道少游你这片刻的思考,想到了什么?”
“弟子想要下山,斩断世俗情缘,而后安心修炼。”
李剑英直勾勾地看着梁少游,原来脸上的微笑也渐渐落下说道:“少游,你可想好了?我所说的破红尘不一定就是斩情缘。”
梁少游对着李剑英鞠了一躬答道:“也许长老说的破红尘不一定就是斩情缘,但是这是我的道。弟子不想在父母百年后一人伤痛不以,弟子不想在青梅竹马嫁作他人妻时心痛不安,弟子不想在看现在稍有起色的梁家再次落败时的悲哀。
当我踏上修行这条路,注定我和他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长痛不如短痛,弟子想的很清楚。”
“唉,看来你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也算是初触开光的门槛吧。去吧去吧,拿老夫这份证明,特准你回家省亲一年。”李剑英说着,手指上的一枚戒指微微一闪,一份纸张出现在手里递给了梁少游
“谢长老,弟子告退。”梁少游再次对着李剑英鞠了一躬,转身朝着向沐日峰下走去,准备回自己的住所收拾东西。
“唉,这种逍遥可是你心往的逍遥?”李剑英看着梁少游的背影,叹了口气,向着沐日殿里走去。
梁少游听到李剑英的话语,脚下一顿,但是没有转身,接着加快了速度下了山。
沐日殿内。
李剑英走进大殿内,看见有一男子正坐在一张椅子上安静地看着书。
李剑英看清来人说道:“九师弟,什么时候回来宗门的。”
张永杰收起手中的书本,站起身来对着李剑英作揖道:“师兄,小弟回来有三日左右了。不知道师兄的伤恢复的怎么样了?”
“唉,已经有七年多了,这伤依旧没有好转,但是庆幸的是也没有向坏的方向发展。对了,不知道师弟来这外门山殿有什么事?”
“师兄,一来师弟是来给您送宗内给你拨发下来的伤药,顺便也看看你;二来,宗内近十年要准备实施那个计划了。”
“真的嘛?我等了七年了,还以为宗内还要推后好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才要实施,没想到已经开始准备了啊,我这伤没有白受啊。”李剑英听到张永杰的话,整个人精神了许多,激动地和张永杰说着。
“是啊,师兄。只要这个计划成功了,您的伤不仅能痊愈,甚至我们的修为还能更上一城楼。还有其他转修香火神道的师兄弟也能脱离香火,重铸法身,继续修道了啊。”
李剑英激动的握着张永杰的手,口中不停说着好,眼泪也落了下来。张永杰笑着看着自家的师兄,他知道自己师兄为了太安门这个计划付出了多少心血。
不多时,李剑英稳住了自己的情绪,对着张永杰说的:“为兄失态了,让师弟笑话了。”
“师兄,其实我们都懂的,你付出的太多了。对了,前不久三师兄卜了一卦,让我转告你一句话。这届外门、内门弟子中有五人和这次计划有关系,但是却看不到他们的性别、名字以及现在在何处。但是有着卦象,三师兄托您多上心帮忙把外门弟子中的这几个人给找出来。卦象师弟也给你带来了,请看。”张永杰说着,从储物戒指中拿出五张字画,这五张字画展开浮在半空中。
“啧啧,这卦象有点乱啊。”李剑英看着书画,捋了捋胡须说道。
“好了,师兄。这五张字画就留给你了,小弟也该回内峰了。”
“师弟慢走。”
且不说李剑英在沐日殿内观察着那五幅字画。再看梁少游,在自己居住的小屋里随手收拾了几件道袍和一摞黄纸符装进自己的储物袋中。这些黄纸符都是梁少游这半年闲暇时画着道术符,虽然不怎么起眼,但是却只需要耗费自己些许法力就能激发,省时又省力。
梁少游身着一身素色道袍,上面用金丝银线绣着白鹤苍柏,还在左胸口处用红丝绣着太安二字。一把道剑背在背上,束发盘髻头带一顶扁平的混元帽,顶髻更是用一精美地玉簪别着,脚登着白布袜和船形的云鞋,唇红齿白,好一个俊俏的小道士。
