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高游剑》——漫道如雪
第一章 大漠
落日余晖下的塔克沙漠人迹罕至,穿越千年的风沙维持着亘古不变的荒凉感。
李贺沉默了许久,他的身后站在摇摇欲坠的牛二,后方的沙海里队伍已经东倒西歪,完全没有大唐皇朝黑龙军的威势。
“将军,兄弟们要撑不住了,请将军决定!”
……
……
李贺本该英俊白皙的脸庞经过这一段旅途早已布满风沙的痕迹,他眉头皱了许久未展,这个决定真是艰难呀!
“将﹉军!”
牛二轻声喊道。他对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将军保持着最大的尊重。
但是,这身后,是四十几条兄弟的命啊!
……
李贺不用转身也已经感受到身后炙热的眼神,他早料到有这一天的到来,却是没有想到要做决定时竟是这般艰难。
终于,一道剑光闪过,队伍里最后一匹马倒在了风沙里。
这匹马李贺给他取名“山丘”,寓意翻山越岭,是大唐天子送赠他最珍贵的礼物。
士兵们一拥而上,这匹宝马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李贺不去看他们的狼狈模样,只身往大唐方向走去。
……
一个月前的黑龙军还是一支三千人的队伍,装备精良,纪律严明,黑龙军领完圣旨出城时,大唐百姓夹道相送,所有人都知道,这支大唐最亮眼的队伍此去西域是为了求战,也是为了大唐皇朝最后的脸面和尊严。
李贺的脸色却是一直不太好看,他接到的圣旨只有一句话,是那七个字:不破楼兰终不还。
以大宛国目前的国力来看,这无异于是送死!
……
楼兰城的守城将军是一名西域神术师,没人知道他的真名,大宛国人都称他——胡人。
胡人曾在楼兰城墙上,望着城墙下气势汹汹的十万大唐赤焰军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宛国再不是窝在大唐国威下苟延生存的大宛国。
那一战大唐赤焰军完败,是大唐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大唐国威自此气焰渐敛。
唉,大唐又何曾不是?再也不是万国来朝的大唐!
可惜呀。
休养生息十六载,一朝楼兰狼烟起!
乱世启。
李贺往前走了大约二里路,前方来了一队人马,细听觉马蹄声紧凑且整齐,训练有素。
是大唐赤焰军。
为首的是云麾将军郭云,名将郭子仪的孙子,此人算是李贺的旧相识,为人跋扈,属于一言不合就拔刀那一类的军营子弟,李贺曾想,以这人的性格将来在战场上杀出一番事业来应该容易得很,因为他不仅出身极好,且武学天分极高,长安城里同龄人就挑不出几个能与他交手的。
当然,李贺算是一个。
终于,李贺孤身一人率先走到了这三千赤焰军的面前,后方的四十余位伤残黑龙军也终于发现了赤焰军的到来,一时之间激动拖着身躯狂奔而来。
许多长安城里的年轻人都不敢直视郭云,一是因为郭云长得剑眉怒目,满脸胡渣,颇有些凶悍,另外一个就是这个同龄人脾气古怪,眼神里有不同于同龄人的狠厉,大唐军中偶有传言郭子仪将军对郭家男性后代有一项特殊的成人礼,那就是——杀人,想来也不是空穴来风。
但是李贺敢。他盯着一身赤色盔甲的郭云轻声说道:“你来了?”
坐在高头大马上的郭云颇有威严,头盔遮住了他的眼睛。
他开口,声如洪钟,底气十足:“陛下派我来传令。”
李贺啪的一声跪在了沙子里。
“逃兵,死罪!”
郭云觉得有些荒谬,陛下居然连帝令的格式都完全抛弃了,只赐给了李贺这四个字。
逃兵,死罪。
李贺僵住了身子,身后狂奔而至的四十余位黑龙军士兵也僵住了身子,如雷重击。
沉默时间没有太久,李贺试图站起身子,与此同时,三千赤焰军往前压了一步,肃杀之气骤起。
郭云招了招手按兵不前。
李贺站起身子嘶声说道:“若是换个人来传达帝令,我会二话不说以假传帝令之名斩下他的头颅,但是今日传达帝令的是你郭云,竟然是你!”
别人可能会欺骗李贺,但是郭云不会,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郭云始终保持着马背上的坐姿,眼睛斜斜的注视着李贺,这个只有十六岁的黑龙军将军。
李贺抬头往大唐方向望了许久。
“陛下……是真想要我的命?”
“是。”
郭云的回答很简练,也很冷漠。
只有李贺听出了他的声音似乎有些颤抖。
……
千里之外的长安城今日狂风暴雨,从早上开始一直下到中午,文武群臣在大殿里等了足足四个时辰也没有等到陛下早朝。
幽深曲折的皇宫深处有一座由神策军把守的阁楼,公公刘季诉已经来了好几趟请陛下上朝,却是连门也进不去,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刘季诉哪里受过这种气?
“狗奴才真是好大的胆子,再要阻拦本公公,耽误了陛下朝会,耽误了天下大事,你可担当得起?”
守门的正是掌管长安城九千神策军的统领高崇文。
“陛下有令,任何人不得进入天书楼,违命者杀无赦。”
刘季诉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高崇文的骂骂咧咧几句最后只能以失败离开。
……
天书楼的第七楼里站着大唐的年轻陛下,他脸色泛红,眼神望着窗外风雨笼罩下的长安城,有些哀伤,连身上衣物被飘进楼内的风雨打湿也没有发现。
“逃兵,死罪。”
年轻陛下冷哼一声,又灌了一口酒,想起了十年前天书楼里第一次相见的两个少年,一个内敛,一个活泼,一个少年老成,一个年少轻狂。
……
大漠临近夜晚气温开始极速下降,清风徐来,李贺僵住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郭云一方,三千赤焰军。
李贺再瞧瞧自己身后,黑龙军剩下四十余位伤残士兵,半数黑龙军已经放弃抵抗昏倒在沙地里。
这是一个死局。
“郭云,我们痛快的战一场,分出生死的那一种。”
“我曾和李显说过,将来有一天要为大唐死在战场上。”
“那天等不到了,就让我们分个生死吧?”
郭云应声道:“好。”
话音未落,李贺陡然间拔剑前刺,朴实无华的杀人剑技。
生死相搏,出手时机最重要,哪管什么光明正大。
尽管是郭云非常了解李贺的底子,也是眉头微皱,吃惊之余已背过腰身惊险躲过这一剑,论身体反应速度,长安城的这几个年轻人都比不上他。
一剑刺空,李贺身子已前压过去,手腕翻动,转刺为劈,剑刃未至,剑锋先至,郭云翻过马背,一脚踢在马屁股上,身子往后飞掠,下一秒,战马被拦腰劈成了两段,未等观战的众人回过神,李贺凌空刺出了第三剑。
唐人尚武,划分了武道十境,从一到四为炼体境,顾名思义就是锻炼肉体强度,达第四境的武夫,已经拳可摧石,力扛猛虎,第五境开始至第七境,为炼气境,再往后,便是被大唐人称为“战神境”的炼心境。
李贺处于武道第四境巅峰,这第三剑已摸到炼气境门槛,剑尖一道剑气凌空射出,飞掠在空中的郭云避无可避。
避无可避,那就只能拔刀。
郭云的武器是横刀,大唐赤焰军的标配,他双手抓刀斩在那道剑气之上,身体再次倒飞而出,剑气刮过了他的头盔,赤色头盔碎裂成两半。
满场寂静,马声嘶鸣。
大唐百姓也好,军人也好,都知道这一代的长安城里有几个特别亮眼的少年,郭云是一个,李贺也是一个,今日见二人交手,才知道原来亮眼是真的亮眼,这样的少年称之为天才也毫不为过,要知道,大唐多少武夫穷尽一生也难以到达武道第四境,而他们两……
更可怕的是,李贺十六岁,郭云十七岁。
人群中甚至有人在想:“若是没有这一道帝令,大唐有这样的两位少年明日可期啊!”
第二章 孤烟
大漠孤烟直。
李贺领着三千黑龙军走到楼兰城门前,正值黄昏,楼兰城墙上燃起了烽烟,战鼓声惊起一阵阵风沙。
令李贺惊讶的是,这一路大漠行军,如此顺畅,岂料刚刚到达楼兰城,四周便战鼓连天。
李贺按耐住性子,定睛朝楼兰城墙之上望去,有个身材修长的白衣男子站在斜阳中,他的两侧是高大威猛的大宛国战士,红底黑边的旗帜猎猎作响。
十六年前楼兰城前那场令大唐皇朝国运转弱的大战,十万赤焰军被杀得只剩3万。
今日,三千黑龙军站在楼兰城下,实在是渺小至极。
以卵击石。
……
炼体境的武夫,讲究的是”勤奋”二字,故有天道酬勤的说法,许多年前的长安城有个王姓少年天资聪颖,十岁四境,自此骄傲自满停止了炼体,往后在炼体四境足足待了十年时间,天纵之资荒于怠惰。
当然,也有人另辟蹊径,比如天机府的沈万金就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武道一途,七分练,三分吃。”
广袤天地之下,日月精华孕育的物华天宝,灵丹妙药,对武夫肉体的增益要比日复一日的疯狂锻炼要来得容易许多,当然,这需要一大笔钱,很大一笔钱。
不是每个人都和天机府的沈万金一样富有!
郭府的孙辈成人礼那一天,郭子仪曾对郭云说道:”生在郭家是你一辈子最大的荣幸!”