太安山门前,梁少游将李剑英给他的证明递给守山弟子看后又放入自己的储物袋内。一个人沿着陡峭的山梯下山而去。
第二章 游子归家
太安门作为神州十二大顶级门派之一,位列东土最强仙门其中,在凡间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以太安山脉为中心的周围诸国都是太安门扶植的,在各国中都设有太安门道观,其中的道士是从太安门外门弟子中挑选而出。
在太安门的影响下,太安门基本都是周围各国的国教,而各国都对太安门出身的道士颇为敬重。
如果有外门弟子到了二十岁后,难求仙门,但是又不甘平凡,也可以在人间拼搏,图谋皇图大业,只要不将太安门修行秘籍外传以及供奉太安门即可。
在梁少游记忆中,自己的家就在鲁国的一座小山村里。这鲁国也是一名太安门外门弟子于三百年前建立,其后代子孙因世代供奉太安门,所以太安门也庇护着鲁国。
梁少游下山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一路上骑着头小白驴餐风饮露,路上的灰尘吹过,没有沾落在梁少游身上。时而在驴背上翻书观看,时而又吹动长笛。
这日,梁少游驻驴停在一座小城城门前,梁少游的家乡大林村正是归这青禾城管辖。此时正好下起连绵细雨,城门外的行人连忙挑担进城或者寻一块避雨处。
天空降下的小雨离梁少游还有寸余远,但是却滴落不在梁少游身上,向着四周散去。四周的百姓见梁少游身旁这怪像并没有感到惊讶,而且对着梁少游微微鞠了一躬。这一躬并不是给梁少游鞠的,而是其身后代表的太安门。
守城的兵卫见梁少游的这一身打扮,一名伍长连忙走到梁少游身边,行了一礼说道:“小道长,欢迎来到青禾城,不知有什么帮得上忙?”
梁少游对着伍长微微一说,点点头说道:“兵长有礼了,小道本就是我青禾城人,今日只不过是游子归乡。兵长去忙吧,小道先行进城,告退。”说着梁少游对着这名伍长作了一揖,骑着小白驴进了城中。
青禾城虽然说只是鲁国的一个偏僻小城,但是宗教信仰也是以太安门为尊。小城内有一座太安道观将医疗治病、土地信仰、城隍参拜、占卜凶吉、吉时忌日、抓妖驱鬼等悉数包揽。而此地神道的土地城隍也和太安道观互相合作着,保这座城池一方安宁。甚至那土地、城隍的祠堂神庙也都存在于道观之中让人们供香火、拜神像,也算是这座小城信仰的保护神吧,保护着青禾百姓的风调雨顺。
梁少游来到这座小城的太安道观门口,翻身下驴,轻轻地对着小白驴吹了口气,小白驴化作一张白纸落入梁少游手中。梁少游将白纸收入储物袋内,接着散发出自己在太安门修行的太安根本经典---《太安朝气录》的气息。
高飞本来刚处理完些许繁琐之事,正要打坐修身时感觉到外面有一股熟悉的太安门气息。高飞立马反应过来是太安门门人来访,高飞连忙派遣自己房门前的小道童前去接待。
梁少游跟着小道童来到一间客房,高飞早已坐在主位上等待来人。
“这位师弟面生的紧,不知道怎么称呼。”高飞看着面前的梁少游陌生的面孔,想了一会也没有想到是哪位,只好开口问道。
“高师兄,是我,少游啊。”梁少游见此无奈地对高飞说着。
高飞又想了一会,接着恍然大悟的说着:“居然是你,大林村的那个梁少游?”
“正是。”梁少游笑着对的高飞行了一礼又说到:“要是没有师兄当年的指引,师弟哪能入我太安门。”
这个高飞正是当年梁少游家中揭不开锅时,鉴定梁少游有修行资质,又指引梁少游前往太安门修行的那个师兄。
“哎,师弟客气了。能加入师门这一切都是你的资质和你的努力,和为兄有什么关系。”高飞喝了口杯中的茶又接着说道:“不知道师弟这次下山又有什么事?莫非是回来看看父母?”
“正是。师弟也谢过师兄对家人的照顾。”一般来说,只要加入太安门后,家里的亲眷都会由附近的太安道观照料。
“贫道也仅仅是按照宗门规矩对弟子亲眷的照拂。对了,你也该拜谢拜谢本地的神灵对你家这几年的保佑。行了,我知道师弟归心似箭,拜完神像后早点回家吧。以后有空你我二人在好好交谈。”
每一处太安道观所尊奉的五尊神像都不尽相同。除了居上那一尊是道祖,接着是一层是仙祖,而后那一层是太安门的创派祖师太安真人,而最下一层便是根据每一座道观的情况将周围的土地神和所属城池的城隍作为祭祀。而青禾城的土地神、城隍分别是刘公和青禾城君。
在这肃穆庄严的正殿里,梁少游恭敬地请了三柱香对着五尊神像一一祭拜。祭拜后,梁少游和高飞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脱下道袍换上一身布衣,又骑着小白驴向着大林村走去。
大林村。
“呼”梁少游用力吸了口气,时隔多年又走在村间的这块小路上,心中颇有点感慨。自己幼年还没有上山修行时常与村里的小伙伴在这小路上玩耍,但是这么多年,村里的小伙伴也长大成人了吧,也许有大点的已经成亲了吧。
梁少游按着心中的记忆,来到了自家原先的住宅。忽然一愣,自家的住宅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家布坊,不少的路人进进出出。
“果然是物是人非啊。”梁少游叹了口气,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进了布坊询问状况,这才知道自家早已搬到村西。
梁少游向着村子西边走去,那布坊的一个年轻人看着梁少游牵着小白驴的背影若有所思地想到:“这个小孩好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二狗,怎么了?在想些什么?”一个年轻妇人挺着肚子走到二狗身边,挽着二狗的胳膊问道。
“没什么,只是刚才那个问路的人有点眼熟,但是想不起是哪位。还问原先住这的梁家搬到哪里了?梁家不早就在五年前沾着小游儿的光,富了起来,搬到村西盖了几院大房,却还有人询问。”二狗对着自己的夫人笑了笑,提过夫人手中的布料。
“也许是梁家的远方亲戚吧……”
梁少游虽然走远了,但是自己从小修行,耳力也是远超他人,二狗夫妻的对话还是传到自己耳中。梁少游无奈地苦笑着,只可惜岁月匆匆,曾经的儿时玩伴相对而站而不相识。
一路上梁少游询问着村民,找到了自家新盖起的房屋。
梁少游来到自家房屋门前,心中起了迟疑,但还是扣起了门环。梁少游仔细地听着门内的动静,不多时传来了轻微的踏步声。
一位少妇人抱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将大门来了个小缝,警惕地看着梁少游说道:“你找谁?”
梁少游看着陌生的来人,不由有点惊讶,但是很快也想明白了。梁少游问道:“请问这是梁家么?”
“是啊,你找谁。”少妇并没有将大门全开,依旧半掩着。
梁少游心中的答案更加肯定了,这位少妇看年龄也许就是自己没有见过面的大嫂吧。梁少游自己在家里排名老三,自己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妹妹。
梁少游心中有些感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盯着少妇人看。少妇人以为梁少游是哪家的登徒子,不由脸色一愠就要将大门关闭。
这时,从院内又传来一年轻女子的喊声:“大嫂,是谁啊,怎么你还不进来。”少妇人还要说些什么,但是梁少芬还是从门缝里探出小脑袋看着梁少游。
梁少芬看着梁少游,带点不确定的声音,弱弱地说道:“三哥?”
“三哥?”少妇人也是一惊。
梁少游看着梁少芬,眼中的充满了泪水,用力地点点头,重重地说道:“嗯。四妹,长这么大了。”梁少芬只比梁少游小两岁,当初梁少游离家求道时,梁少芬哭着撕心裂肺,两人关系倒是很好。
梁少芬连忙大开大门,对着院内大喊大叫道:“娘,三哥回来了,三哥回来了。”
紧接着院子里传来小跑声,一个老妇人边跑边哭道:“我可怜的三儿啊,你怎么这么狠心啊,七八年不回家啊。”老妇人看到梁少游,抱着不停地抹着眼泪。
梁少游有点哽咽,模糊地说出一句话:“娘,我回来了。”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