是的,作为郭子仪的孙子,郭云自小就有花不完的银子,各种对于武道增益有帮助的灵丹仙丹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很少人知道,郭云是个很勤奋的人,甚至是个很疯狂的人。
他抽出了横刀,面前是一刀两断的战马尸体,再远处是喘着粗气的李贺。那第三剑的剑气看起来简单,其实已经花光了李贺的全部实力。
……
”可惜了,若是你没有受伤,我们可以痛快的战一场。”
李贺嘴角露出笑容,将上半身盔甲连同衣物一起褪下,一道由上而下的骇人刀伤从他的左肩延伸至腰部,似乎是那突发的三剑的关系,狰狞的伤口崩裂已经开来不断渗出血水。
后方观战的牛二忽然跪倒在沙地里掩面痛哭起来。
……
三千黑龙军在楼兰城面前,瑟瑟发抖。
大唐皇朝数赤焰军战力最强,其次是黑龙军,每一个士兵都是武道二境以上经过严格挑选出来,放在单打独斗武道二境算不得什么,但是组成一支三千人的军队,战力已经是不可小嘘,若是安排去攻打南方边境落魄的古越国,怕是一个傍晚时间就能破城。
在这座沾满大唐赤焰军鲜血的城墙下,黑龙军未战先怯,军心涣散,他们都将目光投向了李贺。
李贺使劲抓了抓腰间的剑,闭眼冷静了一会,将自己从思绪中抽离回现实。
这一路行军,脑子里已推演过无数种这次出兵的结局,无疑全都是死路一条,同时有一个可怕的让李贺不愿面对的事实是,陛下是为何做出了这个愚蠢的决定?
……
郭云抓刀的手有些颤抖,他知道李贺已经没有还手的能力了。
但是,他必须动手,这是他的使命。
……
大漠中忽然刮起了大风,楼兰城的某座府邸里有一道白色极光冲上云霄往大唐方向射去。
郭云不想再过多废话,他抓刀飞奔朝李贺砍去,这一刀同样也是他的全部实力,刀起罡风,武道五境之范。
同时,空中有道刺耳的破空声传来,有一白影踏剑而至。
”卟~”
如铁牛入海,郭云的刀砍进白影身前瞬间碎裂成粉末,那白影的周围仿佛是一片虚空。
挡在李贺身前的白影是一个消瘦的中年男人,眉目英朗,银发及腰,他的左手捧着一本古书,背部挎着一柄宽刃古剑,浑身书生意气。
后方牛二面色变得惊恐万分。
李贺面露讶异之色,精疲力尽之余干脆躺倒在了沙地里。
中年男人回身对李贺笑道:“我说过,要放你回大唐给陛下报个信,所以你不能死。”
话说完,中年男人朝牛二挥了挥手,示意他将李贺挪到一边去,牛二压抑着内心的恐惧将李贺拖到远离战场的一边。
……
郭云见状,一时之间惊讶无语,手中的横刀碎成粉雾,只剩下光秃秃的刀柄。
”这人的境界和老祖宗一样高!”
这是郭云唯一能下的结论,具体是什么境界他也判断不出来,他年幼时看见过一次郭家的老祖宗郭子仪发脾气,那是和南方佛洞来的一个老和尚论道,两人谁也说不过谁,最后竟是动起手来,那和尚的凶猛的佛棍砸进郭子仪的身体里的瞬间便灰飞烟灭。
郭子仪是大唐名将之首,也是大唐翎毛凤角的几位战神境的其中一位。
这个中年男子莫非也是个战神境的人物?
场间状况突变之下,赤焰军剑拔弩张就要冲杀上来,任你是战神境的武夫,在三千赤焰军的群体冲杀下,也得刮下一层皮。
中年男人面对赤焰军的冲杀之势力露赞赏之色,心想过了十六年的休养,大唐赤焰军的冲锋阵势不减当年之威。
一道古老神秘的剑意从中年男人背上的宽刃古剑飘出,炽热,暴躁,与中年男人一身的书生之气格格不入。
“神王十六前与我喝酒曾问我,胡人啊胡人,你这人有三件事世间难有敌手,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喝酒,第三便是杀人,但我很好奇,在你心中,你觉得你最擅长哪件事?”
我当然回答是喝酒,世间万事,又有什么事能比的一醉方休。
但是,
当大宛国需要我杀人的时候,我背后的“巨阙”也曾告诉我,我最擅长的是杀人,尤其是不怕死的大唐赤焰军。
……
剑气暴涨,纵横驰骋而过,中年男人右手拔剑一斩,斩出了一片灼眼火海。
三千赤焰军,灰飞烟灭。
……
剑归鞘,中年男子转身望着李贺二人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一道白影腾地而起,消失在远空。
牛二一口闷血吐在沙子里,做了个长长的深呼吸,李贺昏迷不醒。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